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支护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排桩支护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排桩支护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排桩支护支护施工工艺

标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排桩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的施工工艺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火电工程采用排桩支护基坑工程施工,其它项目施工可参照执行。

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预制桩、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使用于-7~-13m基坑,地底土质为塑性较好的粘土。地下水位丰富的地区多采用双层搅拌水泥灌注桩。

预制桩是种传统的支护挡墙结构,截面带企口,互相搭接,有一定挡水作用,顶部社圈梁把板桩连成一体。此种方案近年来很少用,在此不再叙述。

钢板桩按分类有槽钢钢板桩使用于基坑4米以内的基坑,轧锁口钢板桩使用于开挖深度7~10米的基坑。本标准主要阐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施工准备

作业人员

起重机操作工、钻机操作工、钢筋工、砼工、起重工、普工。

技术准备

a)认真研究工程的地质报告,基础深度,四周的建设环境(建筑物距离、高度,道路,管沟,地下水情况,地表水情况等等),确定支护的形式。针对建筑基础尺寸确定排桩支护的范围,设计出支护的平面布置图。

b)了解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检测内容与要求,如基坑支护尺寸的允许误差,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对临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安全影响的允许程度等;

c)施工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查明该地区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征,包括:天然密度、含水量、孔隙比、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内聚力、内摩擦角等,以便确定土层锚杆的布置和选择钻孔方法。

d)进行排桩设计;编制支护设计组织设计;

e)排桩设计: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h

d

按公式:

h p ∑γ

h

a

∑E

ai

≥0

式中:∑E

pj

—桩、墙底以上根据(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节确定的基坑内侧各土层水平抗力标准值e pjk的合力之和;

h p —合力∑E

pj

作用点至桩、墙底的距离;

∑E

ai

—桩墙底以上根据本规程第节确定的基坑外侧各土层水平荷载标准值e aik的合力之和;

h a —合力∑E

ai

作用点至桩、墙底的距离。

3.3材料准备

a)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提出材料分批进场的日期。

b)各种材料必须有质保书,并经复试合格方可使用。

c)排桩所需的钢筋、水泥、黄砂、石子的按照设计要求进料准备。

3.4施工机具准备

a)排桩支护施工:地质钻机、泥浆泵、空气压缩机、注浆泵、混凝土搅拌机,汽车吊、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

3.5作业条件

a)作业场地“三通一平”已经做好;

b)前期技术策划工作已经经过审批;

c)所有材料已经按时进入现场,可以投入使用;

d)所有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试运行正常,可以投入使用;

4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4.2施工工艺

4.2.1钻孔施工

钻孔准备

a)场地平整满足钻机铺设轨道要求,修筑进场道路,满足进场汽车、吊车进出场

的要求。

b)定位放线,按照设计平面布置的方案,进行放线,制定布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

施工工作面的预留。

c)砌筑排水沟槽,泥浆池和沉清池。

钻孔

a)钻孔方案一般有按桩位顺序顺排法和跳桩法,按照现场的土质条件采取相应的

方法,如果现场土质位粘土或塑性较好的土质采用顺排法,此种方法机械移动少,施工效率较高。如现场土质为回填土等松散性土质,成孔易坍塌成孔不易保成,就采用跳桩法。

b)钻机就位注意轨道平整,保证钻机钻杆垂直向地,防止钻孔偏斜。

c)钻孔:按设计桩径选择钻头,钻搅出的泥浆及时用泥浆泵抽到泥浆池中,经过

沉清池沉清过滤,将清水通过排水槽排入下水道中。

d)洗孔:当钻孔钻到设计深度后用清水进行洗孔,洗孔用注浆机将清水从孔底部

注入,使孔内的泥浆全部翻出,用泥浆泵及时将翻出的泥浆抽出,直到清水翻出说明孔内泥浆已清洗完。

e)钢筋笼制作:按照设计的要求,在钢筋加工场加工钢筋笼,钢筋笼按照桩身的

长度可一次成型,也可按分段制作,如桩身较长,钢筋笼在安装过程容易变

形,采用分段制作的方法。

f)钢筋笼安装:桩径较大较长的钢筋笼安装用吊车进行就位安装,钢筋笼较小短

的采用人工抬运至钻机旁,由钻机进行安装就位。钢筋就位时要注意钢筋笼要竖直,向下放时要轻放,不要碰撞桩壁,使钢筋笼落到孔底。

g)安装注浆管:钢筋笼安装后及时将注浆管放置到桩孔内,注意注浆管要落到孔

底。

h)投放石子:将漏斗口置于垂直上方,对准空口,使石子进入桩孔时呈竖直下

落。减少石子碰撞孔壁。投放石子时边投放边震动注浆管,使石子不至于堆积卡在钢筋笼中,造成断桩。石子投放要超过孔口。

i)注浆:注浆料配制按水泥:粉煤灰=1:7(重量比)配制,并径充分搅拌。经

注浆机加压注入桩孔内。注浆压力为~。注浆按照300mm高度的向上分段注浆拔管。

j)灌注桩施工完后,清除灌注草内的泥浆,按照设计进行圈梁施工,圈梁施工首先要破除灌注桩头使钢筋露出足够的锚固长度,然后浇筑垫层,绑扎圈梁钢

筋,并立模板。进行圈梁混凝土浇筑。

k)圈梁施工完后进行回填土,并留有足够的时间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值后方能进行挖土作业。

5质量标准

灌注桩德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偏差偏差

6成品保护

a)机械挖方挖方时距离支护桩500mm的距离有人工清挖。

b)基坑挖好后对暴露出的桩体进行检查,对有露筋、断桩的现象及时修补。c)桩间有渗水等现象用注浆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d)支护四周不应堆土等重物,施工的车辆、起重机械等要远离支护。

7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措施

7.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表1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表

7.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表2 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8质量记录

a)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进厂材料复验记录。b)工序交接检验记录。

c)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d)工程检验批检验记录。

e)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f)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g)施工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