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膜下滴灌示范工程设计总结报告
滴灌结项报告模板

滴灌结项报告模板一、项目概述本项目名称为xxx,旨在实现xxx。
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采用了滴灌技术。
二、项目背景在现代社会中,水资源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由于水资源有限,如何节约用水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而滴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让水滴直接滴到植物根部的方式,在保证植物充足供水的同时,节约用水。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一种滴灌系统,以实现植物充足供水的同时,节约用水。
下面是我们实现的目标:1.滴灌系统可以根据植物需求,智能调配水量。
2.滴灌系统可以适配各种类型的植物。
3.滴灌系统可以节约至少20%的水资源。
四、项目原理本项目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
1.传感器技术:通过此技术获取植物的状态信息。
2.控制算法:基于AI技术,将植物的状态信息与供水量进行智能匹配。
3.特制水管:特制的水管可以精确控制水的滴落量。
五、项目进展本项目已完成以下工作:1.完成对传感器的采购及测试,获取了植物状态信息。
2.完成对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开发,实现了智能匹配。
3.完成对特制水管的设计及开发,实现了精确控制水的滴落量。
4.完成了对滴灌系统的集成及整合,实现了系统整体运作。
六、项目总结本项目采用了滴灌技术,实现了植物充足供水的同时,节约用水。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特制水管等技术手段。
此外,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团队克服了这些问题。
在未来,我们还需持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技术,不断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目光远大,设想未来将此技术推广到更多领域中,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它,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积极的贡献。
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技术

*地区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棉花的 产量和质量,还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他地区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案例
案例背景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棉花种植效益低下的问题,其他地区也开 始尝试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技术。
案例过程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棉花 根系,同时采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 和质量。
标准化推广
国家制定膜下滴灌技术的 标准和规范,通过标准化 推广,提高技术的普及率 和应用效果。
培训和宣传
国家组织专业培训和宣传 活动,提高农民和技术人 员的膜下滴灌技术应用能 力和水平。
地方对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技术的扶持措施与奖励政策
资金支持
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对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棉 花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资金 补贴或奖励。
技术服务
地方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 术人员,提供膜下滴灌棉 花种植技术的指导和咨询 服务。
示范项目
地方推广膜下滴灌棉花种 植的示范项目,通过示范 效应,带动更多农民应用 该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化播种,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同时 ,注意播种深度和行距,以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施肥技术
根据棉花的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地施用 的各种营养元素。
棉花生长的灌溉与施肥方案
要点一
灌溉方案
在棉花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制 定科学的灌溉计划。在棉花蕾期和开花期,需要保证土 壤湿度较高;在棉花结铃期和成熟期,需要适当控制灌 溉,以促进棉铃成熟和防止病害发生。
要点二
施肥方案
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 方案。在棉花苗期,需要适当控制施肥,以防止棉苗徒 长;在棉花蕾期和开花期,需要增加施肥量,以满足棉 花开花结果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在棉花结铃期和成熟 期,需要适当减少施肥量,以避免棉铃脱落和病害发生 。同时,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满足棉花生长所 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滴灌节水项目总结报告

滴灌节水项目总结报告1. 项目背景滴灌节水项目旨在促进农业领域的节水实践与技术创新,通过引入滴灌技术,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项目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特别是那些缺水地区,通过提供滴灌设备、技术培训和示范种植等方式,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3.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目标的达成,本项目将为农村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力。
3. 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3.1 滴灌设备提供为参与项目的农户提供滴灌设备,包括滴灌管、滴灌喷头、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具有节水、防渗漏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技术培训在设备提供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活动,包括滴灌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内容。
通过培训,提升农户在滴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更好地实施滴灌节水提供支持。
3.3 示范种植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滴灌节水技术,我们在部分合作农田进行了示范种植。
通过实地展示滴灌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滴灌节水项目中。
4. 项目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滴灌节水项目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和数据收集工作。
4.1 农田水利用效率提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滴灌节水项目的农户在灌溉过程中水利用效率提高了30%以上。
通过滴灌设备的精确供水和定量喷水,有效降低了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
4.2 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参与滴灌节水项目的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加了10%以上,部分作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滴灌技术,农作物根系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水源,提高了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条件。
4.3 农民收入增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滴灌节水项目的农户的收入平均增加了15%以上。
2021年“吉祥雨”生物有机肥在岳普湖县滴灌棉花上试验总结1

2021年“吉祥雨”生物有机肥在岳普湖县滴灌棉花上试验总结12021年“吉祥雨”生物有机肥在岳普湖棉花上防病增产应用示范报告陈军葛志涛试验目的岳普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验证该产品在棉花上应用,对调节作物根际土壤PH值、促进棉花生长、增强棉花抗旱、抗盐碱能力、增加产量的功效,为推广提供依据。
一、供试产品该产品有成都华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固体,黄褐粉状,速溶于水,使用方法随水滴施。
二、试验情况乡8村2组滴灌棉田,试验地均为首部固定滴灌棉田,支管轮灌,支管间距不大于*米,依据首部控制面积大小,编制有N个轮灌组。
2. 种植品种:中棉-493. 种植模式:机械膜上穴播,一膜四行,一膜双管,品军膜面宽1.8米,亩行长370米。
行距45厘米,株距8厘米,每亩管理株数18500株。
4. 试验处理:三个试验地均采取一个处理,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在棉花蕾期、花期、铃期每667平方米滴施促根增效剂1000克,生育期每亩施用量3000克。
对照为常规施肥,亩用K丰牌滴灌肥25公斤(新疆乌市嘉鑫隆化工厂生产)。
5. 试验设计:分别在三个试验地块,选定不为同一轮灌组的相邻两支管间的植棉区域作为试验地,其中棉花植株整体长势均匀。
将两支管中间与种植方向垂直用麻绳将膜内连在来年感边支管上的滴灌带全部扎死,随机排列,一边为处理区,一边为对照区,不设重复。
试验区内选定3条棉花长势均匀的地膜,分别在处理区和对照区同一条膜上,各量取3.7米膜面作为观测小区(面积0.01亩),每个试验6个小区,其中:处理区3个,对照区3个。
在每个小区内连续性选取20株面糊啊,作为定点观测植株,调查株高、果枝台数、单株结铃数、总铃数、单铃重,小区收获株数实测,小区产量单收,将三快试验地处理区与对照区各小区样点观测数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试验结果。
6. 田间管理:试验地前茬作物均为棉花,秋耕冬灌,犁地前深施磷酸二铵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分别设在岳普湖县色也克乡14村3组,巴依阿瓦提2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播种前667平方米喷施除草剂施田补180克,播种年时间4月8日――12日,4月25日前后出全苗,5月21日开始现蕾,6月16日开花,8月20日吐絮始期。
棉花膜下滴灌技巧

棉花膜下滴灌技巧
采取棉田膜下滴灌技巧种棉不仅投入少、收入多,还省事儿呢。
过去大水漫灌浇棉田,起码需要2至3人巡回检查水渠;如今上千亩棉田只需一人拧开阀门,水就能按设定的水量均匀灌溉。
以前棉田追肥最累人,可现在只需将肥料倒入施肥罐,化肥就会随水被送到一株株棉棵下。
看到新技巧的优势,俺们村的人都恳求明年采取这一先进技巧呢!
棉田膜下滴灌技巧,就是把滴灌带铺于地膜之下,将滴灌技巧与地膜技巧联结在一起推广运用,以提高灌水品质和节水效果的一项综合技巧,被专家誉为继棉田推广地膜、抗虫棉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省心、省力,被群众称为“懒汉种植法”的棉田膜下滴灌技巧,是去年我省计划履行的技巧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经过在南宫市的7个乡镇、1。
5万亩棉田实验示范,结果表明:棉田膜下滴灌技巧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灌溉成本,缩短灌溉周期,抑制泥土板结,提高肥效20%以上,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棉花品质,烂铃率比常规棉田低11。
5%。
经过推广这一技巧,南宫市的1。
5万亩实验田共节水108万立方米,节俭电费54万元,增产籽棉88。
5万公斤。
滴灌节水项目总结报告

滴灌节水项目总结报告滴灌节水项目总结报告一、项目概述:滴灌节水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善灌溉方式,提高作物的用水效率,减少农田用水的浪费,保护地下水资源,并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该项目由政府资助,以支持农民转变传统灌溉方式为滴灌系统。
二、项目实施:1. 项目策划: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与农民合作社合作,制定了项目目标和时间表,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技术培训:为了确保农民能够正确使用滴灌系统,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包括滴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系统安装:我们为农民提供了滴灌系统的安装服务,并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和高效。
4. 现场指导:我们的工作人员在项目期间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并确保农民正确使用滴灌系统。
5. 管理支持:我们与政府部门合作,为项目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并确保项目的有效推进和管理。
三、项目成果:1. 节约水资源:通过滴灌系统的使用,农田用水量减少了30%,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2. 增加农田产量:滴灌系统可以在根部直接喷水,保证了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作物产量提高了20%。
3. 提高作物质量:滴灌系统使水分均匀分布在农田中,减少了土壤表面的结皮现象,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作物品质。
4. 保护地下水:传统灌溉方式容易导致地下水的过度采集和污染,而滴灌系统通过精确供水,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和渗漏,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四、项目问题与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 技术难题:滴灌系统的运作依赖于一系列的技术,包括水源的管理、阀门的操作等,我们通过培训和指导,解决了农民在技术方面的疑虑。
2. 资金问题:滴灌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在项目初期,我们通过政府资助和贷款来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问题。
3. 维护困难:滴灌系统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我们组织了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活动,并提供技术支持。
五、项目启示与展望:滴灌节水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也共享了水资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
随着世界各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发展抗旱节水新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
因此,在水资源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的农户要保持稳定发展奔小康,就要必须改变现有的用水方式,用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推动抗旱节水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种覆盖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方式——膜下滴灌技术,在我国运用而生,显示了非常广阔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深受各地农户的喜爱和欢迎。
膜下滴灌是覆盖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
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
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
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一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便于农产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水量,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
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产生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的结合,加压的水流经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滴入棉花的根层土壤,供棉花根系吸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试验、应用和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至今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0年达到1.665万h ㎡(24.98万亩),2001年猛增到5.228万h㎡(78.42万亩)。
膜下滴灌工程施工管理报告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报告项目部年节水增粮行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第1章 工程概况1、 地理位置与气候1 地理位置2 气候本地区气候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短暂,秋季干燥凉爽,冬季严寒漫长。
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春秋两季短促,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流域处于西伯利亚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日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一般从11月上旬到翌年的3月份下旬,长达5个月之久。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13.0mm,多年平均气温在5.2℃左右,历年统计极端最高气温为38.9℃,发生在1965年6月22日,历年统计极端最低气温为-33.5℃,发生在1977年1月2日。
年内最高气温一般发生在7月份,个别年份发生在6月或8月份,年内最低气温发生在1、2月份。
历年无霜日数平均在160天左右,多年平均风速为4.1m/s,最大风速为28.0m/s,以春季最大,其中3、4、5月份风速最大,最大冻土深度为1.78m。
2、 项目区位置与建设内容及招投标1、 项目区位置根据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方案, 年秋季膜下滴灌工程项目第 标段在 5个乡镇 46 个村屯。
2、 工程投标及项目建设内容根据设计实施方案该项目属跨年度工程,本工程由 公司中标具体负责工程施工。
年秋季至 年春季播种前主要完成地埋干支管、出地桩(给水栓)工程及排水井工程地上安装工程。
土方工程根据地形条件干支管埋深0.8m,完成灌溉施工面积 亩。
3、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该项目工程完成施工面积 亩,出动车辆 多台(次),出动挖沟机 多台(日),出动人工 多工(日)。
在去年秋季施工完成70%基础上完成今年春季完成30%地下工程,总计铺设管道 万米;铺设滴灌带 多万米,安装水泵 台,完成安装首部 套,完成渗水井 处。
第2章 施工进度1、 总体施工布置1、 施工总体布置本工程施工总依据设计人遵循四个原则:本着统一规划,原则统一标准,调配使用;二是施工区营地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三是各施工区内生活、生产场地相对独立,减少干扰;四是遵守有关法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少占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脚. 棉花膜下滴灌示工程 设计总结报告 页脚.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库车县地处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天山南脉却勒塔格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接轮台,尉犁二县,西连拜城、新和两县,南与沙雅县毗邻,北隔科克铁克山与和静县相望。地理座标东经82°34′~84°25′,北纬40°49′~42°38′,南北长约193km、东西宽约164km,全县总面积14602.95km2。 2012年重点县项目区位于库车县牙哈镇、墩阔坦镇、阿克乌斯唐乡境。牙哈镇位于库车县城东部,距县城23公里,314国道以东,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委会:麻扎巴格村、牙哈村、兰干村、盖特力克村、艾日克博依村、守努特村、塔尕尔其一村、塔尕尔其二村、玉奇玉吉买村、虽润勒克村、恰其库木村、托克乃村、却勒阿瓦提村、依西提拉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克日希村、拜什布拉克村、吾斯塘博依村、阿克布亚村、喀让古一村、喀让古二村、喀让古三村、塔格玛克村、若结克塔木村。墩阔坦镇位于库车县东南部,距库车县城29公里,南与阿克吾斯塘乡相连,西与比西巴格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相邻,北与乌恰镇、乌尊镇、牙哈镇接壤,总面积597平方千米。下辖19个行政村和1个汉族农场,有71个村民小组。阿克斯塘乡位于库车县城东南,距离县城38公里,阿克斯塘乡东傍墩阔塘镇,南依哈尼哈塔木乡,西邻齐满镇,北靠英达雅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乡辖13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8所中小学,10个站所。共有农户3653户,人口1.63万余人,党总支1个,党支部25个,党员630人;团委2个,团总支1个,团支部13个。总面积289.8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4万亩。 项目区道路基本完善,乡镇与城区公路为沥青路面,乡村道路建设较好,乡镇与各村之间均为沥青路面,村至各田块之间均有土路相通,农牧机械的运行极为灵便。 页脚.
1.1.2 项目立项及编制依据 1.1.2.1 项目立项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的要求,2011年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库车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1.1.2.2 编制依据 本设计执行如下技术标准: (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50363-2006 (2)《微灌工程技术规》SL103-95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5)《喷灌工程技术规》GB/T50085-2007
1.2 自然概况 1.2.1 地形、地貌条件 库车县全县总面积14603km2。按照地形可分为两貌单元,以乌喀公路(314)国道为界库车县地貌分为两大区: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区,山区和平原的面积大体上各占一半。 北部山区由北向南包括高山带、带和低山带。高山带海拔在3200m以上,最高峰4553m。该带山峰陡峭,常年白雪皑皑。拥有冰川面积25.53km2,加上永久性积雪面积占高山带面积的14%;带海拔在2400~3200m之间,这里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在山坡和河滩谷地有大片茂密的云杉林和绿茸茸的牧草;低山带海拔在2400m以下, 山丘区面积6236.96km2、平原区面积8365.99km2,其中南部平原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为塔里木盆地的一部分,平均高程961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坡降0.8‰,其地貌又可细分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塔里木河冲积平原, 页脚.
洪积扇群带平原。现有农区基本上分布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 1.2.2 气象条件 库车县属于典型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特点,全县平均气温10.1℃,最大冻土深度1m,年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光照2924.6小时,年总辐射量144.5千卡/cm2,≥10℃的积温4045.03℃,光热资源条件较好,适宜棉花、玉米、苹果等多种作物生长,平均降水量46.5mm,蒸发量1227.8mm,蒸降比26.4,农业生产均有赖于灌溉。灾害性天气以春旱、冰雹、洪水、霜冻、干热风、大风为主。
1.2.3社会经济状况 库车县是阿克地区八县一市中面积较大的县。全县现有八镇六乡和五个农牧场及两个驻县农场。根据灌溉水系的不同划分为五个灌区,即:渭干河灌区、库车河灌区、二八台灌区、塔里木灌区和其它灌区。渭干河灌区:包括三道桥、阿拉哈格、比西巴克(一部分)、齐满、东河塘、阿克斯塘等乡镇和克其力克农场、劳改农场。库车河灌区:包括库车镇、乌恰、伊西哈拉、牙哈、乌尊、比西巴克(一部分)等乡镇和良种繁育场。二八台灌区:只有二八台农场一个单位。塔里木灌区:包括塔里木乡、草湖牧场、食品公司牧场和阿克地区所属种羊场。其它灌区:包括库车河山区的阿艾乡、北山牧场、中部小河流域中乌尊乡的三个村依却勒瓦提、伊西塔拉、博斯坦。库车河灌区与渭干河灌区为库车县主要的灌区。 全县现有人口43.74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其中维吾尔族人口38.65万人,占总人口的88.36%;汉族人口4.77万人,占总人口的10.91%,其他民族3143人,占总人口的0.73%。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8.94万人,占总人口的66.16%。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26.89‰。
1.2.4经济结构 2010年库车县生产总值41662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7500万元,占总产值的21%,第二产业207313万元,占总产值的49.76%,第三产业121814万元,占 页脚.
总产值的29.24%,人均生产总值95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6元/人。2010年灌溉面积154.6万亩,其中种植业107.2万亩,占69.4%;林业37.7万亩,占24.4%;灌溉草场和苜蓿9.7万亩,占6.3%,棉花总产量7.1万吨,粮食总产量21.76万吨, 年末实有牲蓄头数83.39万头,已进入国家优质棉生产大县、国家粮食先进县、畜牧业发展先进县、国家西门塔尔牛发展基地行列,已形成粮、棉、畜、园开发为主的产业链。近年来工业化进呈显著加快,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电力、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已被自治区确定为重要的石化、煤电基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8亿元。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的积极推进,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库车县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场、矿产等资源,现状电力供应稳定,由库沙新电网供电,35kv输电线路遍及全县各乡镇,库车县位于314国道(乌喀公路)、217国道(独库公路)交汇处,南疆铁路通过库车县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已成为阿克地区东部四县经济区域的中心,是阿克地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的一支重要力量。
1.2.5农业生产现状 根据《库车县统计年鉴》,库车县农作物灌溉面积154.6万亩,种植业面积107.2万亩,林业面积37.7万亩,灌溉草场和苜蓿9.7万亩。粮食作物56.97万亩(小麦32.79万亩,复播玉米24.18万亩),油料0.2万亩(含复播0.03万亩),棉花72万亩,蔬菜3.23万亩(含复播2.05万亩),瓜果2.3万亩(含复播1.05万亩)。粮食总产量21.76万吨(其中小麦总产量11.8万吨,玉米10.28万吨),棉花总产7.1万吨,油料总产568吨,蔬菜总产6.43万吨,肉类3.69万吨。年末牲畜存栏头数83.39万头。有效灌溉面积107.2万亩。库车县现有天然草场总面积983.88万亩,其区405.32万亩,平原区(塔里木河两岸)578.56万亩。 页脚.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 工程任务 本次重点县项目建设任务是在4万亩规划面积上,建成具有节水、增产双重功效棉花膜下滴灌示工程。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实现节水1111.09万m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作物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库车县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起到示推广作用,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2工程规模 本次实施方案拟在牙哈镇实施建设2.8万亩棉花滴灌工程,配套更新配套18眼机井;墩阔坦镇实施建设0.6万亩棉花滴灌工程;阿克斯唐乡实施建设0.6万亩棉花滴灌工程。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本工程等别为Ⅳ等小(Ⅰ)型。
2.3 工程设计 2.3.1工程设计的原则 工程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⑴工程布局应与库车县水土开发利用规划协调一致,应与节水规划协调一致,应与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协调一致。 ⑵项目规划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灌溉方式,实行节水灌溉,合理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益。 ⑶项目区规划布局应与条田规划现状相结合,不改变条田、道路、林带分布现状。滴灌的田间工程布置应与农田灌溉渠系分布相结合,合理利用现有田间灌溉体系,与农户承包地块分布不规则的现状相适应,确保农户承包地块的有序灌溉。 页脚.
⑷工程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建成新、老工程相配合的协调灌溉体系。 ⑸新建工程的规划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符合生态环境规划的要求,有利于项目区持续高效发展。
2.3.2工程总体方案 2.3.2.1 方案选择 通过对项目区的节水灌溉型式、水源、灌水器、管网布置型式进行了对比选择,经过比选确定了适合于项目区实际情况的方案。 (1)节水型式选择 通过喷灌、微灌、管道输水地面灌等方案比选,选择滴灌灌溉方案为本次设计的节水灌溉型式。滴灌虽然对水质要求很高,一次性投资比较大,但节水力度大,能耗低,适应性广的特点,特别是管理运行所用劳力比固定式喷灌少,造价比固定式喷灌低,管理运行方便。 (2)水源选择 根据项目区水资源配置条件,采取地表水为本次滴灌工程水源方案,地下水在项目区缺水季节作为补充灌溉水源。 项目区引用库车河河水为滴灌灌溉水源,库车河河水汛期泥沙含量较大,故设置一定规模的沉砂池,以保证水质满足滴灌工程管网安全运行要求。到目前为止,库车河流域尚无采用以渠道水为滴灌的先例,泥沙沉淀特性尚无成功经验,为了使沉砂池设计能达到满足滴灌水质要求,2011年库车县水利局采用库车河洪水做滴灌灌溉试验,我所根据灌溉试验成果,完成了沉砂池设计。 (3)滴灌灌水器选择 滴灌系统的“心脏”就是滴头,其质量和性能决定了滴灌工程的性能和投资。根据项目区特点,滴头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 滴头的耐久性好,可靠性强。 · 滴头的加工制造偏差小,水温对滴头流量影响小。 · 滴头抗堵塞性能好,具有自动清洗功能。 · 滴头流量与作物种植模式相适应,满足根系横向分布的特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