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的典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王三虎教授—经方治疗肿瘤案例

王三虎教授—经方治疗肿瘤案例

王三虎教授—经方治疗肿瘤案例导读关于肿瘤的治疗,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西医的手术、放化疗。

中医如何治肿瘤呢?中医抗癌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一线贯联,中医认识癌症的病因病机有独特的视角,中医抗癌应用的中药数量众多,本文王三虎老师讲述自己的经方治病经验,裨益临床,造福癌症患者。

经方名家王三虎教授坚持将经方进行到底,选择用经方治肿瘤。

那些我们熟悉的经方,本不是为肿瘤而设,但是在他手里变换成克制肿瘤的良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黄连汤化裁治疗胃癌案程某,男,49岁。

吞咽困难,胃脘疼痛,呕吐20余天,确诊贲门胃底癌半月,不愿手术、放疗、化疗,2015年3月6日求诊。

患者消瘦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厚,脉滑。

证属寒热胶结,以寒为主。

予黄连汤化裁,辛开苦降,通上调下。

予黄连汤化裁:王三虎教授—经方治疗肿瘤案例每日1剂,水煎服。

20剂后,患者妻女来述,噎解,饭增,症减,上方加高良姜12克,栀子10克。

30剂。

临床常将越桃散用于恶性肿瘤寒热胶结的腹痛,这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另一对药,适应范围较广。

本案意在增强疗效。

02.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癌案陈某,男,67岁,广西柳州市人。

2006年3月22日初诊。

自述右胁痛10年,原发性肝癌术后3月。

刻诊:右胁及手术切口不适,右侧卧位明显,乏力,眠差,口干,饮食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弦。

患者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无肝病家族史。

彩超:肝内稍强回声,性质待定。

证系肝经热毒郁结,正虚邪实;法当清利肝胆、解毒散结,兼以益气扶正。

予小柴胡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

2008年1月11日第72诊,因彩超示肝区肿块24mm×17mm,建议再次手术。

2011年1月26日第112诊,术后基本用初诊方至今。

患者近期精神疲倦,肝区不适,睡眠不佳,声音低怯,面色灰暗无华,早搏频发,舌苔薄,脉结代。

因年老体衰,几经手术,伤及母子,血脉不畅,当肝心肾并调。

2011年11月16日第135诊,患者自觉上方比较合适,乐于服用。

李可医案:肺癌–经方派

李可医案:肺癌–经方派

李可医案:肺癌–经方派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

《圣济总录》说:“瘤之为意,留滞不去也。

”而“癌”字首见于《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

中医古籍对于癌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素问·玉机真脏轮》有云:“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困真脏见,十月之内死。

”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清·祁坤《外科大成》中:“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

”上述症状与直肠癌基本相符。

对癌病的病因病机多认为由于阴阳失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久则成为“症瘕、积聚”。

《诸病源候论》说:“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景岳全书》中“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

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

”对积聚的治法做了高度的概括。

唐代《晋书》中说:“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是我国手术治疗癌病的最早记录。

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有形之肿块。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姚xx,男,50岁,2007年8月10日初诊。

初诊:本人病重,其女来灵石咨询述病情:患者二期硒肺多年,2007年7月13日,于浙江大学附一院诊为“左上肺CA首先考虑,伴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两肺弥漫粟粒灶及胸膜小结节,转移不能排除。

左侧胸腔积液。

”目前患者正在接受化疗。

食纳可,动则喘,余况不明。

嘱其停止化疗,治疗以扶正为主。

高丽参15克(冲服),生半夏45克,生南星30克,两头尖45克,漂海藻45克,全蝎3克(研冲服),蜈蚣3条(研冲服),干姜30克,辽细辛45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45克,油桂10克,姜炭10克,熟地30克,麻黄5克,炙甘草30克,制附片45克,生山萸肉60克,生姜90克,加水5斤文火煮,取6两3次分服,10剂。

李佩文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验案2则

李佩文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验案2则

李佩文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验案2则摘要]李佩文教授治肿瘤以“祛邪抑瘤,扶正培本”为特色,活用经方,整体辨证,病证合参,临床上每获良效。

关键词:五皮饮;旋复代赭汤;肿瘤;医案;李佩文。

李佩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40余年,有其独特的用药经验。

李老治肿瘤以“祛邪抑瘤,扶正培本”为特色,整体辨证,病证合参,临床上每获佳效。

其中熟读经典,活用经方也是李教授诊治肿瘤的一个重要特色,笔者有幸随李教授待诊,收货良多,现将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的中医用药经验归纳如下,略举数例。

《素问·阴阳别论篇》有云“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

”金·张子和云:“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

结谓热结也……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

此所谓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

”[参考文献:[1]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认为,“三阳结,谓之隔” 所指即为噎膈。

明·张景岳亦在《景岳全书·噎膈篇》引用此句经文以阐述气、痰、瘀三者郁结于食道为噎膈病机。

清·张隐庵云:“三阳,太阳也。

……太阳之气,生于膀胱。

从内膈而出于胸胁,从胸胁而达于肤表。

阳气结则膈气不通。

内膈之前,当胃脘贲门之处,膈气逆,则饮食亦隔塞而不下矣。

”[[2]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素问》“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三阴结,谓之水,”认为水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

周衡等论曰“《内经》有谓: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乃脾肺少阴肾经也,此证是矣。

何以言之?盖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皆受气焉,脾为其行津液者,是故脏腑经络必因脾乃得享水谷气,今脾之阴不与胃之阳和,则阴气结伏,津液凝聚不行,而关门闭矣,关闭则小便不利,不利则水积,水积则溢面目一身,水从脾气所结不与胃和遂从土色发出黄肿,结自三阴,故曰里水其脉沉也,如小便自利,则中上焦之津液从三阴降下而亡故渴也。

沈绍功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方与验案(二)

沈绍功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方与验案(二)

沈绍功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方与验案(二)一、食道癌案①脾胃失和, 痰阻上逆王左,58岁;居住四川,青城; 2003年8月22日初诊(大暑)病史:进食梗塞感半年,曾多处求医,均未见效。

经食道X线钡餐造影、CT扫描检查,诊断为食道中段癌(食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诊为鳞癌,食道X线钡餐显示中段充盈缺损长4.5cm,管壁蠕动消失,粘膜紊乱。

临床分期为:中期Ⅱa)。

刻诊:吞咽梗阻,食道疼痛,食纳不佳。

检查:形体消瘦,精神憔悴;苔黄腻,舌质暗,脉沉细。

辨证:脾胃失和,水谷停聚,化为痰浊,故见舌苔黄腻等痰浊壅盛之象;痰浊阻碍气机,阴阳升降失衡而吞咽困难;痰毒损络,气机不畅,导致食道疼痛。

其病位在脾胃,证属脾胃失和,升降失司。

诊断:噎嗝;脾胃失和,痰阻上逆证;食道鳞癌。

治法:祛痰降逆,调和脾胃;以《三因方》温胆汤加减。

处方:茵陈15g后下泽泻10g竹茹10g 枳壳10g云苓10g 陈皮10g石菖蒲10g 郁金10g仙鹤草10g 生苡仁10g全瓜蒌30g 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0g 元胡10g莱菔子10g 丹参30g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连服2周,吞咽困难、疼痛减轻,食纳不香,大便不爽,苔厚腻,前方加生牡蛎30g,生龙骨30g,海蛤壳30g,加强祛痰之力;再服用2周,苔腻不甚,去三石,加三七粉3g冲,生赭石30g,焦三仙30g,连续服用3个月,家人复诊代诉,无吞咽困难,基本无疼痛。

按语:食道癌与古代中医文献中“噎嗝”最为相似。

此案病机为脾胃失和,痰浊阻碍,升降失司,治疗则用《三因方》温胆汤加减,以祛痰浊为治疗的核心,痰浊去则气机可复,逆嗝可顺。

沈师用温胆汤治疗恶性肿瘤,常以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为基本方,加生苡仁、白花蛇舌草、车前草,渗利湿浊,使痰浊从小便而解;加莱菔子、全瓜蒌祛痰通腑,使痰浊从大便而泄。

祛痰浊轻重序贯用药,首加茵陈、泽泻,渗湿祛痰;舌苔厚腻,顽痰难祛,则加生牡蛎、生龙骨、海蛤壳三石以祛顽痰。

经方及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上)

经方及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上)

经方及有毒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上)肿瘤这个学科是比较新的一个学科。

西医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分离出肿瘤学科,肿瘤学科从内科、外科分离出来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医的肿瘤学科大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但很多省级中医院的肿瘤科近几年才开始成立,是一个新的学科。

中医肿瘤学科成立以后就面临中西医结合的问题。

从四大经典开始,内外妇儿学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相对来说中医的体系已经比较成型了。

中医肿瘤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分离出来以后,放疗、化疗包括现在这种靶向微创,各种各样的新的技术又出现了。

在这些新的技术出现后,中医肿瘤学科怎么建立?中医肿瘤怎么辨证?怎么能用四大经典更好地来指导中医肿瘤的治疗?这些问题是这个学科是否能够发展好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四大经典的时代古人没有见过放疗,也没有见过化疗,没有见过靶向治疗和微创治疗。

经过这些治疗以后,会使患者产生一个新的症状,即一个本来是沿着这样一个主线发展的疾病,可能经过放疗、化疗以后就跑到另外一个主线上去了。

那么,这时候用中医如何进行辨证?怎么把这个学科整合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是中医肿瘤学科能够发展得更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治疗常见的肿瘤,如何用中医的经典理论来辨病辨证?比如,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概占肿瘤的25%,也就是说四个癌症患者里面就有一个是肺癌,所以在各个医院肺癌都是最常见的疾病。

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水、胸痛等。

这些症状按照中医的经典理论怎么划分、怎么思考、怎么治疗?一般情况下,以咳嗽为主症的可以分急性或者慢性咳嗽,常见证型就是一个热证,一个寒证。

在急性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以桑菊饮或者银翘散加减;慢性的咳嗽一般以止嗽散加减。

治疗肿瘤,中医治疗思路是一样的,治疗的时候要辨证施治。

首先通过四诊,确定基本证型,然后应用经典方即基础的方子,在这个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这样才符合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

如胸水,临床主要表现是咳逆、胸闷、胸痛。

妙用生半夏、生附子,中医倪海厦治癌症真实个案

妙用生半夏、生附子,中医倪海厦治癌症真实个案

原来脑部长着三公分的肿瘤,结果西医把他开刀切掉,切掉了之后不到两个月,又长了五公分的回来。

刚开始在检查的时候,查到他的 脑瘤 三公分,大概预计说这个三公分长的时间是两年的时间才长三公分。

开完刀以后,把这个三公分的脑瘤拿出来,不到两个月就长五公分回来。

倪海厦:因为你刺激到它了。

一刺激到它,它反抗的力量就很强。

你不动它,它还长得慢,你一动它,它长得非常快。

最后开完刀以后,长出来五公分的话,因为肿瘤更大了么,压迫到神经,他一边是象中风一样,整边是瘫痪掉了,不能动了。

那只剩一边好的,所以你表面上看起来是中风,实际上是脑瘤。

当时我们在治疗这个病人的时候,整个处方,整个治疗的过程上面的思虑上面的考虑,第一个我要用到的生半夏。

生半夏我们有个名称叫做婆婆药,唯一的毒性就是造成声哑,喉咙讲不出话来。

但是要解这个毒很简单,生姜就解掉,或者干姜就可以解掉。

我们要把水——排掉,整个中药药典里面唯一能够治高的水(最高的水就是脑部的积水),我们就要使用到生半夏。

治高之水,就是要生半夏。

那,你如果把它炙成“炙半夏”,泡制过后变成“法半夏”,一点用都没有,一定要生半夏。

那,生半夏在这个状态之下,对这个病人来说是补药。

因为有一开始的时候,我就顾虑到水的问题,所以一开始我就用了生半夏,他脑部不可能会有积水的现象,所以水的问题我就解决掉了。

光是一味药,但是这个生半夏,我下去的时候,我就放一点生姜在里面。

第二个呢,我们要强他的心脏的阳,同时我壮他的精子,让他精子产生的过程正常,精子能够百分之百的产生。

同时呢,产生以后,会有残渣,残渣要直接从下焦的任脉,就是我们的耻骨的地方,阴部的地方,一路顺着任脉走上来,走到嘴角旁边,这要靠心跟小肠的功劳。

所以我在心和小肠上下手,生附子是强心脏的,心脏阳壮起来,干姜是,颜色是白色的,中药认为呢,白色的、辛辣的都是入肺,所以我们治疗心脏,我们要去治疗肺。

理论就好像你汽车引擎温度有问题,你要修水箱和汽车同时兼顾啊,你不能光修个引擎,同时要兼顾水箱的问题。

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

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

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中药治愈肉瘤的成功案例导语: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

然而,中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肉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些成功使用中药治愈肉瘤的案例,并介绍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和价值。

1. 案例一:中药联合放疗治愈肉瘤在某医院的临床实践中,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通过中药联合放疗获得了成功治愈。

该患者使用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这些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肿瘤指标和MRI等检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最终达到了完全消失的效果。

2. 案例二:中药抗肿瘤药物治愈肉瘤另外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在传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尝试了中药抗肿瘤药物。

这些中药药物是由多种草药提取而成,包括珍贵的天麻、鳖甲、巴豆等。

通过连续使用中药抗肿瘤药物,患者的肿瘤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出现了明显的萎缩,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病灶已完全消失。

3. 案例三:中药调养身体治愈肉瘤还有一位患有肉瘤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选择了中药调养身体,达到了成功治愈的效果。

通过中药的温补、养血、益气等功效,患者的身体得到了有效的调理,抵抗力提高,从而促进了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和康复。

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中药治疗肉瘤的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中药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生物碱等,可以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中药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和清除。

中药在调理人体脏腑功能的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为治愈肉瘤提供支持。

中药治疗肉瘤的价值:中药治疗肉瘤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多元化的调理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更加注重整体调理和促进自愈能力的提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中药治疗中使用的草药多来源于大自然,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很好的耐受性,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四则

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四则

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四则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四则2010-09-28 15:49笔者在临床20余年,对恶性肿瘤疾病一贯峰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作用效果颇有体会,也有些典型病例,今列举四则加,希望对正确认识和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有所帮助。

例1:病人文某某,女性,58岁。

于10年前因胀突出疼痛而就诊,经CT检查为右眼眶内占位,做细胞穿刺学检查不满意,诊为右眼眶内肿瘤,因病人坚决拒绝手术治疗,执意要求中药治疗,而不得不在跟病人交代清楚病情和常规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后,给其开中药治疗,治以软坚散结、消肿止痛,处以甲珠、莪术、牡蛎、川芎、龙葵、白花蛇舌草、蚤休、延胡索等为方,水煎服。

病人服后肿胀疼痛减轻。

但病人因经济困难,又要求单方治疗,遂告之用魔芋煎汤或斑蝥蒸蛋,每天1枚,服20天后疼痛基本消失,肿块还略有缩小,巩膜红赤消退。

以后每有发作,病人均以以上单方治之而症状缓解,至2008年9月病情又发,因买不到魔芋和斑蝥而又来就诊,又以蟾皮、守宫、蜈蚣、白英、龙葵、莪术等研制成散剂装胶囊,服后右眼红肿疼痛又减轻,以后就常用此方治疗。

10年来病人经上述治疗,症状控制,肿块无明显增大,病情得到r较好的控制。

病例2:患者卓某某,男,58岁。

于2004年因全身不适。

纳少乏力而到萍矿总医院做B超和CT检查,均发现左肝占位,AFP检杏升高300多个单位,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病人症状较重:消瘦乏力、发热不适、神疲纳呆,加上经济困难,拒绝治疗而回家。

其女找到笔者要求开中药治疗试一试,笔者同情其家境贫苦,见其情殷殷,便告知其肝癌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后,中药治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软坚散结为法,处以白花蛇舌草、青蒿、半枝莲、蚤休、太子参、白术、淮药、薏苡仁、陈皮、鸡内金、生瓦楞子、守宫、蟾皮等药为方治之,病人服汤药后发热渐退,精神饮食渐恢复,后复查B超、CT发现左肝肿块逐渐缩小,半年后肿块消失,至今一直未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