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多发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第十八页,共1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复合伤是指两个(liǎnɡ ɡè)或者两个(liǎnɡ ɡè)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 用于机体引起的损伤。3、检查循环,控制出血,建立循环。二、进一步评估:从头到脚的评估。必
No 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
第十五页,共19页。
• 4 控制(kòngzhì)活动性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 手段。迅速控制(kòngzhì)伤口出血,加压包扎或清 创缝合,必要时加压输液或输血
• 5 用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 和度,如有变化及时记录。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 取相应抢救措施。
• 6 颅脑损伤者可静脉快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 ;胸部损伤者可行胸腔闭式引流;腹部损伤者行腹 腔穿刺、导尿;骨折者应给予临时固定
5、腹部创伤 腹腔内大出血、内脏 损伤。(易出现肝、胆、肠破裂
第八页,共19页。
• 6、盆部创伤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及 失血性休克。
• 7 、泌尿系创伤 肾脏损伤、膀胱破裂、 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道撕裂伤。(易出 现失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
• 8、脊柱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
(shénjīngxìtǒng)损伤。(易出现截瘫。)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 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 脉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16~20 G静 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 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 节滴速。如收缩压8~12 kPa者,争取在30 min内输入 平衡液1 500 ml,收缩压<7 kPa者,应在30 min内输 入平衡液2 000 ml。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2∶1,使其既 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达到合理稀释 血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初步评估
C 检查循环和
控制出血
暴露/环境控制 E
D 检查神经系统状
况—意识水平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
• (二)进一步评估
颈
病
骨
部
史 进一步评估
盆
损
、
伤
四 肢
胸
机
部
制 头
脊
面
椎
部
腹
部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法
• 简明创伤分度法(AIS)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SS)
头
面
AIS
颈
评分
胸
腹
将损伤的严重度分为0~9度
容易发生MODS
精品
二、多发伤的特点
(二)
发生率高,多为健康有劳动力的青壮年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六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大
临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床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精品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2
出现在伤后648h之内,这一 时间称为抢救的 “黄金时间”。如 迅速及时,抢救 措施得当,大部 分病人可免于死 亡。这类病人是 抢救的精品主要对象
3
出现在伤后数 天或数周,死 亡原因为严重 感染或器官功
能衰竭。
临床特点(四)
• 易出现“致死三联征”
低温
酸中毒
死亡
凝血功能 障碍
精品
临床特点(五)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急救措施
第一步骤 1、把握生命体征:检查呼吸、血压、心率、 意识、瞳孔。 2、脱去衣服,迅速估计伤情。
急救措施
第二步骤 1、心肺复苏,尤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 养。 2、迅速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同时 配血。 3、有明显外伤者给予包扎止血。 4、心电监护。
急救措施
损伤机制复杂 同一伤员可能有不同机制所致损伤同时存在, 如在一交通事故伤员可由撞击、挤压等多种机制致伤,高 处坠落可同时发生多个部位多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 多发伤具有加重效应,总伤情重于各脏器 伤相加。伤情发展迅速、变化快,需及时准确的判断与处 理。 生理紊乱严重 由于多发伤的伤情复杂,多伴发一系列复杂 的全身应激反应,并互相影响。易发生休克、低氧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颅内压增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 多发伤病人多个损伤同时存在, 可能互相掩盖,造成漏诊。合并颅脑损伤的伤员因意识障 碍而不能准确表达,增加诊断的难度。医生的专业局限性 也是造成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
3个 死 亡 高 峰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 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 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
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一事 件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为 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 破裂、骨盘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出血。如迅速 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 这类人是我们抢救的主要对象。
.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急救措施
概念
多发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来自所造成人体同时或相继 有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收到严重创伤。常伴有 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重者危及生 命。
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讲诉

监测呼吸功能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及时调整 通气支持措施。
循环系统支持与抗休克治疗
快速补液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晶体 液或胶体液快速补液,以 补充血容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多巴 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 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稳 定。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 碳酸氢钠等药物纠正酸碱 平衡紊乱。
循环功能监测与护理
多发伤可能导致患者循环功能障碍,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
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03
肾功能监测与护理
多发伤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医护人员需关注患者尿量、尿色
、尿比重等指标,及时采取补液、利尿等措施保护肾功能。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手卫 生、穿戴防护用品、使用一次性开放性伤口,应及时进行清创、止血和包扎,避免污染伤口和 加重感染。同时,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和换药频率。
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讲诉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引言 • 急救护理原则与流程 • 常见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康复期护理与健康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
讲述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旨在提 高医护人员对多发伤的认知和应对能 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 确地采取救治措施。
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和伤情严重程度,多发伤可分为颅脑外伤、胸部外伤、腹部外伤 、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伴休克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多发伤需要采取不同的 急救护理措施。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
• (四)留置导管
•
抢救过程中及时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观察患者尿液的颜
色、量、性质,了解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损伤、肾功能、有效循
环血量及抗休克效果。疑有空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胃
管并予以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疑有胸腔脏器
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
量,改善肺通气状况。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六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大
临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床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结语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的日剧发达,超高层
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
性,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
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
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给社会带
1. 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的颅内血肿、脑挫伤
2. 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 胸部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膈、 心脏、大血管 和气管破裂
4. 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
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临床特点(四)
创伤与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创伤急救的ABC原则
Airway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有需要 时进行人工通气。
Breathing
检查患者呼吸情况,进行辅助 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Circulation
评估患者循环,进行心肺复苏 和止血处理。
止血措施与处理
止血带
正确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避免 过紧或过松。
止血药剂
应用止血药剂加速止血过程,如 凝血带、止血纱布等。
创伤与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 课件
了解创伤与多发伤的定义、急救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掌握创伤急救中的 ABC原则、止血措施与处理,以及骨折、脱位和急性休克的紧急处理。
创伤与多发伤的定义
1
多发伤
2
指一个或多个部位同时发生的严重损伤,
如多处骨折、内脏损伤等。
3
创伤
指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组织损伤,如刀伤、 擦伤等。
压力绷带
正确使用压力绷带进行止血,并 定期检查血流情况。
骨折与脱位的紧急处理
骨折
稳定受伤部位,进行适当固定,如夹板、石膏等。
2
脱位
留意脱位部位的畸形,采取正确的复位方法,并稳定固定。
3
康复
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加速骨折和脱位的愈合。
急性休克的识别与处理
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血压、心率等,及时补充体液、维持循环。
急救基本原则
迅速判断伤势严重程度、保护现场、拨打 急救电话、稳定伤势,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多发伤的分类和识别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进行分类,如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四肢多发骨折等。
识别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出血、疼痛等,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
处理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引言概述:多发性创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到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其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
为了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抢救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的制定、急救措施、手术处理、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康复治疗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的制定1.1 专业团队的组建:建立由急诊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重症监护医生、护士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确保抢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1.2 制定标准化流程:制定多发性创伤抢救的标准化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和操作步骤,提高抢救效率和减少错误发生。
1.3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充足,以应对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需。
二、急救措施2.1 快速评估与处理:通过ABC(空气道、呼吸、循环)的评估,快速处理患者的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和休克等急危重症状。
2.2 控制出血和休克: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包扎止血等,同时进行休克的积极处理,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
2.3 保护重要脏器: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要及时保护重要脏器,如心脏、肺部、脑部等,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三、手术处理3.1 创伤评估与优先处理:通过全面的创伤评估,确定优先处理的创伤部位,尽快进行手术处理,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2 创伤手术的技术要点:在手术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创伤部位的清创、止血和修复,同时避免手术创伤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
3.3 术后监护与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包括呼吸、循环、体温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四、围手术期护理4.1 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2 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4.3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赋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匡助他们积极面对创伤后的恢复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多发伤患者护理》课件

具体操作
案例效果
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启动紧急救治流程,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和协作,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多发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
01
总结词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02
03
04
详细描述
针对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 题,采取了一系列心理护理措 施,包括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等。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
多发伤患者及家属可能面临巨大 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提 供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 恐惧等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 案及护理措施,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知,增强其治疗信心。
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急救技能
多发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医护人员需具备扎实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第一时 间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提高护理效果。
学科交叉
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 护理手段和方法。
资源整合
整合医疗、康复、心理等多方面的 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词
紧急救治、多学科协作
详细描述
介绍了一例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过程,强调了紧急救治和多学科协作的重 要性。
特点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处理 复杂等特点,需要紧急救治和护理。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多发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高 处坠落、挤压伤、爆炸等,其中交通 事故是最主要的病因。
病理机制
多发伤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系统,包 括创伤反应、炎症反应、凝血与纤溶 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作用,影响患 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
1、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咳嗽反射较弱或丧失 咳嗽反射的患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 4、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预防和减少肺不张的发 生。 5、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清除尿道口分泌物,鼓励患 者多饮水,以起到局部冲洗作用。 6、留置导尿的患者,定期更换尿管,必要时进行膀胱 冲洗,减少尿路感染与结石的发生。
3、联合伤: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
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常见的有胸腹联合伤、眶颅
联合伤等。
联合伤从狭义上讲是指胸腹联合伤,因为 胸腹两个解剖位置仅以膈肌相隔,有时腹部伤是 否累及胸部或胸部伤是否累及腹部在诊断上很困 难,因此,往往把此两处伤称为联合伤。
从广义上讲联合伤亦称多发伤。
作为ICU护士,要随时做好接收危重病人的准备。当接到值 班医生通知准备接收病人时,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一、床单位准备。将已经清洁的监护床铺成暂空床,气垫床充气备用。 二、仪器准备。开启床旁监护仪,接好电极片,确认ECG、BP、SPO2
等监护模块与导联线功能完好,检查氧气、负压吸引器,准备呼吸机、
该患者很年轻,病情危重又复杂,这给患者带来的 打击很大,在护理上怎样做可以帮助患者渡过当时 的心理处境? 1、主动关心、同情患者,紧急处理做到稳、准、 快,沉着冷静,让患者有安全感。尽力主动满足 患者的需求,让其感受到存在的温暖。 2、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时时体现积极主 动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做好说服开导工作,消除患者的急躁情绪。 4、尽可能多的接触患者,多与其交谈,以解除 患者的孤独感和压抑感。 5、护士应善于忍耐和克制,了解患者的挫折与 抗拒心理,不计较患者的过激言行,对致残患者 加强宣教,使其树立身残志坚的信念,克服困难, 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ICU病人一般都留置有多根管道,根据使用目 的如何分类和护理? 一般ICU的管道按用途可分为四类: 1、与引流有关的管道,包括脑室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胃管、尿管 等。 2、与输液有关的管道,包括中心静脉导 管、留置针等。 3、与监测有关的管道,包括有创血压监 测置管、中心静脉压测定管、漂浮导管等。 4、与通气有关的管道,包括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口咽通气道等。
2.迅速评估伤情,重点询问受伤史,分析受伤情 况。
3. 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必要的辅助检查。
4. 准备施行决定性治疗,如各种手术等。
评估时的注意点
不易注意到的伤势往往比容易注意到的伤
势更加严重或危及生命。 不要把注意力仅放在明显的伤势上。
(三)抗休克治疗
(四)营养支持
(五)防止感染
除颤仪、微量泵等。 三、护理用品准备。包括吸痰管、无菌手套、湿化水、留置针、血气针、
导尿包、锁穿包、胶布、采血针、采血管、输液器、注射器、三通、约
束带等。 四、药品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各种抢救及治疗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
液体、止血药等,注意药物剂量,确定在效期内、药液无变质等。
病人入室后护士应对病人进行哪些方面的常 规监护?
一、常规病情监测。
1、 主要包括循环监测 :ECG波形、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2、呼吸监测:呼吸方式、频率、节律、SPO2、机械辅助呼吸及血气分 析等。
3、神经功能监测:意识、瞳孔、生理反射等。 4、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等。
二、专科病情监护,主要包括:引流管的护 理,牵引的护理等。 三、输液监测,包括静脉通路维护、输液速 度控制、用药后的反应、出入平衡的控制等。 四、并发症监测,主要包括伤口感染、胸腔 感染、肺感染、尿路感染、出血、褥疮等。
处以上的损伤。如一个肢体有两处以上的 骨折,一个脏器有两处以上的裂伤。包括 腹部肝脾损伤、小肠多处穿孔、上肢多处 弹片伤、体表多处裂伤等。
2、多系统伤: 多个重要生命系统(如神 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等 系统)同时发生损伤。
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常表现为 多系统伤,如严重肺损伤合并大血管伤, 创伤分类统计时,一般不作为专门的分类 词应用。
以上讲的四类管道该病人均有,不管是引流管,还 是输液管,甚至是监测管道,其护理原则都有相同 之处:
一、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局部管理; 二、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三、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与打 折; 四、正确记录相关数据。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一、排出胸腔积液及气体,促进胸膜闭合, 预防胸内感染。 二、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 三、平衡压力,预防纵膈移位及肺被压缩。 该患者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 排出胸腔内的积血与积气,以促使肺复张, 确保有效气体交换,改善呼吸症状。
患者有多发肋骨骨折,肋骨骨折 有哪些临床表现?
1、症状:骨折部位疼痛,深呼吸、咳嗽、转动 体位时加剧。伤后呼吸道分泌物常增多,但因胸 痛不想咳嗽排痰,易导致肺不张和肺感染,出现 呼吸困难。伤后咯血或痰中带血,表示有肺挫伤。 2、体征、 (1)局部肿胀皮下淤血。 (2)明显压痛,有时可扪及骨折断端有摩擦感。 (3)伤处胸壁塌陷及反常呼吸运动,患者常发 绀、呼吸急迫、脉快、血压低甚至休克。 (4)用手前后挤压胸壁,骨折处疼痛,即挤压 试验阳性。
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一、滴速的观察。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 速可达80滴/分以上。如发现滴速很慢,应检查 导管固定是否妥当,有无打折或移动。 二、做好液体泄漏的观察。当导管老化、折断或 自静脉脱开时,都可造成液体外漏,应立即更换 导管,以免因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 三、做好敷料及输液导管的更换。穿刺部位每天 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原则,观察缝线是否脱 落 ,松动,穿刺点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针对以上情况,该患者在护理上 应观察什么?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 抢救准备。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观察胸部运动有无改变: 特别要注意如果是那些早期胸部拍片不能配合, 无法显示肋骨双重骨折的患者,由于呼吸表浅, 皮下气肿引起胸壁软组织肿胀或其他严重合并伤 的掩盖,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反常呼吸。 3、密切观察皮下气肿及纵膈气肿的演变,记录 气肿延伸范围,如气肿蔓延迅速,应立即报告医 生,查找气肿来源,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该患者入院时还存在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有哪些临床表现?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1、突出的表现有:皮肤苍白、冷汗、虚 脱、脉搏细速、呼吸困难。 2、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治疗原发病 及止血。
该患者还可能存在哪些并发症?
多发伤后,尤应注意呼吸道和尿道 感染、褥疮、静脉血栓形成及胃肠道应激 性溃疡的发生。还有由于创伤、高热、机 体能量消耗增加,物质分解代谢增加,糖、 脂肪、蛋白质消耗,发生负氮平衡,机体 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可引起患者消 瘦,体重下降,低蛋白症,免疫功能降低, 引起伤口愈合不足,感染率增加等,而且 伤口早期由于营养不足会使病死率增加。
多发伤病人 急救与护理
一、定义
多发伤: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
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 理功能紊乱,从而危及生命。诊断时 必须作全面检查,以免漏诊。治疗上, 首先是保全生命,其次是保全肢体。
二、易混的几个概念
1、 多处伤: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两
4、合并伤: 两处以上损伤时,除 主要较重的损伤外的其他部位较轻的 损伤。如严重颅脑伤合并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为合并伤;肝破裂合并脾脏 被膜下血肿,脾脏被膜下血肿为合并 伤等。通常不作为分类词应用。
5、复合伤 : 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
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原子弹
爆炸产生物理、化学、高温、放射等因子 所引起的创伤是一个典型的复合伤。
三、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1、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2、休克发生率高
3.感染发生率高 4.严重低氧血症 5.容易漏诊 6、伤情复杂,处理矛盾。
四、多发伤的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 即时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 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 不及抢救。 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 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 为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 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大出血。如迅速 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 这类病人是抢救的主要对象。
四、多发伤的三个死亡高峰:
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 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 竭。无论在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病人时, 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
五、治疗原则
多发伤的处理包括: 1、现场急救、
2、生命支持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步处理。
(一)、现场急救
3 、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建立静脉通道 5、 有效止血 6 、给予心电监测 7 、辅助检查
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1、对多发伤病人,创伤早期急救是相当重要的, 但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系统治疗的开始,因为创伤造 成的生理紊乱是一个持久的过称,病情会不断演变。 2、失血、缺氧、创伤性休克、广泛组织破坏、重 要脏器功能紊乱、应激反应都可能会使伤情再度恶化。 3、外科发展到今天,直接发生在手术台上的死亡 事故已十分少见,阻碍创伤病人恢复甚至构成生命威胁 的是各种严重并发症,ARDS、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 竭、肝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 4、对严重创伤及多发伤病人实施严密监护和精心 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也急需送入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