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体制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摘要: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作为一个不盈利的志愿组织,他的足迹遍布各地。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口号,我们吹起号角,播撒爱的种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随着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青年志愿者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是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待完善。所以,就青年志愿的体系,现状,特点与不足展开了了解与调查,分析并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体制的构建及开展更有效志愿服务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现状体系特点不足措施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由团中央于1993年12月发起的。自推出以来,此项行动已得到中国青年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并成为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从个人角度来讲,志愿者行动满足了青年们实现自我和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从社会角度讲,这为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渠道和有帮助的力量。

一、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中国志愿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草根”志愿服务、国际志愿服务在科技推广、扶贫援救、环保、助老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志愿服务。现如今,青年志愿者服务内容及领域不断丰富,社区志愿服务从集中性、短期性走向社区化、持久化,“草根”志愿服务蕴涵的影响力异常强劲,国际志愿服务促进了资源的有效融合,我国志愿服务正蓬勃向上发展。另外,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学雷锋活动,“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学雷锋就是学习他那种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共产主义情操,发扬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钉子精神,从而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近年来在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将学雷锋活动从“自上而下”、有组织的活动向自觉的、但有组织的活动转变而做的有益探索,是对学雷锋活动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全国成百、上千万的青年,包括一些其他年龄层的人群正热情地投身于这一行动。

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及行动的特点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则较为迅速。目前,诸多大学内都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志愿者组织,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行动。就所调查的大学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明确而有效率的组织结构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3名,在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会内部设立办公室、志愿服务部、志愿者资源部、策划部、实践部、外联部、宣传部和网络部8个职能部门。同时,各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也基本仿造此组织模式运作。

志愿者组织需要为志愿者搭建实践的平台,为其提供社会锻炼的机会,从而使追求人生价值的志愿者的服务愿望得以实现。那么在管理方式上,项目就是整

个组织的发展核心,拥有好的服务项目,建设好完善的志愿服务网络,是志愿者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逐步完善的招募培训

在现有的学生组织中,青协算是最大的组织了,而且其内部流动也很快。这么大的组织在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招募、培训还是对其成员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没有一套严格的流程,组织运作就会出现困难。青协的招募就是每年的“百团大战”(学校的社团招新日,很多社团一起招新,被同学们称为‘百团大战’)的时候,在各大社团招新的时候举行。每个新生入学都发了传单,知道了它们的网站,在上面报名,然后会联系你面试。招新挺广泛的,不和其他社团一起。青协规模很大,没必要和他们一起。

关于培训,目前的培训就是请相关人士讲讲经验,有时候是内部的培训会,有时候也参加校外组织的一些培训活动,如果是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有项目主办方自己的培训。

【三】广泛的志愿活动领域

志愿服务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会议或体育赛会志愿服务,一类是一些公益性事业志愿服务,例如环保、支教等。

从校青协2010~2011学年内进行的志愿服务具体安排来看,上学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下学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这是因为大学生志愿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安排,还是要以学业为重。每年的3月和9月是新学期开始的阶段,要进行选课和新的学习生活的安排,而12月和6月又是要进行期末复习和总结的时候,所以在活动的安排上尽量选择同学们课业相对轻松的时段。

高校志愿服务的领域

1、社会公益服务

高校志愿者为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积极的服务。主要是

大型活动服务、社会应急服务等。

2、社区发展服务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环境改善,社区建设成为新的趋势,也成为高

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新领域。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发展的方方面面都

提供有效的服务,主要是社区建设、社区生活、社区文化服务等。3、

弱势群体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长期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贫困生、孤老寡残人员、下岗失业人士和城乡困难家庭、外来流动人员特别事对外来青工服务等

弱势群体。

4、成长辅导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针对青少年成长和成才的需求开展了多方面的服务。

主要是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服务、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教育服务、边缘青少

年的教育服务等。

5、扶贫开发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配合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为本地区的贫困地

区、贫困家庭服务;其次是为本省的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服务;第三

是为配合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的服务。

6、环境保护服务

主要是配合环保部门,宣传加强环境检测、恢复生态平衡的服务。如走

上接头、深入村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发动种草种树;开展保护母亲

河行动;前往贫困山区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知识,传授经济建设项目与

生态平衡共同发展的措施、技巧,筹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青年志愿服务朝气蓬勃的发展着,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

发展,也有许多不足存在。我们必须直面面对并改进。

【四】正确的志愿动机与心态

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动机的纯洁性。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经历积累的追求,很少有与物质报酬相关的动机。

三、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的不足

(一)来自大学生志愿者的不足

1.1责任心不足。不少大学生受志愿者精神的感召和大规模活动的吸引,在对困难估计不足的情况下就参加了志愿者活动。而当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却表现出浮躁的心理。部分志愿者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足等不良表现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社会公信度的下降。

1.2 实践能力不足。由于大学生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 他们对社会了解有限,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此外,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因素也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再加之,一些高校没有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导致志愿者工作绩效甚微。

1.3 意志力不足。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创新,但兴趣转移快、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定,给志愿者行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一方面,队伍不稳定,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往往随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退出或隐性退出呈上升趋势,造成大学生志愿者大部分是低年级同学,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骨干一进入高年级就退出,使工作出现断层,影响了行动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活动缺乏长远目标和计划,缺乏坚持不懈的韧劲,导致活动欠深度和连贯性。

(二) 来自志愿者组织的问题

2.1 志愿服务内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志愿活动还未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参与面窄,程度不深,作用与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活动仍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专业性、技能性不突出,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深入推进。追求形式上的效应, 而忽视内涵的深入。追求形式上的效应, 而忽视内涵的深入。“扛一面大旗,拉一队人马, 呼一串口号, 路边发放宣传单、横幅上签字、热热闹闹走一回”的活动形式, 在志愿者发展的初始阶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但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志愿者事业的认识加深, 只重形式而不重内涵的活动, 只会损害志愿者的成熟形象, 更谈不上育人的功效。志愿者行动缺乏长期规划,缺乏精品意识,没有建立志愿者文化品牌。同时志愿服务统一由协会组织管理,不允许志愿者以个人名义参加志愿活动。协会还接受大量校团委或学校其他行政部门下达的公益服务任务,过于行政化的手段不仅为高校志愿者组织带来压力,也为志愿者个人带来压力。

2.2 志愿服务宣传不足。许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内涵不明确,大部分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及海报宣传来了解志愿者活动。而对于在传播速度、专业性和详细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的专业网站、媒体等途径,志愿者组织却并没有充分运用,发挥其宣传优势。在调查中问及大家认为造成对志愿者活动不够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