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情况简介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茅盾上课用课件

振铎,叶圣陶等人组织文学研究 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还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
•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工作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茅盾革新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期刊 •茅盾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倡导现实主义,翻 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第五章 茅盾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极 具代表性的作家。建立起在当时来
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
式。把“ 30 年代”与“五四”划分 开,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
“五四”文学的激增、它的张扬 个性、离不开个人性的见闻感受的特 质,被茅盾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 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
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
• 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 教官和《民国日报》总主笔 •1929年,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集《野蔷薇》,完成长篇小说《虹》
1930年入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发表《子夜》 1931——1933年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茅盾 茅盾(1896一1981),原名沈德鸿,字 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 名字著称于世,“茅盾”是他发表第一部 小说《幻灭》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从此 “茅盾”名达于世。茅盾于1920年正式介 人文学圈,是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与 人生发生关系的作家之一,1921年在文学 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1933年前后 进入小说创作黄金期。
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著称,是当之无 愧的长篇小说巨匠,他的小说以深广纷繁 的社会生活,宏大繁复的艺术结构,传神 立体的人物塑造,丰富生动的文学语言而 与一般作家拉开了差距,成为中国社会剖 析派小说的坛主。茅盾一生获得“二十世 纪的巴尔扎克”、“中国的托尔斯泰”、 “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中国新文学 的老长年和老保姆”、“中国现代革命史 的传记作家”等诸多美誉,堪称中国的一 代文豪。
•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工作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茅盾革新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期刊 •茅盾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倡导现实主义,翻 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第五章 茅盾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极 具代表性的作家。建立起在当时来
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
式。把“ 30 年代”与“五四”划分 开,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
“五四”文学的激增、它的张扬 个性、离不开个人性的见闻感受的特 质,被茅盾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 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
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
• 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 教官和《民国日报》总主笔 •1929年,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集《野蔷薇》,完成长篇小说《虹》
1930年入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发表《子夜》 1931——1933年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茅盾 茅盾(1896一1981),原名沈德鸿,字 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 名字著称于世,“茅盾”是他发表第一部 小说《幻灭》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从此 “茅盾”名达于世。茅盾于1920年正式介 人文学圈,是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与 人生发生关系的作家之一,1921年在文学 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1933年前后 进入小说创作黄金期。
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著称,是当之无 愧的长篇小说巨匠,他的小说以深广纷繁 的社会生活,宏大繁复的艺术结构,传神 立体的人物塑造,丰富生动的文学语言而 与一般作家拉开了差距,成为中国社会剖 析派小说的坛主。茅盾一生获得“二十世 纪的巴尔扎克”、“中国的托尔斯泰”、 “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中国新文学 的老长年和老保姆”、“中国现代革命史 的传记作家”等诸多美誉,堪称中国的一 代文豪。
《茅盾的文学创作》课件

茅盾小说创作史
茅盾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其中包括早期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文学理念,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和呼唤社会正义。
茅盾小说风格特点
茅盾的小说作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茅盾小说代表作介绍
《子夜》
通过讲述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农民 生活的艰辛和他们的奋斗精神。
《茅盾的文学创作》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本课件将带你了解他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 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茅善普,湖北黄冈人。他是中国近现代作家、文化理论家、文学评论家,享 有“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之称。
影响茅盾创作的背景
茅盾的文学创作深受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和反封建运动。
《腰梁》
以民族英雄赵声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对抗 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
《春蚕》
通过描绘女工的生活,探讨了社会阶级和性 别的问题。
《坟》
通过描写一个农民对待坟墓的态度,表达了 对生命、死亡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茅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茅盾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后来的作家树立了榜样,并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批评观提出 了新的见解。
茅盾与“文学革命”运动的关系
茅盾是中国“文学革命”运动的旗帜人物之一,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了该运动的 发展。他的作品有力地反映了时代变革的呼声。
茅盾及其《子夜课件

关注民族命运
《子夜》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促使现代人思考民族命运和未来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谢谢聆听
《子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子夜》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 过对人物、场景、情节的细致刻画,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海 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革,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反映时代背景的范例 。
《子夜》对现代人思想的启示
思考人生价值
《子夜》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 我。
05 《子夜》的现代意义
《子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 海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对现 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关注民生问题
《子夜》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 斗争,对现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启示作用。
04 《子夜》的影响与评价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价值
《子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巨大贡献。
作品在文学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安 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 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茅盾的文学成就
01
茅盾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茅盾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夜》所反映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促使现代人思考民族命运和未来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谢谢聆听
《子夜》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子夜》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 过对人物、场景、情节的细致刻画,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海 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革,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反映时代背景的范例 。
《子夜》对现代人思想的启示
思考人生价值
《子夜》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 我。
05 《子夜》的现代意义
《子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映社会矛盾与冲突
《子夜》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上 海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危机,对现 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关注民生问题
《子夜》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 斗争,对现代社会关注民生问题、推 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启示作用。
04 《子夜》的影响与评价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价值
《子夜》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巨大贡献。
作品在文学技巧、人物塑造和情节安 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子夜》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 上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成为 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茅盾的文学成就
01
茅盾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茅盾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现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件】第十一讲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生活》。这是茅盾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一部力作,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读
.
20
者的强烈反响。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 影《林家铺子》
21
--小说家吴组湘
茅盾当之无愧为我国现代新文学发展拓路奠基的 重要先驱者,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小说家, 近年来被文学史界公认为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 坛主
.
4
1、茅盾生平及创作与文学成就
(2)“茅盾”笔名的由来 (3)说说“茅盾文学奖” 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设立 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每三年评选一次 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
(3) 长篇小说《虹》简析
《虹》被看作茅盾早期小说创作中又一部重要的作
品,也是茅盾思想发生变化后的一部实验之作。
主人公:梅行素
.
7
2、《蚀》三部曲与长篇小说《虹》
(4)茅盾早期创作的特点 首先,真实、直接、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作品
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其次,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群像 ①与时代共沉浮 ②爱情观念更新 ③心态矛盾,体现了时代特征 最后,茅盾的早期创作还体现了出色的心理描写
《锻炼》等 “文革”期间,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
“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
3
1、茅盾生平及创作与文学成就
“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小说方面有两位杰出的 作家,鲁迅在前,茅盾在后。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 最大缘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 时代和社会;他能懂得我们这个时代,能懂得我 们这个社会。他的最大特点便是在此。”
.
10
4长篇小说《腐蚀》
《腐蚀》以“皖南事变”前后的重庆为背 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 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透过赵惠明矛盾复 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 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充分暴露了 蒋介石集团特务统治的罪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40张)

(
对点训练 1 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方向的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解析】 注意题干给出的时间 “文化大革命 ”时期,并联系所 学知识, “文革 ”时期在 “左 ”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双百 ”方针遭 到破坏, “样板戏 ”一统天下。故选 D。 【答案】 D
4.从“双百”方针遭遇挫折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提示: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 理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 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和 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思维导图
3新课堂· 互动探究 主题一 “双百”方针 史料探究
提示:根本目的: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含义:“百花齐 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 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
3.“双百”方针有何特点?
提示:“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会仍然存在各 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 基础上提出来的。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原则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尤其重点 关注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 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并提倡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 文学创新。 请思考: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有何意义?
提示:茅盾文学奖的设立促进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推动了社会 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新知预习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 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 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 争鸣。
茅 盾 及 其《 子 夜》ppt课件

27
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 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 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 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 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 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 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 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 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 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 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 合到农村去收租子。
18
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 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 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 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 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 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 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 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 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
3
(二)求学入行 1913年(17岁)中学毕
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 (20岁)在北大预科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原 因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而是经朋友介绍进 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 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
4
(三)崭露头角 1921年(25岁), 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 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在这 年1月,沈雁冰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 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 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 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并将他所在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 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 “纯文艺”刊物。
(六)爆发期 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 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 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 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 蚕》、《秋收》、《残冬》)。1933年, 《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 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 年为“子夜年”。
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 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 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 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 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 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 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 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 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 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 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 合到农村去收租子。
18
社会剖析小说,实际上是把认识价值和 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社会剖析 小说,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 会价值。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 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 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 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 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 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就在这里。
3
(二)求学入行 1913年(17岁)中学毕
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 (20岁)在北大预科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原 因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而是经朋友介绍进 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 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
4
(三)崭露头角 1921年(25岁), 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 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在这 年1月,沈雁冰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 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 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 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并将他所在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 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 “纯文艺”刊物。
(六)爆发期 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 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 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 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 蚕》、《秋收》、《残冬》)。1933年, 《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 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 年为“子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