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一)

合集下载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武军;李彦杰;孙万兴【摘要】目的认识在临床上少见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表现以及CT检查对本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本病以低钙血症导致的手足搐搦、精神神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头颅CT扫描均可见双侧基底节区、皮层下及小脑齿状核等处对称钙化,并有一定特征性.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PTH不足或PTH对机体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CT检查是明确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与钙化部位、程度等因素有关,头颅CT检查是诊断本病最主要的依据.【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19【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低钙血症;计算机体层摄影【作者】武军;李彦杰;孙万兴【作者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正文语种】中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hypopara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PTH不足或PTH对机体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

现收集1999~2009年经临床证实的1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以便对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1.1 病例资料分析我科自1999~2009年经临床证实的12例PTH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

年龄12~55岁,平均42.2岁。

1.2 设备及扫描参数患者均应用Toshiba 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仪。

扫描层厚0.5mm×64,间距0.3mm,螺距41/61,120kV,300MAs,旋转时间0.5s,采集距阵512×512,显示距阵512×512。

本病以低钙血症导致的手足搐搦、精神神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方法:对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40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脑部CT表现。

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主要表现为脑内多发钙化病变,CT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MRI 可提示早期钙质沉积。

结论:CT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检查中,准确性,敏感性较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脑部;CT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很广泛、多变,容易发生误诊[1]。

为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笔者对本院2008.2~2011.2期间40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34.5±22.3岁。

40例患者中,11例为口周、唇舌及四肢麻木,14例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5例为发作性癫痫。

所有患者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血磷浓度2.0~3.12mo1/L,血钙浓度0.86~1.71mmo1/L。

病程6个月~5年。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检查方法:CT采用PHILIPS MX 4000型螺旋CT扫描机,层厚5 mm,间隔5 mm。

2 结果脑部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内不同程度对称分布的多发性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基底节区钙化为“豆芽”状、锥形、三角形及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形;丘脑钙化为椭圆形斑点状;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迂曲条片状或沟状。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影像学特征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影像学特征

呈多发性 、 对称性分 布 , 未见大脑皮 层及 内囊 累及 者 ; 化无 钙
占位及水肿征 象 , 强化表 现 。本 组 2 例 均 累及双 侧基 底 无 2
节 区, 中 l 同时累及双侧丘脑 、 其 9例 小脑齿状核 ; 8例同时累
及双侧丘脑 、 小脑齿状核及 大脑半球皮层 下。
3 讨 论
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 的颅脑 C T表 现及 临床资料 。结果 :2例 颅内均 表现为钙 化性病 变 , 2 主要分布 在基底节 区 、 脑、 丘 小脑 、 大脑半 球皮层 下, 内囊未见受累 ; 钙化形态 多样 , 呈对 称性 、 多发性。本组病例均有实验室血生化检查 , 血钙 0 8 .1—1 9 o L, . mm l 其中 <10 mo L5例 ; . / .m l / 10—
21 0 1年 2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a fChn s e pesHe t dc lJu n o ieeP o l a h l l
Fb2 1 e . Ol V0 . 3 S 1 2 HM No 4 .
第2 3卷
下半月
第 4期
【 医学影像 】
特 发 性 甲状 旁 腺 功 能 减 退 症 颅 脑 C T影 像 学 特 征
15 m l 例 ; 15 m l 例 ; . m o L7 / > .m o L 1 / 0 血磷 2 2 3 6 m l ; 中 < . m o L . ~ .m o L 其 / 2 5 m l ;. 3 0 m LL1 ; 3 0 m lL / 2例 2 5~ . m o / 4例 > . m o ; 甲状旁腺激 / 6例 血 素( T 0 3 ~14 p o L 正常值 15 6 9 p o L 。结论 : P H) .8 .9 m l ( / .9~ .8 m l ) / 特发性 甲状 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 c T表现非常具有 特征性 , 结合 低血钙 、 高 血磷 、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 即可定性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钙剂和维生素D的剂量个体化
监测血钙、血磷和尿钙
谨防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结石
病例讨论
男性 48岁 发作性手足抽搐 2 年 血钙 1.3mmol/l, 血磷1.1mmol/l 血ALP 97 u/l 血 PTH 54 pg/ml 头颅CT: 双侧基底结钙化
原发性甲旁减的诊断注意点
血钙与PTH水平测定, 要取自同一时刻的血标本,
各种VitD制剂治疗甲旁减的效力比较
────────────────────────────
1,25(OH)2D 每日剂量 (ug) 效力比较 作用开始 时间 血钙恢复正 常所需时间 停药后作用 消失时间 0.5-2.0 1500± 数小时 1α(OH)D 2.7(1.5-4.0) 1000 ± 10+小时 AT10 100-1000 5 2-3天 维生素D2或D3 500-5000 1 1-2周
•假性甲旁减有掌骨和跖骨变短
•对骨骼有反应者有纤维性囊性骨炎
•心电图QT时间延长
转移性钙化
•多见于脑基底节(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
•常对称性分布 •重者小脑、豆状核、脑额叶、顶叶可见钙化
•软组织如肌腱、脊柱旁韧带等均可有钙化
实验室检查
血钙值↓ 血ALP N或↑ 血磷值↑或N 血PTH↓、N或假性↑ 尿磷↓
────────────────────────────
3-6天
3-6天
3-6天
3-6天
1-2周
7-10天
4-8周
14天-4月
────────────────────────────
治疗目标
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血钙纠正至正常低限,或接近正常 减少并发症发生 避免维生素D中毒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完整版.ppt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完整版.ppt
似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那么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
自知。 ——苏轼
小结
• 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双侧丘脑病变,主要包括血管阻塞性疾病、中毒及代
现;3、血清钙、磷正常;4、肾小管对甲状旁腺素反响功能正常; 5、 无感
染、中毒代谢等原因,
• 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鉴别。
精品文档
Fahr疾病
男,45岁。CT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对称性钙化,丘脑钙化主要累及丘脑
后结节,与同龄人相比,脑回变窄,脑沟裂增宽、加深,脑室扩大。MRI
精品文档
对应CT钙化部位大部呈不均匀T2低信号,丘脑后结节呈短T1、长T2信号。
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丘脑的功能就是合成
发放丘觉。
双侧丘脑病变少见。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血管阻塞、代谢和中毒、感染和肿瘤。
这些对称性的病变的诊断具有局限性,依据双侧丘脑病变特异性的影像特并联
合病史可以缩小诊断范围,提高对其的诊断成功率。
精品文档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旁减,是因多种原因导致PTH产生减少或作用缺陷而造成以低钙
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钙、低1,25- (OH)2-D3浓度为主要化验异常的少见的
内分泌疾病。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结果导致低血钙、高血磷,尿钙、尿磷排
量降低等。

按病因可分为:继发性甲旁减、假性甲旁减(遗传病,因外周器官(肾脏、
• AOP梗死MR特征: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伴或不伴中脑上部旁正中区梗死,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低,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不足或甲状旁腺激素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

临床上分为手术后甲旁低、特发性甲旁低、假性甲旁低,其中以伴有内分泌腺手术后引起的甲旁低最为常见[1]。

多为手术误切甲状旁腺或损伤其供应血管所致[2]。

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导致的抽搐。

确诊有赖于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3]。

颅脑CT表现为颅内多发、对称性钙化。

我搜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病例12例,对该症颅脑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颅脑CT检查对本症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25~53岁,所有病例均有甲状腺手术史,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及颅脑CT检查。

12例患者均表现有轻或重度的精神异常,其中明显精神抑郁症有4例。

12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性肌肉应激性提高,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搦,有8例表现为癫痫发作,其中2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实验室检查:12例患者血钙降低范围:1.25~2.0mmol/L(正常值2.1~2.8 mmol/L),血磷增高1.62~2.3 mmol/L(正常值0.8~1.6mmol/L),全部病例血PTH均降低。

1.2方法CT扫描。

德国螺旋Siemems somatom全身螺旋CT扫描仪,矩阵为512×512;轴位扫描:层厚8mm,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围自颅顶至颅底。

2.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内不同程度对称分布的多发性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CT值为150~370HU。

基底节区钙化为“豆芽状”、锥形、三角形及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形;丘脑钙化为椭圆形斑点状;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迂曲条片状或沟状。

内囊区未见钙化呈“内囊空白”征。

8例有小脑齿状核钙化,其中6例对称钙化呈括弧状,2例不对称片状钙化,以额顶叶最多见,枕叶次之,颞叶最少见。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6例脑CT表现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6例脑CT表现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6例脑CT表现摘要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颅脑CT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颅脑CT特征。

结果:6例均有大脑叶和基底节钙化,其中对称性大脑叶、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和中脑钙4154例。

全部病例均未见内囊受累。

结论:大脑叶和(或)基底节对称性钙化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颅脑CT特征。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CT扫描特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PTH分泌不足或PTH对机体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导致的四肢抽搐,精神神经改变和异位钙化,其中以脑基底神经节、大脑、小脑钙化为最常见。

脑CT检查对该病诊断价值较高,现将我院遇到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脑cT诊断做初步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5~53岁,均有颈部手术病史,6例患者均表现有轻或重度的精神异常,其中明显精神抑郁症有3例。

6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性肌肉应激性增高,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搦,有5例均表现为癫痫发作,其中4例的首发症状即为癫痫发作。

化验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磷升高和血钙降低。

临床对症处理:患者接受维生素D3和钙剂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

扫描参数:扫描机器为GE螺旋cT扫描机,矩阵均为512×512;轴位扫描:层厚10mm,时间1秒,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围自颅顶至颅底。

结果颅脑CT表现:脑组织的钙化在分布上呈多发性、对称性、散在点、片状分布,钙化灶系前后径长,左右径短,钙化位于大脑叶者多见于两侧大脑半球皮层下和皮髓质交界区,内囊无一受累,豆状核钙化多呈楔形,苍白球钙化多呈圆锥形,壳核钙化呈条带状。

尾状核头钙化呈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呈片团状、对称分布。

讨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因和发病机制明确,主要为手术直接损伤甲状旁腺及由于手术后的其他原因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时由于甲状旁腺PTH分泌不足,患者出现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搐搦;癫痫的发生,是因为低血钙时脑组织发生病理性水潴留及脑组织钙化激发了原有致癫痫因素;脑内钙化的形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精选文本
2
临床表现:
1、阵发性抽搐,指端或指周麻木、刺痛感,手足 和面部肌肉痉挛;惊觉或癫痫样全身抽搐,如不 伴有手足抽搐,常误诊为癫痫大发作。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
3、白内障。
临床诊断:有手足抽搐使;血钙<2mmol/L,血磷 >2mmol/L基本可以确定。血清PTH明显减低可 以确诊。
精选文本
6
2、结节性硬化:患者有癫痫、智力低下等, 常合并面部皮脂腺瘤,脑内钙化结节常位 于室管膜下,血清钙、磷及PTH均正常。
3、肝性脑病:T1WI双侧苍白球、中脑红核 周围等部位对称性高信号,T2WI无异常信 号。CT扫描上述部位CT值改变不明显。
精选文本
7
精选文本
8
精选文本
9
双侧基底节及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多发对称性钙化
精选文本
3
影像学诊断
CT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特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减退93%-100%有颅内钙化。双侧基底 节、丘脑、小脑、齿状核、皮质下及髓质 交界区高密度钙化。钙化常对称性、多发、 大小不等。其形态常片状、点状、弯曲条 状、条带状。内囊不受累,呈“内囊空白 症”。病灶无强化。
精选文本
4
MR表现:MR上述病变于T1WI序列稍增高信号或 高信号,T2WI序列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以双 侧基底节区常见。MR对钙化灶不敏感,一般均表 现为低信号。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MRI在对钙 化灶的显示上并非像当初认为的那样完全无用,
由于钙的含量不同或者钙化灶中同时含有锰等顺 磁性物质,钙化灶也可表现为高信号。
CT、MR检查显示病变均未见占位和周围水肿征 象。
精选文本
5
鉴别诊断:
1、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型脑血管亚铁 钙沉着症,原因不明,发病有家族倾向, 青少年好发,以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 核及皮层下对称性钙质沉着为特征,患者 智力低下,可有头痛、癫痫症状。单纯影 像无法鉴别。其血钙、磷在正常范围,无 手足、躯体缺陷,可与其他疾病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其特点是手足搐溺、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本文就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头颅CT表现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经临床确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5~60岁。

30例患者中,21例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7例为四肢麻木,2例为发作性癫痫。

全部患者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血钙浓度0.85~1.70mmo1/L,血磷浓度2.0~3.14mo1/L。

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扫描设备为ProspedEII双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10mm,连续扫描。

2结果
30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脑内有不同程度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基底节区钙化为逗点状、三角形、锥状及倒八字样;丘脑钙化为类圆形斑点状;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样;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沟状、迂曲条片状。

30例患者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30例,尾状核头30例,额顶叶28例,尾状核体25例,壳核26例,小脑齿状核25例,枕叶14例,丘脑10例。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钙化病变呈对称分布,钙化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窄的特点,脑回白质交界区的钙化有由前向后发展的趋势,且随病程延长加重,脑内钙化越重,分布越广泛,内囊未见受累;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增强影。

3讨论
3.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般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三种,其中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未明,现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且有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溺或癫痫样抽搐;儿童常有智力低下,牙齿骨骼发育畸形;老年患常伴有一些精神症状,随病程的延长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血生化检查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脑内钙化,特别是基底节区最易发生钙化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文献认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时钙磷代谢障碍,低钙血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高磷血症则易发生钙离子向骨及软组织沉积,解剖上基底节区毛细血管丰富,纵横交错,排列密集,生理上有优化灌注特点,故当甲旁减时,此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极易发生钙化;内囊因毛细血管稀少,血供不丰富而不易钙化,称为“内囊空白征”。

本组30例无内囊钙化者,脑内其它区域钙化机理尚无定论。

脑内钙斑均为前后径长,左右径窄的特点,有人认为与血管分布和走行有关。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钙化率为93%,钙化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其临床症状一身在甲状旁腺分泌量减少到正常50%以下时才出现,且部分病人(本组8例)是因手足抽搐、癫痫或精神障碍等症状,首先做CT检查以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而就诊,均发现异常钙化而进一步确诊,故对该病的头颅影像学表现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及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有重要的意义。

3.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内广泛钙化缺乏特异性,需与下列病症鉴别。

3.2.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相似但一般者有甲状旁腺手术史及因放疗损伤甲状旁腺所致;
3.2.2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手足搐溺及血尿钙磷变化的特点,常伴先天畸形,但其甲状旁腺素分泌正常或高于正常,进行外源性甲状旁腺素滴注实验及滴钙实验可鉴别;
3.2.3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原因不明,发病有家族倾向,青少年好发,仅从CT表现难以定性,但其血钙磷在正常范围内;
3.2.4生理性钙化:常见部位有松果体、脉络丛、大脑镰、基底节等。

综上所述,甲状旁朱功能减退症患者的CT表现较特殊,但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血钙磷、甲状旁腺素的测定。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