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内含答案),推荐文档

2 2 2

高一物理必修1

(完成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下列图 1 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

B 图 1

C

D

A .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

B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移动 L 的距离所需的时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D .研究子弹头射过扑克牌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 )

A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

D .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3. 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 19 时开播

B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5 分 5 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C .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 45 分钟

D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

9 分 26 秒时攻入一球

4.

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 圈

时,他的 (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R

C .路程为 3.5πR 、位移的大小为 R

D .路程为 0.5πR 、位移的大小为 R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 4t —2t 2,s 和 t 的单位分别是 m 和 s ,则质点的

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 A .4m/s 和 2m/s 2 B .4m/s 和—4m/s 2 C .4m/s 和 4m/s 2 D .4m/s 和 0

6. 足球以 8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 12m/s 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 ,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 ( )

A . - 200m/s 2

B

200m/ s 2

C . - 100m/ s 2

D . 100m/ s 2

7. 如图 2 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2

8.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9. 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 2s

与开始刹车后 6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 .1:1

B .3:1

C .3:4

D .4:3

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 后,改作以 t 时刻末的速

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 2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 3

at

4 B. 4

at

3

1

C. 3at

D. at 2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 8 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 4 m /s , 则此物体在这 l s 内通过的位移 ( )

A. 可能等于 6 m

B .可能小于 6 m

C .可能大干 6 m

D .可能等于 2 m

1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 :

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2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末的速度之比为 1:2:3

13. 如图 3 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

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 .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 .乌龟中途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图 3

14. 两位同学进行竞走比赛,她们分别拿着底部穿孔、滴水比较均匀的饮 料瓶,假设每隔 1s 漏下一滴,她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同学们根据漏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她们的行走情况(已知 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图 2

3

O

1.40

A B C D E F G

3.55 6.45

单位:cm 10.10

14.50

19.65

图 6

三、填空题(本题共四题,每空2 分,共26 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5.如图 4 所示,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将滑块放上不同的遮光片,遮光片

的宽度Δx 有 10cm,5cm,3cm,1cm……规格的。测出每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

一段时间间隔Δt。则∆x

表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片越窄,Δt

∆t Δx

越小,

∆x

当Δt 极小时,可以认为是(选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

∆t 图4 16.某校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房檐滴水估测艺体馆的高度,他们测出从艺体馆的屋檐处

滴下的相邻两滴水滴落地的时间间隔为0.5s,并观测到当第1 滴水滴落到地面的瞬间,第5 滴雪水滴刚好离开屋檐(假设水滴离开屋檐时无初速度),由以上数据估测出艺体馆屋檐到达地面的高度约为m,水滴落地时的速度约为m/s。(g 取10m/s2)

17.如图 5 所示,是 A、B 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则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m/s2,经s 物

体A、B 相遇,经s 物体A、B 相距最远。

18.(1)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10V 以下的直流电源

B.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图5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约为V,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s 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 所示,纸带上O、A、B、C、D、E、F、G 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 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等于,在打D 点时纸带的速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 到G 的距离为cm。

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10+8+10=28 分。答题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10 分)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P 点时速度的2 倍,已知P 点离地面的高度h=15m,则物体着地的速度V 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为多少?物体

下落的总高度H 为多少?物体下落一半位置时的速度V 中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20.(8 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先后经过相距 125 米的 A、B 两棵树,用了 10 秒时间,已知过 B 树位置时的速度为 15m/s,求汽车到 A 树位置时的速度和从出发到 A 树所用的时间。

21.(10 分)某司机乙驾驶一辆卡车正以一定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经过图 a 所示的限速牌标志为 40 km/h 的位置时,突然发现离它 25.5m 处停着一辆正在维修的小轿车时,当该司机采取了紧急刹车措施,使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还是与小轿车发生碰撞。

在处理事故时,交警甲用课本介绍的测定反应时间的方法对该司机乙进行了测试(如图 b),发现他握住木尺时,木尺已经自由下降了 20cm,试通过计算帮助交警分析卡车是否超速?(g 取 10m/s2)已知这种汽车急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

40

限速行驶

图 a

图 b

19、

高一物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对的得4 分,选不全得2 分,不选或错选得0 分)

15、;. 16、;.

17、;_;

18(1).(2);;

;;

四、计算题(共3 小题,共10+8+10=2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得 2 分,不选或错选得 0 分)

21、

40

限速行驶

图 a

图 b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C

B

C

A

B

C

A

0 + V 2 2

2 V V 15 - 10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5、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 16 、20

_ ; 20_ .

17、 0.25

40_

_; 20

18(1)

CD (选不全扣 1 分) .(2)

4∽6 V

; 0.02 秒 ;

0.75 m/s 2

0.40 m/s

; 5.90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10+8+10=28 分。答题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10 分) 解:(1)设物体落地的速度为 V ,则根据 V 2-V p =2gh V

得 V 2—( ) 2 =2gh ---------- 2 分,

2

解得落地速度 V=20 m/s -------- 1 分

V

(2) 根据 V=gt ,可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t= =2s ------- 2 分

g

(3) 根据 V 2=2gH ,可得物体下落的总高度 H=

V 2 =20 m ------ 2 分(根据 H= 1 gt 2 也可) 2g

2

(4) 根据公式物体下落一半位置时的速度 V 中= =10 =14.1 m/s ------- 3 分

(不用中点推论公式,用其他解法求也可)

20、(8 分)解:依题意得,汽车在 A 、B 两棵树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

S AB t = 125 m/s=12.5m/s ---------- 2 分 10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 =

V A + V B

可得:汽车通过 A 树的速度 V =2V -V =10 m/s ----- 2 分

2

A

B

- 根据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

B A = m/s 2

=0.5 m/s 2 -----2 分 t

10

汽车从出发到 A 树的时间为 t= V A - 0 = 10 s=20s----- 2 分

a

0.5

21.(10 分)已知 a=-5m/s 2, h=0.2m ,设汽车经过限速牌时速度为 V

1

根据 h= 2

gt 2 ------------------------ 1 分

2h g

得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t= = =0.2 (s) ..................................... 2 分

反应时间内卡车做匀速运动

则卡车这段时间的位移 S 1=Vt , .......................................................2 分 卡车紧急刹车后停下 V t=0,则滑行的距离: Vt 2 -V 2

S 2= ........................................................................ 2 分

2a

S 总=S 1+S 2=25.5… ......................... 1 分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 V=15m/s=54km/h… ....................... 1 分

因为 V>V 限=40 km/h...,显然该卡车超速。 .. (1)

分 2 ⨯ 0.2

10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下面所研究的物体(题中加点),可看作质点的是 B A.天文学家研究地球.. 的自转 B.用GPS 确定远洋海轮.. 在大海中的位置 C.教练员对跳高运动员... 的起跳动作进行指导 D.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 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3.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的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开始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静止,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0t -和003t t -的两段时间内 BC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4.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5.如图所示,用轻绳AO 、BO 系住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A 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绳BO 水平。当绳子的悬点A 缓慢向右移动时,BO 始终保持水平,关于绳子AO 和BO 的拉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 绳AO 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B. 绳AO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绳BO 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D. 绳BO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6.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70N ,最小为10N 。如果两个力夹角是90°,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_。.50N 7.在验证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v 0 v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1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为20 km/h跑完了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前面的速度为() A.24 km/h B.35 km/h C.38 km/h D.48 km/h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3.自行车场地赛中,运动员骑自行车绕圆形赛道运动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通过的路程为零 B.运动员发生的位移大小为环形赛道的周长 C.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 D.由于起点与终点重合,因此速度方向没有改变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5.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因为2>-3,所以2 m/s>-3 m/s 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 B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D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 3对于惯性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 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 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 所以速度大的物体 惯 性大 B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 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 D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7.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 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向左的恒力推 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8、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哪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 ) C.克、千米、秒 2.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属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D.牛顿、克、米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C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支持力 4.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A . B . 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4s 末甲、乙将会相遇 在第2s 末甲、乙将会相遇 在2s 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 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 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 B 点时,物体速 度 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 . 物体从 物体从 物体在 物体从 A 下降到 B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 点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A 下降到B,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 增大,后减小。 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 P 、 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B.0.05m/s2C.36m/s2 D.180m/s2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3.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质量为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 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5.如图所示,物体A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若推力变小而方向不变,则物体A将() A.向右加速运动 B.仍向右匀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加速运动 6.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并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时间t0t1t2t3体重计示数(kg)45.050.040.045.0 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A.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 B .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C .地球对书的吸引力 D .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2.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重力与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重心上 C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 .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没有关系 4.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 cm 。当弹簧下端挂2.0 N 的重物时,伸长1。0 cm ;则当弹簧下端挂8.0 N 的重物时,弹簧长( ) A .4。0 cm B .14.0 cm C .8.0 cm D .18。0 cm 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 = 50 N ,现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g 取10 m/s 2,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10 N B .50 N C .15 N D .3。0 N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 .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7.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A .可能是O B ,也可能是OC B .OB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位移、力、加速度、速度 B.重力、速度、路程、时间 C.弹力、速度、摩擦力、位移、路程 D.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指的 A.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B.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C.斥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D.性质力,效果力,动力,阻力 3.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接触面光滑B.光滑斜面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一起向右匀速 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4 C.3:1 D.4:3 6.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A.1s;B.2s;C.3s;D.(2+7)s. 7.在下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砝码的质量均为M,不计一切摩擦和弹簧秤的重力,则三

A . 123T T T == B .132T T T =< C .123T T T << D .123T T T =< 8.如果担心手中的瓶子会掉下去,人们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一些,这样 做的目的是 A .减小瓶子的重力 B .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C .增大瓶子与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10N ,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 .30N ,水平向左 B .30N ,水平向右 C .10N ,水平向右 D . 10N ,水平向左 10.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 B 、大人拉力一定等于两个小孩拉力大小之和 C 、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 D 、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 11.一质点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v -t 的图象的是( ) 12.如图,在粗糙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 的物体,被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在左侧墙上,物体在O 点静止时,弹簧恰为自然长度;物体只有在A 、B 之间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静止在A B 之间时,离O 越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B .物体静止在AB 之间时,离O 越近,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物体在AO 之间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D .用水平拉力将物体从A 位置快速拉到B 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如图,木块A 叠放在木板B 上,A 左端用轻绳与墙连接。已知A 与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A 的质量为m 。 G 2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含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研究自转的地球 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位移 C.路程D.速率 4.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0 3 6 ③0 20 6 ④0 100 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改变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 的变化量无关 7.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8.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在任何情况下,路程都是大于位移的大小的。 9.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 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改变 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 1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v1+v2 2 , v1-v2 2 C.0, v1-v2 v1+v2 D.0, 2v1v2 v1+v2 12.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 B.第2秒初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 5m/s

高一物理必修1测试题附答案

必修 1 测试题 一、选择题(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4分) 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 1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 6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 0.01m/s 2B. 0.05m/s 2C. 36m/s 2D. 180m/s2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3.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 A 处有一小球 . 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 A 向 B 运动 .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质量为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 M+m) g D.支持力小于(M+m) g 5.如图所示,物体 A 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若推 力变小而方向不变,则物体A将() A.向右加速运动B.仍向右匀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D.向左加速运动 6.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并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 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 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 顺序) 时间t 0 t 1 t 2 t 3 体重计示数( kg)45.0 50.0 40.0 45.0 若已知 t 0 时刻电梯静止,则() A. t 1 和 t 2 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 t 1 和 t 2 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C. t 1 和 t 2 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 t 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 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 F 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 之间的距离是 A.L Fm2 B. L Fm1 m2)k (m1 m2 )k (m1 Fm1 D.L Fm2 C. L m2 k m1k 8.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A v s v ,其中 v0和 v s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s 内的初速和末速 . A 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A 0 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v t v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 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大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v0 v s 2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v02 v s2 2 9.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 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 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 0 B .大小为 g ,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 2 3 g ,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 .大小为 3 g ,方向水平向右 3 3 10.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 F 拉物体,在 F 从 0 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 随外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在 F 为 14N时,物体的速度最小 11.( 8 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 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 合力 F;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也具有惯性 3.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则下陷过程中() A.人对沙滩的压力大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沙滩的压力小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大小 D.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大小 4.如图1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 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 m C.火箭经过12 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是20 m/s2

6.如图3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则() 图3 A.a1=a2B.a1>a2 C.a1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 16、20 _ ;____20_ ___. 17、__0.25 _________ ;______40_ _; 20 18〔1〕 CD 〔选不全扣1分〕 .〔2〕 4∽6 V ; 0.02秒 ; 0.75 m/s 2 ; 0.40 m/s ; 5.90 四、计算题〔此题共3小题,10+8+10=28分。答题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10分〕 解:〔1〕设物体落地的速度为V ,那么根据V 2-V p =2gh 得V 2—〔2 V 〕2=2gh-------- 2分, 解得落地速度V=20 m/s--------1分 〔2〕根据V=gt ,可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t= g V =2s-------2分 〔3〕根据V 2=2gH ,可得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g V 22=20 m-------2分〔根据H=2 1gt 2也可〕 〔4〕根据公式物体下落一半位置时的速度V 中=2 02 V +=102=14.1 m/s-------3分 〔不用中点推论公式,用其他解法求也可〕 20、〔8分〕解:依题意得,汽车在A 、B 两棵树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t S AB = 10 125m/s=12.5m/s----------2分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 =2 B A V V +可得:汽车通过A 树的速度V A =2V -V B =10 m/s------2分 根据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t V V A B -=101015- m/s 2=0.5 m/s 2------2分 汽车从出发到A 树的时间为t=a V A 0-=5 .010s=20s------2分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10 小题,每题3 分,共3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以下图1 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C D A B 图1 A.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B.研究书本在桌面上移动L 的距离所需的时间C.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D.研究子弹头射过扑克牌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3.以下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 时开播B.2007 年10 月24 日18 时5 分5 秒“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C.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 分钟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9 分26 秒时攻入一球4.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 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 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 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 R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s 4t —2t2,s 和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那么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2 A.4m/s 和2m/s B.4m/s 和—4m/s2 C.4m/s 和4m/s2 D.4m/s 和0 6.足球以8m/s 的速度飞来,运发动把足球以12m/s 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2 2 2 A.- 200m/s B.200m/ s C.- 100m/ s D .100m/ s27. 如图2 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图2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9.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与开始刹车后6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 B.3:1 C.3:4 D.4:310.一个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改作以t 时刻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2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 4 1 A. at B. at C.3at D. at 4 3 2二、不定项选择题〔此题共4 小题,每题4 分,共16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1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 m/s,1s 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那么此物体在这l s 内通过的位移〔〕A.可能等于6 m B.可能小于6 m C.可能大干6 m D.可能等于2 m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 :3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之比为1:2:313.如图3 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 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研究自转的地球 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 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位移 C.路程D.速率 4.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 (s) 末速度 (m/s) ①2311 ②03 6

③020 6 ④0100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改变越大则加速度越大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 7.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8.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在任何情况下,路程都是大于位移的大小的。 9.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1,推荐文档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础题(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 分) 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 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 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5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历了5s; B、第4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4s; C、最后2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s; D、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3s。 4.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高一】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训练题(附答案)

【高一】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训练题(附答案) j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作业本目录 目录1 1.1力 1.2重力 1.3弹力 1.4摩擦力 1.5力的制备 1.6力的分解 第一章测试a组与 第一章测试b组 2.1几个基本概念 2.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2.3运动快慢的叙述速度 2.4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5速度发生改变快慢的叙述加速度 2.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7坯变速箱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领域 2.8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章测试a组与 第二章测试b组 3.1牛顿第一定律 3.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3.3牛顿第二定律

3.4牛顿第三定律 3.5力学单位制 3.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7Immunol和舱内 第三章测试a组 第三章测试b组与 4.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领域 第四章测试a组 第四章测试b组与 参考答案 第一章力 第一节力 1.关于力的促进作用,下列观点恰当的就是() a.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只有轻易碰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促进作用 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而不是受力物 d.一个施力物也一定同时就是受力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砸毁而自己不好像,表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促进作用,乙对甲没力的促进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以受力的促进作用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关于力,恰当的观点就是()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促进作用时也可以产生应力 c.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d.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 4.甲、乙两物体分别受大小相等的力和作用,有下列判断 ①与一定相同; ③与产生效果一定相同; ③与的性质一定相同.则() a.①正确b.②③正确c.①②③均正确d.①②③均不正确 5.以下观点恰当的存有()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只要确认沙尔梅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全然确认了 c.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在实验室,人们常用天平测量力的大小 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碰触的两个物体间就可以产生力的促进作用 b.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杆秤测量 c.在力的促进作用下物体就可以出现应力和运动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7.以下得出的四组力中,全然按性质命名的就是() a.万有引力、动力、拉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 c.电场力、磁场力、拉力d.弹力、支持力、阻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试卷及答案

物理《必修1》试卷 Ⅰ卷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研究下列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2.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 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 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 A.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9.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 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 度; C .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头4秒内的位移; D .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11.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 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 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g v 2; B 、g v 2; C 、g v 22; D g v 2)22( 12.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 弹力 13.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