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经验
周仲瑛运用风药治疗疑难杂症陈四清

周仲瑛教授运用祛风药物治疗内伤杂病经验初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陈四清风邪属于中医外感六淫之一,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驱,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历代文献也多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风邪被称为“六淫之首”,运用祛风药物是治疗各种外感病主要手段。
然而,风邪作为一种主要的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而已,受机体禀赋、病邪强弱、治疗当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邪既可循经内传,亦可直中脏腑而形成内伤杂病。
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祛风药物治疗内伤杂病,常收奇效。
笔者有幸得侍诊左右多年,有所感悟,集成下文,以与同道共磋。
1.风邪致病不唯外感,内伤杂病亦每多风1.风邪为外感病的重要病因风为自然界正常气候之一,万物生长离不开“风”之生化,当机体虚弱,或风“太过”之时,则演变为一种致病因素,即“风邪”,正如《金匮要略》开篇中所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风邪致病每由肌表皮毛而侵袭人体,首先使腠理开泄失度,营卫失和,玄府开合失常,卫阳被扰,可出现恶风、发热、汗出等症;若风邪进一步侵袭经络,则可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利,可出现身痛、肢节酸痛等症;若风邪循经上扰巅顶,阻滞经气通畅,则可见头痛、颈项不舒等症;若风邪经由口鼻而入,郁于气道,肺气失宣,呼吸不利,出现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症。
若邪盛入里,肺失宣肃,可出现咳喘、胸闷等症。
风邪除可直接致外感病外,还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每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中说:“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风论》中云:“风者,百病之长也。
”《临证指南医案》中亦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
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则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
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
周仲瑛运用虫类药验案3则

周仲瑛运用虫类药验案3则周仲瑛教授,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
周老师认为怪病、久病多为痰瘀作祟,所以,在治疗疑难杂病时,不仅强调辨证施治,还常配合使用虫类药物,因为虫类药多具有破血行血、化痰散结、搜剔止痛的功能。
兹选取使用虫类药治疗疑难顽症验案3例,交流如下。
1癌性痛症刘某某,男43岁,初诊日期:2001年6月19日。
1999年因脑膜瘤手术2次。
近2月来头痛,视力模糊,手足心热,大便溏日三四次,尿黄,苔薄质暗红,脉小弦滑。
证属风痰热毒瘀阻,清阳不展。
药用:水牛角片(先煎)15g,赤芍10g,生地黄12g,牡丹皮10g,白薇15g,炙全蝎5g,炙蜈蚣3条,制天南星10g,炙水蛭5g,炮穿山甲(先煎)6g,炙僵蚕10g,山慈菇12g,泽兰、泽泻各15g,枸杞子10g,天冬10g,蜂房10g,川芎10g,日服1剂。
患者服药2月余,于10月29日复诊,头痛缓解,手足心发热,大便正常,苔黄质暗紫,脉细滑。
证属风痰热毒瘀阻,肝肾下虚。
于上方加地骨皮12g,改枸杞子为15g,加黄柏10g,知母6g,制龟甲(先煎)10g。
12月17日三诊:头痛缓解,右目视糊减轻,稍有胀感,苔黄质暗,脉细滑。
上方去地骨皮、龟甲,改炮穿山甲10g,加炙鳖甲(先煎)12g,泽漆10g,白毛夏枯草10g。
12月31日四诊:头痛控制,右目酸胀减轻,多视仍模糊,失眠,尿频,夜尿3-4次,两足心热,大便不溏日一二次,舌苔薄黄质暗红,脉细滑。
证属风痰热毒瘀阻,肝肾阴伤。
药用:炙鳖甲(先煎)15g,白薇15g,山慈菇15g,泽漆15g,泽兰、泽泻各12g,炙蜈蚣3条,炙僵蚕10g,制天南星10g,天冬、麦冬各10g,天花粉12g,蜂房10g,炙全蝎5g,炙穿山甲(先煎)6g,牡丹皮10g,生地黄15g,川芎10g,川石斛10g,枸杞子10g,黄柏10g,知母10g,山茱萸10g,熟酸枣仁25g,地骨皮15g,土鳖虫5g,瓦楞子15g。
此后以此方为基础(失眠加苦丁茶10g,夜交藤25g;尿频加覆盆子12g,煨益智仁10g)约半年,于2002年5月29日再诊:MRI复查未见新病灶,头痛未发,视物清晰,食纳知味,大便稍软,尿黄,睡眠尚可,苔黄、舌质暗红,脉细弦滑。
周仲瑛运用风药治疗疑难杂症陈四清

周仲瑛教授运用祛风药物治疗内伤杂病经验初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陈四清风邪属于中医外感六淫之一,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驱,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历代文献也多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风邪被称为“六淫之首”,运用祛风药物是治疗各种外感病主要手段。
然而,风邪作为一种主要的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而已,受机体禀赋、病邪强弱、治疗当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邪既可循经内传,亦可直中脏腑而形成内伤杂病。
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祛风药物治疗内伤杂病,常收奇效。
笔者有幸得侍诊左右多年,有所感悟,集成下文,以与同道共磋。
1.风邪致病不唯外感,内伤杂病亦每多风1.风邪为外感病的重要病因风为自然界正常气候之一,万物生长离不开“风”之生化,当机体虚弱,或风“太过”之时,则演变为一种致病因素,即“风邪”,正如《金匮要略》开篇中所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风邪致病每由肌表皮毛而侵袭人体,首先使腠理开泄失度,营卫失和,玄府开合失常,卫阳被扰,可出现恶风、发热、汗出等症;若风邪进一步侵袭经络,则可导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利,可出现身痛、肢节酸痛等症;若风邪循经上扰巅顶,阻滞经气通畅,则可见头痛、颈项不舒等症;若风邪经由口鼻而入,郁于气道,肺气失宣,呼吸不利,出现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症。
若邪盛入里,肺失宣肃,可出现咳喘、胸闷等症。
风邪除可直接致外感病外,还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每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中说:“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风论》中云:“风者,百病之长也。
”《临证指南医案》中亦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
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则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
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
基于复杂网络的周仲瑛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研究

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周老坚持审察病机以机立法以法选方随证加减临证用药以气阴双补祛瘀化痰补气健脾温中散寒滋补肝肾为主
基于复杂网络的周仲瑛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研究
结果:共搜集168诊次、麦冬、砂仁、全瓜蒌、法半夏、川芎等为主;网络节点(中药)聚类后得到六大类,分别对应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Δ 周仲瑛,1928年出生,江苏如东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
2007年被聘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九字养生经: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周仲瑛教授(下称周老)不但外表非常年轻,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而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目前仍然坚持定期门诊,接待慕名而来的求医者,并传带他的弟子们。
周老的养生之道,总结起来可精炼为九个字“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吃得好”吃得好,并不是指周老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而是指周老十分重视饮食的规律性和营养的合理搭配,什么都吃一点,但什么也不多吃。
遇高兴事,有朋自远方来,偶而也会小酌一两杯白酒,但决不贪杯。
周老喜爱饮用绿茶,并会依据季节与时令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如在黄梅季节时,会在绿茶中加一两片家里栽培的藿香,以芳香化湿祛除湿邪。
周老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由老伴亲自制作的家常饭菜,很少在外应酬,这样也就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减少了各种细菌损害胃肠道的机会,因此周老虽年至耄耋,但消化系统的功能至今仍非常好,粗茶淡饭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
用周老的话说就是“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周老起居时间非常规律,每天一般十点左右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保证每天能有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不熬夜。
这是周老多年一直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
周老的“睡得香”还表现在睡眠质量好。
不管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只要到了睡觉时间,他都能倒头睡着。
有一次,他到江苏省建湖县去会诊病人,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又正赶上道路整修,一路异常颠簸。
就在同行人都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周老却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进入梦乡了。
晚上,周老的学生和他住在一起。
周仲瑛教授治疗成人Still病验案1例

21 0 0年 4月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G . ANS O L G C U C L E E OF T M
V0 . 7 No 2 12 .
Ap . 01 r2 0
周仲瑛教授治疗成人 Si 病验案 1 tl l 例
金 军, 赵金 荣 , 立 中 郭
中图分类 号 : 2 9 9 3 2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3— 4 0 2 1 ) 2— 0 8— 2 R 5 .3 . A 10 8 5 (0 0 0 0 0 0
成人 S l (dlos i’ d es,O D 痹阻, tl au eS l S i a A S ) i病 t n t tl s e 湿热内蕴 , 气虚阳浮, 久病络瘀。治当祛风除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炎性疾病 , 属于全身 湿 , 甘温益气除热 , 兼以祛瘀通络。药用: 柴胡 9 、 g 性 幼年 型类风湿 性关 节炎 的成 人变异 型 , 临床表 现 炒 黄 芩 1 、 黄 芪 1 、 党 参 1 、 白术 0g生 5g 潞 0g焦 以发热 、 关节病或关节炎、 皮疹 、 巴结肿大、 淋 肝脾
(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 江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京
202 ) 109
摘 要 : 绍 周仲 瑛教授 治 疗成人 Si 病 验案 1 。治疗从 湿热入 手 ; 介 tl l 例 辨证 为 风湿痹 阻 , 湿热 内蕴 ,
枢机不和; 方以柴胡桂枝汤、 蒿芩清胆汤化裁, 和解枢机 , 清热化湿; 终至药达病所, 立起沉疴。 关键 词 : 成人 si 病 ; tl 周仲 瑛教授 ; l 湿热
鬼箭 羽 1 、 香 附 1 、 节 风 2 、 楠 藤 5g 制 0g 肿 0g石
周仲英教授运用袪风药物治疗内伤杂病经验介绍

周仲英教授運用袪風藥物治療內傷雜病經驗介紹陳四清(江蘇省中醫院210029)周仲英是全國名老中醫,國醫大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老治療內傷雜病常靈活伍用袪風藥物,療效卓著。
筆者有幸跟師臨証10者。
【摘要】風邪作為一種主要的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且涉內傷。
風邪既可循經內傳,亦可直中臟腑而形成內傷雜病。
風邪兼夾它邪內外相煽,可表現為痛証、動搖証、腫脹証、癱痿証、燥証、麻木証等複雜多變的病証。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認為,風得平則諸邪散,在治療內傷雜病時,靈活伍入祛風藥物,可事半功倍,往往收到奇效。
【關鍵詞】風邪雜病老中醫經驗醫案重症肌無力支氣管哮喘風邪屬中醫外感六淫之一,外感為病常以風為先導,其他邪氣多依附於風而侵犯人體,故風邪歷來一直被稱為「六淫之首」,運用祛風藥物是治療外感病的主要手段。
然風邪作為一種主要的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且涉內傷。
風邪既可循經內傳,亦可直中臟腑而形成內傷雜病。
1 風邪致病不唯外感,內傷雜病亦每多風風邪為六淫之首,除可直接致外感病外,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濕、燥、熱諸邪每多依附於風而侵犯人體,如外感風寒、風熱、風濕等。
古人甚至把風邪當作外感致病因素的總稱,故《素問.骨空論》中說:「風為百病之始」,《素問.風論》中云:「風者,百病之長也。
」《臨証指南醫案》中亦說:「蓋六氣之中,惟風能全兼五氣。
如兼寒則曰風寒,兼暑則曰暑風,兼濕則曰風濕,兼燥曰風燥,兼火曰風火。
蓋因風能鼓蕩此五氣而傷人,故曰百病之長也。
其餘五氣,則不能互相全兼,如寒不能兼暑與火,暑亦不兼寒,濕不兼燥,燥不兼濕,火不兼寒。
由此觀之,病之因乎風而起者自多也。
」然一般文獻都詳於論述風邪導致外感病,而疏於討論風邪在內傷雜病中的致病作用。
其實,風為百病之長,風邪不但是外感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樣也是內傷病的重要病因。
《內經》中所有論及風邪為主要病因的病(症)約有90個,其中不少即是內傷雜病範疇。
周仲瑛教授用药配伍经验

周仲瑛教授用药配伍经验
周学平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周仲瑛教授从医四十余载,擅治疑难杂证,遣方用药,善于变通,讲究配伍,颇有精到之处。
笔者随师应诊,亲聆教诲,受益良丰。
现撷取周师用药配伍经验点滴,介绍于后。
1 白薇鬼箭羽清热活血通络痹白薇、鬼箭羽皆味苦性寒,为血分之良药。
“白薇凉降,清血热”(《重庆堂随笔》);鬼箭羽始载于《华日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周学平
【作者单位】南京中学医院中医药研究所 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周仲瑛教授配伍用天仙藤鸡血藤经验 [J], 叶丽红;周红光
2.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症用药特色与经验撷英 [J], 韩旭;陈四清;史锁芳;吴明华
3.周德生教授辨治失眠症应用药组配伍经验举隅 [J], 陈思肴;周德生;康蕾;彭岚玉;刘峻呈
4.周仲瑛教授用药经验举隅 [J], 施建勇
5.周仲瑛教授治痿证辨证用药经验 [J], 董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仲英工作室,南京 210023)
[摘要] 目的: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的临证用药规 律。方法: 纳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患者 166 例,845 诊次,将全部诊疗信息录入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名老 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 RA 的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 结果: 周仲瑛教授治疗 RA 的核心药物有青风藤、地黄、黄芪、鬼箭羽、防己、赤芍、炙僵蚕、炙全蝎、制南星、炙桂枝、黄柏等,对 RA 的治疗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温经散寒、化痰祛瘀、扶正补虚为主。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充分反映了 周仲瑛教授对 RA 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特色。
ZHU Ya-mei,LI Huan,ZHOU Xue-ping* (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OU Zhong-ying's Studios,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cription experiences of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 in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 RA)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s analysis. Method: Totally 166 RA cases ( 845 encount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clinical cases,and thei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was transformed into structured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Then the complex network method was used with ‘Prestig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sts Clinic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to dig out the core herbs and prescription rules of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 for treating RA. Result: The core herbs used by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 for RA included Sinomenii Caulis, Rehmanniae Radix, Astragali Radix, Euonymus Alatus,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 Paeoniae Radix Rubra, Bombyx Batryticatus, Scorpio, Arisaema Cum Bile, Cinnamomi Ramulus,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etc. The main therapy for RA was based on dispell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clearing heat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warming channel and expelling cold, dissipating phlegm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and tonifying deficiency.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fully reflected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s clinical perceive of 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edication features of RA.
实验室及相关理化检查、中西医诊断、病机归纳、处 方用药、西医分类等。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收集资料 基本齐全,共 166 例,包括多次复诊,共 845 诊次,纳 入本次研究。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数据库说明 本研究使用数据库为隶属于 “名老中医 临 床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的 中 医 临 床 科 研 信 息一体化技术平台,该系统由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 项目课题的“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 疗经验研究”课题组建立。 1. 3. 2 数据采集 采集病例的文本信息[13],对采 集收集的医案信息数据存在的错别字、同种药物有 不同表述、一词多种表述等问题进行预处理。数据 前期整理及规范录入完成后,进行数据汇总,形成数 据库,以利于数据挖掘。对文本信息结构化处理并 录入[14],形成可 分 析 的 结 构 化 数 据,数 据 录 入 严 格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 3. 3 复杂网络分析 本研究复杂网络的构建使 用了 Liquorice 系统数据挖掘平台,并通过联机分析 系统进行中药配伍的直观化展示。应用的算法有: ①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 Multiscale backbone) ,是一 种基于统计模型的显著边发现方法,通过该算法可 以将显著边留下,同时根据设定的参数值去掉其他 边,置信( Wconfidence) 在统计学上一般取 0. 95。② 多层核心网络分析( Hierachical networks) ,对网络进 行层次划 分 之 后 的 展 示,一 般 需 要 指 定 2 个 参 数 Layer Number ( 层数,决定从网络中心到网络外围生 成网络图的个数) 和 Degree Coefficient ( 度系数,决 定了 生 成 图 的 密 集 程 度,值 越 小,留 下 的 结 点 越 多 ) 。 本 研 究 中 设 定 Layer Number = 3,Degree Coefficient = 2。这 2 种算法可以实现从稠密的复杂 网络中自动分析抽取核心的中药配伍网络及其相应 的多层次子网络。 2 结果 2. 1 周 仲 瑛 教 授 治 疗 RA 核 心 药 物 及 配 伍 规 律 数据库统计频率较高药物依次为青风藤、地黄、 黄芪、鬼箭羽、防己、赤芍、僵蚕、全蝎、制南星、炙桂 枝、黄柏、秦艽、炒苍术、石楠藤、雷公藤、鸡血藤、广 地龙、知母等药物,见表 1。基于复杂网络图分析方 法,根据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该药与其他药物 配伍的频度,结合网络图及节点大小能直观看出常 用药物和使用较多药物,及与周围药物关联强度最 高药物,可以分析出周仲瑛教授治疗 RA 的常用药 物即核心处方,对应核心病机和主要证候等。复杂
[Key words]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drome diffe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tiation; professor ZHOU Zhong-ying
[收稿日期] 20151208( 009) [基金项目]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2007)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2011) [第一作者] 朱亚梅,博士,从事中医内科学( 风湿病) 研究,Tel: 15951945499,E-mail: zym-1220@ 163. com [通讯作者] * 周学平,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学( 风湿病) 研究,Tel: 025-85811642,E-mail: zxp@ njutcm. edu. cn
·198·
第 22 卷第 9 期 2016 年 5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