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心王铭》《息心铭》和《还源诗》【65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大士《心王铭》《息心铭》和《还源诗》【653期】

读南怀瑾先生著的《禅话》很是感兴趣。其中关于南朝傅大士的一段,印象尤为深刻。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土、乌伤居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相传为弥勒菩萨的应身。

《心王铭》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瞋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沉,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心性虽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那造作,还复漂沉。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有缘遇者,非去来今。《傅大士心王铭》,亦称《心王论》。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系咏心性之根本的宗教哲理诗。全书由四言八十六句三四四字的韵文构成,内容述说“心即是佛”之玄理,以明“心外无佛”之义,为禅宗“韵体书”之嚆矢。又因风韵高雅、文义幽妙,古来即受珍视。文中“是心是佛,是佛是心”或“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之要旨,乃出自旧译《华严经》卷十“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经句。又,“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之句,可视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中“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之原形。而“水中盐味,色里胶清”之句,为禅家之常用语。《息心铭》

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一。虑多志散,知多心乱,心乱生恼,志散妨道。勿谓何伤,其苦悠长;勿言何畏,其祸鼎沸。滴水不停,四海将盈;纤尘不拂,五岳将成;防本在末,虽小不轻,关尔七窍,闭尔六情,莫视于色,莫听于声。闻声者聋,见色者肓;一文一义,空中小蚋;一技一能,日下孤灯;英贤才艺,是为愚蔽。舍弃淳朴,耽溺淫丽,识马易奔,心猿难制;神既劳役,形

必损毙。邪行终迷,修途永泥。莫贵才能,日益昏瞢;夸拙羡巧,其德不弘;名厚形薄,其高速崩。内怀骄伐,外致怨憎。或谈于口,或书于手,邀人令誉,亦孔亦丑。凡谓之吉,圣谓之咎。赏玩暂时,悲哀长久。畏形畏迹,逾远逾极。端坐树荫,迹灭影沉。厌生患老,随思随造,心想若灭,生死长绝。不死不生,无相无名,一道虚寂,万物齐平。何贵何贱,何辱何荣,何胜何劣,何重何轻?澄天愧净,皎日惭明,安夫岱岭,同彼金城,敬贻贤哲,斯道利贞。

《还源诗》还源去,生死涅槃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还源去,说身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为般若观。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易是非心,自然成人智。

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槃是生死,烦恼是菩提。

还源去,依见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

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无染世。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王三昧,万行悉圆修。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渡众生。

傅大士,又称善慧傅翕,善慧大士、双林大士,乃义乌双林寺始祖,南朝佛教界之神异人物,。南朝齐明帝建武四年五

月八日生于双林乡傅宣慈家,年十六娶刘氏,生有二子,名为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陀,知其往世因缘,结庵松山双梼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间曾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佛。傅大士曾创立轮藏,令转之者皆得大利,后世作轮藏者,皆安父子三人之像。陈宣帝大建元年四月二十四示寂,唐楼颖编大士语录,题曰《傅大士录》,又称《善慧大士语录》《善慧大士录》《大士录》。从梁武帝普通元年傅大士在双梼树下结庵开始,云黄山下逐渐形成两处精舍,不过尚未正式建立寺院。直到最后一次见到皇帝(大同六年),才建议创建双林寺,得到梁武帝同意和支持。大同十年,傅大士把佛像经文交给信徒,又将屋宇田地资生什物全部捐给寺院。家资房屋捐舍既尽,另搭一屋立身,夫人妙光也自建茅草屋栖息,日夜劳动,生苦清苦,却又自得其乐。双林寺由傅大士开创后,高僧辈出,最终名扬天下,到隋代时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宋代被钦定为五山十刹第八,香火久盛不衰。(弥勒化身傅大士}

三教合一的倡导者三国南北朝时期,意识形态由儒入玄,由玄入佛。晋东渡后,玄学也东渡。佛学的兴起先藉玄学传播。傅大士生活在佛教寺院最盛的时期。儒学和玄学都承认“自然”的存在,而“自然”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这就是“道”。但对“道”的态度就不同了。儒学认为应该“教”即应修道,而玄学认为要顺乎自然就要无为。梁武帝时玄风正盛,然而儒学的传统

根基深厚,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佛教虽然在西汉末年已经传入,但一般都把它理解为黄老之学,经过佛经的大量翻译,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才有所提高。当时翻译过来的佛经,一类是小乘禅学,一类是大乘般若学。般若空宗一派学说接近玄学,合乎玄学家的口味,所以讲究义理的般若学就得到很快的传播,梁武帝还亲自讲说《三慧般若经》。佛教渐渐

进入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而傅大士正如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在《中国禅学思想史》中所述:“梁武帝时代,僧副、慧初等,息心山溪,重隐逸,小乘之弊犹未能去。独傅翕超悟大乘,出入佛老,感化及于后世禅教者,翁一人也。”说明傅大士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佛教要中国化,离不开中国本土的“道”和“儒”,尤其是儒学影响很大。南北朝时范缜的《神灭论》,坚持“形神相即”,与佛教“形神相异”对抗。所以佛教要在中国落地生根,难度是很大的。梁武帝用行政命令宣扬佛教,给佛教大开方便之门。不过即使如此,佛教要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儒、道之根基,要和他们互相融合,互相吸收。傅大士第一次上书皇帝,即提出上中下三善,即治国的三种对策。所谓上善般若(佛)、中善“儒”,下善施政,也是基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大士一日,顶冠、披衲、趿履。帝问:“是僧耶?”士以手指冠。“是道耶?”士以手指履。帝曰:“是俗耶?”士以手指衲衣。遂出。故今双林寺塑大士像。顶

道冠身袈裟,足极履,仿此迹也。南怀谨先生说:“傅大士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