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今庸治失眠验方精选
李今庸,用温胆汤2则;二陈汤加牡蛎治痰饮失眠,睡卧不宁,多梦易醒,胸闷多痰,舌苔厚腻

李今庸,用温胆汤2则;二陈汤加牡蛎治痰饮失眠,睡卧不宁,多梦易醒,胸闷多痰,舌苔厚腻李今庸,十二、温胆汤加味治愈痰厥齿痛一某,女,45 岁。
主诉及病史;1954 年4 月发病,右侧牙齿疼痛,上连头角,下及右颈,势不可忍。
经针刺治疗,止痛一天而复发如故,服二乌豆腐方无效,就诊于余。
诊查∶肢体恶寒,面黄无华,苔白,脉弦。
治法;投以温胆汤加味。
处方∶竹茹 15g 枳实 10g 法半夏 10g 陈皮 10g 茯苓 10g 炙甘草8g 白术 10g服药2 剂,其痛减轻,而感右半身微麻如虫行,遂于方中加党参10g、防风 3g。
再服药 2剂,痛止病愈。
【按语】胆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加颊车,下颈而行身之侧。
痰浊内阻,经气不利,故齿痛上连头角、下及颈部疼痛不可忍。
痰湿阻滞,阳郁不伸,则肢体恶寒、面黄无华而苔白、脉弦。
病乃痰阻阳郁,而非寒邪,故服二乌豆腐方药大热散寒而无效。
温胆汤温化痰浊,加自术健脾燥湿以除痰湿之源。
服后痛稍减而身半微麻如虫行者,乃正气不足。
其方逐痰湿欲去而未得耳,故于方中加党参补正气,稍加防风祛风邪,本标兼顾之。
六、温胆汤加味治疗惊风一例某,男,3岁。
初诊∶1969年 9月。
诊查∶发病已数月,目珠青蓝,频发手足抽搐而两目上窜,舌謇不能语,口干,舌苔黄厚,指纹色青。
治法∶与温胆汤加味。
处方∶竹茹10g 枳实6g 法半夏 6g(打)茯苓 6g 陈皮 6g 炙甘草 6g 僵蚕 5g天竺黄 6g 石菖蒲 5g服药 2 剂抽搐即停止,病告痊愈。
【按语】肝胆相表里而属风木,其色青,开窍于目,主筋,在变动为握,其病发惊骇。
痰热内阻,木郁生风,则目珠青蓝、手足抽搐而两目上窜、舌赛不能语、指纹色青。
痰热郁结于内,故舌苔黄厚;阻遏津液不能上布于口舌,故口干。
温胆汤加僵蚕、天竺黄、石菖蒲,化痰开窍,清热祛风。
药中病故应手而愈。
二陈汤加牡蛎治痰饮失眠组方: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牡蛎15克制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牡蛎。
严重失眠治验秘方

严重失眠治验秘方患者:女,56岁,已婚,退休人士,育有三子女。
患者失眠近二十年,起初寐而不酣,多梦易惊,之后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眠,心悸不安,产生幻觉,甚乎畏光。
早上肢倦神疲,昏昏欲寐,饮食无味,时有泛酸,畏寒肢冷,双膝酸软,二便调顺,时有口干口苦,伴脱发近十五年。
晚上尚可入睡三至四小时,夜尿两次。
患者自诉绝经前经期正常,经量偏多,挟有血块,生产先后失血偏多。
患有胃病。
脉弦细。
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
平日自服各种安神药,和西药镇静催眠药,调节神经药等,效果不好。
本证寒热均现,本虚标实,且虚实挟杂。
予以自拟失眠神效方:制首乌30g 夜交藤12g 合欢皮10g 炒枣仁20g 丹参20g 杜仲10g 川断10g 黄连3g 柏子仁10g 桂枝5g 当归10g 桃仁5g 红花5g 青皮5g 佛手5g 山查5g 炙甘草3g每日一剂,一日三次,共7剂。
服完7剂后自觉失眠症状好转,口干口苦没有,但更其它症状依然存在,略有减轻,上方去黄连,加山药15g,继服7服,病情大大好转,属其将上方加减做成丸药续服1月,病情痊愈,未再发作。
吾觉得中医真是博大精深,效验甚好。
将此医案发出来和同道中人共同分享,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揭秘外用治鼻炎方子斑蝥去翅足,研磨,少量外敷印堂穴。
治鼻炎确实有效。
肾结石方,屡用有效海金沙100g琥珀40g芒硝100g硼砂20g 丄四位药粉碎。
一次服5-10g,一日三次。
一副为一疗程活血止疼,我的一号秘方此方得于一台湾好友之手,本是专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我用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跌打扭伤,骨质增生等颈肩腰腿疼疾病效果甚佳,此方中虽然都是基本药,且很多成品药中都含有次些药,但效果皆不如此药.此药每副1.8元左右,一副既有效果,且副作用小,临床中配合别的治疗方法灵活利用,常常起到摧波助澜之功效.现把此方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学习:组成及用法:乳香没药骨碎补血竭自然铜半夏当归硼砂各五克共研细末,把药用自封口袋装好,用时取约二十分之一,用黄酒冲服,早晚两次服用,一副药用十天.女子月经期慎用.重用威灵仙治疗胆囊结石威灵仙性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一)——辨治癫狂病验案

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一)——辨治癫狂病验案李今庸【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年(卷),期】2016(015)002【总页数】2页(P4-5)【关键词】《黄帝内经》;狂证;癫痫【作者】李今庸【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湖北中医药大学,430061【正文语种】中文1.1 胆郁痰扰案某某,男,20岁,数年前曾发狂证多日,1966年11月其病复发,狂走妄行,善怒,甚至欲持刀行凶。
同年12月5日就诊于余。
见其哭笑无常,时发痴呆,伴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心悸,两鬓有掣动感,两手震颤,淅然畏寒,四肢冷,面部热,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唇红,苔白,脉弦细数。
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
药用: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擘)3枚,桂枝10g,茯苓10g,龙骨12g,牡蛎12g,大黄8g。
上11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滓,取汁温服,日2次。
服药4剂,狂止症退,改以温胆汤加味。
药用:竹茹15g,茯苓10g,炒枳实10g,陈皮10g,龙骨12g,法半夏(打)10g,牡蛎12g,炒枣仁10g,石菖蒲8g,龟板10g,炙甘草8g。
上11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服药数剂,其病痊愈,未复发。
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灵枢·九针论》说:“胆为怒。
”胆实痰郁,失其中正之用,无以正常决断,则善怒,甚则欲持刀行凶;胆主筋,司运动,其脉行于头面两侧,绕耳前后,故其狂走妄行,两手震颤,两鬓有掣动感而头昏、耳鸣;肝藏魂,胆为肝之腑而为肝用,故失眠多梦;胆气通于心,心神失宁,故其哭笑无常,时发呆痴而心悸;胆气郁而不伸,其阳郁结于内,则面部热、口渴、大便结、唇红、脉弦细数;其阳不达于外,则四肢冷而淅然畏寒。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升发胆气、化痰定神明。
服药后怒止症退,再以温胆汤加龙骨、牡蛎、石菖蒲利窍化痰安神而收功。
1.2 肝胆气郁,风火上扰案某某,女,25岁,住湖北省随州市某区镇,家庭妇女,1953年2月某日就诊。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方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 5两1、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2、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制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3、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坚紧。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敏感。
四肢多冷,情绪波动较大。
食欲受情绪影响,多睡眠障碍及恶梦。
女姓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来时多胸闷乳胀。
)4、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5、方中大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
6、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①加甘草,即是合用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
②加桃仁、芒硝、甘草,即是合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
③加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即是合用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
④加黄连,即是合用三黄解毒汤。
主治烦躁而心下痞。
方二、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甘草1两茯苓2两知母2两川芎2两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 茯苓10-20g 知母6-12g 川芎6-12g1、本方是古代之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2、本方多用于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
体质:①身体消瘦、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出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征象。
②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③患者平时易烦恼,心情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恍惚。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失眠是让很多人头疼不已的事情,无数个失眠的夜,失眠之人或者在床上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或者迫于无奈数绵羊,或者愤而起身看书、看电视……失眠之人听过夜晚小虫低吟之声,看过凌晨清冷的街道……总之,失眠不好受,没有人想要失眠。
如何摆脱失眠?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小编带来了5位国医大师治疗失眠的妙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安眠夜。
王琦:血府逐瘀汤加味【组成】柴胡12g,当归12g,川芎10g,干地黄10g,赤芍10g,枳壳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葛根15g,郁金10g,桔梗10g,牛膝15g。
【功效】健脾益胃,升阳化湿。
【主治】血脉瘀滞不畅之失眠。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瘀阻血脉,心神失养则失眠。
方中血府逐瘀汤方取四逆散理气疏肝,桃红四物活血化瘀,以桔梗引气上升,牛膝导血下降,一升一降以通阴阳。
刘祖贻:枣仁安神饮【组成】炒酸枣仁30g(打碎),夜交藤30g,三七10g,延胡索15g,龙齿15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神失养之不寐。
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触事易惊或反复思虑;舌暗、苔薄,脉细或兼弦。
常见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脑疲劳等所致多种睡眠障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酸枣仁宁心安神之效颇佳,为治不寐要药,重用为君;夜交藤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为臣药;予三七、延胡索疏肝活血,以不寐患者常有肝气郁、肝血瘀证,魂舍不净,则心烦难寐、多梦寐浅,且药理研究表明两药有镇静作用,可助枣仁入静定志之效,为佐药;龙齿引药入心、肝经,且有潜阳镇静、清热除烦之功,为使药。
诸药协同,养心阴、行肝血、潜浮阳,达宁心安神、镇静定志之用,使阴阳平和,则寤寐有度。
本方为刘老治疗不寐的基本方,加味后运用于虚证、实证之不寐均有良好疗效,且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确为安神定志之良方。
李士懋: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组成】茯苓15g,白术12g,桂枝15g,附子15g(先煎),干姜7g,炙甘草7g,泽泻15g,黄芪15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失眠——神经衰弱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百合,知母,生地黄,磁朱丸,何首乌,寸麦冬,龙齿,紫贝齿,生熟酸枣仁,石菖蒲,甘松,糠皮,西洋参,白蒺藜,鹿角霜,炙甘草,白薇,紫河车,天麻,炒远志。
【用法】共研细末.枣肉适量和为小丸。
每日早、晚各服6g,白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本方主治用脑过度,心力衰弱,精神恍惚,犹类怔忡,日夜撞扰,毫无睡意,睡亦不熟,难解乏倦,杂念起伏,无能制止。
长此以往,势将趋于精神失常状态,亟宜治疗,以资挽回。
按此等症,患者痛苦虽深,而欲说明其症状如何如何,又不能具体指出,只能说失眠而已。
此由于百脉皆病,欲说无由,与《金匮要略》所载百合病相似。
【方解】本方以百合、知母、生地黄为主,再加磁朱丸交其心肾,甘麦大枣汤治其脏躁(糠皮易得,以代浮小麦)。
复用紫河车、鹿角霜补其内分泌。
酸枣仁、远志、寸麦冬、何首乌、西洋参以补心神,安脑生津,并敛肝气。
龙齿、贝齿镇惊安眠,配以白薇、菖蒲、天麻、白蒺藜、甘松,芳香祛风补虚。
俾其脑神经平衡,如是则肝木得以滋养,不致妄动;肾水得以上升,躁去惊定;心脑安和,失眠之症自愈。
【方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失眠——血行不畅之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当归6g,川芎4.5g,合欢花6g,酸枣仁6g,郁金6g,远志6g,柴胡5g,白芍6g,生地黄6g,西红花3g,丹参10g,炙甘草3g,夜交藤18g,琥珀粉(分2次随药送服)3g。
【功效主治】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
【方解】凡由于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者,其血必滞。
肝藏血,血行不畅,肝必有郁。
故以四物汤为君,柴胡、合欢花、郁金疏肝顺气,酸枣仁、远志、琥珀安神补脑为之臣。
丹参活血生新以养其心,红花疏其瘀滞为之佐;炙甘草补中,并重用夜交藤以交其脑肾,为之使。
如是则血液循行畅通。
心、脑、肾均得安泰,失眠之症自除。
但血行迟缓,宜多服数剂以荡涤之。
凡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者,每多此症,用之收效尤捷。
【精选】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药方大全

治疗失眠药方医家治疗失眠症药方1 (1)方:养阴镇静丸药物:当归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参75g,麦冬75g,柏子仁25g,丹参75g,五味子63g,党参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远志50g,朱砂12.5g。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失眠。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100g药粉加蜂蜜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
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一疗程。
疗效:田凤兰等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2%。
(2)方:丹枣散药物:丹参、炒枣仁各等分。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
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2疗程,病程较重者可2~4个疗程。
疗效:黄玉桂曾运用以上方法,配随证1~2味中药煎剂送服上药,共治5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8%。
(3)方:活血眠通汤药物: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酸枣仁12g,当归15g,丹参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3周。
疗效:舒盛良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
(4)方:活血安神方药物:丹参20~45g,三棱20~45g,香附10~25g,木香10~25g,当归10~25g,栀子10~20g。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谢勇运用该方随证加味,其中治疗失眠伴神经官能症者120例,总有效率达75%;治疗失眠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65%。
(5)方:脑灵汤药物: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一、针灸二、吃中药三、泡脚浴泡脚浴(配方):1、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2、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3、夏枯草30克,桑枝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4、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
把中药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时间睡前,晚饭后一小时。
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好一般为30分钟以上;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好,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医治失眠的中药药方:药方一: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红枣5枚,麦冬12g。
成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用法:水煎服,日1剂。
药方二: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成效:益气养血安神。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
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
1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失眠症可用醋泡脚:用醋泡脚之所以具有提神的紧张感化,其缘故原由在于,足是人之根,足部有很多具有紧张医治价值的反射区,经由过程温水泡脚,醋可以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加速人体的血液轮回,提高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改善身材各部位因疲劳而导致的缺氧状态,增强各体系的新陈代谢,有益于身材中二氧化碳和废气的排出,从而令人体得到放松,消弭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医大师李今庸治失眠验方精选
作者:李琳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3期
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失眠的苦,如何解?下面介绍李今庸教授总结的几则失眠方,供选用。
天王补心丹治虚证失眠
组方:党参10克,玄参10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8克,远志10克,桔梗8克,当归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柏子仁12克,炒枣仁12克,生地黄15克。
主治:心阴亏虚之失眠,症见难以入睡、心悸不安、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等。
用法:上药1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酸枣仁汤治肝血不足失眠
组方:炒枣仁15克,知母10克,茯苓6克,川芎6克,甘草6克。
主治:肝血不足,虚火上扰之失眠,症见虚烦不眠、心悸、头昏、口咽干燥等。
用法:上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治心肾不交失眠
組方:黄连10克,黄芩10克,肉桂3克,芍药10克,阿胶(烊化)10克,鸡子黄1枚。
主治:心肾不交之失眠,症见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
用法:上药6味,以适量水先煎前4味,汤成去渣取汁,纳入阿胶于药汁中烊化,稍冷,纳鸡子黄搅匀,日1剂,分2次,温服。
归脾汤治心脾两虚失眠
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神10克,炙黄芪10克,木香3克,当归10克,远
志3克,桂圆肉10克,炒枣仁(打)10克,炙甘草8克,生姜5片,红枣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