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有分散元素
DZ0130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0130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篇一: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0130·1~0130·13-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1994-03-30发布 1994-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 955 -DZ 0130·1~0130·13-94目录DZ 013021—94 总则DZ 013022—94 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013023—94 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013024—94 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013025—94 煤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013026—94 1∶5万和1∶20万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 013027—94 非金属矿的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试验DZ 013028—9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DZ 013029—94 选矿冶金试验DZ 0130210—94 石油地质实验测试DZ 0130211—94 海洋地质实验测试DZ 0130212—94 地质实验测试样品副样管理DZ 0130213—94 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Z 0130·1—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总则规定了岩石矿物鉴定,岩矿分析,水质分析,煤质分析,非金属矿物物化性能,岩土力学性质,选冶试验,石油、海洋实验测试等规范中有关质量保证、样品、测试、质量监控、质量评估、数据处理、质量审查、资料归档的通用原则。
本总则适用于岩石矿物鉴定,岩矿分析,水质分析,煤质分析等实验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1.2 质量保证1.2.1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工作总的质量目标,是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和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能真实地反映测试对象的特征,满足用户对测试数据质量的期望;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或规定。
实验研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锡元素

实验研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锡元素作者:刘少普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锡含量,以及锡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其中光度法试验表明,在0.5~2.5mol.L-1的硫酸介质中,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锡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可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在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外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氢化物发生法在测定锡元素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质样品;锡元素;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法1 分光光度法当锡含量低时,可采用光度法,如:苯基荧光酮法,孔雀绿—硫氰酸盐法,橡黄素法,苏木素法,二硫酚法和钼蓝法等。
钼蓝法是利用二价锡的还原作用,将磷钼酸还原产生的蓝色进行光度法测定;二硫酚在酸性溶液中与Sn2+生成红色沉淀,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用光度法测定。
这些方法干扰元素多,已很少使用。
在0.6~1mol·L-1的硫酸介质中,锡能与硫氰酸盐及碱性染料(如孔雀绿、结晶紫等)生成三元有色配合物,可用有机试剂萃取或在分散剂存在下于水相中进行光度法测定,钨、钼、锌、铟和钴对测定有严重干扰。
苏木素法中影响因素较多,测定条件要求严格;苯基荧光酮法、橡黄素法需用毒性的有机溶剂萃取测定。
因而使用上带来许多不便。
1.1 实验1.1.1 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过氧化钠—碳酸钠混合试剂(2+1);抗坏血酸溶液:10%;草酸溶液:1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1×10-2mol·L-1称取0.36gCTMAB试剂于150mL烧杯中,用(1+9)乙醇溶解并稀至100mL。
水杨基荧光酮(SAF):1×10-3mol·L-1称取84mgSAF于200mL烧杯中,加乙醇150mL和硫酸(1+1)0.5mL溶解,移入250mL棕色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归一化问题_以Al为例

α第16卷 第3期1998年9月 东 海 海 洋DONGHA IM AR INE SC IENCEV o l116 N o13Sep t.,1998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归一化问题——以A l为例刘素美 张 经(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内容提要】 沉积物的来源、粒度和矿物组成是影响重金属在动力沉积过程中的行为的最显著的因素,用某些参考元素(如A l、L i等)归一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波动,以揭示人文活动(例如污染)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一些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A l归一化结果的分析,认为在岩石的风化和变质过程中元素与A l的相对迁移能力的差异和各种生物过程均可使重金属的A l归一化值产生显著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M A l值并不一定能准确地描述人类活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影响。
A l归一化仅能部分地校正粒度分布引起的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但不能消除矿物组成的影响。
关键词:沉积物 重金属 归一化0 前 言沉积物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源或汇。
沉积物中来自天然过程和人为活动的重金属含量往往叠加在一起,且可能在几个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沉积物的粒度和矿物组成及环境条件。
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往往随粒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加[1],这与沉积物的比表面特点有关。
此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沉积物所经受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均可显著地影响重金属的含量与赋存形式,在许多情况下,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是相当困难的。
重金属的含量校正——归一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由于自然过程引起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波动,定量地描述人文活动对它的贡献,确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在这方面已有若干地球化学方法被用于消除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组成对重金属水平的影响[2]。
1 沉积物中重金属归一化的几种类型和常用归一化元素利用沉积物中某种未沾污组分或代表某种组分的量对重金属总量进行校正的方法称为α本文于1997年6月2日收到。
2011微迹元素地球化学

Drake和Holloway1981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他们所采用的橄榄石的Ni浓度范围(10-
60000ppm)内亨利定律均被遵守。
101
a. Sm在斜长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随Sm浓度降低而增加,偏离亨利定律; b. Sm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Sm的浓度在3×10-6~50000 ×10-6之 间分配系数保持恒定-服从亨利定律。
微量元素的另一定义为:伯恩斯 (晶体场理论的矿物学应用)
只要某元素在体系中的含量低到可用稀溶液定律 (Henry,s law)来描述其行为,即可称为微量元素。 一般定义:对体系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没有明显 影响的元素。
一般认同的定义:
将微量元素定义为:在研究对象(地球化学体 系—地质体、岩石、矿物)中含量可以近似的用 稀溶液定律(亨利定律)描述其行为的元素。
认为“离子半径相近,电价平衡、在矿物内呈隐 蔽或捕虏状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矿物内 的一些元素。
• 一般地讲,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主要元素、 常量元素、宏量元素)而言。
• 根据泰勒资料(Tylor 1964),地壳中常量元素, 99.99% :
O、Si、Al、Fe、Ca、 Na 、Mg、K、Ti、Mn
这种定义对微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是 一种推动。 有学者也力图在实验方面加以验证,例如,对微量 元素在硅酸盐体系中服从亨利定律的状况的实验研究。 不同学者的实验结果不完全一致。 Ni在橄榄石和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实验。
Myson1979的实验结果认为:
在橄榄石中,只有Ni的浓度低于 1000ppm (106 )时,亨利定律才被遵守。
Ac
亲 石 元 素
亲 铁 元 素
亲 铜 元 素
亲 气 元 素
地球化学ppt课件

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2024/1/25
水体化学组成与性质
研究水体中各种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的含量、分布和 变化规律,揭示水体的化学性质。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分析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研究其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 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水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探讨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循环、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 对水环境的影响。
可燃冰资源勘查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可燃冰赋存层位的岩石、 土壤等介质中的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特征,揭示可 燃冰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024/1/25
16
环境资源评价中地球化学方法
1 2
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分析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元素和 化合物含量,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污染来源与迁移转化研究
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分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体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 。
灾害预测和防治
结合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和灾害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进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
26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地值 调查
调查评价区域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 机制,包括地震孕育过程 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地下 流体运移等。
异常时空演化规律
分析地球化学异常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为 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4
火山活动监测和预警中地球化学方法
火山气体监测
通过监测火山释放的气体 成分和含量变化,判断火 山活动的状态和趋势。
2024/1/25
2024/1/25
数据获取和处理
地球化学数据获取困难,处理和分析方法复杂,需要进一步提高 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
广西凌云县土壤S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4月下 41广西凌云县土壤S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黎家龙 符基卓 梁文龙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 广西 北海 536005摘 要 本文依据广西凌云县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探讨凌云县表层土壤中S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凌云县表层土壤Se元素含量范围为0.12~ 6.06mg/kg,平均含量为0.73mg/kg,总体以富Se土壤为主。
成土母质中,以碎屑岩形成的土壤Se含量最高;土壤类型中,以黄壤Se元素含量最高。
影响凌云县土壤中Se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土壤pH值,以及土壤中有机碳、I、Mo、N、S、SiO 2的含量。
关键词 土壤;Se;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凌云县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Se Element in Lingyun County of Guangxi Li Jia-long, Fu Ji-zhuo, Liang Wen-long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274 Geological Team, Beihai 536005,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evaluation data of 1:50000 land quality in Lingyun County of Guangx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 element in surface soil of Lingyun Coun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 element content range in surface soil of Lingyun County is 0.12-6.06 mg/kg, and the average content is 0.73 mg/kg, and the Se-abundant soil is predominant. Among the parent materials, the soil formed by clastic rock has the highest content of Se. Among the soil types, yellow soil has the highest content of Se elemen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ent of Se element in the soil of Lingyun County include soil parent material, soil pH value, and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I, MO, N, S and SiO2 in the soil.Key words soil; S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Lingyun County引言Se 元素作为稀有分散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有益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1],土壤中Se 元素过量或者缺乏均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病变[2]。
金矿石中金物相分析

金矿石中金物相分析摘要:在自然界中,金以较细的自然金形式存在于各种脉石矿物之中,主要有包裹金、单体金和联结金等,所以,对金矿进行化学分析时,主要是测定各种矿物中金的含量。
本文重点对各类复合金矿的化学组成及物相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近几年来,金矿化学物相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是查明元素在试样中以各种相态存在的含量,为化探异常评价、地质研究、矿床评价、选矿试验研究提供所需的物质组成和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关键词:金;物相分析;火焰原子吸收金作为一种珍贵的金属材料,金的地壳丰度值仅为1 ng/g,金主要以自然金产出,也能和银、铜和铂族元素形成天然合金。
自然界亦有几种金与蹄、梯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最常见的为针蹄金矿、金矿、金银矿和方梯金矿。
金的边界品位一般为l g/t。
在含金矿石中的赋存状态有晶隙金、裂隙金、包体金及胶体吸附状态金等。
单质金在空气中很稳定,它与非氧化性酸,例如盐酸、氢氟酸、稀硫酸、稀高氯酸、磷酸以及有机酸都不起作用。
金不溶于任何单独的氧化性酸而溶于王水,也可溶于含卤素的盐酸溶液以及含氧的氰化物溶液中。
金在溶液中以一价或三价状态存在,但一价金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歧化反应形成金及其三价金离子。
一价金形成的配离子如、和都很稳定。
三价金离子的配位倾向很大,如氯化金溶于水即可形成配阴离子,其他的还有、[等配阴离子。
一价金的配合物中,金的配位数为2,三价金的配合物中,金的配位数为4。
金较易于被还原。
三价金和一价金的溶液都很容易被还原剂还原为单质金析出;金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可分解为单质金;三价金的氯配合物溶液在蒸发时,即使在水浴上进行,金也会部分还原分解为一价和零价。
只有氯金酸钾较稳定[1]。
物相分析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前者是根据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或电学性质等特性进行鉴定区分,其手段有偏光显微镜、X射线结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仪等。
但物相的定量分析更多的是依赖化学物相方法,它是根据元素或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差异,采用选择溶解的方法分离不同相态,然后测定其组成和含量。
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地质矿产勘查、地质调查、矿产开发利用和地质科研等项目所采集的岩石、矿石、矿物、卤水等样品测试质量的基本要求和检查办法。
本规范适用于地矿行业单位,作为检查验收地质成果和审批矿产勘探报告中的样品测试数据的依据。
3.2样品验收对送来的样品按照《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中对送样的要求和规定,逐项检查、校对、验收,如有不符者,应立即商讨、处理。
验收后的样品进行登记、编批号和样号。
3.3样品加工3.3.1分析样品制备应严格按照DZ 0130·13—94《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中的规定执行。
对于送样单位有特殊加工要求的样品,可按照送样单位的要求进行加工,但应遵循《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中规定的加工原理。
3.4测试3.4.1根据样品性质、待测组分(或元素)含量、共存元素及用户要求合理地选择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有关分析方法,其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均应达到或优于用户要求;如果尚未有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标准时,或者实验室具有更好的分析仪器和条件时,可以制定新的分析方法,但对分析方法的质量参数应进行详细测量,证明达到或优于用户要求,适用于该类样品,并且还要得到确认。
物相分析的分析方法,应根据各矿区的具体特点,进行方法试验后确定。
3.4.2分析测试数据的位数应符合统一的规定,采用的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等的精密度应能确保报出数据位数的有效性。
3.5质量监控标准物质监控与双份分析监控并重;精密度监控与准确度监控并重;不同质量要求可区别对待。
标准物质平行测定,样品双份分析和空白试验等三者相结合。
3.5.1监控方式3.5.1.1每一种元素的每一批样品,其数量在10个以下者插入1个标准物质;10个以上者,插入2个或2个以上标准物质或监控样与样品平行测定。
标准物质插入应分布在该批样品的前和后,或前、中和后部位。
3.5.1.2每一批样品随机抽取30%或大于30%样品作为检查样,并编成密码交由不同人员分别进行基本分析和检查分析,样品数少时,也可以由一人平行测定,某些质量稳定的项目,检查数可减少至20%;如一批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检查效应增加至50~100 %;某些质量要求高的样品检查数应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9-01-16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20190111)作者简介:张会堂,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实验工作。
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有分散元素张会堂1,2(1.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013;2.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一轮地球化学填图新增30余种元素中包括有稀散元素,要求建立相应的高新分析测试技术。为了避免化学方法和过程引入的空白污染,本文研究了微堆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稀有分散元素Cs、Ga、Hf、In、Rb、Sc、Ta、Zr的纯仪器测量条件和影响因素。通过超热中子活化分析,使Cs、Ga、In、Ta、Zr等元素的检出限得以改善,分析周期也有一定的缩短。对循环中子活化方法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和运用,实现了Hf和Sc快速分析。关键词:地质样品;稀有分散元素;仪器中子活化分析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07-0098-03
DeterminationofRareandDispersedElementsinGeologicalSamplesbyMini-reactorNeutronActivationAnalysisZhangHuitang1,2(1.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forMineralizationofMetalMineralandResourcesUtilizationinShandongProvince,Ji'nan 250013,China;2.ShandongInstitute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 250013,China)
Abstract:Rareanddispersedelementsbelongtothenewadded37elementsingeochemicalmappingofthenewroundoflandresourcessurveyinChina.Thesituationrequiredthatnewanalyticaltechniquesmusttobeestablished.Inordertoadapttothisdemand,thispaperstudiedthemethodtodeterminerareanddispersedelementsingeochemicalsamplesbyinstrumentalneutronactivationanalysisonminiatureneutronsourcereactor(MNSR).ThispaperdiscussedtheinstrumentalmeasurementconditionsandinfluencingfactorsofthedeterminationofrareanddispersedelementsCs,Ga,Hf,In,Rb,Sc,Ta,Zrbymini-reactorneutronactivationanalysissoastooptimizeprocessesofthemethod.Byusingthemethodofepithermalneutronactivation,thelimitofdetectionofIn,Ta,Zrcanbeimproved,andtheanalysiscyclehasbeenshortenedinsomeextent.Thecyclicneutronactivationmethodwerestudied,sothatrapidanalysisofHfandSchasbeenrealizedbyusingthistechnology.Theintroducedmethodcanbepopularizedandusedtoanalyzerareanddispersedelementsingeologicalsamples,inwhich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ofthetargetelementsiswithin3%~13%,boththedetectionlimitandtheaccuracymeettherequirementsofthegeochemistrystandards.Keywords:geologicalsamples;rareanddispersedelements;instrumentneutronactivationanalysis(INAA)
稀有分散元素在地学领域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们与其他金属矿的附存关系,使之成为地质找矿、岩石成因等地学研究的重要指示元素。这些元素在材料科学技术、特种电子元件、国防尖端武器及宇宙空间技术等方面有着独特应用。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一轮地球化学填图新增了30余种元素,其中包括有稀散元素,要求建立相应的高新分析测试技术,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地质调查样品中稀有分散元素常用的检测方法除了中子活化分析外还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应用于地质样品的无损测定,具有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干扰少、无试剂污染、多元素同时检出的特点,为地球化学样品和生物地球化学样品中卤素和稀有分散元素的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之一[2-6]。近几年有关本专题的报道较少,根据以往文献[7-9],待测元素的INAA测定存在基体成分干扰严重而使其精确度较差和检出限达不到要求的不足;部分元素如Hf、Rb、Sc、Ta、Zr等的分析周期过长;还有超热中子活化法若选择B(及其化合物)作为热中子吸收材料,就会扰动微型反应堆中子通量从而影响分析精度,以及减短反应堆运行时间而使长照元素的检出限受影响。为消除和减少这些不利因素,需要研究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利用加Cd的内照射孔道进行超热中子活化实现有利元素如Cs、Ga、In、Ta、Zr等的分析;采取循环活化方法测定兼有(如Hf、Sc)短寿放射性核素的元素;将循环和超热联用结合二者优点的INAA方法,正是本文研究的最主要技术创新。最终达到方法的技术指标,完成地球化学类地质样品中的稀有分散元素的INAA方法研究。1 实验部分1.1 仪器设备MNSR-C型微型反应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功率33kW,中子通量1×1012n/s·cm2。LINC同轴高纯锗N型探测器,能量分辨率为2.0keV(对60Co的1332keV的γ峰),相对效率30%,峰康比50∶1。
ORTECDSPECjrTM型8192道γ能谱仪(美国ORTEC公司)。超热中子辐照孔道,循环活化分析装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2 样品和标准制备称取50~100mg样品,用经50%的硝酸处理过的薄膜包好,热封制成大小约1cm×1cm的样品靶样。测量标准选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312(水系沉积物)和GBW07406(土壤),制成几何尺寸与样品一致的标准靶。将样品靶和标准靶
·89·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9年第48卷 第7期
装入聚乙烯材质的样品盒,短照的各自装盒,长照的一起装盒。1.3 辐照和测量将装有靶样的样品盒,用快速气动传输装置送入反应堆的辐照孔道(分热中子孔道和超热中子孔道)。按照表1的测量条件进行辐照,辐照后的样品和标准,依表1的测量条件,经适当的冷却时间,在相同的几何位置下用γ能谱仪测量待测核素的特征γ峰。测量所得的γ能谱,用中子活化分析软件SPAN进行谱分析和数据处理,相对法计算元素的含量。表1 中子活化分析测量条件Table1 Measurementconditionsofneutronactivationanalysis
中子谱种类中子通量辐照时间冷却时间测量时间循环次数测量元素
热中子1×10115~7s2s6s8Hf、Sc
5×101115h15~20d3000s-Cs、Hf、Rb、Ta、Sc
超热中子8×101110min15min600s-In
5×101115h2d1200s-Ga、Zr
2 结果与讨论2.1 影响测量的因素地质样品成分复杂,含有大量基体元素,对于INAA来讲主要是Al、Mg、Mn、Na、Fe等,它们经中子辐照后,会产生28Al、27Mg、56Mn、59Fe等放射性很强的放射性核素,测量γ谱时造成
较高的本底,分别影响着短寿命如179mHf(半衰期T1/2=19s)等、中短寿命如116mIn(T1/2=54min)等、中长寿命如72Ga(T1/2=14.1h)等核素的测量精度。除此之外,冷却时间选择不够适当、γ谱重叠及某些情况下的干扰核反应也是测量的影响因素。2.2 超热活化技术的运用从核数据表[10-11]可知,133Cs、71Ga、、115In、181Ta、97Zr具有较大的超热中子共振积分截面,共振中子积分对热中子反应截面比(I/σ0)较大,基体元素的靶核如27Al、55Mn、41K、23Na、139La、58Fe的I/σ0较小,因此,利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能够使这些基体元素所产生的本底影响减小,从而改善待测元素的检出限。本方法利用长久性安装在反应堆辐照座的Cd“跑兔”管作为热中子屏蔽材料,避免了硼(及其化合物)作为热中子吸收材料,会扰动微型反应堆中子通量从而影响分析精度,以及减短反应堆运行时间而使长照元素的检出限受影响的问题。对土壤标准物质GBWO7406分别用热中子活化(TNAA)和超热中子活化(TNAA)作检出限测定比较,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ENAA的检出限明显比TNAA的检出限低,有的甚至低近10倍。表2 TNAA与ENAA测定部分元素的检出限Table2 ThedetectionlimitofelementsbyTNAAandENAA(ωB/μg·g-1)
元素TNAAENAACs0.60.3Ga8.22In0.20.02Ta0.260.09Zr30096 另外,由于ENAA抑制了24Na、140La、59Fe造成的本底,也使测量中长寿核素134Cs、86Rb、182Ta、95Zr、97Zr时的冷却时间减少,从而一定程度地缩短了相对应的元素的分析周期。2.3 循环活化技术的运用循环中子活化分析(CNAA)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短寿命放射性核素(T1/260s)的待测元素的样品按辐照-冷却-测量过程,做多次往复循环,并将各次循环测量所得的γ能谱相叠加,从而使待测核素的特征峰的净面积累加至一定的数量,提高方法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的检出限[12]。有短寿生成核的元素铪和钪适合于本方法来分析[13],Hf和Sc分析周期显著缩短,由普通NAA的数周减至数分钟。以中子通量Φ=1×1011n/s·cm2,辐照时间ti=5s,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