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合集下载

华西村

华西村

经济管 理 党委领 导 劳动力安 排
五统
村庄建 设 福利发 放
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 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 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 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 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 党委统一领导。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砂山、江南、彭蒿、龚巷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23.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400多人。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 蔡河村、路北村纳入华西,大华西面积达到了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9300多户。 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道2004年底,全村销售收入达到260.3亿元。
23社于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华墅人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 书记。 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计841人 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方案;全村600亩粮食田由30名中天能手集 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大步。 华西大队回复为华西村,吴仁宝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华西村党支部改选为华西村党总支书记。 华西村建立党委,吴仁宝担任党委书记。 中共华西村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分别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两个省外华西村,开垦荒地上千亩,兴办企业几十家,帮扶受益村民数万人。 中共华西村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选为党委书记。 华西村股份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每股21.6元,比发行价增160.48%。华西的资本经 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华明、泾浜 、三余巷、前进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6.53 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两千多人增加到7400多人。 华西村开始实行村外人士投资10万元(此时,华西村人均固定资产127万元)“买”一个华西村户口活动。

华西村

华西村

华西村百科内容来自于:华西村:又称“中国第一村”。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有面积17.36平方公里,万人,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中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

它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园旅游中心,其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村名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媒体称其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1. 简介华西于1961年建村。

40多年来,在吴仁宝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华西先后获得“中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模范村民委员会”、“中国文明村镇”、“中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中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中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中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

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

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

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

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2. 地理位置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积17.36平方公里,1.63万人,党的全会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果。

为省文明单位,近几年,又先后获得了“中国规范村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荣誉。

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西村时,称赞“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1992年5月,李鹏总理视察华西村时,欣然挥笔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2000年2月22日李鹏委员长再次视察华西,又挥笔题词:“华西村,真正有希望!”3. 发展70年代以来,华西人从无到有办工业,尤其在坚持集体经济为主的前提下,成分并存的混合型、多元化经济。

别样风采——华西村

别样风采——华西村
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花费9000万,在2010年夏天,向美国麦道公司、法国欧直公司分别购买了型号为MD902和型号为AS350B3的两架直升机,推出“空中看华西”活动。 两架飞机现有十人团队,包括飞行员、机务、安检等。至今已有近1400名华西村民参与,其中最小年龄不低于9岁,最高年纪不超过70岁。目前飞机申请的航线主要位于华西村上空,以机场为中心,半径为4公里的范围之内,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下,飞行一圈约15分钟,每次搭乘2-4名村民。据悉,这两架飞机平均每小时的飞行运行成本为3万元左右,每天平均飞行2-3个小时。 (来自赢商网)(查看更多“龙希国际大酒店”新闻)
由“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思考绛帐的明天!
10月8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新市村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庆祝建村50周年。
纪念大会上,华西全新规划打造的“十大项目”集体亮相。 这十大项目包括远洋物流、海洋工程、龙希大楼、航空公司、空中旅游、山林喷灌、化纤核钢、能源开发、现货交易和新市启动。其中,投资30多亿元的“龙希大楼”,高度为328米,名列世界第15位。72层观光大厅、空中花鸟园等特色景致,将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农村的美丽新地标。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175家新闻媒体的500多名中外记者,对华西村的纪念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50年来,华西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经济发展为国为民,预计到今年底,全村销售收入将超过550亿元,向国家交税85亿元,年人均收入可达8.5万元,全面实现了衣、食、住、行、用、玩、教、医、养、游“十全”。未来十年,华西将在“十全”的基础上建设“十美”,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华西村在传统工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工程、金融、旅游服务业,与4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经济实现成功转型,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12亿元,可用资金35亿元,人均纯收入8.5万元。

华西村简介及其发展历史

华西村简介及其发展历史

华西村简介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

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

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

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

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

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目前,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稳定和谐。

华西村投入资金5.2亿元,搬迁村民2700户,在“山北”建设一个“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

这样,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别墅‘修修补补’)”的方式,节约土地2500亩,建成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生态旅游观光园。

华西村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华西村的历史2008年10月28日13:26 证券日报华西村的历史——“奠基”四十多年之前,华西村寂寂无名,跟江南大多数村庄一样,河浜纵横,土地高低不平。

中国十大名村

中国十大名村

中国十大名村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名村影响力第一村——山西省大寨村,大寨村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农业的样板和时代标志。

村办企业的创办,促进该村经济发展。

市场第一村——上海市九星村,九星村地处上海城郊结合部,是中国农村“市场兴村”的成功典范,已成为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村办市场。

高科技第一村——浙江省花园村,花园村坚持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一起抓,致力建设农民花园。

人文奥运第一村——北京市郑各庄村,郑各庄村建立了以郑各庄村为基础,以宏富集团为支柱的“村企合一”经济运行体系。

农民画第一村——上海市中洪村,中洪村是我国农村儿童画第一村。

据统计,该村的农民作品被国内外著名美术馆、艺术馆收藏并获得过奖项的画家有50余名。

生态第一村——浙江省滕头村,滕头村1993年,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实现了农业观赏化、工业环保化、村庄园林化。

相府文化第一村——山西省皇城村,去年,皇城村通过“工业立村”、“旅游兴村,”和“科技强村”,迈上了致富路。

红色文化第一村——河南省南街村,南街村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每年接纳参观旅游者达40多万人次。

因地制宜开发产业第一村——云南省福保村,福保村实现了由“工业福保”向“文化福保”的迈进,文化产业已成为福保村的支柱产业。

小岗村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小岗村制定了振兴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确保该村从2003年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400元以上。

凤阳县小岗村第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凤还巢”和人才工程,利用在外务工经商的80多名“第二代小岗人”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大力推行现代农业。

目前,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2006年,3名大学生被优惠政策吸引到小岗村,通过从农民手中租地尝试种植大棚双孢菇,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

华西村VS南街村

华西村VS南街村

1.华西村,事实证明华西村的百姓幸福指数更高,我认为这种成功不是哪种具体的经济制度引起的,而是与时俱进,灵活变通致富,我认为人们追求的不应该是哪种经济制度,而是切实的利益和幸福,拘泥于制度就会束手束脚,寸步难行。

2 如果光是比较谁的收入多,谁的条件好,谁的发展快,这毫无疑问是华西,人家华西一年收入几百亿,南街也才几十亿,没法比。

但这样比其实没意义。

因为两者的重要不同在于,华西是一个东南沿海的村庄,那里还有丰富的资源(好像是吧,或者是因为靠近上海这个钢铁需要之地),靠做钢铁生意起家,有基础,有资本,一步一步到现在。

是很富,也算个典型。

我去过南街的,所以可能会看得稍微清楚些。

南街呢,它其实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要资源没有,要地利没有……啥都没有,但南街能走到今天的成功之处应该在于一个好的制度——集体主义制度,以班长王宏斌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着村民搞建设。

通过玩泥蛋儿起家,玩面蛋儿发家,一直到今天的。

遇到许多困难,历尽种种坎坷,很不容易。

有钱了走共同富裕容易,勒紧了裤腰带依然走共同富裕就难咯……所以我觉得南街更成功。

成功在于好的领导班子,在于过硬的政治思想领导,在于村民觉悟的提高。

也在于更纯粹的集体主义制度。

3得了“天下第一村”称号,华西村是在建设更加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村”的进程中,注重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清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更加和谐稳定、更加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7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万的资产,有1—4辆私家轿车。

2003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105亿,成为全国首家超百亿的村级单位。

2006年销售收入超400亿,在刚过去的2007年销售收入达450亿。

现在,华西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全村现有塔群(百米喷泉、天下钟王、龙王、鼓王、四季园、体检中心等)、龙西湖风景区、华西万米“长城”、“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百米金塔、千米巨龙、万米长廊等80多个旅游景点,以及容纳6000名学生就学的华西实验学校、正在建设中的高328米、74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空中大楼等参观考察点。

华西村简介

华西村简介

华西村又称“中国第一村”。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

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

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

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

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

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

目前,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稳定和谐。

今后五年内,华西还要投入资金5.2亿元,搬迁村民2700户,在“山北”建设一个“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

这样,既可以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别墅‘修修补补’)”的方式,节约土地2500亩,又能建成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生态旅游观光园。

华西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组建的,现有380户人家、1500多人。

70年代,华西村开了间小五金厂,从此冲破单一农业经济,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之路。

1995年,该村为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第三名,最高利税总额第一名。

目前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了工业生产。

村民收入来源有基本工资、超产增效奖金和公共福利。

村里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

现今起着精神文明宣传教育作用的设施多是在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陆续建造的。

华西村

华西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的准确内涵包括: 共同富裕的准确内涵包括: • 一是共同的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贫穷; 一是共同的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贫穷; • 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数个 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 人或阶层富裕; 人或阶层富裕; • 三是既非平均富裕,也非同步富裕。 三是既非平均富裕,也非同步富裕。
•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建设社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 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 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 • 村里50多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村里50多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50多家企业提供了 •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 入。 • 带动其他村共同致富
在新农村建设பைடு நூலகம்坚持共同富裕
致富农民,共同富裕, 致富农民,共同富裕,是深刻体现华西村 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展示华西村发展特色的重要内 是华西之所以创造中国农村发展奇迹、 容,是华西之所以创造中国农村发展奇迹、 称之为“天下第一村”的成功秘诀, 称之为“天下第一村”的成功秘诀,也是 华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华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走向 富裕、民主、文明、 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境界的重要方 面。
华西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华西村奇在何处?
• 要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到华西,要 要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到华西, 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具体实践,应该到华西, 具体实践,应该到华西,要看共产党人的 先进性应该到华西 。 • 华西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华西的实践, 生动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生动体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 终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终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华西村为什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都
有钱华西村为什么会有钱华西村人为什么有钱华西村
有钱华西村为什么有钱啊华西村为什么这有钱庆祝华西村建村50周年,华西村第一高楼、华西村金牛、华西村买直升机
吴仁宝在华西村村口
华西村山寨版天安门城楼
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

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

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村委、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

个人履历
吴仁宝男,汉族。

1928年11月生,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人。

吴仁宝1954年2月参加工作。

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农民教育家。

中共党员,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35 年来,吴仁宝竖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使华西村成为全国首富村。

1996年,华西村工业经济总量超20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2亿元.全村居民住房别墅化,30%的村民家庭拥有轿车,户户存款超过6位数。

华西村积极扶持贫困村的经济发展,确定在“九五”期间帮助周边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8个村、8000人脱贫致富。

华西村除每年开办扶贫培训班外,还在宁夏、黑龙江投资兴建两个新华西,走出一条先富帮后进的成功实践路子。

1996年,吴仁宝荣获首届紫金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6年2月6日,获得了“无锡共产党员楷模”的荣誉称号
创业经历
吴仁宝老照片1957年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1958年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5日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
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

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6年10月1日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当年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计841人。

1980年冬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方案: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大步。

吴仁宝年华西大队恢复为华西村,吴仁宝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4年12月17日华西村党支部改选为华西村党总支,吴仁宝当选为党总支书记。

1989年7月1日华西村建立党委,吴仁宝担任村党委书记。

1995年7月28日中共华西村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1995年8月-11月分别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两个省外华西村,开垦荒地上千亩,兴办企业几十家,帮扶受益村民数万人。

1998年2月3日中共华西村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股分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每股21.6元,比发行价增160.48%。

华西的资本经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
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2001年6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华明、泾浜、三余巷、前进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6.53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两千多人增加到7400多人。

2002年2月12日(正月初一)华西村开始实行村外人士投资10万元(此时,华西村人均固定资产127万元)“买”一个华西村户口活动。

2002年3月——2003年1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西巷、北缪家、瓠岱、朱蒋巷村、陈塘村、水池巷等6个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15.6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700多人。

2002年11月吴协恩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3年3月4日华西集团公司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2003年7月3日-5日中共华西村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吴协恩当选为党委书记。

2003年9月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4亿元5年期可转债券。

2004年1月2日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3年底,全村销售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亿元。

2004年3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砂山、江南、彭
蒿、龚巷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23.6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25400多人。

2004年9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蔡河村、陆北村纳入华西,大华西面积达到了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9300多户。

2005年1月8日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4年底,全村销售收入达到260.3亿元。

2005年底预计华西村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将突破30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