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块一农耕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3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课时强化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强化演练3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锦州检测)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解析:首先应该明白利玛窦所说的贵族政治其实是官僚政治。其意思很明显,在君主制下,虽然是君主专制,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皇帝决策也要考虑大臣的意见,所以体现官僚(内阁)对于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内阁的史实。

答案:D

2.(2016·宜春四校模拟)“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画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②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③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④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④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混淆了农学和天文学,②说明了农学的时效性,③不能正确认识农谚是长期经验的积累,④农学经验目的就是提高粮食产量,所以属于精耕细作。因此正确的是D项。

答案:D

3.(2016·山西榆社模拟)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解析: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A项错误;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与材料中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山东押题卷)清朝康熙年间,苏州地区“百年田地转三家”,到乾隆时,竟是“十年之间,已数易主”,“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土地兼并的加剧

C.专制制度的强化D.租佃关系的盛行

解析:材料主要展示的是土地转手日益频繁,与C、D两项无关。本题容易误选B项土地兼并,但是要注意土地兼并是讲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材料是讲土地频繁转手,所以应该是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情况加剧。

答案:A

5.(2016·山东实验中学模拟)清朝有人记载在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 )

A.作物引进推动农副业商品化B.三省交界处工商业市镇出现

C.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D.区域差异造成市集贸易兴盛

解析:包谷就是玉米。用玉米酿酒,酒糟养猪,从而提高了粮食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所以是讲农产品的商品化。B、D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C项只是关注某些现象(酒和猪)导致的对主旨的误判。

答案:A

6.(2016·江西广丰模拟)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解析:材料中说明我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为了君主的统治,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规律是“统治性政权”,即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君主专制统治实质的正确理解。

答案:D

7.(2016·福州模拟)阅读下表《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地区人口分布状况》,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重视开发台湾地区B.区域之间发展存在差异性

C.闭关锁国阻碍了人口迁移D.小农经济使人口增长缓慢

解析:图表展示的是台湾各地人口分布的情况,并没有指出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的情况,所以排除C、D两项。从人口分布不能解释政府是否重视开发台湾,A项错误。从数字结构来看能够直观展示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8.(2016·河北南宫模拟)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

A.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财富观念发生变化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解析: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少数地主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也说明了这些,所以A、B两项错误。土地所有权分散,说明人们不在全力关注土地,而是关注其他财富,这显然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贫富主要是穷人的观念,观念越强,说明贫富差距越大,所以D项表述没有关系。

答案:C

9.(2016·浙江丽水模拟)我国古代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势力形成割据,非常重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属于元、明清三代的做法是( )

①省官互迁②设立内阁③密折奏事④改土归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始于元朝对地方的控制。②是在中央,排除。③④是清朝。

答案:A

10.(2016·江西广丰模拟)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解析:从材料中“天下有四聚”可分析出A项“统一”说法有误;“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说明当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D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