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伊利亚德奥德赛Iliad_and_Odyssey

合集下载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故事梗概展示:文字方式; 讲故事的方式; 短片; … …;
荷马史诗
Homeric Epic/Homer
--盲诗人荷马
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伊利亚特》the ILiad 《奥德赛》 the Odyssey
荷马史诗
▪ 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 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是《荷马史诗》 (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的作者。 《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 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 最伟大的作品,也是 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 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 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 王国,与皇后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里的谚语
▪ 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 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 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 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 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 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荷马史诗里的谚语
▪ 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 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 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 Greek Gift(s)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 安好心
▪ A Penelope‘s Web亦作The Web of Penelope故 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或The Web of Penelope,直 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 《奥德赛》卷2。

荷马史诗内容介绍

荷马史诗内容介绍

荷马史诗内容介绍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

相传是公元前九世纪一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

(一)《伊利亚特》故事梗概《伊利亚特》的意思是:“关于伊利昂的史诗”。

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

特洛伊是小亚细亚西北岸赫勒斯滂海峡(现称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一个城市,商业繁荣、土地肥沃,富遮而美丽。

特洛伊战争的是起因,相传是因为“不和的金苹果”。

传说,狄萨亚利王珀琉斯与海神的女儿结婚时,邀请了所有的神来参加婚礼,但是唯一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利斯,她一气之下来到宴席上报复,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丽的女人”。

于是,有三位女神开始争这个苹果。

这三位女神是: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

但是三位女神争执不下,就要求主神宙斯裁判。

宙斯却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巴里斯裁决。

三位女神找到巴里斯,分别向王子作了许愿意:赫拉许愿巴里斯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愿巴里斯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佛洛狄忒许愿巴里斯有迷惑女人的魅力。

最后,巴里斯决定接受阿佛洛狄忒的许愿,把金苹果判给了她,让她成为最美的女人。

随后,巴里斯到斯巴达作客,果然迷惑了国王的美丽妻子海伦,并劫走了大批财物。

于是,希腊各部落推选阿伽门农为统帅,发动10万大军,1186条战船,渡海攻打特洛伊,以报仇雪恨并夺回海伦。

特洛伊方面也联合各部落进行抵抗,就爆发了这场战争。

因特洛伊易守难攻,希腊军队攻打了9年却没有攻下城池,双方伤亡重大。

第10年间,希腊军由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献计,部队假作退兵,却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回城里,不想木马中藏着20名希腊士兵。

夜里,特洛伊人还在祝贺时,木马中希腊士兵杀出,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双方经过激战,希腊军占领了特洛伊城。

希腊军各部入城后,杀死全部男子,烧毁城池,带着女俘和其他战利品返回本土。

(二)《奥德赛》故事梗概“奥德赛”的意思是:“关于俄底修斯的故事”。

描写了希腊军英雄俄底修斯献计攻破特洛伊城后还乡的故事。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阿喀琉斯的凯旋》(Triumph of Achilles),作者Franz Matsch。

《珀琉斯和西迪斯的婚礼上神明们的盛宴。

》(The feast of the gods at the wedding of Peleus and Thetis),作者Abraham Bloemaert(1564-1651)。

阿喀琉斯的母亲西提斯(Thetis)是希腊神话的重要人物,荷马的《伊利亚特》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西提斯是海中女神,她嫁给了凡人珀琉斯(Peleus),诞生了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

他们的婚礼宴会上,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

愤恨的厄里斯不请自来,并留下一个金苹果,刻着“献给最美丽的女神”:为了争夺这个金苹果,三个地位显赫的女神赫拉,雅典娜和维纳斯之间发生纷争,最终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所谓《荷马史诗》,共有两部史诗:《伊利亚特》(Iliad):特洛伊战争为主线的古希腊历史,主要描述战争最后一段时间的故事。

《奥德赛》(Odyssey):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主要描述他历经10年艰险,回到故乡的经历。

这两部荷马史诗,历史上曾经有过多种版本,不述。

不论哪个版本的《伊利亚特》(Iliad)都是一本巨著,右图是四本一套的《荷马的伊利亚特》(The Iliad of Homer),Houghton, Mifflin & Co., Riverside Press 出版社1905 年出版,William Cullen Bryant 翻译,Flaxman 插图。

由于这个版本年代较新,尤其是插图的形象和人物比例都完美体现了希腊古典风格,本博客将以这四本书的插图为主线,穿插一些著名的绘画和雕塑,简介伊利亚特的故事。

首先,我们看一看伊利亚特的主要人物列表:希腊方面 Achaeans阿伽门农Agamemnon:迈锡尼Mycenae的国王,联军统帅阿喀琉斯Achilles:Myrmidons人(凶悍希腊勇士)的首领奥德修斯Odysseus:伊萨卡Ithaca国王,最精明的将领大埃阿斯Aias(Ajax the Greater):萨拉米斯Salamis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斯巴达国王,海伦丈夫,阿伽门农弟弟狄俄墨得斯Diomedes:阿尔戈斯Argos国王,希腊重要将领小埃阿斯Aias(Ajax the Lesser):希腊猛将,大埃阿斯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希腊猛将,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内斯特Nestor:皮洛斯Pylos国王,贤明的长老特洛伊方面 Trojan men赫克托尔Hector: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子,特洛伊第一勇士埃涅阿斯Aeneas:Anchises与维纳斯生的王子,率领部分军民逃离特洛伊,建立了罗马帝国得伊福玻斯Deiphobus:赫克托尔与帕里斯的兄弟,王子帕里斯Paris:诱拐了海伦的特洛伊王子普里阿摩斯Priam:年迈的特洛伊Troy国王波吕达玛斯Polydamas:谨慎的指挥官,赫克托尔的朋友阿戈诺尔Agenor:特洛伊猛将,曾挑战阿喀琉斯,后随埃涅阿斯逃离特洛伊,萨耳珀冬Sarpedon:宙斯的儿子,利西亚人Lycians的首领之一格劳科斯Glaucus:Hippolochus的儿子,利西亚人Lycians的首领之一欧福尔玻斯Euphorbus:首先打伤帕特罗克洛斯的特洛伊勇士多隆Dolon:特洛伊间谍,曾经混入希腊的军营安忒诺尔Antenor:特洛伊长老,曾经建议归还海伦,结束战争,但被帕里斯拒绝波吕多罗斯Polydorus:普里阿摩斯与赫库芭Hecuba的最小的王子潘达罗斯Pandarus:利西亚人Lycians的儿子,著名的弓箭手特洛伊妇女 Trojan women赫库芭Hecuba:Priam的王后,赫克托尔Hector,卡珊德拉Cassandra,帕里斯Paris等的母亲海伦Helen:斯巴达国王Menelaus的王后,她跟从帕里斯Paris 而引发战争,后跟从Deiphobus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赫克托尔的妻子,Astyanax的母亲,卡珊德拉Cassandra:特洛伊国王Priam的公主,阿波罗赠予她预言能力,曾预言特洛伊的灾难布里塞伊斯Briseis:特洛伊女俘虏,阿喀琉斯的战争奖励和长期情人伊利亚特第一本书第2页插图:Homer invoking the Muse。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特洛伊战争,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军长达10年的战争的全过程。

特洛伊战争故事经过一代代口头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形成了文学作品。

以此为基础,盲诗人荷马经过整理润色,最后写成了两部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史诗。

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日常生活和战时生活的描述,鲜明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景象。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斯巴达人和特洛伊人的战争故事。

斯巴达人使用木马计,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城。

《奥德赛》则描述了希腊联军将领、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以后,从海上漂流回乡的10年间的经历。

这两部作品虽然反映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作品共同的特点在于作者都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刻画出令人崇敬的英雄形象,因此被称作“英雄史诗二。

2019考研翻硕MTI百科知识

2019考研翻硕MTI百科知识

2019考研翻硕百科知识早期希腊文化概述希腊半岛上讲希腊语的名族创造的最早的文明: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与“古风时代”的发展,为古典文化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一)荷马史诗1.包括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研究“黑暗时代”希腊社会的唯一文字史料:“荷马史诗”(“黑暗时代”又称为“荷马时代”)3.“荷马史诗”的题材: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4.《伊利亚特》:原意为“伊利翁之歌”,全诗共15693行,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最后51天的故事5.《奥德赛》:全诗共12110行,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联军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辛返回故里的故事6.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欧洲文学的渊源:“荷马史诗”7.“荷马史诗”用何种语言写成:古希腊语的爱奥尼亚方言8.被但丁称为“诗人之王”的是:荷马9.明显受到“荷马史诗”影响的作品: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特》10.“荷马史诗”的重要题材是:神话传说11.“荷马史诗”的作用:为奥林帕斯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2.“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宗教处于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氏族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过渡阶段13.被尊为“希腊的名族诗人”的是:荷马(二)赫西俄德(黑暗时代晚期的另一位伟大诗人)1.代表作:长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神谱》2.《工作与时日》:共828行,主要内容是生产技术的指导和伦理道德的训诫,规劝人们公正、勤劳和谨慎。

反映了古希腊黑暗时代晚期氏族社会解体和奴隶制逐渐形成过程中的农村经济生活3.《神谱》:是一部描述当时希腊人想象开天辟地以来的诸神世系的系谱;分为序曲、主题和尾声三部分。

它是以后哲学的、思辨的宇宙生成论的范本(三)抒情诗1.古风时代抒情诗颇为繁荣,因此古风时代又被称为“抒情时代”2.抒情诗源于:配乐吟唱的民歌3.分为三类:哀歌、琴歌、讽刺诗4.抒情时代著名诗人:阿喀罗科斯、梭伦、萨福5.阿喀罗科斯:希腊第一个抒情诗人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开创了希腊文学中的一种新格调6.梭伦:希腊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卓越的哀歌诗人7.萨福:抒情时代著名女诗人,以独唱琴歌著称。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典故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典故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典故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 传奇的史诗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们描绘了英雄的传奇故事,充满了战争、爱情和冒险的元素。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情节,它们也是关于人性、命运和勇气的深刻思考。

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感受那些古老英雄的心灵旅程。

《伊利亚特》是由荷马创作的史诗,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角色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

他是个勇猛无敌的战士,但却有着脆弱的一面。

故事中,他因为自己的尊严而拒绝参与战斗,导致了许多希腊士兵的死亡。

然而,在他好友巴特洛缪斯的劝说下,他最终决定回到战场上,并最终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的崛起和他内心的挣扎。

相比之下,《奥德赛》则是关于特洛伊战争之后的故事。

主人公奥德修斯是一个机智聪明的战士,他在战争结束后一直没有回到故乡伊萨卡岛。

整个故事就是关于他回家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奥德修斯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考验。

他要对抗各种怪物、迷失在神秘的岛屿上,还要与美丽而危险的女神西里欧斯相遇。

最终,他成功地回到了家乡,重见妻子和儿子。

这两部史诗都表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对命运的思考。

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都是英雄,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挣扎。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并坚持下去,最终我们都能够取得胜利。

这些史诗中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爱情和家庭的思考。

在《伊利亚特》中,我们看到了希腊神话中最为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帕里斯和海伦之间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一段浪漫的故事,也是导致特洛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而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与妻子佩内洛普之间的爱情则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但他们的忠诚和爱意却没有改变。

这些爱情故事让我们思考了爱情的力量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两部非常重要的史诗,它们不仅仅是一些古老的故事,更是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与《奥德赛》第一篇

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与《奥德赛》第一篇

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与《奥德赛》第一篇一、关于荷马与荷马问题欧洲最古最伟大的两篇史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的作者,据传说是古代希腊的一位大诗人荷马。

但是,荷马究竟是一各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关于荷马的传记有好几种流传到现在,其中有些虽然很详细,但都是不很可靠的东西。

据传说,荷马并不是最早的希腊诗人。

在他之前古希腊有牟西阿斯,莱那斯和奥尔弗斯等,都是极为有名的诗人。

虽然这些人的作品都末能流传下来,但后人依然在传说中尊敬和纪念着他们。

关于奥尔弗斯,古希腊德大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到过他。

民间的传说说他能够用自己的诗歌驯服野兽,能够使岩石变成活的,并且说他会下降到阴府,用歌声和演奏去迷惑鬼神。

由此可见荷马并不是希腊最古的诗人,而只是希腊唯一有作品流传到现在的最古的诗人。

关于荷马身世的传说关于荷马的生地,各个传说的说法不一。

在古代,希腊有七个城市:斯米尔纳、罗多市、科罗丰、沙拉米、赫欧市、阿尔谷斯和雅典,都说自己是荷马的生地,并且都指出坟墓为证,互相争执,力图使自己争得诗人故乡的关荣称号。

所以近代有位诗人曾写了两句俏皮的诗,讽刺这件事:Seven Wealthy towns contend for Homer deadthough which the living Homer begged his bread(七个富裕的城市争得到死荷马都很满意,可是荷马当年却是在那里流浪行乞。

)许多荷马学者根据那些传纪的记述和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只能推知诗人可能是伊奥尼亚人。

古希腊人把爱琴海中部地区的海岸和岛屿称为伊奥尼亚。

在《伊利亚德》和《奥德赛》的原文中还保留着古希腊语伊奥尼亚方言的特色。

至于诗人的身世,据传说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一位精女,或是一位繆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

他天生具有一种唱歌德才能,所以神就使他失掉了眼睛,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以歌唱为生的盲诗人。

他虽然成了瞎子,但他仍然能够看得很清楚,甚至能够比有眼睛的人更清楚地看到更多的世人的生活现象。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 A Procrustean Bed A Procrustean Bed直译是“普洛克路斯贰斯的床”,源 自古希腊神话的典故。
《奥德赛》里的名句《奥德赛》
▪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 了
▪ 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being always ways on the tramp.
希腊神话之荷马史诗和奥德赛
故事梗概展示:文字方式; 讲故事的方式; 短片; … …;
荷马史诗
Homeric Epic/Homer
--盲诗人荷马
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伊利亚特》the ILiad 《奥德赛》 the Odyssey
荷马史诗
▪ 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 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是《荷马史诗》 (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的作者。 《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 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 最伟大的作品,也是 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 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 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 王国,与皇后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奥德赛》
▪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 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 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 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 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 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 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 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 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荷马史诗里的谚语
▪ 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 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Persons in the Iliad
• Acheans
– Achilles & Patrocles – Agamemnon &
Menalaos – Odysseus, Ajax,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enix
• Trojans
– Hector & Alexandros – Priam, Helen,
Andromache
– Hector as Tragic Hero – Women and Family Life – Fate
• Troy & Hector • Trojan Women
• Is Hector a sympathetic hero? Why or why not?
10
Iliad (Book IX)
• Embassy to Achilles
• The prospect of death drives the heroes to pursue timé(honor).
• The hero is defined by his(her) action in the face of mortality, especially in combat or contests.
– Discourse among equals? – Odysseus’ plea – Phoenix’s plea – Ajax’s parting words
• Is Achilles being unreasonable? Why or why not?
11
Death and Heroism
– Areté, timé, and kleos – Fate & Courage – “shame culture”
• Others
– Gods & Humans – Individual vs. Society – Word vs. Deed
4
Greece and Trojan War
5
Areté
Iliad & Odyssey
1
Outline
• Homer in Ancient Greece • Themes and Persons • Illiad • Odyssey • Closing Thoughts
2
Homer in Ancient Greece
• Earliest Greek Literature
13
Iliad (Book XXI)
• Wrath of Achilles, Part II
Excellence, virtue, or what makes and individual the best or among the best; usually som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prowess & persuasive speech or command.
– Written c. 750 BCE from oral trad. (c. 1200 BCE) – Recited by Rhapsodes – Epic = dactylic hexameter or long poem on war/myth
• Cultural Importance for Greeks
• Consequences
– Thetis’ Supplication of Zeus – Glimpse of Olympus
• Is Achilles’ anger his own fault?
8
Thetis supplicant to Zeus
9
Iliad (Book VI)
• Behind the Walls of Troy
Timé
Honor, material symbol of status among others, usually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way (prize, booty, trophies).
Kleos
Glory or Fame, understood as public opinion, or what others say or remember.
• Gods
– Zeus, Apollo, Aphrodite
– Athena, Hera, Thetis
7
Iliad (Book I)
• Wrath of Achilles, Part I
– In medias res: Trojan War & Plague of Apollo
– Menis: Quarrel with Agamemnon
– Taken as History – Hellenic Unity – Educational Texts
3
Some Themes
• Glories of War/Adventure
– Reasons for War – Realistic Descriptions
• Ideals of Heroism
• And resulting kleos (glory) is the hero’s only immortality.
12
Sarpedon declares to Glaukos (Book
XII.322-28)
“Man, supposing you and I, escaping this battle, would be able to live on forever, ageless, immortal, so neither would I myself go on fighting in the foremost nor would I urge you into the fighting where men win glory. But now, seeing that the spirits of death stand close about us in their thousands, no man can turn aside nor escape them, let us go on and win glory for ourselves, or yield it to ot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