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师-寄生虫学及检验(2019)讲义第五章实验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技师-寄生虫学及检验(2019)讲义第五章实验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技师-寄生虫学及检验(2019)讲义第五章实验检验技术

第五章实验检验技术

一、病原检查

1.粪便检查

(1)直接涂片法:适用于蠕虫卵、原虫检查(活滋养体检查和包囊的碘液检查)。

(2)浓集法

1)加藤厚涂片法。

2)沉淀法:自然沉淀法主要用于蠕虫的检查、离心沉淀法、倒置沉淀法适于比重较大的蠕虫卵检查、汞碘醛离心沉淀法适于原虫滋养体、包囊、蠕虫卵和幼虫的检查;醛醚沉淀法适于蠕虫卵和原虫包囊的检查。

3)漂浮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适于各种线虫卵、带绦虫卵等检查;硫酸锌离心漂浮法适于原虫包囊、多数蠕虫卵等检查;蔗糖溶液漂浮法适于原虫包囊、卵囊或孢子囊检查。

4)尼龙袋集卵法:主要适于血吸虫卵检查。

(3)虫卵计数法

1)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适于各种蠕虫卵计数。

2)小管浮聚计数法:适于大多线虫卵计数。

(4)毛蚴孵化法:适于血吸虫病原体检查。

(5)钩蚴培养法: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高7倍。

(6)带绦虫孕节检查法:肉眼可观察。

(7)常用原虫检查染色法:劳氏酸性品红-固绿染色法适于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检查、福氏快速苏木精染色法适于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检查、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适于隐孢子虫卵囊检查。

2.肛门外检查

(1)肛门周围蛲虫虫卵检查:有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适于蛲虫、带绦虫检查。

(2)肛门周围蛲虫成虫检查:在肛门附近发现白色小虫,可进一步鉴定。

肛门周围蛲虫虫卵及成虫检查

3.血液及骨髓检查

(1)检查微丝蚴:①新鲜血片检查法;②厚血膜法;③活微丝蚴浓集法;④离心浓集法。

(2)检查疟原虫:①新鲜血片检查法:采血、制片(薄血膜,厚血膜)、固定、染色;②定量血沉棕黄色层(QBC)检查法;③疟原虫计数法。

4.其他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

(1)痰液检查:适于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蛔蚴等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消化沉淀法。

(2)尿液和鞘膜积液检查:适于检查班氏微丝蚴,可用离心法。

(3)阴道分泌物检查:适于检查阴道毛滴虫等,可用直接涂片法、悬滴法、涂片染色法。

检查阴道毛滴虫

(4)前列腺液检查:适于检查男性泌尿生殖道的阴道毛滴虫。

(5)十二指肠液检查:十二指肠液检查引流液检查适于粪便检查寄生虫阴性时使用;肠检胶囊法适于蓝氏贾第鞭毛虫。

(6)脑脊液检查:适于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大滋养体和肺吸虫卵等检查。

(7)浆膜腔积液检查:适于检查弓形虫、微丝蚴等。

5.活组织检查

(1)皮肤及皮下结节活检:适于检查利什曼原虫、蠕虫、疥螨和蠕形螨;

(2)肌肉活检:适于检查旋毛虫幼虫、猪囊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等其他蠕虫;

(3)淋巴结活检:适于检查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和丝虫成虫;

(4)肠黏膜活检:适于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

肌肉活检:适于检查旋毛虫幼虫

6.人工培养与动物接种

当被检者疑为寄生虫病而直接病原体检查阴性时,可做人工培养与动物接种。

常用的有:

①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

②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培养;

③杜氏利什曼原虫培养;

④弓形体接种;

⑤阴道毛滴虫培养;

⑥旋毛虫接种;

⑦杜氏利什曼原虫接种。

二、免疫学检查

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主要是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查患者血液循环中或体液中针对寄生虫的抗体或由寄生虫本身分泌排泄的抗原,方法大多较为敏感,可以检出微量存在的抗体或抗原,因之,对临床上疑似的患者,可提供诊断依据,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可进一步查清病人,监测疫情变化并评价防治工作效果。

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指标:所用的方法需有足够的敏感性,能查出绝大多数的病人;有较好的特异性,对其他寄生虫病很少发生交叉反应,健康人无假阳性;能用于疗效考核,病人经有效治疗后阴转较快;能反映病情,可以定量;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可以在基层推广。

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主要是应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患者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相应的抗体。

有些虫种,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和猪囊虫病等的诊断中已应用特异的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循环抗原的检测研究,并成功地试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诊断用的抗原,可以是寄生虫生活史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例如血吸虫的虫卵,毛蚴、尾蚴以及成虫均可用作诊断抗原。诊断用的抗原,可以是整虫,虫体的石蜡切片或冷冻切片,有不少方法是应用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匀浆或提取物——可溶性抗原,也有使用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作为抗原(代谢抗原)。

例如血吸虫病诊断用的环卵沉淀试验和尾蚴膜试验是采用完整的虫卵及尾蚴;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既可用整虫,也可用虫体的切片;而在皮内试验、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中所用的则都是寄生虫的可溶性抗原。

应用于寄生虫病诊断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皮内试验(ID)

(1)原理:寄生虫变应原刺激宿主后,机体产生亲细胞性的IgE抗体和IgG4抗体当同样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活性介质,使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

(2)应用:ID多用于蠕虫病的诊断及某些螨虫所致的变态反应的诊断。可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的检测,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囊虫病、棘球蚴病、丝虫病、幼虫移行症等。皮内试验可用作:

①过筛方法,先作皮试,阳性者再作进一步检查;

②临床辅助诊断;

③考核预防效果,用作检查新感染的方法,特别对儿童。

2.尾蚴膜反应(CHR)

(1)原理:血吸虫尾蚴抗原与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在体外共同孵育后,在尾蚴体表面形成折光性套膜。

(2)应用:早期诊断血吸虫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环卵沉淀试验(COPT)

环卵沉淀试验(COPT)是以血吸虫整卵为抗原的特异免疫血清学试验,卵内毛蚴或胚胎分泌排泄的抗原物质经卵壳微孔渗出与检测血清内的特异抗体结合,可在虫卵周围形成特殊的复合物沉淀,在光镜下判读反应强度并计数反应卵的百分率称环沉率。COPT可作为诊断血吸虫病的血清学方法之一及临床治疗病人的依据;可用于考核治疗和防治效果;并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疫情。

4.间接血凝试验(IHA)

间接血凝试验(IHA)是以红细胞作免疫配体的载体,并以红细胞凝集读数的血清学方法。最常用的红细胞为绵羊或人(O型)红细胞,来源方便。目前均用醛化红细胞,可保存半年而不失其免疫吸附性能。

可分为间接血凝(IHA),反向间接血凝(RIHA)、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I)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I),可以检测抗原或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

IHA操作简便,敏感性高,适于现场使用,可用于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可在多种寄生虫感染中应用,如血吸虫,疟疾、猪囊虫、旋毛虫、肺吸虫、阿米巴、弓形虫和肝吸虫等。有些已制成商品诊断药盒。不足之处是不能提供检测抗体的亚型类别,容易发生异常的非特异凝集。另外抗原的标准化和操作方法规范化有待解决,以提高其诊断效果和可比性。

5.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FA)是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标记技术,常用于病原体感染的荧光抗体染色主要有直接法与间接法。

(1)直接法:用于检测抗原,其缺点是每查一种抗原必须制备与其相应的荧光标记的抗体。目前很少应用。

(2)间接法:也称间接荧光抗体法。本法的优点是制备一种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查,既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测定抗体。可用于检测组织内的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阿米巴、疟原虫、弓形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丝虫、囊虫、包虫、旋毛虫等。

IFA的抗原可用虫体或含虫体的组织切片或涂片,经充分干燥后低温长期保存备用。一张载片可等距置放多个抗原位点,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或确定滴度;也可将多种抗原底物放在一起切片,用以过筛。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简称酶联试验,已广泛用于多种寄生虫感染的宿主体液(血清,脑脊液等)以及排泄分泌物(尿,乳,粪便等)内特异抗体或抗原微粒的检测。根据检测要求,试验可分多种类型,常用者有:用于检测抗体的间接法;检测IgM的双夹心法、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以固相抗体检测抗原的竞争法以及竞争抑制法等。

ELISA为高灵敏检测技术,结果可定量表示,可检测抗体、抗原或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微量滴定板法消耗样本试剂少,能供全自动操作,适用批量样本检测,因此在寄生虫感染的研究和诊断领域乃至血清流行病学均被广泛应用。国内外有多种寄生虫感染的ELISA试剂盒出售,包括有血吸虫病、弓形虫病、阿米巴病、丝虫病、肺吸虫病、棘球蚴病、隐孢子虫病、卡氏肺孢子虫病、囊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和犬蛔虫病等。

三、单克隆抗体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常不及多克隆抗体。目前,已有应用于疟原虫抗原、疟原虫循环抗原、血吸虫循环抗原、血吸虫虫卵抗原检测,以及丝虫病、囊虫病、弓形虫病等寄生虫病的诊断。

四、DNA探针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DNA探针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种、株鉴定等分类学研究;二是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由于是直接检测寄生虫DNA片段,因而比免疫血清学方法可靠、稳定。

目前已用DNA探针技术作为诊断工具的寄生虫病有:疟疾、弓形虫病、利什曼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经典例题

检查疟原虫及丝虫时,常用的标本是

A.血液

B.大便

C.尿液

D.骨髓

E.唾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检查疟原虫及丝虫时,常采用厚血膜法。

染色实验用于检查

A.肝吸虫

B.肺吸虫

C.疟原虫

D.弓形虫

E.血吸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疟原虫检查常用血涂片吉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法(厚、薄血膜法)、血涂片吖啶橙染色法等。

阴道毛滴虫的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A.生理盐水涂片法

B.涂片后染色

C.血涂片

D.尿沉渣涂片

E.前列腺分泌物涂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和尿道内,也可寄生于男性尿道和前列腺内,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或前列腺炎。

确诊寄生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A.病原学检查

B.免疫学检查

C.分子生物学技术

D.活组织检查

E.动物接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确诊寄生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是病原性诊断。

A.肛拭子

B.血液及骨髓

C.分泌物

D.粪便

E.活组织

1.适用蛲虫检查的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检查虫卵应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取材。

2.适用猪囊虫检查的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肌肉活检适于检查旋毛虫幼虫、猪囊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等其他蠕虫。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称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职称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1.关于血液葡萄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 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 C.分析前血液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 D.如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定血糖 E.维生素C可干扰GOD-POD法测定葡萄糖答案:A 2.某病人胸痛6小时后入院,临床检验ECG未见典型急性心梗改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选择 A.肌红蛋白 B.CK、LDH C.LDH、α-HBDH D.CK-MB、cTnT E.CK、CK-MB-AST、α-HBDH、LDH 答案:D 3.已糖激酶法是测定血糖的 A.决定性方法 B.参考方法 C.常规方法 D.已经淘汰的方法 E.目前卫生部广泛推荐的方法答案:B 4.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A.CK GGT ALP ACP B.ALT AST GGT ALP C.AMY LD α-HBDH LPL D.ACP AST Lipase LD E.AST CK CK-MB LD 答案:B 5.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 A.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5 B.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0 C.ALT正常,AST正常,AST/ALT=1.15 D.ALT降低,AST升高,AST/ALT>11.15 E.ALT升高,AST降低,AST/ALT<1.15 答案:B 6.下列哪种酶活性不受急性肝炎的影响 A.CK B.ALT C.AST D.LDH E.ALP 答案:A 7.下列关于ALP的叙述哪项不对

A.ALP是磷酸单酯的水解酶 B.其作用最近pH约为10 C.各年龄组具统一的参考范围 D.在梗阻性黄疸时增高 E.在成骨细胞疾病时增多答案:C 8.检测尿中β2-微球蛋白是监测 A.肾小球蛋白 B.肾小管功能 C.恶性肿瘤 D.良性肿瘤 E.泌尿系统感染 答案:B 9.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血尿酸增高 A.痛风 B.肾功能损害 C.白血病 D.恶性肿瘤 E.肝硬化答案:E 10.关于B2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B.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B2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 C.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 D.尿液B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E.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B2微球蛋白可增高答案:C 11.用于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的酶是 A.酸性磷酸酶 B.胰淀粉酶 C.CK-MB D.胆碱酯酶 E.碱性磷酸酶答案:A 12.用于辅助诊断有机磷中毒的酶是 A.淀粉酶 B.酸性磷酸酶 C.脂蛋白脂肪酶 D.胆碱脂酶 E.碱性磷酸酶答案:D 13.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 A.LDH B.CK C.ALP D.ACP E.ALT 答案:C 14.可用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试验是 A.FSH B.生长激素 C.T3、T4 D.VMA E.血皮质醇答案:D 15.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 A.脾 B.肝 C.骨髓 D.肺 E.肌肉答案:D

医学检验实践心得体会4篇

医学检验实践心得体会4篇 医学检验实践心得体会1 我自20xx年10月11日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至20xx年1月11日结束。在这短暂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圆满的完成了进修计划。我不但丰富了检验知识,而且提高了各项检验技能。 我进修的体会和总体感受就是“忙”和“累”。大家做事很认真,很注重质量。在这三个月里,我体验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进修生活,感受到了省级医院老师们高超的诊疗水平和艺术性的操作技术、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对待病人耐心、和蔼、友善的态度,同时也感觉到一种全院职工为患者的康复、为医院的明天、为自己钟爱的事业而全力以赴奋斗的精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实验室,是济宁市检验医学的学术中心。检验科已使用LIS(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病人的个人信息保存在就诊卡里,所化验的项目打印在条码上,先将条码扫描在打印报告的电脑里,仪器会自动扫描条码后,把结果传输到该病人名下,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打错患者姓名、年龄、科别等现象,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这可为我院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在检验科老师们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免疫室的进修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以前所做的检测项目有了新的认识,所遇到问

题也得到解决,同时,接触很多以前没见过的检测方法,如乙肝五项定量检查、ANA(抗核抗体)、ENA(可提取性抗核抗体)、ds—DNA(抗双链DNA抗体)、自免肝检查、淋巴毒实验、T细胞亚群、HLA—B27、地高辛等药物浓度检测等,并熟练掌握了这些项目的操作,同时,也接触了很多先进仪器,如罗氏E1700电化学发光仪、流式细胞仪、西门子药物浓度分析仪等。通过学习,了解到以前做得很多成熟的检测方法,也存在很多缺点,如乙肝五项ELISA法定性HBsAg假阴性和抗—HBC假阳性很多,用电发光定量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一些检测项目对疾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如ds—DN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重要的诊断标志之一;ANA、E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性系统硬化症、干燥综合症等风湿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价值。MP、EB、MP—IgM、肺衣IgM、嗜肺IgM、TB等等发热项目的检测为发热病人的及时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检验数据及依据。在器官移植配型室帮助老师完成复杂的肾移植HLA配型、淋巴毒交叉配合实验的同时学到了很多器官移植方面的知识。 如今正是新型医疗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社会焦点高度集中在医生身上,以前“剑胆琴心”、“悬壶济世”的好医生,今天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点风吹草动,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资格考试真题回忆部分-28页精选文档

1、正常血浆与血清做电泳多了一条区带: 纤维蛋白原 2、采血顺序先做: Plt计数 3、血Rt常用抗凝剂: EDTA-K2抗凝 4、肝素抗凝依赖: AT-3 5、HCT增高时应采用: 小血滴、小角度、慢推可得到满意结果 6、RBC在体外的平均寿命: 120天 7、HbF: 新生儿可增高 8、血细胞计数板每个大方格的容积: 0.1ul 9、HgCl2: 防腐 10、Hb参考方法: HiCN法 11、泪滴RBC常见于: MF 12、女性HCT参考值: 0.37-0.47 13、病例:

提供患者的Hb、RBC、Hct等数据,问MCH值,公式: Hb/RBC 14、病例: 提供患者的Hb、RBC、Hct、MCV、MCH、MCHC,问哪型贫血, 贫血分类、直方图: ID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第1幅图(看图: RBC主峰左移,波峰在65fl,基底变宽)PS: 看图那我选错了,没注意波峰,选了第5幅图。 15、RDW反映: RBC体积大小差异程度 16、Ret可用于: 观察贫血疗效,药物治疗有效时: 7-10d达高峰 17、ESR魏氏法: 用魏氏血沉专用管 18、ESR: 心绞痛正常 19、病例: 提供患者校正前WBC数、DC时100个WBC中有核RBC数Y, 求校正后WBC数: 公式: 校正前WBC*[100/(100+Y)]

20、GRA减低时见于: 伤寒 21、E减少可见: 应用肾上腺素后 22、刚出生3d的婴儿: GRA高于L 23、3岁的儿童: GRA低于L 24、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偏左态分布范围:2-30fl 25、计数5个中方格Plt数为67,求PLT值:67*10^9/L 26、不属于仪器性能评价的是: 灵敏度 27、瑞士染色错误的: 冲洗时先倒掉染液,再以流水冲洗 28、Rh血型: C、D、E、c、e(PS: 忘了题目怎么问的) 29、Plt贮存温度: 20-24℃ 30、血型鉴定在室温: 22℃ 31、输血传播的寄生虫病: 疟疾(ps: 选项中也有丝虫病,但寄生虫书有提到输血疟疾)

济宁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技术》复习题

济宁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技 术》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220题,50分) 1、粪便常见的虫卵,但除外 A、蛔虫卵 B、钩虫卵 C、绦虫卵 D、血吸虫卵 E、鞭虫卵 正确答案: C 2、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检测尿hCG,其结果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试带上质控线和检测线均不显紫红色为阳性 B、试带上质控线为紫红色,检测线为紫红色为阳性 C、试带上仅检测线为紫红色为阴性 D、试带上质控线和检测线均为紫红色为阴性 E、试带上仅质控线为紫红色为阳性 正确答案: B 3、粪便检查,不正确的是 A、 OBT化学3d前应素食 B、虫卵应连续3d送检 C、滋养体冬天应保温送检 D、马桶内的粪便不影响检查 E、涂片的生理盐水防止长霉菌 正确答案: D 4、被ICSH推荐为Hb测定参考方法的是 A、 AHD575测定法 B、沙利氏法 C、 SLS法 D、 HiCN法 E、 HiN3法 正确答案: D 5、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 A、 EDTA-K2 B、 38g/dl枸橼酸钠 C、 109mmol/L枸橼酸钠 D、肝素 E、草酸钠 正确答案: C 6、一次性粪便标本容器及玻片处理,正确的是 A、一次性标本容器焚烧处理 B、集中处理 C、回收加工循环利用

D、消毒30min烘干使用 E、玻片等容器等毁灭弃置 正确答案: A 7、用于尿蛋白成分保存的防腐剂是 A、甲苯 B、甲醛 C、麝香草酚 D、浓盐酸 E、稀盐酸 正确答案: A 8、脑脊液中IgA增高主要见于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肿瘤 D、多发性硬化症 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 B 9、正常成年人脑脊液的分布,正确的是 A、全部存在于脑室 B、全部存在于蛛网膜下腔 C、 3/4存在于蛛网膜下腔,1/4存在于脑室 D、 1/4存在于蛛网膜下腔,3/4存在于脑室 E、 1/2存在于蛛网膜下腔,1/2存在于脑室正确答案: C 10、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 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对Ⅴ因子保护差 D、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 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 正确答案: D 11、肾单位不包括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 E、髓袢 正确答案: D 12、引起生理性多尿的是 A、癔症 B、甲亢 C、糖尿病 D、慢性肾盂肾炎 E、失钾性肾病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26 (总分48.5,考试时间90分钟) 以下 ...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26 (总分48.5,考试时间90分钟)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____ A. 沉降分析法 B. 凝胶过滤 C. 凝胶电泳 D. 质谱法 E. 盐析法 2. 影响蛋白质等电点(pI)值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A. 溶液的pH值 B. 溶液的离子强度 C. 氨基酸组成 D. 光学性质 E. 溶解度 3. 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所利用的是____ A. 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B. 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C. 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D. 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E. 蛋白质的分子大小 4. 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____ A.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340000) B. 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 C. 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 D. 牛胰岛素(分子量5700) E. 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 5. 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的蛋白质是____ A. 前清蛋白 B. 转铁蛋白 C. 清蛋白 D. 免疫球蛋白 E. C-反应蛋白 6. 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蛋白浓度出现低下的是____ A. 铜蓝蛋白 B. C-反应蛋白 C. 前清蛋白 D. α1-酸性糖蛋白 E. α1-抗胰蛋白酶 7. 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通常位于α2-区带位置的蛋白质是____ A. 免疫球蛋白 B. 清蛋白 C. 铜蓝蛋白 D. 甲胎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8. 目前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含氮量为____ A. 16% B. 30%

C. 40% D. 50% E. 80% 9.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出现____ A. α1-球蛋白↑ B. γ和β区带或γ和β之间有—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 C. γ-球蛋白↑ D. β球蛋白↑ E. α2-球蛋白↑ 10. 痛风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有关____ A. 氨基酸代谢紊乱 B. 蛋白质代谢紊乱 C. 核酸代谢紊乱 D. 脂类代谢紊乱 E. 糖代谢紊乱 11. 干扰素受体属于____ A.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 趋化细胞因子受体 C.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D.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E. 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2. 人类HLA-Ⅰ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____ A. 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 第6号染色体长臂 C. 第9号染色体长臂 D. 第2号染色体短臂 E. 第6号染色体短臂 13. 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____A.TH细胞 B.Tc细胞 C.TCRαβ+细胞 D.TCRγδ+细胞 E.TDTH 14. 巨噬细胞可提呈____ A. TI-抗原 B. 细菌抗原 C. 病毒抗原 D. 肿瘤抗原 E. LPS 15. 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B细胞表面____ A. MHC-Ⅰ类分子 B. MHC-Ⅱ C. PWM-R D. C3b受体 E. CD2分子 16. 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____ A. CD3 B. PWM-R C. 绵羊红细胞受体 D. 补体受体 E. CD80分子 17. 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____ A. 胸腺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肝脏 E. 卵黄囊 18. 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____ A. IL-3 B. GM-CSF C. IL-7 D. G-CSF E. EPO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实验诊断学) 第一章检验医学概述 第一节检验医学(实验诊断学)概述 诊断是医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诊断(diagnosis)一词原来自希腊文,是辨认和判断的意思。医师通过询问病史,了解病情,体格检查发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先进的器械检查收集各种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在科学、辩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得到尽可能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这就是一个诊断疾病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医师还是对患者都是十分重要的。早期正确的诊断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反之一个错误或拖延的诊断极有可能导至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中,实验室的检查在诊断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提供重要的客观诊断依据,在一些疾病中甚至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当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时,既明确了疾病的病原诊断,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又为患者的治疗提出明确的办法。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例如子宫颈涂片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在我国普遍开展的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小肝癌,明显提高肝癌的生存率。由WHO推行的新生儿筛查工作,通过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苯丙酣尿症的检查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底下和苯丙酣尿症的发病。 正是由于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诊断学中逐步独立出一个新的学科——实验诊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最具权威性的本学科专著,就是由叶应妩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临床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是涉及各种专业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运用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学、生物物理、细胞或其它检验,以获取病原体飞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与其它检查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诊断。 可能由于此名称着重强调了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学中的作用。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实际上不仅在疾病诊断上,患者治疗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实验室的配合,有时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治疗脆性糖尿病时,医师需依赖血糖定量检查结果来调整胰岛素用量:溶栓治疗时需不断监测血凝检查的结果以合理使用溶栓药物。同样在判断疾病预后、治疗疗效时,实验室检查常是较好的客观指标。所以近来国外越来越多采用“Laboratory Medicine”作为本学科的名称,医院中的检验科也往往命名为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Laboratory Medicine”中文译名曾有争论,有人按字意直译为”实验医学”或”实验室医学”。此名词易使人误解,多数人认为译名为”检验医学”更为合适。因为”检验医学”首先不会使人产生误解,不会认为此学科属于医学院的基础 学科实验室,或医院中的科研实验室。人们都比较明确这是指医院中的检验科,其次人们不会误解为只是一个技术学科,因为这名词说明此学科和医学活动紧紧连在一起,我国医学界权威的”中华医学杂志”就已正式使用”检验医学”名称。 从九十年代以来,国外频繁使用”Laboratory Medicine”术名,国际上著名的临床化学组织一一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已正式更名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有名的杂志”Clinical Chemistry “也增加了一个副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s”,我国的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也在2000年改名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全国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复习题word资料29页

概论 1不属于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病毒 A 细菌 B 病毒 C 立克次体 D支原体 E衣原体 2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病毒亚病毒朊粒) E HIV 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真菌原虫)D霉菌 4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 志贺菌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BCE A荷兰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 B 德国郭霍提出了郭霍法则 C 法国巴斯德有机物的发酵是因酵母菌的作用 D 英国医师琴纳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分量细菌方法 E英国李斯特床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消毒 备注:荷兰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德国郭霍首创固体培养基提出了郭霍法则、英国医师琴纳发明牛痘预防天花、法国巴斯德创造了巴氏消毒法、英国李斯特床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消毒、俄国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德国的细菌学家欧立希首先合成治疗梅毒的坤凡纳明、英国的细菌学家弗来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法国巴斯德有机物的发酵是因酵母菌的作用 6有关正常菌群叙述正确的是:BCE B正常菌群对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C 正常菌群受到破坏会导致菌群失调 E 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

7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是AE A HBV E流行性感冒病毒 B新生隐球菌C肺炎支原体D百日咳鲍特菌8检测某些细菌特征性酶:共用题干 1问快速检测沙门菌的酶 B辛酸酯酶 2问检查卡他莫拉菌最特异的酶 B丁酸酯酶 3问检查难辨梭菌特有的酶是 D 谷氨酸脱氢酶 4问检查白色念珠菌的酶是 E脯氨酸肽酶(及N-乙酰D半乳糖苷酶) 5问筛查O157:H7大肠埃希菌常用的酶 C葡葡糖醛酸酶 细菌感染及其检验技术 1用于化脓链球菌鉴定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 D 0.04ug杆菌肽实验 2以抗毒素免疫为主的感染性疾病 C 破伤风梭菌感染 3 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微生物的是 B 细菌C 支原体 D立克次体 4 细菌致病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C 侵袭力 D毒力 5 细菌基本检验技术包括传统检验技术和现代检验技术 1问不属于传统检验技术的是 E免疫银光技术 2问不属于现代检验技术的是 A 染色标本技术 6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细菌的毒力侵入的数量及侵入的途径 1问表示细菌致病性强弱程度的是 B毒力 2问有关致病性说法错误的是 B不同细菌所致疾病的过程大致相同 7细菌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及核质等 1问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共同成分 E 肽聚糖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血液部分 红细胞计数(RBC):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200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 ×10 ×200 ×10^6/L

【参考值】 成年男性:(4. 0~5. 5)×10^12/L,成年女性:(3. 5~5. 0)×10^12/L;新生儿:(6. 0~7. 0)×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绝对性增多: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比积(HCT/PCV):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参考值】(温氏法) ①成年:男性0.40~0. 50,女性0.37~0. 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0.33~0.42。【临床意义】 增高:1. 血液浓缩;2. 红细胞增多症;3. 新生儿。降低:1. 贫血;2. 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应用:1. 疗效观察;2. 计算红细胞指数 血红蛋白(H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检测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540nm有吸收峰。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相关专业知识)(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血清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何种键 A.α-1葡萄糖苷键 B.β-4葡萄糖苷键 C.α-1、4葡萄糖苷键 D.β-1、4葡萄糖苷键 E.A和C 答案:C 2.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是指 A.多糖,多脂,多尿,消瘦 B.多饮,多食,多大便,小便少 C.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D.高蛋白,高脂肪,多尿,消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可防止糖酵解的抗凝剂为 A.EDTA/氟化钠抗凝剂

B.肝素 C.草酸钾 D.柠檬酸钠抗凝剂 E.EGTA 答案:A 4.将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脏器是 A.小肠 B.大肠 C.胃 D.胰腺 E.肝脏 答案:E 5.下列哪项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 A.营养不良 B.消耗增加 C.脱水 D.肝功能障碍 E.丢失过多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答案:C

6.下列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是 A.肝硬化时,肝糖原合成增多 B.肝硬化时,乳酸,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生成减少 C.肝硬化时,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增强 D.肝硬化Ⅳ型胶原合成增多 E.肝硬化时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增强 答案:D 7.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不同的是 A.葡萄糖的含量 B.钾的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钠的含量 E.尿素的含量 答案:C 8.不适于尿液中尿酸测定的防腐剂为 A.甲苯 B.二甲苯 C.草酸钾 D.盐酸

E.麝香草酚 答案:D 9.阴离子隙(AG)增高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医学全在线www.m e https://www.360docs.net/doc/992576409.html,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D 10.小儿佝偻病是哪种元素缺乏 A.铁 B.硒 C.锌 D.钙 E.碘 答案:D 11.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是 A.FSH下降,LH上升,E2下降 B.FSH上升,LH下降,E2上升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资料30页

2019年度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 A.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子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I 答案:C 2.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L C.g/L D.ml/L E.% 答案B: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答案:A 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 A.HD.L-C B.VLD.L-C C.CM-C D.LD.L-C E.ID.L-C 答案:A 5. 正常成年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 A.LD.2> LD.1 > LD.3 > LD.4 > LD.5 B.LD.5 > LD.1 > LD.2 > LD.3 > LD.4 C.L D.3 > LD.1 > LD.2 > LD.4 > LD.5 D.LD.1 > LD.2 > LD.3 > LD.4 > LD.5 E.LD.4 > LD.1 > LD.2 > LD.3 > LD.5 答案:A 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 A.胆碱酯酶 B.ALP C.ALT D.G-GT E.AST 答案:A 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C.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D.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E.胆道梗阻 答案:D. 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 A.硫酸根 B.乙酰基 C.葡萄糖醛酸 D.甲基 E.甘氨酰基 答案:C 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 A.0 B.50% C.90% D.100% E.120% 答案:A 1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脏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肌酐

临床检验基础 重点

Hi ,Hi 与氰离子反应生成棕红色HiCN ,在54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而检出Hb 浓度。 / 注意:分光光度计必须符合WHO 标准,否则:1HiCN 参考液制作标准曲线或者计算K 值 2带标准直接计算 测定Hb 的方法学评价 1. HiCN 法:ICSH 和WHO 推荐参考方法 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测多种Hb (SHb 除外),可直接定值 /缺点:剧毒,不能测SHb ,对HbCO 转化慢,脂血、高球蛋白、高白蛋白、血小板增多可导致Hb 假性增高 2.SDS 法:临床首选/优点:试剂无毒,缺点:ε未定,需依赖HiCN 法间接得出结果, SDS 会破坏WBC ,不能用于WBC 计数 RBC 、Hb 测定的临床意义 1.RBC 、Hb 降低(低于参考值下限指示贫血) 1)生理性减少(生理性贫血)1、6个月-2岁婴幼儿(造血原料不足)2、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3、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减少:RBC 生成少、破坏多、丢失多 2.RBC 、Hb 升高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缺氧);成年男性比女性高(雄性激素水平较高) 2)病理性增多 1、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 大面积烧伤患者2、绝对性增多:慢性心肺疾病、真红,RBC 可达(7-10)×1012 /L 贫血病因分类:1、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2、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贫 3、红细胞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 4、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 Hct 的方法及意义方法主要为离心法:温氏法和微量法 / 意义:略高:1血液浓缩: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2红细胞增多症:如真红,有时可高达80%3新生儿, 降低:各种贫血,但减少程度不一定与RBC 一致. 可用作真红、输血及输液疗效观察指标。 用作计算MCV 和MCHC 血液流变学指标之一,增加表明血↑;缺铁贫和巨幼贫正常或轻度↑2)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绝对值<15×109 /L :再障 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 1)缺铁贫和巨幼贫治疗后,先Ret ↑,后RBC 和Hb 逐渐↑ 2)溶血和失血性贫血治疗后:Ret 逐渐降低,已得到控制;持续高值,未控制或加重。 3、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骨髓造血的早期标志 4、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值(IRF ) 5、RPI ESR 影响因素+意义 1)血浆因素 增快: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 减慢:清蛋白、糖蛋白及卵磷脂 2)红细胞因素 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3)其他因素 血沉管的位置,温度 / 临床意义:1、生理性血沉增快:老年人,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血沉逐渐增快可达30mm/h 2、病理性血沉增快1)各种炎症: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活动期2)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增快,心绞痛正常(鉴别)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恶性肿瘤多增快,良性肿瘤多正常4)高球蛋白血症:SLE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5)贫血:越重越快6)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硬化、糖尿病等 3、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脱水、DIC WBC :中性粒数量变化:多数情况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1)中性粒生理性增多1、年龄2、日间变化:下午较高3、剧烈运动、激动、严寒、暴热等4、妊娠、分娩 2)中性粒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最常见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的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 3、急性大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破裂4、急性中毒:化学药物、代谢性中度 5、恶性肿瘤 6、白血病 3)中性粒减少 1、某些感染:伤寒、副伤寒、流感 2、某些血液病:再障 3、慢性理化损伤:X 射线、氯霉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5、脾功能亢进 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1)淋巴细胞增多 1、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某些传染病恢复期;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急淋、慢淋;某些慢性感染 2、相对增多:再障、粒缺2)淋巴细胞减少 :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N ↑可导致L ↓(相对) 单核临床意义 增多: 1、某些感染: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肺结核 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及MDS 嗜酸粒 1、增多 超敏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血液病:如慢粒 2、减少 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粒 增多:慢粒、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原理+意义:采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讲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被破坏,E 着色,充池计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E 数 / 意义 1、生理变化 1)劳动、寒冷、饥饿、神经刺激,E ↓(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织骨髓释放E ,并促使血中E 向组织浸润) 2)日间变化: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患: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 2)寄生虫:钩虫、蛔虫等 3)某些传染病:猩红热4)慢粒白血病5)某些恶性肿瘤: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肺癌 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4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其他应用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2)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3)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白细胞分类原理 三分类:电阻抗法,五分类:多项技术联合检测 1电阻抗法:溶血处理后白细胞体积,区别小细胞群(L ),中间细胞群(M 、E 、B )和大细胞群(N ) 2光散射与细胞化学计数联合白细胞分类计数过氧化物酶染色:活性E 、N 、M 依次降低,L 、B 无活性 3容量、电导、光散射(VCS )白细胞分类法,电阻抗法测量体积V ,高频电磁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电导C ,光散射S 区别细胞颗粒的结构和颗粒的质量 4阻抗与射频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法DC 通过四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嗜酸粒检测系统;嗜碱粒检测系统;淋巴、单核、粒细胞检测系统;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5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 0°前角光散射测细胞大小 10°狭角光散射测细胞结构 90°垂直光散射测细胞的内部颗粒和细胞成分 90°消偏振光散射将E 从其他白细胞中分离出来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参数及意义(1)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14.9% / 1、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RDW/MCV ) 2、诊断缺铁贫。95%以上缺铁贫RDW 异常。小细胞低色素贫血、RDW 正常则缺铁贫可能不大。 3、缺铁贫与轻型地贫的鉴别。前者RDW 增高,后者正常。 (2)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参考 7.6-13.2fl / 结合PLT 的变化,MPV 越大,新生血小板越多1、增大: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纤维化、血栓性疾病、脾切除、慢粒等 2、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 常用筛选实验 BT 、PLT 、APTT 、PT 、D-D 临床应用 BT :延长: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血管性血友病等 ,缩短:心梗、脑血管病变及DIC 等 PLT : 生理变化:早晨较低,午后较高;剧烈运动后较高;月经、妊娠有改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 / 病 理变化:1)血小板减少(PLT<100×109 /L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 耗增多:ITP 、DIC ,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2)血小板增多(PLT>400×109 /L ) 原发性增多:慢粒、真红 反应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出血等 APTT : 1推荐应用的内凝筛选实验 2延长 1)Ⅷ、Ⅸ和Ⅺ减低,能检出Ⅷ:C 小于25%的轻型血友病 2)Ⅰ、Ⅱ、Ⅴ、Ⅹ严重缺乏,如肝病,维生素K 缺乏 3)抗凝物质: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等 4)纤溶活性增强 3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 的高凝期2)血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等 4检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PT 1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 缺乏、纤溶亢进、DIC 晚期3)血中抗凝物质增加,口服抗凝剂、肝素等 2缩短: DIC 早起,心梗、脑血栓行测好难过,3INR 是用于监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 D-D 增高:继发性纤溶(鉴别原发)。血栓性疾病、肿瘤,溶栓治疗的监测:D-D 显著升高 尿液检验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 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安全用药监测 4.重金属中毒检查(职业病防护) 5.健康体检 尿液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和临床应用? 1.晨尿 : ①首次晨尿:肾脏浓缩功能评价,有形成分、化学成份(HCG). ②二次晨尿:细菌培养、有形成分计数. 2.随机尿 适于门诊、急诊。 3.计时尿 ①3h 尿: 6-9am. 尿有形成分排泄率;②餐后2h 尿 :病理性尿胆原、糖尿、蛋白尿等③12h 尿:晚上8点-次晨8点, :Addis 计数、蛋白排泄率等。 ④24h 尿:大容器(>4L),防腐,收集完全,测尿总量,混匀,适量送检(50ml);尿中化学成分、T.B 排出量,电解质等。 4.特殊尿标本①尿三杯试验②无菌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等。 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1.尿液采集标准操作规程(SOP ) 2.检验项目选择与申请 3.患者准备:告知、控制 4.标本采集:器材、运送 5.人员职责 尿液标本保存有哪些方法 1.低温冷藏:2℃~8 ℃,6h 内,有形成分保存。 2.冰冻 -20℃~-70℃,离心,除去有形成分,冰冻上清液(化学成分)。 3.化学防腐 ①甲醛:有形成分形态固定。 ②甲苯 尿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 ③麝香草酚:有形成分镜检、尿浓缩T.B 、化学成分。 ④浓盐酸 化学成分定量。 ⑤其他:冰乙酸:戊二醛:碳酸钠 尿液理学检查有项目及临床意义①尿量:1.少尿:<400ml/24h 或<17ml/h ,无尿: <100ml/24h 。肾前性少尿:休克、心衰、脱水。肾性少尿:急性肾炎、肾衰。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 2.多尿>2.5L/24h 肾性多尿: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早期等。内分泌性多尿:尿崩症、甲亢。代谢性多尿: 糖尿病 ②尿色及透明度: 1.血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炎症、结石等/全身性疾病:血友病等/邻近器官疾病/药物不良反应。 2.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如蚕豆病、输血反应等 3.肌红蛋白尿: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如急性心梗等。 4.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5.乳糜尿:寄生虫(丝虫)或非寄生虫(结核、肿瘤、创伤、手术等)。 6.脓尿/菌尿: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7.结晶尿:正常尿、结石、痛风、药物等 ③尿比密 方法+评价:1.比重计法:需校正;操作繁、标本量大、影响(温度,蛋白,葡萄糖等)2.折射仪法:标准 3试带法: 简便,但干扰多,测定范围窄,精密 度差,过筛试验 临床意义:1. SG ↓:低比密尿SG <1.015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 比密低而固定:SG 固定于1.010±0.003, 呈等渗尿,表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2. SG ↑ 见于: 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前性少尿疾病如高热、脱 水等 2.鉴别肾前性或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Uosm >450mOsm/kg. H2O,肾性少尿:Uosm <350m 3.利用渗透清除率计算自由水清除率 尿蛋白定性试验+原理+评价+注意事项 ①试带法:(筛查。) ②加热醋酸法:加热加酸→蛋白沉淀 / 准确,A 、 G 均敏感;灵敏度较低, 操作较繁。 ③磺基水杨酸法(SSA):蛋白质NH 4+ +磺酸根-→蛋白盐沉淀 / 简便,灵敏度高,多种蛋白均反应;推荐确诊实验。 尿蛋白定量试验+评价 ①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线性范围窄,影响多,欠准确。 ②双缩脲比色法:对A/G 均敏感;灵敏度较低,操作繁。 ③丽春红S 染料结合法:灵敏度很高,对A/G 均敏感,线性范围宽,干扰少;但操作繁。 ④其他:免疫法、尿蛋白电泳 / 灵敏、特异,前景好。 蛋白尿临床意义1.肾小球性蛋白尿: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和某些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中毒 3.混合性蛋白尿 . 4.溢出性蛋白尿:本周氏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5.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炎症、中毒等 6.假性(或偶然性)蛋白尿:膀胱炎、尿道炎等或阴道分泌物混入。 7. 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 (各种特点见名解) 尿糖定性试验 ①班氏糖定性(Benedict test ):利用葡萄糖还原性将硫酸铜还原; / 简便,灵敏,特异性差,有假+(VitC 等)。 ②试带法 ③薄层层析法 尿糖定量试验 ①葡萄糖氧化酶(GOD)法:同血糖测定, 先以班氏法定性,再稀释至3g/L 以下。/ 灵敏、特异,抗VitC 等干扰;用于治疗监测及用药调整。 ②薄层层析法 临床意义 ①血糖增高性糖尿:摄入性,应激性(颅脑外伤、急性心梗),代谢性:糖尿病,内分泌性(血糖↑— 胰高糖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血糖↓— 胰岛素) ②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 ③其它: 乳糖尿等。 尿胆红素检查方法:①重氮法:强酸介质中,Bil 与重氮盐偶联反应,产生红色偶氮化合物.(试带法)。/ 灵敏度较低,简便、快速,多假+/-,筛检。 ②氧化法:1.Harrison 法: 以钡盐吸附胆红素并浓缩,酸性三氯化铁氧化胆红素为胆绿素呈现绿色;/ 灵敏、准确,为确证试验;但操作较繁,假+(水杨酸等)。 2.Smith 碘环法:碘氧化胆红素呈绿色环。简单,灵敏度低。 尿胆原检查 ①改良Ehrlich 法:②试带法 尿酮体检测方法:①亚硝基铁氢化钠法:乙酰乙酸、 丙酮与亚硝基铁氢化钠反 ,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试带法:筛检法,敏感、方便、快速;②Gerhardt 法 临床意义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早期β-羟丁酸为主,缓解后乙酰乙酸↑。 ②非糖尿病酮症:剧烈运动、禁食、发热、严重呕吐腹泻等。 直接涂片法 优点:简便,不影响有形成分形态 / 缺点:易漏诊 / 应用:血尿、脓尿者 离心涂片法 优点:敏感,阳性率高 / 缺点:操作不易规范,报告不统一,离心可破坏形态,使形态区分困难或漏检。 / 应用:有形成分较少的标本,多用于试带法后确诊。 尿有形成分包括哪些内容? 细胞(红,白),管型,结晶,其他成分。 管型形成条件:①白蛋白或T-H 蛋白→基质,首要条件 ②浓缩和酸化沉淀→蛋白质 ③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足够的时间形成 ④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 化学法检测尿隐血原理?Hb 亚铁血红素→催化过氧化氢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 尿试带法测定各项目的原理如何? 1.蛋白质PRO :指示剂蛋白误差法(溴酚蓝), 2.葡萄糖GLU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 3.亚硝酸盐NIT :亚硝酸盐还原法 4.尿比密SG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5.酸碱度pH :酸碱指示剂法 6.酮体KET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7.胆红素BIL :重氮反应原理 8.尿胆原URO :醛化反应或偶氮法。 9.红细胞/血红蛋白/隐血(ERY/Hb/OB):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10.白细胞LEU :白细胞酯酶法 11.维生素CVitC :还原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质量控制㈠分析前质量保证 1.试带: 批号、避光、干燥 2.标本: 接受时间(2h 内检测)3.容器: 塑料、标记 4.饮食、用药 ㈡分析中质量保证 1.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 2.用质控人工尿液进行室内质控 3.质量控制标准 ㈢分析后质量保证 1.判断影响因素 2.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①正确分析干化学与镜检结果相关性,②确证实验或参考方法 脑脊液检查适应性禁忌症 适应症:有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布氏征、克氏征),疑有脑出血,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疼,昏迷、抽搐或瘫痪 / 禁忌症:颅内压明显↑病情危重,局部皮肤感染 潘氏实验原理+评价+蛋白质增加意义CSF 中球蛋白与苯酚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质沉淀。/ 评价:优点:操作简便,快速,所需标本少,灵敏度高。缺点:假阳性率偏高。/ 蛋白质增加的意义:1.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病脑+ 结脑++ 化脑+++ 2.蛛 网膜下隙或脑室陈旧性出血 3.脑肿瘤 4.脑神经根病变 5.椎管内梗阻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WBC+++(分叶为主) 2.脑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RBC 升高。 一、对涂片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二、细胞学诊断:1.未见癌细胞和癌前病变细胞;2.病原体 3.反应性细胞改变①炎症有关②萎缩(有或无炎症)③宫内节育器④与放疗有关; 4.上皮细胞异常: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腺上皮异(不典型腺体细胞性质未定、非典型颈管腺细胞倾向瘤变、颈管原位腺癌和腺癌) 测定临床意义1.早期妊娠的诊断 2.协助 3.流产诊断及保胎监护 4.绒 5.肿瘤 特异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同时 / 非特异性 1.线索细胞 2.PH 大 4.5 3.胺试验阳性(加10%KOH ,因产氨而释放出鱼腥味臭味 4.阴道分泌物呈稀薄,乳白色奶油状。(线索细胞加 任意两项便可诊断) -- 精索静脉曲张:无力型精子症 3.死精子>50%—死精子症 精子计数意义(1)少精子症,精子计数<20×109/L ① 睾丸病变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睾丸肿瘤。 ②输精管疾病输精管精道阻塞、输精管精道先天性缺如和免疫性不育。 ③其它逆行射精、有害金属或放射性损害、环境因素,老年人,药物(长期用棉酚)。 (2)无精子症:严重的睾丸 和输精管疾病。 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OS 概念及意义 精子在低渗溶液中,由于渗透压的变化,水分子通过精子膜进入精子以达到渗透压平衡,使精子体积增大而出现尾部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相差显微镜或普通高倍镜观察,计数200个精子中出现各种肿胀精子数,计算平均百分比。 / 意义:体外精子膜功能及完整性的评估指标,预测精子潜在的受精能力,不育症的精子尾部肿胀率明显降低,活的不动精子提示精子鞭毛结构异常,因此也可用HOS 测定精子存活率 核异质(dyskaryosis ):即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但胞质尚正常。根据不典型增生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轻度核异质:不典型细胞占上皮细胞层下1/3,细胞边缘清楚,核轻度增大,有轻度至中度畸形,染色质轻度增多,染色稍加深,核胞质比多在正常范围内 中度核异质:不典型细胞占上皮细胞层下1/3 ~2/3,细胞边缘较清楚,核明显增大,畸形明显,染色质浓密不均,深染,核与胞质比轻度增大。 重度核异质:不典型细胞超过上皮细胞层2/3,细胞边界不清,极性紊乱,核明显增大,比正常大1~2倍,畸形更明显,染色质增多、核与胞质比增大。不典型增生几乎达到或超过全层,可诊断原位癌。 背景成分:指涂片中非上皮细胞成分。意义:①红细胞:与取材有关;②中性粒细胞:可大量出现,常呈裸核,组织炎症③淋巴细胞:慢性炎症时较多见④浆细胞:慢性炎症⑥细菌团、真菌团、植物细胞、棉花纤维、粘液和染料沉渣等 复鳞上皮细胞变化规律 1) 胞体:由小到大 2)胞核:由大到小至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4)胞质量:少到多,核胞质比大到小;5)胞质染色:暗红到浅红。 恶性肿瘤细胞主要形态特征 核的改变:1.核增大1~4倍(核染色质增生↑) 2.核畸形 3.核深染 DNA ↑,腺癌深染不及鳞癌 4.核膜增厚(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常堆积于核膜下)5.核胞质比增大 6.核仁增大、数目增多,形态异常(分化程度越低,核仁异常越明显)7.核分裂增多(有丝分裂细胞↑)8.裸核 ( 癌细胞增生过快,营养供给不足,细胞退化.腺癌和未分化癌多见) / 细胞质的改变: 高、低分化鳞癌主要特征 高分化鳞癌:以表层细胞为主 细胞多形性,体积大,胞浆丰富,常染深红色,核大、畸形、深染、常分散存。 / 低分化鳞癌:中层或底层细胞为主。不规则形或圆形,散在分布或成团。 高低分化腺癌主要特征 高分化腺癌:胞体较大,可单个脱落也可成排成团脱落,胞质丰富,含有空泡,有时大空泡将核挤于一侧,形成印戒样癌细胞为特征性细胞。特征性细胞有:①纤维形癌细胞②蝌蚪形癌细胞③癌珠。 / 低分化腺癌:胞体较小,多成团互相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椹样。 小细胞未分化癌主要特征:癌细胞小,比淋巴细胞略大 异性明显,三角形燕麦形核胞浆少,往往是裸核 核畸形显著,染色呈墨水滴状 成片镶嵌状 脱落细胞 图片制作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1.带湿固定:涂片尚未干燥固定,适用较粘稠的标本(痰液、宫颈刮片及食管刷片等) 2.干燥固定:自然干燥后,固定。适用较稀薄的标本(尿液、浆膜腔积液等)一般15~30min 。含粘液较多标本适当延长。 染色方法: H-E 染色:优点:染色效果好。操作简易,试剂易配染色透明度好,细胞质呈淡玫瑰红色,细胞核显紫蓝色,红细胞呈朱红色。缺点: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 / 巴氏染色优点:色彩多样且鲜艳。染色效果好,能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缺点:染色程序较复杂 / 瑞-吉氏染色 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脱落细胞报告方式:三级分类法:Ⅰ级阴性正常细胞或炎症变性细胞 Ⅱ级可疑发现核异质细胞 Ⅲ级阳性 / 四级分类法:Ⅰ级阴性 Ⅱ级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Ⅲ级可疑。有重度核异质细胞,符合癌细胞标准。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Ⅳ级阳性。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 / 直接法:①未找到癌细胞②标本质量差③找到不典型细胞④找到可疑癌细胞⑥找到癌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