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伊利亚德奥德赛Iliad and Odyssey讲课讲稿
《印证荷马史诗》 说课稿

《印证荷马史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印证荷马史诗》。
一、说教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之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研究古希腊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了解《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古希腊社会和人类精神。
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荷马史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难点在于把握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为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古希腊文学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荷马史诗》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关键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荷马史诗》的相关章节,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将《荷马史诗》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希腊的图片或讲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荷马史诗》。
2、知识讲解(1)介绍《荷马史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流传过程。
(2)讲解《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包括《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以及《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归家之旅。
3、作品分析(1)分析《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如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交流古希腊神话故事发言稿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古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
今天,我将从神话的起源、主要神话故事以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三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述。
一、神话的起源古希腊神话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当时希腊社会正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生产力逐渐提高,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神话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形式,应运而生。
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敬畏。
当时,人们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莫测,便将其人格化,创造了众神。
这些神祇拥有超凡的力量,统治着人类和自然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希腊神话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
二、主要神话故事1.《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两部史诗,分别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归乡之旅。
《伊利亚特》讲述了希腊联军为争夺特洛伊城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英雄赫拉克勒斯、阿基里斯等纷纷登场,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智慧。
最终,希腊联军在奥德修斯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
《奥德赛》则以奥德修斯的归乡之旅为主线,讲述了他在战争结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回到故乡的故事。
这部史诗揭示了人类对家园的眷恋和对命运的抗争。
2. 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核心神祇,他们分别掌管着不同的领域。
以下是部分主神的简介:(1)宙斯:众神之王,掌管天空和雷电,正义之神。
(2)赫拉:天后,掌管婚姻和家庭,复仇女神。
(3)波塞冬:海神,掌管海洋和风暴。
(4)阿波罗:太阳神,掌管音乐、艺术和预言。
(5)雅典娜:智慧女神,保护雅典城。
(6)阿瑞斯:战神,代表勇气和力量。
3. 英雄传说古希腊神话中,英雄形象繁多,他们勇敢、智慧、正义,深受人们敬仰。
以下介绍几位著名英雄:(1)赫拉克勒斯:古希腊最著名的英雄,完成了十二项艰巨的任务,被誉为“赫拉克勒斯十二壮举”。
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与《奥德赛》第一篇

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与《奥德赛》第一篇一、关于荷马与荷马问题欧洲最古最伟大的两篇史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的作者,据传说是古代希腊的一位大诗人荷马。
但是,荷马究竟是一各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关于荷马的传记有好几种流传到现在,其中有些虽然很详细,但都是不很可靠的东西。
据传说,荷马并不是最早的希腊诗人。
在他之前古希腊有牟西阿斯,莱那斯和奥尔弗斯等,都是极为有名的诗人。
虽然这些人的作品都末能流传下来,但后人依然在传说中尊敬和纪念着他们。
关于奥尔弗斯,古希腊德大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到过他。
民间的传说说他能够用自己的诗歌驯服野兽,能够使岩石变成活的,并且说他会下降到阴府,用歌声和演奏去迷惑鬼神。
由此可见荷马并不是希腊最古的诗人,而只是希腊唯一有作品流传到现在的最古的诗人。
关于荷马身世的传说关于荷马的生地,各个传说的说法不一。
在古代,希腊有七个城市:斯米尔纳、罗多市、科罗丰、沙拉米、赫欧市、阿尔谷斯和雅典,都说自己是荷马的生地,并且都指出坟墓为证,互相争执,力图使自己争得诗人故乡的关荣称号。
所以近代有位诗人曾写了两句俏皮的诗,讽刺这件事:Seven Wealthy towns contend for Homer deadthough which the living Homer begged his bread(七个富裕的城市争得到死荷马都很满意,可是荷马当年却是在那里流浪行乞。
)许多荷马学者根据那些传纪的记述和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只能推知诗人可能是伊奥尼亚人。
古希腊人把爱琴海中部地区的海岸和岛屿称为伊奥尼亚。
在《伊利亚德》和《奥德赛》的原文中还保留着古希腊语伊奥尼亚方言的特色。
至于诗人的身世,据传说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一位精女,或是一位繆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
他天生具有一种唱歌德才能,所以神就使他失掉了眼睛,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以歌唱为生的盲诗人。
他虽然成了瞎子,但他仍然能够看得很清楚,甚至能够比有眼睛的人更清楚地看到更多的世人的生活现象。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PPT课件

佩涅洛佩
52
落难费埃克斯人国土,瑙 西卡娅公主救援落难人
费埃克斯国忆归程历述险情
53
• 奥德修斯的历险
– 基科涅斯人;洛托法戈伊人的洛托斯花(忘 忧花);库克洛普斯人的羊群,刺瞎独目巨人 波吕斐摩斯(第九卷)
36
荷马史诗
•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 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产 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相传史诗是由一个 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 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公元 前3到前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 每部各分为24卷定本。
37
•“荷马问题”
•不明朗的身世 •“统一派”“分辨派”“口头诗学 派”
3
(一)文学
由神话、史诗时代而走向戏剧、文艺美 学时代。到古典时期,戏剧达到很高成就。
埃皮道罗斯剧场
4
(二)哲学
由“自然哲学”时期进入“人文哲学”时期,先后出现 了“苏格拉底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亚里斯多德学 派”。
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取了和中国古代哲学不同的路径, 直奔哲学的基本主题:世界的“始基”、“本原”,也即 “存在”问题。
11
12
第二,社会政治结构原因
–城邦制和奴隶主民主制 城邦制:城邦的居民大部分是由各海岛相互移民而 来, 其结果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被一种以地缘为基础 重新组合起来社会组织所取代。 –雅典民主制的组织形式及内容: 立法机构: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贵族会议 选区制; 十执政官; 集体决策、监督制约: 公务人员实行任期制 ; 审查审计制度; 津贴制度。
外国文学史课堂演讲ppt《荷马史诗》——《奥德赛》之 结构艺术 人物塑造 故事情节 思想主题

人物塑造——凡人 奥德修斯
珀涅罗珀 忒勒迈克斯
光辉的外貌
他高大魁梧,屈髦的发 绺,头顶垂泻下来,像 风信子的花朵,宛如一 位技艺精熟的工匠,把 黄金浇上银层。他光彩 灼灼,英俊潇洒,此番 美貌非一般凡人可得。
奥 德 修 斯
勇敢、克制、睿智、坚忍
过人的胆识
他勇猛善战。在战场上, 他总是第一个奋起搏杀。 羽箭是可怕的东西,然 而他却乐意同它们玩耍。 同行的战友都非常佩服 他非凡的胆识和谋略。 其次,是他想出了“木 马计”并指挥木马进入 特洛伊城,赢得了战争 的胜利。
语言和修辞
1、程式化语言的使用
◆史诗的创作不可忽略地依赖于程式和支持并解释程式
的技艺。口诵诗人的工作离不开大量程式化用语和重 复性语句的支持。
◆这种用语既可以点明被修饰者的某个特点或特性,还
可以与别的用语互相比较,有助于听众或读者记忆和 理解。
◆程式化用语是荷马史诗得以成功扩展的最基本和 最常用的成分之一。一位神袛或英雄往往有一个 以上、甚至多达几十个饰词或程式化用语。 ◆修饰奥德修斯的用语以“足智多谋的”出现率最 高。 修饰宙斯以“沉雷远播的”、“汇集云层的”和 “神和人的父亲”等居多。 修饰赫拉以“白臂膀的”、“牛眼睛的”和“享 用金座的”等居多。
二.故事的“总导演”
• 《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漂泊、返乡各个 环节无不由雅典娜引导,全程掌控,直至 卷末奥德修斯最终与伊塔卡的贵族们订立 盟誓和解。 • 而在引导忒勒迈克斯寻父过程中,也是雅 典娜一手策划建立起这两位分隔二十年的 父子之间的精神关系。
三.英雄的塑造者
——计划特勒马科斯的成长之旅
• 给忒勒迈克斯“心里灌输勇气:雅典娜化身门托斯给奥德 修斯之子忒勒迈克斯提出了一个建议——前往皮洛斯和斯 巴达,去打探他父亲奥德修斯的消息。其实对于奥德修斯 的归来,忒勒迈克斯的旅行没有任何帮助。雅典娜安排他 去皮洛斯和斯巴达,只是为了给他注入心灵的力量和勇气, 追求美好的声誉,而这些正是忒勒迈克斯成长中所缺少的。 • 引导忒勒迈克斯完成精神的独立与转变:雅典娜教导忒勒 迈克斯以奥瑞斯特斯为榜样,使他不再只在意家产,而是 将目光转向王位和继承权,转向那个几乎从未谋面却无比 崇敬的父亲。在这次旅行中,他获得了勇气,学会了自己 做决定和独立思考,明白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荷马时代的 贵族。
荷马史诗导读课件

三、人物形象
作战双方主要人物:
阿伽门农
希腊联军:统帅 阿伽门农
主要将领 阿喀琉斯 奥德修斯 特洛伊: 主帅兼主将 赫克托尔
奥德修斯
阿 喀 琉 斯
赫克托尔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
斯和凡人国王珀琉斯所生。他是
参加特洛亚战争的惟一一个半人 半神。他的母亲想要去掉儿子身 上的凡人气息,在阿喀琉斯出生 后,母亲将他白天放在火上烤, 夜晚放到冥河里去浸泡。但是她 捏在手里的脚后跟没有接触到水, 因而成了他的致命伤,最后被帕 里斯射中脚后跟而死。
阿喀琉斯与布里塞伊斯
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尔尸首绕城三周
在特洛伊老国王面前 阿喀琉斯动了恻隐之心
阿喀琉斯是一个集残暴与善良、狭隘与直率、 粗野习性与英雄气质于一身的英雄形象。 ‚在他一个人身上,集中的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多方面的 人性和民族性,正因如此,阿喀琉斯才成为一个永恒而经 典的艺术形象。‛ ‚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 ——黑格尔
公元前3至2世纪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对荷马史 诗又作了校订,将两部史诗各分为24卷,史诗的定本终于形成并流传
至今。
(二)荷马话题(行吟歌手)
古希腊人相信,荷马是一位盲诗人,出生在小亚细亚。古 时候,至少有七个地方或城市竞相争夺荷马的‚所有权‛。
荷马的生平,除了史诗,没有 更早的记载。 古代传说荷马是个盲人乐 师,是公元前9世纪的人,住 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 他的地位、身份,都和他在 《奥德赛》卷八所描写的老乐 师差不多。 这些双目失明的老艺人, 经常带着竖琴,出入贵族厅堂 演唱一些歌咏英雄事迹的诗歌。
阿喀琉斯(阿基琉斯) 特点: •英勇善战 如当他不上阵 对敌时,他的朋友穿上他的 盔甲上阵都可以让敌人闻风 丧胆,败得一塌糊涂。 •珍视友谊 如当他得知朋 友被敌军杀死时,他愤怒无 比,进而上阵杀敌,为朋友 复仇,最终杀死赫克托尔。
第二节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概要
《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前 八世纪,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做。
《荷马史诗》集古 希腊文化之大成, 是欧洲文学史上最 早的重要作品,标 志着西方文学史的 第一座里程碑。
阿喀琉斯性格的 主要方面:对个人尊 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 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 神、天真温厚善良的 情感,这三点构成了 阿喀琉斯性格的三角 形,它的核心是个人 本位。 “这是一个人!高贵 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 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 的全部丰富性。”
英雄阿喀琉斯
英雄赫克托耳
为了他人舍弃自己,为了国家而不计 个人得失的英雄
英雄奥修斯
英雄奥德修斯是一个英勇、顽强、战 斗不息且又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 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 想,显示了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古 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 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 意识。 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西 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基琉斯式的自由 放任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 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
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

Homer’s Odyssey
1
Content
1. Background 2. Character of Odyssey 3. Outline 4. Synopsis (Cyclops, Circe, Underworld, Sirens, Calypso, Ithaca)
4
5
6
3. Outline
The poem mainly focuses on the Greek hero Odysseus and his journey home after the fall of Troy. It takes Odysseus ten years to reach Ithaca after the ten-year Trojan War.
20
21
22
23
24
13
14
4. Synopsis–Sirens
They skirted the land of the Sirens, who sang an enchanting song that normally caused passing sailors to steer toward the rocks and sink. All of the sailors except for Odysseus, who was tied to the mast as he wanted to hear the song, had their ears plugged up with beeswax.
11
12
4. Synopsis–Underworld
In Hades of the Underworld, Odysseus met the spirit of his mother who had died of grief during his long absence. From her, he knows it is assumed he has died. His wife Penelope, who had remained faithful and his son must deal with a crowd of 108 boisterous young men, "the Suitors", whose aim is to persuade Penelope to marry one of them and eat up his wealt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iad (Book XXI)
• Wrath of Achilles, Part II
6
Persons in the Iliad
• Acheans
– Achilles & Patrocles – Agamemnon &
Menalaos – Odysseus, Ajax,
Phoenix
• Trojans
– Hector & Alexandros – Priam, Helen,
Andromache
– Written c. 750 BCE from oral trad. (c. 1200 BCE) – Recited by Rhapsodes – Epic = dactylic hexameter or long poem on war/myth
• Cultural Importance for Greeks
• And resulting kleos (glory) is the hero’s only immortality.
12
Sarpedon declares to Glaukos (Book
XII.322-28)
“Man, supposing you and I, escaping this battle, would be able to live on forever, ageless, immortal, so neither would I myself go on fighting in the foremost nor would I urge you into the fighting where men win glory. But now, seeing that the spirits of death stand close about us in their thousands, no man can turn aside nor escape them, let us go on and win glory for ourselves, or yield it to others.”
• Consequences
– Thetis’ Supplication of Zeus – Glimpse of Olympus
• Is Achilles’ anger his own fault?
8
Thetis supplicant to Zeus
9
Iliad (Book VI)
• Behind the Walls of Troy
Iliad & Odyssey
ient Greece • Themes and Persons • Illiad • Odyssey • Closing Thoughts
2
Homer in Ancient Greece
• Earliest Greek Literature
Excellence, virtue, or what makes and individual the best or among the best; usually som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prowess & persuasive speech or command.
• The prospect of death drives the heroes to pursue timé(honor).
• The hero is defined by his(her) action in the face of mortality, especially in combat or contests.
– Discourse among equals? – Odysseus’ plea – Phoenix’s plea – Ajax’s parting words
• Is Achilles being unreasonable? Why or why not?
11
Death and Heroism
– Hector as Tragic Hero – Women and Family Life – Fate
• Troy & Hector • Trojan Women
• Is Hector a sympathetic hero? Why or why not?
10
Iliad (Book IX)
• Embassy to Achilles
– Areté, timé, and kleos – Fate & Courage – “shame culture”
• Others
– Gods & Humans – Individual vs. Society – Word vs. Deed
4
Greece and Trojan War
5
Areté
• Gods
– Zeus, Apollo, Aphrodite
– Athena, Hera, Thetis
7
Iliad (Book I)
• Wrath of Achilles, Part I
– In medias res: Trojan War & Plague of Apollo
– Menis: Quarrel with Agamemnon
Timé
Honor, material symbol of status among others, usually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way (prize, booty, trophies).
Kleos
Glory or Fame, understood as public opinion, or what others say or remember.
– Taken as History – Hellenic Unity – Educational Texts
3
Some Themes
• Glories of War/Adventure
– Reasons for War – Realistic Descriptions
• Ideals of Her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