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名词解释

急救医学名词解释
急救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医学学科,是研究和处理急危重病症的基本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以及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门科学。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地送到事故现场的危重患者身边,经初步急救处理,再把患者安全地转运到医院内作进一步救治的服务体系。

3.院前急救:又称为院外急救或现场急救,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患者发病、受伤现场并立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直至专业医学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患者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

4.ICU:是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5.发热:是指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

6.咯血:是指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

7.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8.晕厥:又称昏厥,常因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质高度抑制而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9.昏迷: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使处于昏迷中的患者觉醒。

10.(

11.心搏骤停:是指患者心脏功能原本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后,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的“临床死亡”状态。

12.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导致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

13.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杀虫药进入人体内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引起体内生理效应部位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

14.中暑:是指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急性疾病。

15.淹溺: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泥沙、杂草等杂质堵塞引起换气功能障碍、喉头反射性痉挛而缺氧、窒息造成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称为淹溺。

16.气道通畅术:对于呼吸、心搏骤停或昏迷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堵塞,对于这样的患者的急救,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有效地开放气道以保证通气和有效的氧供。

17.气管插管术:通过口(口腔气管插管)或鼻(鼻气管插管)经咽、喉将特制的导管插入病人气管内的技术。#

1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