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技术规范
《消声器设计》课件

未来展望
高效能化
未来消声器设计将更加注 重能效和性能的提升,以 满足更加严格的环保和性 能要求。
智能化控制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 术的发展,消声器将与智 能控制系统结合,实现远 程监控和智能调节。
定制化设计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 ,未来消声器设计将更加 注重定制化服务,满足客 户的个性化需求。
THANKS
频谱特性
消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消声性能,对于不同频率 的声音有不同的消声效果。
阻力损失
消声器对气流产生的阻力,阻力损失越小,说明 消声器的性能越好。
03
消声器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
需求分析
明确消声器的使用场景、性能要求和 限制条件,如噪音类型、频率范围、 环境温度、压力损失等。
技术调研
了解当前消声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 各种材料的声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详细描述
工业消声器设计需要根据不同设备和机械的 噪音特点,采用不同的降噪技术。例如,对 于风机、压缩机等设备,可以采用改变管道 结构、增加阻尼等方式来降低噪音;对于切 割机、打磨机等机械,可以采用隔音罩、吸 音材料等方式来降低噪音。在设计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消声器的耐用性、可维护性等因
素。
案例三:建筑消声器设计
消声器设计
contents
目录
• 消声器概述 • 消声器设计基础 • 消声器设计流程 • 消声器设计案例分析 • 消声器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消声器概述
消声器的定义与作用
消声器的定义
消声器是一种用于降低或消除声 音的装置,通常用于控制和减少 各种机械、空气动力系统等产生 的噪音。
消声器的作用
详细描述
汽车消声器设计需要考虑汽车发动机的噪音 、排气噪音等因素,通过采用吸音材料、改 变管道结构等方式来降低噪音。在设计过程 中,需要考虑消声器的体积、重量、成本等 因素,以满足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需求。
高压排气放空噪声及消声设计

( )对周 围环境造 成强烈污染 此前该厂 曾治理过 排空 A+ 噪声 + 由于 治理 者不懂排气放 空消声技术, 安装 了通 常的 阻性 消声器 , 果根本不 消声 。需 重新设计消声器 。 结 对 此, 我 们仍采 用 节 流降 压与 小 孔喷 注复 合 消青 器 。这里 的排放 压力 较 低, 只有 0 . + 只设一 级节 故
7优 异 的 降 噪 效 果 。
定很 高 实测 的几处排气放 空噪声声级如表 1 所列 。
表 1 石 化 企 业 实 刮 排 气放 空 噪 声 级
关键 词 喷注 噪 声 节流 降压 小孔 喷注 消 声器
高 压排 气放 空噪 声在 石化 厂中经 常 出现 。 许 多设 备 或容器 上作 压力很 高 , 据 生产 工艺 的要求 , 时要 根 有
在石化企业 中,实施排 气放空 的设备压力 常高达数
Ⅶ )或 数十 M a 根据 阻塞喷 注的压力关 系, 空噪声必 a P 放
式中 G、 P 分 别为 排放 空气体 的重 量流量 、 V、 节 流 前 气体 的 比容 及压 力 ,t l 为修正 系数 。 - 得出第 一级 节流板 通 流面 积后 ,逐级 除 q ,便得 到 后各级 的通 流面 积 ,再 由面 积确定 孔径 和孔 心距 ,
4 参考 文献
l 石化 噪声 防 治中 心 编 石 化 噪 声 防 治文 集 ,99 19
2 M. Lg ti , r S c 9 4 A) l 2 2 J i hl Po R h l c o 15 ( , 2
最外 层采 取小 孔 喷流 。 这外 层 既作 为最 后 一级 节流 降 压层 + 又具 有小孔 移频 消声功 能 。 只要 配合得 当, 可取
3 设计 应 用实例 近 几年 , 们在十几 个 厂 、 百余 处排气 放 空 口设 我 二 计安 装 了各 种形 式 的放 空 消声 器, 都取 得 了显 著 的消 声效果 。以下 简述几 个实例 。 31 3 . 0万 t 成氨 装置放 空 消声 器 合 大 化集 团公 司年 产 3 万 t 0 合成 氨 装置 原进 口设备 中带 了一 批排气 放 空消声 器 , 经过 2 0余年 的运 行, 的 有
消音器 设计 制造 标准

消音器设计制造标准
消音器的设计制造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选择:消音器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反射噪声。
同
时,材质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以保证消音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除非特殊要求,一般选用热镀锌板或冷轧钢板作为基本材料。
2.尺寸精度:消音器的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以确保其具有最佳的吸音效果。
3.吸音效果:消音器应能有效地吸收声源辐射的噪声。
对于低频和中频噪声,要选用
折板式或迷宫型等结构的吸音器。
对于高频噪声,应在管道中设置阻性吸音器,其材料有石棉水泥板或金属丝网等。
4.气流通道:为了防止二次反射声的干扰,需要使气流通道足够大,一般取管外截面
积的5~7倍。
5.密封性:消音器的封闭效果直接影响其消声效果,需要保证其密封性。
6.易于清洁:消音器的设计应该便于清洁,以保证其长期使用效果。
7.环境适应性:消音器的制作需要考虑整个环境,以确保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下的
噪声。
8.消音器型式:规定了几种常用的消声器型式,如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抗性共振腔式
消声器、微穿孔板式消声器和折板式扩散室等。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应用场景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消声器标准

备案号:210221.KF.852Q/DZH 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ZH.003-2003代替 Q/DZH.J.002-2002通风空调消声器及静压箱2003-08-10 发布 2003-08-10 实施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Q/DZH.003-2003编制说明本标准是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本公司生产通风消声器(以下简称消声器)、静压箱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家现行出版的手册、标准及规范,并结合公司几年来发展的实际状况及顾客提出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是兆和科技有限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凡本公司涉及消声器、静压箱制作的工艺及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确保消声器、静压箱满足使用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后,随国家和行业新标准、规范的发布而修正。
当本标准与顾客要求不一致时,按照合同要求执行。
Q/DZH.003--2003前言本标准是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本公司生产通风消声器及静压箱(以下简称消声器)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国家现行出版的手册、标准及规范,并结合公司几年来发展的实际以及顾客提出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是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凡本公司涉及消声器制作的工艺及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确保消声器、静压箱满足使用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后,随国家和行业新标准、规范的发布而修正。
当本标准与顾客要求抵触时,执行顾客要求。
本标准属第一次修订。
修订的原因是国家验收规范的换版和格式的修订。
本标准由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由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才效辉Q/DZH.003-2003 通风消声器及静压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消声器、静压箱(以下简称消声器)的分类,基本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消声器、静压箱。
2 分类与命名2.1 按消声特性分类:2.1.1阻性消声器2.1.2微孔板消声器2.1.3复合消声器2.1.4室式消声器(消声静压箱、静压箱)2.2 基本规格2.2.1 矩形基本规格用其法兰内边长A×B乘消声器L(总长度)表示,单位mm。
通风管道消声器技术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全解

通风管道消声器技术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全解通风管道消声器技术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全解通风管道消声器是对中、⾼频宽带特性有较好效果的阻性吸⾳降噪原理,对低、中频和脉动特性时有良好效果的抗性消声降⾳原理以及微穿孔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消声器是利⽤声的吸收、反射、⼲涉等原理,降低通风与空调系统中⽓流噪声的装置。
根据消声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阻性、抗性、共振型和复合型等。
⼀、阻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利⽤吸声材料的吸声作⽤⽽消声的。
其构造是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流流动的管道内壁,或按⼀定⽅式排列在管道或壳体内构成阻性消声器,吸声材料能够把⼊射在其上的声能部分地吸收掉。
声能之所以能被吸收,是由于吸声材料的多孔性和松散性。
当声波进⼊孔隙,引起孔隙中的空⽓和材料产⽣微⼩的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
使相当⼀部分声能化为热能⽽被吸收掉。
它对于⾼频和中频噪声效果较好,但对低频噪声消声性能较差。
1、管式消声器管式消声器是⼀种最简单的消声器,它仅在管壁内周贴上⼀层吸声材料,故⼜称“管衬”。
特点是制作⽅便,阻⼒⼩,但只适⽤于较⼩的风道,直径⼀般不⼤于400mm风管。
管式消声器仅对中、⾼频率吸声有⼀定的消声作⽤。
对低频性能很差。
2、⽚式和格式消声器管式消声器对低频性能很差,对中、⾼额率噪声⼜易直通,并且当管道段⾯积较⼤时,会影响对⾼频噪声的消声效果,这是由于⾼频声波(波长短)在管内以窄束传播,当管道⾯积较⼤时,声波与管壁吸声材料接触减少,从⽽使⾼频声的消声量减少,因此对断⾯较⼤的风管可将断⾯分成⼏个格⼦,这就是⽚式及格式消声器。
⽚式消声器应⽤⼴泛,构造简单,格式消声器要保证有效断⾯积不⼩于风道断⾯,因⽽体积较⼤,每格的尺⼨宜控制在200mm×200mm左右。
⽚式消声器的⽚间距⼀般在100~200mm的范围内,⽚间距增⼤时,消声量会相应地下降。
⼆、共振型消声器吸声材料通常对低频噪声的吸收能⼒很低,单靠增加吸声材料的厚度来提⾼吸声效果并不经济,为了改善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通常采⽤共振型消声器。
消声器结构设计

3.4 常用阻性消声器旳类型
• 6.室式 • 优点:消声频带较宽,
消声量较大。 • 缺陷:阻力损失较大,
占用空间也大。 • 合用范围:一般合用于
涉及旳形式:小孔喷注型 、降压扩容型、多孔扩散型 频旳宽带消声性能。
合用范围:消除压力气体排放噪声,如锅炉排气、高炉放气、化 工厂工艺气体放散。
3 阻性消声器
理论计算公式:L
0
F S
l
其中:F-消声器气流通道断面周长,m;
S-消声器旳气流通道截面积,m2;
1.1 声学性能评价
消声器声学性能评价量有: 插入损失(IL)、传声损失(TL)、减噪量
(LNR)、衰减量(LA)。 1.插入损失(IL):系统中插入消声器前后
在系统外某点测得旳声功率级之差。在声 场分布I情L 况Lp1 近 L似p2 保持不变时,也可用指定 测点上声压级差替代。
2与.出传口声端损声失功(I率L)级:之消差声。器因进为口声端功声率功不率宜级
: 1)声学性能要求。具有高旳消声值和宽旳消声频率
,即在所需要旳消声频率范围有足够大旳消声量; 2)空气动力性能要求。消声器旳气流阻力小,安装
消声器后所增长旳阻力损失,要控制在实际允许旳范 围内; 3)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朴 ,便于加工,安装和维修; 4)外形和装饰旳要求。符合实际安装空间旳需要, 美观大方,表面装饰与设备相协调 5)价格费用要求。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合用范围:适于高温、潮湿,有水、有油雾及尤其清洁卫生旳场 合。
2.5 小孔喷注消声器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制造工艺与流程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制造工艺与流程机动车辆消声器,也被称为汽车排气消声器,是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上,用于减少发动机排气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这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对于提高车辆的驾驶舒适性和降低噪音污染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制造工艺与流程。
1. 设计和流程规划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制造工艺始于产品设计和流程规划。
设计师根据消声器的功能要求和技术参数,绘制产品图纸,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工艺规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消声器的尺寸、形状、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2. 材料准备一般来说,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外壳通常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钢板等材料制成。
制造者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然后开始材料的加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材料进行切割、钻孔、打磨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制造过程中使用。
3. 外壳制造外壳是机动车辆消声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外壳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弯曲、焊接、抛光等工序。
首先,材料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弯曲,并准确地形成所需的形状。
然后,进行焊接工序,将外壳的各个部分焊接在一起。
最后,通过抛光工序进行表面的处理,以确保外壳的外观质量。
4. 吸音材料安装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吸音材料安装在外壳内部,起到消除噪音和振动的作用。
吸音材料通常由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不锈钢毛细管等材料组成。
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切割和装配等步骤,将吸音材料安装到外壳的内部。
5. 进气、出气管安装机动车辆消声器需要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连接,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实现。
这些管道通常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
制造者根据设计要求,将进气管和出气管装配到外壳的相应位置上。
6. 测试和调试制造完成后,机动车辆消声器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测试通常包括噪音测试、气密性测试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并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7. 包装和出厂经过测试和调试后,机动车辆消声器被清洁、包装并准备出厂。
包装通常采用适当的保护材料,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消声器

消声器概述:一辆行驶着的汽车会发出多种噪声,按它们发声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气流噪声、燃烧声、金属冲击摩擦和振动噪声等。
在汽车的各种噪声中,发动机排气噪声是一种特别高的噪声。
近年来,随着对汽车噪声控制要求的提高,汽车排气消声器的设计逐步得到了重视,然而国内对排气消声器的设计和消声特性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摸索阶段,主要依靠经验或者对国外的同类产品进行仿制;其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性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而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的好坏则对汽车乘座的舒适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影响以工程课题为背景,利用实验研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某一车型的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设计,探讨消声器结构设计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消声器是汽车内燃机排气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消声装置,研究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消声器,一直成为噪声控制工程中一项重要课题。
按照以往的经验或少量简单计算公式,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发展消声器的理论显得愈来愈重要。
只有良好的理论模型,才能优化消声器的设计。
消声器研究的发展过程消声器的理论研究具有很长的历史。
最初是采用声学滤波器的理论来研究抗性消声器,主要采用集中参数单元近似消声器单元,它仅在声波波长远大于消声器尺寸时才成立。
这一声学滤波器理论后来被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应用。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展了用一维波动方程,利用在截面突变处声压和体积速度的连续性条件,计算了单级和多级膨胀腔和旁支共振腔。
Igarashi等人利用等效电路方法计算了消声器的传递矩阵。
根据电路中的四端网络原理,每个消声器单元的声传递特性用四极参数矩阵来表示,消声器的传递特性用每个消声器单元的四级参数矩阵的乘积来确定c71。
这种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分析方法简便、实用在无平均流、无温度梯度的情况下,在平面波范围内能给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将之用于实际的内燃机排气系统,这种方法仍表现了较大的误差。
但就这种方法本身而言,却为排气消声系统声学性能分析开创了一条新路,提出了以四极参数为基础的传递矩阵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排气消声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目录 一、主题与适用范围 1、主题 2、适用范围 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称说明及功用 三、设计应用 1、设计规则和输入 2、设计参数的设定 2.1尺寸及重量 2.2排气背压 2.3功率损失比 2.4净化效率 2.5加速行驶车外噪声 2.6插入损失及传递函数 2.6.1插入损失 2.6.2传递函数 2.7尾管噪声 2.8定置噪声 2.9振动 3、系统及零部件的设计 3.1系统布置 3.1.1布置原则 3.1.2间隙要求 3.1.3吊钩位置的选取 3.1.4氧传感器孔的布置 精心整理 3.2消声器的容积确定
3.3排气管径的选取 3.4消声器 3.4.1消声器的截面形状 3.4.2消声器内部结构 3.5补偿器 3.5.1波纹管 3.5.2球形连接 3.6橡胶吊环 3.7隔热部件 3.8材料选择 3.8.1排气管、消声器内组件 3.8.2消声器外壳体 四、参考文献列表 一、主题与适用范围 1、主题: 本指南规定了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排气消声系统的系统匹配,零部件设计。 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装汽油M1、N1类车的排气消声系统设计。 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成说明及功用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排气净化装置、排气消声装置、隔热部件、弹性吊块等。一般地,排气系统具有以下一些功用: (1)引导发动机排气,使各缸废气顺畅的排出; (2)由于排气门的开闭与活塞往复运动的影响,排气气流呈脉动形式,排气门打开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具有一定的能量,气体排出时会产生强烈的排气噪声,气体和声波在管道中摩擦也会产生噪声,因此在排气系统装有排气消声器来降低排气噪声; 精心整理 (3)降低排气污染物CO,HC,NOX等的含量,达到排气净化的作用;
典型的排气消声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三、设计应用 1、设计规则和输入: 1.1排气系统能很好的将废气顺畅排出,满足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功率损失比的要求。 1.2排气系统设计能满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要求,具体如下: QC/T57-1993汽车匀速行使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制 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 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QC/T58-93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4365-93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 GB/T475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1.3排气系统零部件必须能经受1000℃的高温要求以及气流冲击,并保证排气系统可靠性达到10万公里或者三年(先到者为准)的要求,并要求在三包期内插入损失不得减少6dB(A)以上,功率损失不得增加3%以上。 1.4排气系统必须满足顾客对噪声的要求,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应有足够的消声量,同时力求避免产生气流再生噪声。 1.5消声器在满足消声量的前提下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修,有一个较好的价格性能比。除消声器几何尺寸和管路走向应符合装车的要求外,消声器的尾管应美观大方,表面装饰应与车的总体造型相协调。 2、设计参数的设定 2.1尺寸及重量 精心整理 尺寸和重量需根据产品所要达到的性能要求以及底盘空间位置来确定,但是在满足
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做到尽量小为最好。 2.2排气背压 排气背压指发动机装上整套排气系统后,按QC/T524-1999设定测点测得的压强(离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或涡轮增压器出口下游75mm处,在排气连接管里测量,测压头与管内壁齐平,误差不大于±0.2kPa)。排气背压越高,排气阻力越大,充气效率也就越低,发动机功率、扭矩损失也越大。一般来说,考虑到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要求,会对排气系统提出一个具体的排气背压要求。 对自然吸气发动机,排气背压一般设定在30±5kPa。 对增压发动机,排气背压一般设定在40±10kPa。 一般认为消声器的压力损失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局部压力损失;二是管壁沿程摩擦阻力损失,两者都是由于流体运动时克服粘性切应力作功引起的。 局部阻力损失发生在消声器内收缩、扩张等截面突变的地方,大小取决于局部结构型式、管道直径和气流速度,与消声器截面扩张比有关,即m=s2/s1。沿程阻力损失发生在消声器管道壁面,其大小取决于管壁粗糙度及气流速度V的大小,而管道直径和气流速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管径的选取至关重要。 所以,通常排气系统应该尽可能地设计成简单的走向,而避免过度弯曲的形状。 2.3功率损失比 消声器的功率损失比是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使用消声器前后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和没有使用消声器时功率值的百分比。 γ=[(P1-P2)/P1]×100% 对于γ值,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规定为<8%,我们一般设定为<5%。 2.4净化效率 根据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一般要求排气系统对发动机排气的净化率(净化前后排气的污染物HC、CO、NOx含量之比)要求在90%以上。 精心整理 2.5加速行驶车外噪声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需满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规规定要求,其具体测量方法和限值见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和QC/T58-93《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测量方法》。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是一个整车噪声衡量标准,影响汽车加速行使车外噪声的因素主要有三/四个:发动机本体噪声,进气系统噪声、排气系统噪声和车胎-路面摩擦噪声,并且将来车胎-路面摩擦噪声会越来越重要。各系统在满足各自的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更好的噪声水平。 现行标准规定2005.1月以后生产的M1类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是74dB(A),以下几点要特别说明: 1、M1类汽车如果装用直喷式柴油机,其限值增加1dB(A); 2、对于越野汽车,其最大总质量大于2t,如果额定功率<150kW,限值增加1dB(A),如果额定功率≥150kW,限值增加2dB(A)。 3、M1类汽车,变速箱前进档多于四个,P>140kW,P/GVM>75kW/t,并且用第三档测试时其尾端出线的速度大于61km/h,其限值增加1dB(A) 通过噪声在汽车产品开发中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市场,要达到不同的通过噪声标准,所以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就必须要确定通过噪声的目标值。同时还要考虑到未来几年的规定变化,这方面可参照欧美法规,欧共体的标准是最严格的,不远的将来汽车通过噪声标准可能为71dB(A)。 2.6插入损失以及传递函数: 2.6.1插入损失: 消声器的插入损失为装置消声器前后,通过排气口辐射声功率级(或者声压级)之差。D=L1-L2 对于D值,由于各发动机的噪声水平以及整车类型不同,所以插入损失的目标值也不同。 精心整理 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规定为>28dB,JB/T5081-91《中小功率
柴油机消声器技术条件》规定功率损失在小于5%时,插入损失应≥25dB。我们要求在发动机各个转速下的插入损失均大于32dB。 与传递损失只考虑消音元件本身不同,插入损失是考虑一个系统。也就是说除了消音元件本身外,插入损失还包括了声源和出声口(如进气口和排气尾管)的声学特征,因此这种方法是描述整个系统消音效果的最佳表达方式。 2.6.2传递函数: 排气系统传递函数是指空气介质传播所引起的声功率的差值,传递损失没有包括声源和管道终结端的声学特性,它只与自身的结构有关。在评价单个消音元件的消音效果或者初步评估系统的消音性能时,通常用传递损失。传递损失是评价消音元件消音效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图2 排气系统由排气管,副消声器、主消声器组成,如果有三元催化器,则应该同时带上;激励体声源(能发出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源)放置于排气管的入口端,并用橡胶管与排气管相连。 参考麦克风放置与前端橡胶管上,并在内部接受体声源发出的声功率级; 接收麦克风放置于消声器的尾部,接收经过排气系统传递后的声功率级; 对于传递函数的目标值,根据整车对噪声水平的要求,其设定值也不相同,一般的,我们设定按图3: 图3 图中红线为传递损失的限值,在每个频率下的传递函数的值均在红线下部。根据整车的噪声水平和发动机的类型不同,可对该红线位置进行调整。 2.7尾管噪声(三档节气门全开加速) 排气系统尾管噪声是衡量排气系统消声效果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 尾管噪声的测量方法见图4: 图4 精心整理 尾管噪声的目标设定如下:
在急加速和急减速的情况下,整车载荷为70KgX2,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的尾管噪声见图5:当发动机转速为1000-2000rpm时,噪声值为82dB(A),当发动机转速为5000rpm时,噪声值为92dB(A),当发动机转速为6000rpm时,噪声值为97dB(A)。 图5 在急加速和急减速的情况下,整车载荷为70KgX2,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的二阶尾管噪声见图6,四阶尾管噪声见图7,六阶尾管噪声见图8,八阶尾管噪声见图9。 图6 图7 图8 图9 对于以上尾管噪声曲线,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所要达到的噪声水平的不同进行调整。 2.8定置噪声 定置噪声限值按国标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制》执行,我们要求定置噪声≤85dB(A)。试验方法按国标GB14365-93《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定置是指车辆不行使,发动机处于空载运转状态,定置噪声可评价、检查机动车辆的排气噪声水平,不能表征车辆行使最大噪声级。 2.9振动 排气系统一端与发动机相连,一端通过挂钩与车体相连。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排气系统,然后在通过挂钩传给车体。车体的振动通过座椅、方向盘和地板直接传给顾客,同时车体的振动也会幅射出去,在车内产生噪声,所以控制传到车体的力是排气系统振动控制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排气系统的振动源主要有四个:发动机的机械振动、发动机的气流冲击、声波激励和车体的振动,车体的振动传递方向与前面三种相反,车体振动会通过挂钩传递到排气系统,这种传递会逆向传递到发动机,从而加大了发动机的振动。 为了控制排气系统的振动,在进行排气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