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3 (2)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科学错题及解析第一单元

八年级下册科学错题及解析第一单元

八年级下册科学错题及解析第一单元一、错题11. 题目: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_。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2. 错误答案:(1)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有同学写成“压力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

说白了,在这个实验里,我们是控制压力不变,去看受力面积的变化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而压力变小这个结论与实验事实相悖。

(2)受力面积。

有的同学写成“压力”,这是没有认真分析实验变量。

话说回来,乙、丙两图中是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所以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有同学只写了一种方法,或者写成了类比法之类的错误方法。

其实,我们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中一个因素不变,研究另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控制变量法;而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转换法。

二、错题21. 题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的______,g是______,h是______。

2. 错误答案:ρ有的同学写成“质量”。

这可就大错特错了,ρ表示的是液体的密度。

密度和质量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水和油,它们密度不同,在同样的容器里产生的压强也不同。

g有的同学写成“重力”。

其实g是一个常量,是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N/kg。

对了,这个数值在很多与重力和质量相关的计算中都会用到,可不能和重力概念混淆。

h有的同学写成“深度”但是理解成了“高度”。

这里的h是指从液体表面到所求压强处的垂直距离,也就是深度。

如果理解成高度,那计算出来的压强就完全不对了。

三、错题31. 题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

三年级上数学错题集2

三年级上数学错题集2

3年级数学错题集(上学期期末)
1、王艳同学暑假乘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旅游,上午8:00出发,下午4:00到达,火车每小时行10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个老师和31名学生在一起去郊游,每辆车限做8人,至少需要租几辆这样的车?
3、两个数的和比一个加数大30,比另一个加数大28,这两个数的和是()。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被减数是()。

两个数的差是152,如果把被减数、减数都增加10,所得两个数的差应该是()。

4、一车苹果已经卖了300千克,比剩下的少80千克,剩下的有多少千克,这车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5、3小时12分=()分,5千米4米=()米
135分=()小时()分,75毫米=( )厘米( )毫米
6、一个数减去487,小马虎将被减数的百分数和十位上的数互换了结果得172,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
7、在÷8=5……中,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8、一块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如果围上篱笆至少
要多长篱笆?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宽是8厘米,长是多少?
10、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11、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12、把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后,剪成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片,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
13、一块正方形地的边长是6米,它与一块长9米的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长方形地的宽是多少?
14、3/10米=()分米,5/100=( )厘米。

15、一根20米长的绳子,用它的1/5做跳绳,跳绳多长?。

错题 Module 3 Unit 2 Language

错题 Module 3   Unit 2 Language

Module 3 Unit 2 Language作业本Reading/ Grammar and usage单项选择1. If he ________ on tourism for his business, he would have to close his shop.A. dependsB. will dependC. dependedD. has depended2. I remember reading the article in ________ magazine. But I am not sure.A. someB. certainC. differentD. a some3. It has been raining every day so far. I hope tomorrow will ________ fine.A. turn toB. turn outC. turn intoD. turn up4. If I had remembered _______ the window, the thief would not have got in.A. to closeB. closingC. to have closedD. having closed5. —Didn’t you recognize him?—_____ if I did?A. WhereB. HowC. WhatD. Why6. There is no _______ to argue with him about it. He won’t listen to anyone.A. difficultyB. pointC. doubtD. need7. He is in ______ control of the company. I mean the company is in ______ control him. You’d better ask his permission.A. the; /B. /; theC. the; theD. /; /8. —Oh, it’s nearly 8 o’clock. Jack should have come early.—But you may ______ that he won’t be late, since he is always on time.A. rely onB. rely on itC. to depend on itD. depend on9.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you think of ______ the problem?A. solvingB. to solveC. solveD. solved10. Don’t you know that politicians seldom keep _______?A. promiseB. their wordC. their wordsD. their remarks11. _______ all the boys in her class Mike was the most honest one, Kate believed every word he said.A. Because ofB. BecauseC. AsD. For that单句改错1.We all know that PO stand for post office.2.He is easy-going, and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likes him because he in fondof making stories and jokes.Grammar单项选择1. You can give the books to _______ need them most.A. anyone you thinkB. whoever you thinkC. no matter who you thinkD. those who2. ______ has helped to save the drowning girl is worth praising.A. WhoB. The oneC. AnyoneD. Whoever3. I hate ________ when people with their months full.A. thatB. theseC. themD. it4. —Look at the over there. She’s already forty.—You are joking. She doesn’t look _______.A thatB it C. so D. this单句改错1.I remember what this used to be a quiet village.2.Father asked what the matter was with the machine.Task/Project单项选择1. It ______ to me that I could get the job.A. never occurredB. was never occurredC. never took placeD. was never happened2. The president spoke at the business meeting for nearly an hour without_________ his notes.A. bringing upB. referring toC. looking forD. trying on3.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concert given by the famous Hong Kongsinger?—Not so good. In fact, it _____ to be a great disappointment.A. turned upB. turned inC. turned downD. turned out4. — The weather isn’t good enough for an outing, is it?—Not in the least. We can’t have ______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A. a worse dayB. a nicer dayC. such a bad dayD. so fine a day5. They are _____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A. looking atB. looking forC. looking afterD. looking into用适当的介词或副词填空1. Some characters have been made more complex _____ time, and hard to write, hard to recognize.单句改错1. Disabled people don’t like being made fun.《学生双语报》30期Vocabulary(词语专练)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填写所缺的单词,并注意使用其正确形式。

七年级数学试卷错题集

七年级数学试卷错题集

一、选择题1. 错题:3 + 2 × 4 = 20正确答案:3 + 2 × 4 = 11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乘法优先级原则。

2. 错题:8 ÷ 2 + 2 = 7正确答案:8 ÷ 2 + 2 = 6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除法和加法的顺序。

3. 错题:5 × (3 + 2) = 25正确答案:5 × (3 + 2) = 25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4. 错题:0.5 × 0.5 = 0.25正确答案:0.5 × 0.5 = 0.25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5. 错题:(-2) × (-3) = 6正确答案:(-2) × (-3) = 6错误原因:题目本身正确,但误以为题目有误。

二、填空题1. 错题:一个数的3倍加上4等于24,这个数是()正确答案:8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代数方法解方程。

2. 错题:如果a = 5,那么a - 2 =()正确答案:3错误原因:未正确进行变量替换。

3. 错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正确答案:18平方厘米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

4. 错题:一个数的平方根是5,那么这个数是()正确答案:±5错误原因:未考虑平方根的正负。

5. 错题: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正确答案:1/2错误原因:未正确理解倒数的概念。

三、解答题1. 错题:解方程:2x - 5 = 11正确答案:x = 8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 错题:计算:(-3) × 4 + 2 × (-5)正确答案:-14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规则。

3. 错题:求长方体的体积,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

正确答案:192立方厘米错误原因:未正确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

4. 错题:计算三角形面积,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总复习 易错题3(无答案)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总复习 易错题3(无答案)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二年级4班错题集
拟卷人钱咏梅
1.看下图,交换天平两边的数字球,使天平两边的三个数这和相等,
2.7名男生排成一列,如果在每2名相邻的男生之间插进2名女生,一共要插进多少名女生?
3.第一小组的6名少先队员一共种了26棵树,除了组长王英多种了2棵树外,其余同学种的棵数同样多,王英种了多少棵树?
如果又买来6盒钢笔,算一算,又买来多少枝钢笔?
5.把一根20米长的绳子,剪成相同的几段,一共剪了4下,每段长多少米?
6.一块橡皮1元2角,如果全付2角的纸币,那么需要付几张才够1元2角?
7.装配车间运来12个轮子。

(1)全部用来装三轮车,可以装几辆?
(2)全部用来装自行车,可以装几辆?
(3)如果有15个轮子,那么全部用来装哪种车比较合适?可以装几辆?
8.把下图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9.在一块长方形池塘的四边栽树,每边栽6棵,至少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10.先想一想怎么改写算式能使计算简便些,再计算。

5+5+5+5+5+3
3+3+3+3+3+3-2
7+4+4+4+4
11.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如下图所所示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如果每块木板长6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部分长2米,现在木板长多少米?
12.同学们去看演出,每排座位坐4人,则每排还空2个座位,如果把5排座位全坐满,那么可以坐多少人?。

三下数学错题库全解

三下数学错题库全解

三下数学错题学号:姓名:周末卷1一、计算背包太阳帽太阳镜登山鞋水壶照相机80元8元60元400元20元2400元买3幅太阳眼镜和2个水壶要多少钱?二、应用发车时间7:45 目的地距离约200千米的杭州大巴士:60千米/小时小汽车:80千米/小时1. 3小时候大巴士还距离杭州有多远?此时,小汽车到达杭州了吗?2.估计一下,大巴士和小汽车的到达时间大约是几时几分?3.飞机的时速可以达到240千米/时,那它一分钟能飞多远?买东西藕粉龙井茶叶水晶六和塔丝绸画扇8元/包60元/盒20元/个15/把迪迪100元正好花完,他有肯能买了哪些纪念品?请写出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三、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965+997 17+139+83+261+88+112 9+99+999+9999+99999 476-398 2547-136-364 400-99-1-98-2-97-3-96-4周末卷2一、填空速度时间路程飞机360米/秒5秒火箭2分钟960千米单价数量总价铅笔盒5个120元苹果12元/千克600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王师傅8小时400个零件佳佳口算:15道/分钟90道4. 月亮1小时绕地球飞行约28800千米,那么1分钟约飞行()千米,1秒约飞行()千米。

二、解决问题1.水笔原来每支1元,后来每支涨价2元,现在18元可以买几支水笔?2.王伯伯要给540棵树喷药水,已经喷了216棵。

剩下的要在3天里喷完,平均每天要喷多少颗?三、小机灵1. 300÷◇=〇 300÷★=▲◇是★的5倍,▲比〇大60,〇= ▲= ◇= ★=2. 王师傅带了480元去商店买饮料。

商店里有大瓶饮料和小瓶饮料。

大瓶饮料单价是小瓶饮料单价的4倍。

买小瓶饮料要比买大瓶饮料多180瓶。

求大瓶饮料和小瓶饮料的单价。

基础天天练12 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1. 爸爸上午8:00上班,上午11:30下班。

()2.电影下午1:30开始,下午3:00结束。

小学三年级错题集2

小学三年级错题集2

小学三年级错题集21.李师傅每天生产零件1000个,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是李师傅的2倍,两位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中合格的是不合格零件的99倍。

两位师傅每天生产合格与不合格零件各多少个?2.甲仓和乙仓各存粮若干吨,如果从甲仓取出8吨粮食放入乙仓,那么甲乙两仓存粮吨数同样多;如果从乙仓取出5吨粮食放入甲仓,那么甲仓粮食的吨数是乙仓的3倍。

问甲乙两仓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吨?3.甲的钱是乙的4倍,甲用掉260元,乙用掉20元后,两人钱数相等。

求甲乙两人原有多少钱?4.小明和小丽做题,小明已经比小丽多做了4道,如果小明再做6道,那么小明所做的题数就是小丽的3倍,两人各做了多少道题?5.要拼搭一个棱长是5cm的正方体,需要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

6.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用8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方厘米。

8.把一根长8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9.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10.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两个仓库共有存粮173吨,从第一个仓库运出38吨,此时,第二个仓库的粮食是第一个仓库的2倍还多6吨,求第一个仓库、第二个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12.水果店里有苹果和梨共123筐,已经卖出8筐苹果和15筐梨,剩下苹果的筐数正好比梨多3倍,水果店里原有苹果和梨各多少筐?13.甲、乙、丙三人共有图书56本,乙的本数是甲的3倍,丙的本数是甲的四倍,甲乙丙各有图书多少本?14.一根电线长240米,把它截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2倍,这三段电线各长多少米?15.利用四则运算规则巧算(64某75某81)÷(32某25某27)99999某26+33333某22(200+198+196++2)-(1+3+5++199)16.明明脸朝东,那么他的右手方向是。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锦集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锦集

二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易错题锦集(一)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18盒酸奶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

A.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B. 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C. 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B 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C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D 非公有制经济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1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下列行为违反这一规定的是( )A 快餐店老板销售快餐时根据顾客身份实行差别定价B 国家在高考政策上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当照顾C 某地规划的妇幼保健院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为1:3D 中国人民银行某分支机构在招录职员时要求身高1.70以上参考答案: A25.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一重要论断的依据是( )A 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形势已经明朗B 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决定性影响C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要潮流D 全球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会发生重大危机参考答案: C.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6.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坚持两点论,全面地认识问题C. 坚持重点论D. 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认识问题7.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是相对的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9. 在认识中坚持反映论的原则( )。

A. 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 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 是唯心主义的观点3. 在(),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A. 党的八大上B.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C.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27.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供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 紫外线消毒B 氯消毒C 汞消毒D 臭氧消毒参考答案: B29. 严复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某一先进理论,被康有为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这一理论指的是( )A 天体运行论B 热能传感论C 流体动力论D 生物进化论30.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召开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重大贡献之一是( )A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B 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C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参考答案: A5.长时间以来,食品安全领域“九龙治水”的现象饱受诟病,“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忻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答案】D。

解析:(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故本题答案选D6.雅安芦山地震后,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益人士、普通网民纷纷在第一时间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关注抗震救灾。

“微力量”汇集抗灾救援大能量,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这主要表明了:A.人们可以根据主观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带有主观色彩而具有主观性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答案】C。

解析: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故本题答案选C8.“土生土长,仁慈仁爱,育满堂才俊儿孙,倾六十春秋建天第一村。

求真求实,创新创奇,握真理挡风沐雨,近十亿农民书写千年功德经。

”吴仁宝用毕生的追求,展示了“一个党员一辈子的为党、为国、为民情怀”。

吴仁宝用他的传奇一生告诉我们: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B.只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就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A。

解析:价值观就是我们用来判断人世间之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黑白与是非、大小与多少等等的情感体系,它是自我思想的一种外在体现,是它引领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

11.宁夏平罗县三农土地股份制农场在土地流转形式上大胆创新。

该村农民用土地入股农场,一亩地算一股,每亩地保底股金420元,年初年终各付一半。

农场利润的30%用于员工福利,其余70%按照6:4的比例分配给经营者和股东。

这罩农民土地入股后获得的收益属于:A.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技术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经营管理要素分配【答案】D。

解析:故本题答案选。

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故本题答案选D。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这体现了( )。

①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③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民生问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解析: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十分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这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了十分具体的着力点13. 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

A. 四项基本原则B. 平等互利原则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反对霸权主义原则解析: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22. 下列行为载体所承载的行政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某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某胡同的拆迁决定B.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奥运会期间交通管制的通告(该通告规定了奥运会期间某些道路在某些时段的禁行以及限制通行的内容)C.某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出该市的车辆的收费标准D.某部委发布的要求所有的医院均不得与某企业签订某种药品买卖合同的通知22.【答案】AD。

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对象所实施的行为。

一般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也以非规范性文件表现,如针对不特定人或事的一次性适用的决定、通知等。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特定的人或事为对象所实施的行政行为。

由此解析可知A、D项中的行政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B、C项中的行政行为则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24. 下列哪些情形不成立累犯?( )A.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拐卖妇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B.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

假释的第2天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2年,期满后15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管制1年24.【答案】BC。

解析:累犯包括两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

对于前者,只要曾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视为累犯。

对于后者,必须同时满足:(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

因此选项D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

选项A完全符合普通累犯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累犯。

选项B考查的是缓刑期满的人能否构成累犯。

《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因此,构成累犯必须是有期徒刑被执行完毕或被赦免。

《刑法》第76条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所以,对于缓刑考验期满的人来说,其有期徒刑并未执行,当然不存在“执行完毕或被赦免”的情况,所以缓刑考验期满又犯罪的人,不可能构成累犯。

选项C属于“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罪内”,由于此时刑罚并未执行完毕,因此不能构成累犯。

26. 林某受某电影制片厂之邀,将自己的一篇小说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改编完成后,导演李某又请林某为其主题歌谱曲。

1999年9月,电影拍完后,未获审查通过,此时林某已出国无法联系。

无奈,电影制片厂只好先后请王某、张某修改原剧本,其中张某仅在王某修改稿基础上略作改动,但拍出的电影仍未获得审查通过。

林某归国后,重新修改了剧本,导演李某遂以该修改稿为基础,参照王某、张某的修改稿,完成了拍摄工作,并获得审查通过。

该片上映前,林某为一电视剧谱曲,林某将为该电影的谱写的主题曲稍加改动又给了电视剧制作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电影剧本为合作作品,应由林某、王某、张某共同享有著作权B. 电影剧本不是合作作品,著作权只能归林某一人C. 林某将已经发表的电影作品中自己谱写的主题曲许可他人使用,未征得制片人同意,侵犯了制片人的著作权D. 林某将已发表的电影作品中自己谱写的主题曲许可他人使用,是合法地行使自己的独立著作权,不构成侵权26.【答案】BD。

解析:王某、张某没有参加创作,不享有著作权;对于改编,没有独创性的成果,不享有改编的著作权。

对于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