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复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复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天净沙.秋思》试题

1.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___元___代著名_戏曲_作家、___散曲___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思秋之祖”。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古道,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断肠人”,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古诗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小桥流水人家”,是幅令人神往的美景,它被穿插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桥流水人家”,是幅令人神往的美景,它被穿插在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这是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了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慢慢行走!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最能表达这一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7.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8.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颠(diān)澎湃(péng pài)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 郝(hǎo )叟(sǒu)哽(gěng)懊悔(ào huǐ)祈祷(qí dǎo)捂(wǔ)惩罚(chéng) 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 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浊流(zhuó )雄健(xióng ji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 tòng)嗥鸣(háo míng)斑斓(bān lán)谰语(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 默契(mò qì)田垄(lǒng)蚱蜢(zhà měng)泛滥(làn)**(shēn yín)镐头(g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啾(jiū)朔(shuò)柝(tuò)鬓(bìn)戎(róng)污秽(huì) 【第6课.黄河颂】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屏píng障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

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第7课.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句子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句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的作用。(结合讲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 2.又出了什么事啦?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频,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状况。同时为最后一节课埋下伏笔。 重点段落 1.第13自然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强调这句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写出了在意识到这堂课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极不平静的心情。“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已上升为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2.第18、19两个自然段安排了韩麦尔先生的两段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

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第二章公文的格式要求 第三章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四章公文的处理 第一节公文的拟制 第二节公文的办理 第三节公文的管理 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2012年7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同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已经代替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1999)。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有的地区称为综合基础知识或综合知识)科目,每年都有公文常识的选择题和公文实务题。公文实务题就是给定一份有错误的公文材料,考查考生是否能辨别出给定公文材料中的错误。 下面先介绍一下公文的分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类 按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通行文。 二、按保密程度分类 按按保密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秘密件、机密件、绝密件。

三、按适用范围分类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讲析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讲析 【看上去很难】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了解到实用类文本阅读看上去最难,但是却是学好方法后最容易做的一道题。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实用类文本阅读看上去很难。 首先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能了解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考生失分率较高。 并且我们做题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般选自不同的类型,因此2-3段材料中可能包含的2-3个选材类型,而我们出题却是将每个材料的内容放在不同的选项中,简答题的要求也是将不同材料结合作答。即使材料难度不大,但因信息点多,散。很难全部记住,所以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题目选项和材料中来回对应寻找的信息点,最终花了大量时间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明明要花如此多的时间,为什么我们又说它简单呢? 因为在实际高考考试中,自从2017年将“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取消选考列为必考后,17、18年这两年六套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都是新闻类的非连续性文本,新闻这样一种体裁,它在创作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实用的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没有阅读障碍。 所以这样一种体裁的文本,对于命题来说,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限制:考查难度降低,评价、探究类的试题逐渐减少,理解、分析、概括三种基础性的阅读能力成为了考查的重点。所以,即使是自认为阅读能力不够理想的同学,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解题速度提上来后,也能做到12分一分不丢。 读到这里就需要告诉同学们如何才能拿下这12分,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出题是2道分值为3分的选择题,1道分值为6分的简答题。(试题和分值不是固定的,每年都可能有变动) 选择题解题关键: 我们一般将解题要领概括为两点,五个步骤: (一)整体阅读 1.了解文体特征。 2.把握新闻内容,关注侧重点。 (二)三步解题 1.圈划敏感点。 2.找准对应点。 3.落实设误点。 简答题解题关键: 而简答题我们只需要做好审题三步走,就能简单,快速的写出答题要点,准确的分。 为了能让同学们能有更深的理解,这里我们为同学们讲解实用类文本阅读该如何解答。 从命题规律出发,结合高考真题的实际操作,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说明和演示,同学们完全不用担心听不懂,理论知识和实际解题不知道如何结合的问题。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斜(倾斜)(歪斜)(斜线)霜(雪霜)(霜冻)(冰霜)赠(馈赠)(赠送)(赠予)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菊(菊花)(秋菊)(赏菊)残(残害)(残缺)(残疾)君(君子)(君主)(国君)橙(甜橙)(橙子)(橙色)送(赠送)(送行)(目送)挑(挑战)(挑动)(挑起)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晶(水晶)(晶莹)(亮晶晶)紧(紧张)(紧要)(抓紧)院(院子)(小院)(庭院)印(脚印)(印象)(印章)排(排队)(前排)(排列)列(陈列)(出列)(列队)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乱(混乱)(战乱)(纷乱)棕(棕树)(棕毛)(棕熊)迟(迟到)(延迟)(迟缓)盒(盒子)(饭盒)(纸盒)颜(颜色)(颜料)(颜面)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点概括以及范文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复习之公文写作范文 1. 启事 寻物启事 本人不慎于元月二十五日乘七路公共汽车时,将部队复员证、驾驶证、复员介绍信遗失。有拾到者请与XX厂机修车间XXX联系,必有重谢。电话:XXX 启事人:XXX X年X月X日 招领启事 本商场拾到手提包一个,内装人民币若干元,手机、信用卡等物,望失主前来认领。地点:本市XX商场三楼办公室,电话:XXXXXXXX XX商场办公室(盖章) XX年X月X日 2. 声明 遗失声明 上海XXXXXXX贸易公司遗失XXXXXXXX船务公司海运提单,单号XXXXXX,声明作废。 上海XXXXXXX贸易公司(盖章) X年X月X日 投资者声明书 致深圳永信中鹏会计师事务所: 鉴于贵所验证本公司投资者实投资本的需要,现对有关事项作如下声明: 1. 本公司已向贵所提供有关验资的全部法律文件,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公司的协议,合同,章程,公司设立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政府批复,投资者法人资格证明,营业执照,会计报表,身份证,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以及董事会纪要,决议等文件。 2. 本公司投资者已按公司的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缴足资本。 3. 本公司投资者所投入的现金已汇入本公司银行帐号,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出资的已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4. 非货币资金出资已进行资产评估。

5. 本公司投资者无意于验资后抽逃资金或变相抽逃资金。 6. 贵所接受验资委托时,已向本公司投资者告知了关于验资责任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二十五、三十四、二○八、二○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七条,财政部《关于明确注册会计师验资报告作用的通知》。 7. 本公司投资者认识到:验资报告仅证明股东出资情况和某一时点公司所拥有的资金情况,它并不是资信证明和偿债能力的证明,只可以向股东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由于对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任何损失与事务所无关。 投资者______________(签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3. 公示 公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XXX等3名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院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现公示如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别班级职务入党时间 XXX 男1985.6 XX系03级XXXX1班班长2007.9.1 XXX 女1985.7 XX系03级XXXX2班团支书2008.10.1 XXX 女1985.8 XX系03级XXXX1班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XX系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XX系党总支:XXXXXXXX 党委组织部:XXXXXXXX XX系党总支(盖章) XX年XX月XX日 4. 公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自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有2名全国人大代表逝世:福建陈希仲,广西韦元威(壮族)。罢免1名:山东刘延民。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点总结 一. 公文的特点、作用及分类 1.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它具有宗旨的政治性,作者、读者的法定性,内容的权威性,体式的规范性等特征。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公文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②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③公文的撰制具有特定作者和程序;作者是指公文法定的作者,公文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并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④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以说明性文字为主,以叙述、说理的文字为辅。 现代公文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公文的作用: a法规和准绳作用;b沟通和联系作用;c宣传和教育作用;d依据和凭证作用;e记载和备查作用。 3.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通用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以及各种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处理政务的文书; 专用公文是只在某一领域由专门机关形成并使用的公文;如外交、司法、科技、文教等部门使用的公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保密公文应分别标明相关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和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行文方向是由行文关系决定的;上行文体现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的指示,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和指导; 平行文体现机关之间平等商洽、支持和协作;下行文体现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实施管理和指导的职能。 (4)根据性质作用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条例、规定)、决断性(决定、决议)、指挥性(命令、通知、 批复、指示)、公布性(公告、通告、公报)、报请性(请示、报告)、知照性(通知、通报、函)、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种。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二.公文的格式和稿本 1. 公文格式排版 (1)眉首格式:a 公文份数序号; b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机密★5年); c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d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面加“文件”组成; e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者组成,(国发〔2001〕25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居中,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f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要标识签发人姓名,发文字号右侧,多个签发人时,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注明签发人是为了督促各级机关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对行文负全责,有利于提高公文质量。 (2)主体格式:a 公文标题: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b 主送机关: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要越级主送,不要多头主送,以免延时误事,如公告、通告、会议纪要等可不写主送机关; c 公文正文: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组成,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d 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1.XXXXXXXX); e 发文机关:落款、署名,即公文的法定作者; f 印章: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发出的外都应当加盖印章,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单一或二个机关联合行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盖印章,三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为防止出现空白,应署名并加盖印章; g 成文日期:属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属命令、指示等重要文件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署印发时期,电报以发出的日期为准。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成文日期并不完全等于公文生效日期。 h 附注:内容要用括号括起来。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章比的知识点及习题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问题、基础、需要、工程、速度、关系、解决 六年级上册数学 专业讲义 第六讲 比以及应用 基础知识 (一) 1、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2、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是一个结果,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3:2也可以写成32 ,仍读作“3:2”。 4、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填一填 1、( ):30=30÷( )=53=) (24 =( )(小数)

2、一辆汽车5 1小时行驶2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 ):(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 ) 3、2:4 1的比值是( ),把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4、明明和亮亮邮票的比是2∶5,亮亮有105张邮票,明明有( )张邮票。 5、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6、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3 2,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 7、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 ) () (,女生分得( )根。 8.甲、乙两数的比是2:7,且它们的平均数是4.5,那么乙数是( )。 9、某班女生比男生多,则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10、甲、乙两篮各盛有35个鸡蛋。如果从甲篮取出5个鸡蛋放入乙篮,那么乙篮与甲篮的鸡蛋个数的比是( ):( )。 11、下图中,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是( )。大圆的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 第11题 第12题 12、如上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 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二、选一选 1、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文稿

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资料 Uni 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短语整理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 振奋起来 ?give out 分发;散发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put off 推迟 ?hand out 分发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used to 曾经……;过去……?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fix up 修理;装饰 ?give away 赠送;捐赠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set up 建起;设立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put up 张贴 ?help out with sth帮忙解决?make plans 制定计划 用法讲解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o You will need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 o短语动词 o动词 + up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奋起来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fix up 修理;装饰 ?set up 建起;设立 ?put up 张贴 ?give out 分发;散发 o分发:Some people are giving out leaflets at the school gate. = hand out 分发

o发出,放出(热、光等):The radiator gives out a lot of heat. o give away 赠送;捐赠:We can give away these books. o give in 认输,屈服:OK, I give in.(后面不+宾语) o give off 发出(气体,热量,气味等):give off gases o give up 放弃: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o He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put off 推迟 o The meeting is put off. o put up 张贴:He put up this picture on the wall. ?hand out 分发 o hand out the prizes o hand in 上交(作业等):please hand in your paper.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o I will call you up. ?used to 曾经……;过去…… o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o照顾:She wants to care for people. o喜欢:They don’t care for people like that.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 o He will try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o She wants to try out her new shoes. o动词 + out ?give out 分发;散发 ?hand out 分发 ?help out 帮忙解决 ?fix up 修理;装饰 o They have fixed up the house. 他们装修好了房子。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

2020年公文基础知识重点

2020年公文基础知识重点 2017年知识复习资料最新必备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 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 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 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 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

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 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 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法定效力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 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制发公文,是各级机关根据其合法地位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 束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如党中央、国务院的 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省委、省政府的文 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法定效力。又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 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另外,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 有效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旧的文件就会被新的文件 所代替;某项工作一旦结束,那么相关的公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不再具有现实效用。失去现实价值的公文,经立卷归档,可以发挥 历史效用,以备查阅和参考。 3.特定体式 特定体式,就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 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其名称。每一种公文,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具有特定的作用。公文撰制者 必须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文种。

高考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十二文本特征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创专题 板块综述 20XX年课标考试大纲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点重点阐释:对本板块考点“探究”提出具体要求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考点十二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透析 “文本的基本特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而“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等。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某种特色”就是不确定的特色,只要是属于文本的特色都可以,如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只要它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判断的对象。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思考”与“判断”不是两分的,关键在“深

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 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发生在光球层。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发生在色球层。 ③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的,使太阳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发生在色球层。 3、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③间接影响到地球上的各种灾害,如水灾、旱灾。 ④产生磁暴,极光,影响地磁场,指南针无法工作。 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 4、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 ③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5、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6、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7、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重点知识梳理 1、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顺序,正确使用。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 一般通过教具操作是学生理解相加得两位数的结果不能同时填在个位上,应该分出十位的数字向十位进位。 3、竖式进位加法算理,需要学生操练掌握 100以内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4、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来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掌握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理解其算理。 6、熟练进行 10以内减法计算 7、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

8、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9、连加连减,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10、100以内加减的混合运算,掌握其顺序以及方法。 二、本单元难点知识梳理 1、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与有序思考的方向不同,列竖式需要从右往左先算个位再算十位,需要时学生理解这个算理。 2、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一 教会学生完成判断是否需要进位,以及进位应该如何书写,最后进位以后有没有将进位加上。

3、熟练进行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5、运用竖式计算两位两位数退位减法。 6、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计算竖式 7、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8、连加连减需要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9、运用竖式解决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10、连加连减带括号的计算方法,清楚其顺序。 11、理解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用其所得数据去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先后顺序,安排好顺序依次解决。 三、易错点: (1)列加法竖式是忘记进位,因为部分学生不习惯立刻写上进位,后续会漏掉进位的计算。 (2)用竖式算减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当个位相减得 0时不写 0. (3)退位减法,被减数十位忘记减退位的 1. (4)面对一个比一个多几的问题,不能理清数量关系,加减法使用错误。

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

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来源:考试大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来源:考试大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

第二部分考点题组突破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组一考点针对练 考点针对练(一)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关注诺奖背后的文学生态 若即若离的诺贝尔文学奖,总是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在年复一年的失望之余,莫言今秋可能与诺贝尔文学奖亲密接触的噱头甫一曝出,有着深深诺奖情结的国人再度像被打足了鸡血针——顿时涌现出难以抑制的亢奋。然而,穿过亢奋的迷雾,我们到底该津津乐道于奖项,还是当下的文学命运呢? 前不久,曾获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终于搬上银幕,此片未映先火。如果考虑莫言经张艺谋搬上银幕《红高粱》的大红大紫,足见严肃文学在浅阅读时代依然可以保持足够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类似的经典似乎只属于过去。近年来无论是“茅奖”还是“鲁奖”,最令人关注的往往不是最终脱颖而出的“杰作”,而是弥漫于作品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八卦”。虽然有少数作品经改编成影视后,短期内也曾获得过不错的票房或收视率,但很难像早些年的“茅奖”作品那样,真正成为一代或者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费解的是,尽管一边是传统文学奖项遴选出的作品难以赢得读者,另一边却是“中国文学处在最好的时候”的高论。再者,在某些畸形评比下,文学进步的动力——文学批评之风居然日渐萎靡,甚至有堕落为“红包批评”的迹象。层出不穷的“腰封王”现象,何尝不是当今文学生态扭曲的写照之一? 记得几年前,王蒙在与80后作家对话时曾坦诚地指出,80后作家“没有昨天”,引得社会深思。王蒙这里所指的“昨天”是对历史人文的丰富积淀,这是老一辈文学工作者的优势。当然,真正的文学具有强大的包容能量,不仅要有渊博的历史人文知识,还必须勇于将敏感的触角伸向现实。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造访中国时也指出,“文学是对现实的批判,是一种变化和变革”,“文学应具备社会意义,不应远离政治,不应远离社会”。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至少不应回避现实,不应缺少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如果包括影视的文化载体只能拿历史说事,在戏说与穿越中猎奇解构,透支或扭曲历史,这肯定不属于健康的文学生态。 莫言倘若能得诺奖,我们当然乐见其成。即便莫言获奖,一个奖项也并不足以真正反映当前国内的文学生态。相较于莫言可能获奖的亢奋喧嚣,最应思考的倒是,这是现实文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