躯干骨笔记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躯干骨的构成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躯干骨的构成躯干骨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考考点。
帮助大家梳理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躯干骨的构成相关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躯干骨包括26块脊柱骨(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
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1.椎骨椎骨由位于前部椎体和位于后部椎弓构成。
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
(1)颈椎:椎体较小,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根部有横突孔, 内有椎动脉及椎静脉;第2~6颈椎棘突较短, 末端分叉。
第7颈椎又名隆椎, 棘突较长, 末端不分叉, 呈结节状。
(2)胸椎:横突末端的前面有横突肋凹, 棘突较长, 斜向后下方, 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椎体粗壮, 棘突宽厚呈板状, 水平后伸。
(4)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骶管上通椎管, 下端开口称骶管裂孔。
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骶管麻醉时常以此作为确定骶管裂孔的标志。
(5)尾骨:由3~4块尾椎退化融合而成。
2.胸骨是一块条形扁骨, 位于胸前壁正中, 由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组成。
胸骨柄上缘微凹, 中份为颈静脉切迹。
胸骨柄与体的两侧缘有与第2~7对肋相连接的肋切迹。
胸骨柄与体相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嵴, 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剑突扁而薄, 下端游离。
3.肋骨肋共12对, 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
第1~7对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 称真肋;第8~12对肋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接, 称假肋, 其中第8~10对肋的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 形成肋弓。
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 称浮肋。
系解笔记躯干骨

教学内容:绪论、骨学总论目的要求:1. 掌握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2. 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骨的形态学分类和构造。
4.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绪论•定义及类别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的课程分为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和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两部分,主要通过肉眼观察。
前者是按器官功能系统, 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按人体部位,探讨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 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 都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实验,注意观察标本、模型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歌诀法、绘制简图法附:参考书(英文)1、Gu Xiaosong Human Anatomy 科学出版社2、Richard L.Drake Wayne V ogl Adam W. M. Mitchell格氏解剖学教学版Anatomy for Students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基本术语⑴标准解剖学姿势⑵轴和面轴:垂直轴Vertical axis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Frontal axis面: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矢状面Sagittal plane冠(额)状面Frontal plane⑶方位术语①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 Proximal和远侧Distal②前(腹侧)Anterior(Ventral)和后(背侧)Posterior(Dorsal)③内侧Medial和外侧Lateral n 尺侧Ulnar和桡侧Radial、胫侧Tibial和腓侧Fibula r④内Internal和外External⑤浅Superficial和深Profundal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组成:骨Bone 关节Articulation 骨骼肌Muscle 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骨学总论Introduction of the osteology1. 成人有206块骨⑴骨质:①骨密质Compact bone ②骨松质Spongy bone⑵骨膜Periosteum :教学内容:躯干骨目的要求: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角的概念。
解剖笔记

,。
学习没有捷径,但合理的方法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这些是平时老师讲授和自己总结的顺口溜,方便您的记忆。
1,骨学1)骨按形态分四类,长骨短骨扁不规,骨的构造三部分,骨质骨膜和骨髓。
化学成分年龄变,有机无机巧搭配,弹性韧性由有机,坚硬乃是无机为。
2)骨的计数,全身之骨二零六,躯干四肢和颅骨,颅骨要分脑和面,二十三快要记住,躯干骨,五十一,胸椎十二颈椎七,腰五骶一尾骨一,二十四肋胸骨一。
3)椎骨的构造,椎骨构造大致同,椎体后外接椎弓,椎体形似短圆柱,表为密质内部松,椎弓前后两部分,后部宽扁叫弓板,前部细狭称弓根,弓上长出七个根,一个棘突向后伸,成对上下关节突,一对横突两侧分。
体弓相围成椎间孔,相连上下椎弓根,围成两侧椎间孔。
4)颈;胸;腰椎特点。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第一颈椎称环椎,前弓后弓侧块成,第二颈椎椎体小,伸出齿突枢椎称,;胸椎特点棘突长,倾斜向后叠瓦形,椎体横突有肋凹,;腰椎椎体大而厚,承受负荷它最行,棘突宽短成板状,各部椎骨要记清。
5)骶骨特点;骶骨形如三角形,盆面光滑背面涩,骶前骶后孔四对,孔孔骶管都相通,骶管向下成裂孔,两侧骶角能定位,骶骨前缘向前突,骨科测量依靠‘岬promontory;6)胸骨的特点,;胸骨胸廓正中前,上下分布柄体剑,柄体相连胸骨角,次肋软骨附旁边,胸骨角对第二肋,肩胛下角七肋平,7)肱骨的常见结构,肱骨头后解剖颈,大小结节外科颈,桡神经沟在外侧,下端可见鹰嘴窝。
滑车小头关节头,内上髁下神经沟,8)腕骨名称及其排列,腕骨两列共八快块,近列舟月三角豆,远侧大小头状钩,9)下肢骨,,下肢骨共三十一,髂耻坐股胫腓髌,髂耻坐骨皆融合,形成整体名髋骨,人体股骨算老大,头大颈长像其名,大小转子颈根部,股骨体长向前弓,内胫外腓小腿骨,内髁外髁体表摸,栗行髌肌腱内,上宽下尖后光滑,位置较浅易骨折,关节活动不可缺,10)面颅骨与脑颅骨,枕额蝶筛奇数行,顶颞二骨成双对,鼻泪上颌下鼻甲,颧骨颚骨都成双,犁骨舌骨下颌骨,面颅十五要记住。
人体躯干骨知识点总结

人体躯干骨知识点总结人体躯干骨骼是构成人体主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骨盆、肋骨和胸骨等结构。
这些骨骼组成了支撑和保护人体内脏器官的框架,同时也为运动和姿势提供了支持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躯干骨骼的结构、功能、常见疾病和保健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总结。
一、躯干骨骼的结构1. 颈椎:人体颈部的骨骼构成。
人体中共有7块颈椎,其结构较小,与头颅相连接,并支撑着头部的重量。
颈椎的结构使得头颈部能够进行多向的运动。
2. 胸椎:构成了胸部框架的骨骼结构。
人体中有12块胸椎,它们连接着肋骨,形成了胸廓。
胸廓的稳定性保证了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
3. 腰椎:构成了人体躯干下部的框架结构。
腰椎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大小较大,承受着下半身的重量,同时也与骨盆连接,为人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提供了支持。
4. 骨盆:由髂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关键结构,不仅承受着上身的重量,还传递着下肢的力量。
同时,骨盆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肋骨:连接着胸椎的骨骼结构,共有12对。
它们通过软骨连接至胸骨,同时也保护着人体内部的多个重要器官,如心脏、肺部等。
6. 胸骨:位于胸部正中,是肋骨的连接部位。
胸骨的结构坚固,能够有效地保护着心脏和肺部,同时也是肋骨的支撑点。
以上是人体躯干骨骼的主要结构,它们相互协作,构成了人体主干的框架结构,为人体提供了稳定与支撑,并保护着内部的重要器官。
二、躯干骨骼的功能1. 支持和保护:躯干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人体。
它们构成了人体的主干框架,能够支撑起上半身的重量,并保护着内部脏器不受外界伤害。
2. 动作和运动:躯干骨骼的结构为人体提供了姿势与运动的基础。
颈椎和腰椎的弹性结构使得头颈和躯干能够进行多向的运动,同时也为上肢和下肢的运动提供了支持。
3. 呼吸支撑:胸廓的稳定性与弹性保证了肺部的正常呼吸运作。
腰椎的稳定性也能够支持着呼吸的顺畅运作。
4. 内脏器官支撑:肋骨和胸骨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的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同时还提供了支撑和保护。
躯干骨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躯干骨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
为了更好地了解躯干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躯干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 掌握躯干骨的命名、形态和功能;3. 通过观察实验材料,加深对躯干骨的认识。
三、实验内容1. 观察颈椎:颈椎共有7块,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有孔,有血管通过。
第2颈椎有齿突,第7颈椎棘突较长,称为隆椎。
2. 观察胸椎:胸椎共有12块,椎体较大,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肋凹和肋结节是胸椎与肋骨相连的结构。
3. 观察腰椎:腰椎共有5块,椎体最大,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椎穿刺术。
4. 观察骶骨: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略呈三角形。
骶管位于骶骨内部,骶管裂孔和骶前后孔是骶神经和血管通过的通道。
5. 观察尾骨: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躯干骨的形态多样,功能各异。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在形态和结构上各有特点,适应其承担不同生理功能的需要。
2. 躯干骨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颈椎、胸椎和腰椎构成脊柱,支撑和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骶骨和尾骨构成骨盆,支持体重和传递压力。
3. 躯干骨在运动中起到稳定和协调作用。
颈椎、胸椎和腰椎在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动作。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躯干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1. 躯干骨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2. 躯干骨的形态多样,适应其承担的生理功能。
3. 躯干骨在运动中起到稳定和协调作用。
4.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观察躯干骨的方法,提高了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材料,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2. 加强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 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加深对躯干骨的认识。
解刨1-12章笔记整理

解刨1-12章笔记整理骨学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3.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
4.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寰椎呈环状,枢椎椎体伸出齿突,第二至六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腰椎棘突短而宽,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
5.骶管裂孔:骶管上端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
6.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7.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
8.面颅骨有十五块,成对的骨有上颌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9.颅底内面呈阶梯状的三个窝:颅前窝(颅前窝上有筛板、鸡冠,筛板上有筛孔)、颅中窝(颅中窝上有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颅后窝上有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
10.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 形的缝,称为翼点。
12.腕骨分为八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关节学一、概述1.骨与骨之间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2.直接连结纤维连结的两种形式:韧带连结和缝。
软骨连结的两种形式: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结合。
骨性连结: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纤维连结(缝)或透明软骨结合骨化成。
3.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特点:①密闭腔隙;②内有少量滑液;③关节腔内呈负压状态。
4.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躯干骨知识点总结

躯干骨知识点总结1. 脊柱脊柱是身体的支柱,由33块骨头组成,它不仅保持了人体直立的姿势,还使得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转动和弯曲的活动。
脊柱还是脊髓的保护罩,能保护脊髓免受外力的损伤。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位于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和尾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构造和功能。
颈椎:共有7节,是人体转动头颈的关键。
胸椎:共有12节,与肋骨相连,形成胸廓的一部分。
腰椎:共有5节,是支撑上半身的主力。
骶椎和尾椎:共有9节组成骶椎,5节组成尾椎,它们连接着盆骨。
2. 胸廓胸廓位于躯干的中部,由胸骨、肋骨和胸椎组成,它是保护心脏、肺部以及其他重要脏器的骨架。
肋骨共有12对,它们通过软骨连接到胸骨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这个结构不仅能够保护内脏器官,还能够支撑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肋骨连接到胸椎和脊柱,使得上半身能够转动和弯曲,从而支持各种运动和姿势。
3. 骨盆骨盆位于躯干的下部,由髂骨、坐骨和尾骨组成。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人体的重量,保持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平衡,并提供运动的支持。
骨盆还起着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作用,通过骨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运动能够协调进行。
总结起来,躯干骨是人体支撑和保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维持人体的姿势,还能够支持各种运动和运动。
脊柱、胸廓和骨盆分别位于人体的背部、胸部和下腹部,它们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对整个人体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保持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以及提供运动的支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解剖学笔记

骨学1。
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构造: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3。
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
4。
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寰椎呈环状,枢椎椎体伸出齿突,第二至六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腰椎棘突短而宽,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5。
骶管裂孔:骶管上端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
6。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7。
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
8.面颅骨有十五块,成对的骨有上颌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9。
颅底内面呈阶梯状的三个窝:颅前窝(颅前窝上有筛板、鸡冠,筛板上有筛孔)、颅中窝(颅中窝上有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颅后窝上有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
10。
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
12.腕骨分为八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关节学一、概述1.骨与骨之间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2。
直接连结纤维连结的两种形式:韧带连结和缝。
软骨连结的两种形式: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结合。
骨性连结: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纤维连结(缝)或透明软骨结合骨化成.3。
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特点:①密闭腔隙;②内有少量滑液;③关节腔内呈负压状态。
4.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囊外韧带位于关节囊外,如髋关节的髂股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韧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颈椎-7块
特点:①椎体较小,横断呈椭圆形。
②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④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
成。
枢椎-第2颈椎
椎体上方有齿突。
胸椎-12块
特点:①椎体横断面呈心形。
②椎体与椎弓根交接部的外侧面的上下缘有上下肋凹。
③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
④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5块
特点:
①椎体粗壮,横断面
呈肾形。
②椎孔呈三角形,较
大。
③棘突宽而短,呈板
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
特点:
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
底中份前缘向前突出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
后面有骶正中嵴,两侧各有四对骶后孔。
两侧部各有耳状面。
骶管裂孔:骶管下端由于第四、五骶椎椎弓板缺如而形成一个裂孔,称骶管裂孔,是骶管麻醉的部位。
尾骨
特点:4块已退化尾椎融合而成。
椎孔: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一孔,称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接成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等。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躯干骨——胸骨
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
角,侧方连接的是2肋,可作为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躯干骨——肋骨
肋骨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1~7对肋骨前端借肋软骨连于胸骨称真肋,
8~12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对称假肋
8~10对肋骨的前端借软骨连于上位的肋软骨,形成肋弓
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骨学总论:
一、分类:全身共有206块骨
颅骨:脑颅骨、面颅骨
1、根据部位分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四肢骨:上肢骨、下肢骨
2
1)长骨:一体(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
两端(骺):两端膨大,称为骺,其光滑面称关节面
干骺端: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
骺软骨: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借透明软骨相连,该软骨称~,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融合骺遗留下来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扁宽的板状,常围成腔,如颅骨,肋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和髋骨。
含气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另外尚有发生于某些肌腱的籽骨,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二、骨的构造
1、骨质:
1)骨密质:构成骨的外层,质地致密,抗压。
2)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呈海绵状,小梁排列与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
2、骨膜:是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富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1)骨外膜: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厚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骨内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3、骨髓:存在于长骨的骨髓腔和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4、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有机物:占成人骨1/3,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煅烧骨,质脆易碎。
2、无机物:占成人骨2/3,使骨增加硬度;脱钙骨,柔软有弹性。
3、幼儿:有机物多,青枝折
老年人:无机物多,粉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