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标要求的说明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43. 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一、填空题。

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44.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

1. 班主任要善于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促进其自我教育的契机。

2.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影响、感染别的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4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3.批评艺术中的缓一缓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避一避指的

是保护其自尊与隐私,冷一冷指是要心平气和,绕一绕指的是(正面冲

二、选择题。

突不可要, 旁敲侧击效果好)

1.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告诫老师们4.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立即(批评),有些事情放一段时间后再

要关注教育教学的(A)。

处理,效果比当时处理要好很多。

A. 细节

B. 关键

C. 整体

5.即使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其(人格尊严)也都应受到保护。

2.对学生的(C),是教育智慧产生的一个重要源泉。

6.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寻找学生错误中的(亮点)。

A. 关心

B. 理解

C. 充分了解

7.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批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

3.教师的主要工作是(A)的工作。

育的(目的)。

A. 育心

B. 做研究

C. 教学

8.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

4.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A. 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 创造性

9.没有爱是苍白的教育,而没有(智慧)则是愚昧的教育。

5 .批评学生时的“四少四多”:少直接,多铺垫;少当面,多书面;

10. 教师要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地(悦纳)自己和学生。

少批评,多赞美;少(不)批人,多--- ( A )

11. 智慧和(爱心)是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

A. 多批事

B. 多批物

C. 多表扬

12. 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6.(A)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过程,其13.班主任要善于做忠实的(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目的在于巩固良好行为,鼓励良好行为的再发生。

14.只有具有(童心),我们才能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站在孩

A. 表扬

B. 惩戒

C. 惩罚

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蹲下来和孩子玩乐一起,才能悄悄地走进孩

7.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面对内容和实质各不相同的学生问题,

子的心灵世界。教育者必须讲究批评的(C)。

15 .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而育心的关键是树立那些学困生和

A. 方法

B. 地点

C. 艺术

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8. 怎样表扬学生(ABC)

16 .教育是一种手段,但更是一个过程,是师生(相伴成长)的一个

A .教师要了解学生,善于发现美。

过程。

B .教师要挖掘学生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17.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

C .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效果有时更好。

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9 .每个教师应该至少将自我一分为三:一个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

18.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谁也无

享受教育的过程;一个在思考、指引实践的方向,规划自己的成长;另

法预测他们的未来;班主任要善于因势利导,用爱心和智慧点燃孩子生

外,还需要一个“我”,站在一旁(B)和评价、收集生活的阳光。

命的灯塔。

A. 埋怨

B. 欣赏

C. 表扬

19.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

10.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健康心理表现的是(B )

20.优秀的班主任往往都懂得(放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A 、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和能动性,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和创造一些锻炼、成长的机会。 B. 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21. 学科整合的方式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重组式。

C. 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22. 课堂教学导入应具有思考启发性、趣味生动性、形式多样性、简

D . 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明扼要性、知识联系性。

11.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

23. 教师的教学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有课堂口语、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念是(B)

24. 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适度性、互助性、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开放性。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5. 板书设计的“五要”指:要有计划性、要有规范性、要有完整性、

13.解决教育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B)。

要有针对性、要有艺术性。 A. 爱心 B. 专业能力 C. 耐心

26. 板书设计的形式有提纲式、线索式、总分式、版图式、对比式、

14.教育智慧体现在(A)、(B)的学生管理实践中。

合作型板书。

A. 民主

B. 科学

C. 友好

27. 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

15.在教师成长过程中,(A)大于苦干。

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

A. 反思

B. 巧干

C.认真

28. 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

16.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

种。

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A)和教学效果的(A)。

29. 课堂教学中发生偶发事件时的应变方法有:顺水推舟法、另辟蹊

A. 高低、好坏

B. 提高、体现

C. 改变、突破

径法、以变应变法、自我剖析法、以静制动法、将错就“措”法、爱

17. 课堂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心感化法、巧妙暗示法、暂时悬挂法等。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30. 老师在作业设计时必须做到“三个结合”:结合重点、结合难点、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C、兴趣 D 、知觉

结合学生。

18.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

31.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组织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

A.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背诵

32. 评价合作学习最终的目标和尺度是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

19.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

有进步。

—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33. 课堂自主学习有效策略:一课一专策略、一课多能策略、因材施

A. 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 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教策略、生活经验策略、串珠引线策略。

20.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 C D)

34. 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它恰恰是知识的生长点、

A. 可操作性

B. 验证性

C. 教育性

D. 探索性

教学的拨发点。21.“融为一体”,更多地强调师生在(B)上的协调一致性,而不是

35. 串珠引线策略就是指设计问题中心,将其他问题统领起来,通过

说师生之间应没有距离。

问题中心的突破,从而带动其他问题依次突破。

A. 方法

B. 目标和情感

C. 关系36.

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22.教师要做(B),与学生一起分享忧与乐。

37. 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A. 严师

B. 老顽童

C. 长辈

38. 时间应该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

23. 教师具备亲和力有以下哪些特征( A )

39. 严格要求是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表现。

①. 是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

40. 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

受教育者的融合程度

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②. 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

41.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亲切感及信赖感。

设计。③. 亲和力的强弱反映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

42. 课程标准的前言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关于目

④. 亲和力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具体表 C.设置悬念,预示新课 D. 画龙点睛

现45. “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本身也不是目的,升学当然更不能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为目的。”这句话说明的观点是(

B )

24.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用生活来教育 B. 为生活而教育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生活等于教育 D. 教育即生活

C 让学生学会知识

D 师生的交往互动46. 读懂教材的目的是( C )

25. 所谓“一视同仁”是指( C ) A. 照搬教材 B. 避免给学生讲错误知识

A. 是教师要合情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C. 在理解教材以后更合理地处理教材,给学生呈现更合适的教学

B. 是指老师象圣人一样对百姓同等看待,同施仁爱。

内容

C. 是指教师不能因为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在对待学生时加

D. 把作者的观点无批判地呈现给学生

以个人偏好。47. 我县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

26. 如果班干部是通过学生(A)选举产生的,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了不同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 A )

支持。 A. 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A.民主

B. 自我推荐 B. 以提高学生成绩来设计

27.对学生爱的更高层次,应该是理解、信任和(A)。 C. 找出包医百病,应对所有教育情境的方法。

A. 尊重

B. 认可 D. 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教学成绩

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48. 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师生健康和安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全的保障是教学空间管理的( D )

C.都是主体

D. 都是客体 A.民主性要求 B. 教育性要求 C. 科学要求 D. 第一要求

29. 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49. “张俊同学认真听同学回答问题,表现很好!”这是( D )

A. 服从

B. 尊重

C. 赞赏

D. 引导 A.评价行为和过程 B. 评价纪律 C. 评价结果 D. 评价人格

3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50.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D )

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C )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教师成长④情感、态度、价值观

A. 陶冶教育法

B. 说服教育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C. 榜样示范教育法

D. 实践锻炼教育法51.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31.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C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①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③展现教学过程

的魅力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2.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 )52.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

A. 民主平等

B. 关心学生

C. 以人为本

D. 鼓励学生学活动。( A )

33. “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 A.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 A )的发展观。53.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34.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 54. 学生的各项发展中不是课程的落脚点的是( D )

A. 民主的

B.平等的

C. 对话的

D. 互动的 A.全面发展 B. 终身发展 C.个性发展 D.身心发展

35. 对课程整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的几门相近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课程;

三、判断题。

B. 课程整合就是各种姿势之间的拼凑与叠加; 1.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

C. 课程整合就是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实现方式相同。(×)

D. 课程整合就是学科间的整合。 2.导入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

36. 对课堂导入的具体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 )

设计,灵活运用。(√)

A.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技能,是影响学生

B.课堂导入可以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

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C.课堂导入可以起到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领作用; 4.板书设计是思维的外壳,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有极强的个性

D.课堂导入可以起到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特征。(×)

的作用。 5.课堂教学“提问什么”的实质是选择和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的问37. 下面对提问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A)

题。(√)

A.常规管理性问题起到管理学生的作用; 6. 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是有效提问和有效教学的前提。

B.记忆复述性问题起到有效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

C.判断说理性问题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7.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活动的过程。(√)

D.启发探索性问题起到引发思考探索的作用。8.探究性学习具有学科综合程度高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自主性

38. 下面对“探究性学习”论述错误的一项是(B)

强的特点。(√)

A.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探究的结果;9.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他

B.探究性学习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而非知识技能的应用;

们是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而不是三种学习方式。(√)

C.探究性学习重在参与探究性实践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10.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弱化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取代学生的

D.探究性学习重在课外实践而非教材内容的解读。

体验和感知,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39. 下面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设置不恰当的一项( B )11. 多媒体课件作用的大小是由课件本身决定的。(×)

A.把握重难点;

B. 基础知识;12. 仔细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入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关注最近发展区

D. 学生易错点。

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40. 对作业有效性的叙述正确的一项( D )13. 教师的教育价值在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

A.作业的效果;

B. 作业的效率;

因。(√)

C.作业的效益;

D. 三者都是。14. 课堂的自主学习应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握教学设计方向。

41. 不属于课堂自主学习中常见问题的是( D )

(√)

A.过分自主,放任自流

B. 忽视生态,强于设计15. 教学反思就是静坐冥想,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式的回忆漫想。

C.零问碎答,无的放矢

D. 一线串珠,分层施教

(×)

42. 教师反思自身素质问题时错误做法是(A)16.写反思日记必须具备“挑剔问题”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的

A.学生用心努力够不够;

B. 知识传授方法是否恰当;

计划。(√)

C.学生学法是否可以改动;

D. 教学目标确定是否过高。17.观课说明等同于说课,都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

43. 下列语文作业设计中不属于创编型作业的是( B )1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A.表演课文

B. 收集资料19.“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基于对师爱的信

C.仿写续写

D. 动手操作

任。(√)

44. 不属于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是( A )20. 关注教学效益就要专于学科本位,画地为牢。(×)

A.由此及彼,循序渐进

B. 归纳总结

四、简答题。不恰当。讨论问题设计不当。不知如何参与讨论。教师缺乏有效引领。

1. 什么是了解学生?13. 怎样才能选择好小组合作的恰当时机?(P177)

答:所谓了解学生,概括的说就是摸清学生过去的“所作所为”,现答: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应选择在:一.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二.个在的“所思所想”。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三.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四、独2. 一个自身素质不错的孩子,纠结在听够了就玩的状态中无法自拔,恰

立完成低效率时。五、个人认识较片面时。

当的解决方式是什么?13. 简析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

答:所谓恰当的解决方式就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有答:(教材298 页)1 .特殊意义: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

全面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如通过观察,师的自我教育。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第谈话,调查等手段了解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沟通的基础上发现学生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的闪光点,然后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补救措施,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 2 .教学反思的存在价值首先,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

习惯,促进健康发展。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其次,教学反思的基本出发点是3. 教师应如何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利用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去

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因而,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呢?互动等,就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第三,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答:1、教师通过校园生活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2、教师通过家

访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3、要多启发诱导,经常激发他们学习的积

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第四,教

学反思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而,教师角色变成了

极性。学习型、研究型。最后,教学反思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

4. 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应注意哪几点?

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思维质量得以提高。

答:因人而异,找各样学生谈话 3 .反思的新作用:(1 )反思可以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特色表扬和批评要注意度、量和风格(2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3 )加速自己的教批评要注意分寸师专业化进程

5. 表扬过程中针对问题学生我们应注意到哪几个原则?14. 先学和自学有什么追求和价值呢?

答:以鼓励为主的原则、以引导为主的原则、以促进转化为主的原答:首先,先学和自学立足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和

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原则。自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

6. 表扬学生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到的问题,学习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

答:少表扬学生的聪明或能力; 少表扬学生某一行为的结果; 多表扬学

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

生的方法再次,先学和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

7. 试简析下面《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何问题?怎样修改更15. 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的便利有哪些?

恰当?答:1 、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拓展了人的视野。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设计 2 、多媒体提供了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

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3 、多媒体提供了互动平台,互动的适时性、虚拟情景中的平等性。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4 、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来源。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6. 怎样才能让有效议课致力理解教学?答:(教学目

标不具体,语言模糊不清。)答: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

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 2 、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 3 、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精神。 4 、有效议课要致力于推进有效教学。

2、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 5 、有效议课要致力于发线教学中的关系和可能。

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17.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划分评价的类型?

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答:1、关注过程行为的评价和关注结果人格的评价。

3、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 2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方

式,培养概括能力。 3 、高厉害评价和低厉害评价。

8. 试简析《郑和下西洋》教学片断中的提问存在什么问题? 4 、横向评比和纵向评价。

《郑和下西洋》教学片断 5 、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师:郑和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出色的航海家?18. 考察教学效率要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从哪些方面来评判学生学得如何生:是。呢?

师:他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探险家?答:1 、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

生:是。关注度学生的目光是否跟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倾听是否全神贯注。

师: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到自豪吗?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很投入,很积极的参入教学的全过程,是否生:自豪。对问题情境关注,表现出浓厚兴趣。

答:出现反复提问。问题毫无价值、学生无需动脑筋的问题,容易2、从学生的交流答问看参与度

造成学生脑疲劳,影响学生思维深度的发展。问题的水平有限。一是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看学生能否自我

9. 概括说明教师在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三看回答问题是否自信确切。

答:1、问题的表面化、简单化;2、问题的随意性;3、问题形式3、从学生的动手操作看实践度

的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的简单化;4、问题设计缺乏梯度;5、教师提问的

一是实验操作前的准备交流是否迅速,二是实验中的分工合作是否

范围缺少普遍性;6、提问缺乏互动性;7、提问缺乏艺术性。

到位,三是实验后的总结与反馈是否有效。

10. 简答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哪些?(P121) 4 、从学生的提问质疑看思维度学生是否能大胆提问,能发表创造

目光注视法。情绪感染法。趣味激励法。目标指引法。疑问法。停性。

顿吸引法。激励法。扮演法。语言表演法。暗示法。 5 、的意见或见解,能做到乐问,善问。

11. 简述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19. 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不同学科答案不同)

答:利:1、恰当使用现代技术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培养问题意识;2、变微观为宏观,变无形为有形,突破教学重难点;3、

变无法实现为现实,提高教学效率;4、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

体现学科特点。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弊:1、为追求使用课件,不关注学情,导致事倍功半;2、不择时20. 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不同学科答案不

机使用课件,学生缺乏真实体验;3、盲目选择多媒体素材,分散学生

同)

注意力;4、一味追求信息容量,误导学生学习;5、为了技术而使用技

答: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

术,忽视传统教学的作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

12. 简要说说围绕问题进行有效讨论的意义?常见课堂教学组织讨论的

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问题有哪些?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答:意义: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21. 制定新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答: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

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注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期望发展水平的统一

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多元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教学发挥学生特殊功能与课程整体功能的统一

相长的目标。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依据问题:讨论目标不明。讨论参与低。讨论不关注实效。讨论时机22.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

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23. 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数学活动中去。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

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

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内容标准:根据上述的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晰的行为动词来阐述目标。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同时要求在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

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同时也是引导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

关于课程标准的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性质: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

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

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

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

适应性。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

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记住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

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

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

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

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

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

证等活动过程。

4.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

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

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

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

数学活动经验。

5.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

2001 版课程标准和2011 版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以数学为例)与2001 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 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 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

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 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

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

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

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 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

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 条”改“5 条”

2001 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 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 条”改“5 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 6 条改为5 条,将2001 年版

的第 2 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

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

活动”。

2001 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

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 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

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

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01 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 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

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 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 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

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

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

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

和引导作用。

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四) 一、填空题 1. 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些具体的形式。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活动的()。 3. 自主型教学方法,至少应注意()、()、()等几个问题。 4.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的过程。 5. 数学教学活动的(),也是教学活动的()。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的地位。 6. 学生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 8.(),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9. 教学方法,那就是“( )”。 10.无形的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还有课堂上的气氛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中每个小题的答案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记为零分)

1.研究表明,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最大的在于三个因素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B.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C.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评价。 D.学生的起居与饮食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A.前期组织准备 B.任务提出 C.理解数学 D.学习评价 三、名词解释 1.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2.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有哪些? 2 在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时,至少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提示型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主要的一些具体形式有哪些? 五、问答题 怎样理解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每格1 分,共20 分 二、)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_ 全面__、_持续_、_和谐__ 地发展。 三、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 实践__、自主探索__与_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___与_合作者_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_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__和_情感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二、选择题(1-5 为单选,6-10 为多选,每题2 分,共20 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过程。[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①

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 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 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 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三、案例分析:(30 分) 《找规律》片断描述: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大家看,学校板报的花边被淘气的小朋友擦掉了一些,你能把他补 充完整吗?它们按什么规律来排列?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条 更漂亮的花边?用你们的图形学具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花边,摆完后全班同学离开座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参观其他组同学的作品,然后交流汇报:你最喜欢谁摆的,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生1: ○○□□□○○□□□,我是按2 个圆形3 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摆的。生2:我是这样摆的,○□○□○□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于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动手实践”的看法。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天津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 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 践。 13、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是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

简答题 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4、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有什么差异? 答: 5、探究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一、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二、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三、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四、重视合作学习五、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7、怎样理解“自我反思”? 答、“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 答: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②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③“四因素”过程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 ④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⑤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⑥学习是学生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对过程。 ⑦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知识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9、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超越是什么? 答: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观主要是什么? 答: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7-04-20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2017小学语文教师招考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2、分解式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的目标叙写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每点1.5分) 2、“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3分)举例略(3分) 3、(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各3分)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7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7

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中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 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她提出了 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 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 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 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中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中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 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 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 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 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

2020年-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师职业道德 一、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二、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二)新课程改革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 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1、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 2、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3、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 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 5、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6、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六、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 总 一填空 (1)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2)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3)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部分。 (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二、谈谈你对数学教学的看法 答: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在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三、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应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中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技能有着教学语言的共性和数学语言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 (2)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体现教育性 (3)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4)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 (5)教师必须掌握多种口语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6)教师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技能。 四、简答题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简述"说课"的内涵及特点。 答:(1)要点:1)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体现教育的个性化。2)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既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关注学科内各领域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学科与其它科学的联系。3)教学内容适应公民的现实需要。数学学习的内容是非常现实的,是公民需要的基本数学素养。4)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与猜想的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2)答: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自我认识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面对其它数学教师(主要是同一年级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和()。 2.语文课程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 3.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语文课程评价是指以()为依据,以()为手段,以()为目标,对语文课程的有关因素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方案及语文成果等诸多方面作出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5.语文课程评价的范围比语文教学评价要广,它的范围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即认知领域,还要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6、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是根据()和()来确定的,并从根本上规范和引导着语文课程评价的运行方向。其中最能反映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规律、对评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则有()、()、()、()、()、()。 7.语文课程评价可以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所在等,从而改进语文课程。指的是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 8.《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的语文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由单一转向多元。三个维度即:(),(),()。五个方面即:()、()、()、()、()。 9.识字评价重在考察学生()、()、()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10.(),()是评价学生习作的首要目标。 11.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区分不同文体,并考察其对内容的理解。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12.评语法是指()。语文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的是(),用以展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13.形成性评价是指()。定性评价是指()。 二、判断题: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 A卷 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她所说的超过她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见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 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能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教育综合考试试题及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1951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2-04-20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2012小学语文教师招考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关注现实,应引导学生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2、分解式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的目标叙写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每点1.5分) 2、“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3分)举例略(3分) 3、(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各3分)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 1.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B.学校开展“小发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C.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 D.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2.()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A.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 B.爱护、理解、尊重与信任 C.关心、理解、爱护与信任 D.爱护、理解、关心与信任 3.班主任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评论,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不少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5.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思想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A.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6.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互相打闹,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的是(多项选择题)。 A.立刻制止,当众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C.当着全班的面将两位同学叫出去批评

D.眼神示意,下课后处理 7.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以下属于课外活动的有(多项选择题)。 A.参观访问 B.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C.实验课 D.课外阅读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果断型 9.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需要做到(多项选择题)。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B.通过集体教育教会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D.利用规章制度疏导、启发学生,并选择适当机会进行表扬和批评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1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 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加强德育工作 B、确立教育目的 C、设计课程体系 D、选择教学方法 9、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 A、迁移 B、熟练 C、同化 D、泛化

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2、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14、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 A、确定目的 B、执行计划 C、制定计划 D、动机斗争 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 ) A、肯定与否定 B、增力与减力 C、激动与平静 D、紧张与轻松

202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0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 (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性 与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 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 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 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

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 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富贵不能 淫,,威武不能屈。(《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④感时花溅泪,。(杜甫)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3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七) 1.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C.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提高社会效益 D.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国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3.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体现的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我决定论 4.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①主张国家利益至上②反对将人置于次要地位③主张个人造就自己④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⑤忽视个人的责任承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体现了知识具有() A.认识价值 B.能力价值 C.陶冶价值 D.实践价值 6.以下选项不属于经验主义课程论观点的是() A.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 B.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C.课程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生活的范围 D.课程应给儿童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 7.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是() A.积极型正式组织 B.消极型正式组织 C.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D.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观的变革?() A.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B.从理论学习转向重实践操作 C.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D.从以教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9.“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应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0.课程内容组织中,虽强调保护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念,并把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统一起来,这体现了课程逻辑规则的()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发展性 11.蒸汽时代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电气生产时代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水平,自动化时代要求工人具有高中和专科以上水平。这说明影响教育培养规格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政治经济制度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考点汇总(完整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考点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