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系统 业务梳理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报表系统业务梳理是关键

报表合并在集团公司仍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操作方法不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影响合并效率的因素大概可以分为两维度: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以及集团公司对内部往来交易业务的设计。

就我所知,主流的财务软件在处理合并时的思路相似,通常会提供两大功能:

内部业务发生时的实时对账。比如EAS系统,对于往来业务在总账系统有往来通知单,比如本部给分公司拨款,本部和分子公司之间挂往来,那么在业务发起方本部做凭证时,会自动产生一笔往来通知单发送到分公司的帐套,分公司可以通过这笔通知单生成凭证,或者手工生成凭证然后与本部的通知单确认。而SAP系统可以在本部做凭证的同时生成分公司的往来凭证,但前提是双方挂账用统一的核算规则,科目是非常明确的。

报表合并时的核对抵消。EAS系统的实现方式是,各公司先以报表形式上报往来数据,合并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核对,然后自动生成抵消分录。也有软件不需要上报报表,直接基于各公司账面的往来数进行汇总核对,差别不大具体看公司实际需要。

具备这两项功能的软件,差异就只是操作界面不同而已,熟练后对效率影响不大,所以我觉得真正影响合并效率的是业务设计。

1.内部交易

集团企业如果开始做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大概A买B,B买C,C

又买A这样复杂的内部交易业务就不可避免。怎样解决?集团内部交易系统设计是很大的话题,包括定价策略,税务筹划的考虑,甚至利润在产业版间的转移。这是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如果稍微把范围缩小,从财务维度,我认为可以先梳理这样四件事:

会发生哪些类型的内部交易业务,产品?材料?资产?服务?

都是必须的吗?有没有替代方案?如果是,有没有可能固定在某些公司之间?

有否从整个集团角度统一核算口径?比如计价方式,成本核算方式,存货跌价处理等。

每类业务如何进行财务核算?科目如何设置?最简单的核算方式是怎样的?

然后就是基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确定实现方案了,分享之前的一个案例,大概实现是这样:

全集团统一核算口径,内部交易未实现销售存货,统一按照行业毛利率抵消成本。

划分事业部,跨板块的内部交易,通过事业部本部进行三方交易。

明细数据不体现在抵消分录,抵消分类主反应收入、成本、存货等大项。

事业部层处理本版块内的抵消业务,跨版块业务汇总到最后一级合并单元集中处理。

2.内部往来

内部往来相较于内部交易要简单一些,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核算

规则,比如哪些科目会涉及内部往来业务,双方分别如何挂账。这很关键,如果A挂应收账款,B走其他应付款,或者A用预收账款贷方,B用应付账款借方,最后核对就不那么容易了,以前项目上我通常会会这样建议:

预收、预付不做内部往来核算;

内部购销业务增加单独的二级科目,用应收账款_内部和应付账款_内部核算;

其它往来业务用其他应收款-内部,其他应付款-内部,如果资金管理是收支两条线,资金往来也通过这个科目核算。

避免分子之间直接挂往来,通过本部三方转账;

最后就是让客户确定核算规则。

总结

我关于财务信息化,我越来越觉得业务梳理才是关键,也应该是蓝图阶段的核心价值。但实际项目中常常会把上线作为重要衡量目标而忽视了蓝图的质量。在做SAP项目后,最大的感触是之前EAS项目的蓝图阶段太流于形式,流程梳理和核心业务测试做得并不是很到位,当然SAP项目蓝图的质量和价值也取决于实施团队的整体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