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
5 草船借箭 课件(共36张PPT)

màn líng zhài lèi
瑜忌
督
幔
翎
寨擂
nà
nǔ chéng呐ຫໍສະໝຸດ 弩丞学认字yú
jì
dū
màn líng
周瑜 妒忌 都督 帷 幔 翎毛
zhài léi
nà
nǔ chénɡ
水寨 擂 鼓 呐喊 弓弩 丞 相
我会写
我会写
插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 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这说明 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 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大军, 所以不和周瑜计 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 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主动承担三天造 十万支箭的任务。这说明诸葛亮是个胸有成 竹、有胆有识的人。
曹操疑心非常重,所以 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 计。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答:周瑜认定诸葛亮三天之内是不可能造好十万 支箭的,到时候他就可以除掉心腹大患,所以很 高兴。
诸葛亮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
答: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引 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 方向。
“一字摆开”的草船队伍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 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最大。军士“擂 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为了 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知己知彼
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足智多谋
周密谋划 具有非凡的才干
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 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 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 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 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通用94篇)

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诸葛亮,他是我最崇拜的古人之一,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识地理。
他虽然不是大将军,但他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百战不殆。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吗,一起来重温经典吧!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篇1周瑜看到诸葛亮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他。
有一天,周瑜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并且说三天就造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当,心里很高兴。
周瑜派鲁肃去问诸葛亮的打算。
诸葛亮见了鲁肃,让鲁肃帮他备齐受箭用的工具,然后说:“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第一天和第二天没有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把鲁肃叫了道船里,驶向了曹军水寨。
这是是大雾天气,诸葛亮让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摆开,再用绳索连接起来,又叫船上的军士擂鼓。
曹操听到这声音,派一万多名弓弩手朝江中放箭,不一会儿,船的一面扎满了箭,诸葛亮又让船尾朝西,船头朝东,又没过多久,另一面又扎满了箭。
诸葛亮看天渐渐亮了,又看看船的左右两边都扎满了箭,就回去了鲁肃把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篇2有一天,周瑜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明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鲁肃私自拔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一,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吩咐把二十条船,朝北岸开去。
江上大雾,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叫军士呐喊。
曹操听到呐喊声,马上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天渐渐亮了,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接着诸葛亮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周瑜派来五百个军士在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她!”草船借箭的故事缩写篇3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欲致其死地,就想方设法设计诸葛亮。
一日,周瑜与众文武商讨与曹操交战之事,他问诸葛亮。
孔明借箭

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 三日之限。公謹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 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 殺我;我命繫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魯肅拜服。
(八)船到岸時,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 邊等候搬箭。孔明教於船上取之,可得十 餘萬枝。都搬入中軍帳交納。魯肅入見周 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瑜大驚,慨然歎 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瑜曰:「十日之內,可完辦否?」孔明 曰:「操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 事。」瑜曰:「先生料幾日可完辦?」孔 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枝 箭。」瑜曰:「軍中無戲言。」孔明曰: 「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 甘當重罰。」瑜大喜,喚軍政司當面取了 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後,自有 酬勞。」
(五)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 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 上擂鼓吶喊。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 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 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 散便回。」
(六)卻說曹操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 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 「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 可輕動。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又 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 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 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 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 一萬餘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
孔明借箭
羅貫中
(一)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逕來舟 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對坐。肅曰: 「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孔明曰: 「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肅曰:「何 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 不知,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諕得魯肅 失色問曰:「先生何由知之?」
孔明曰:「這條計只好弄蔣幹。曹操雖被 一時瞞過,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認錯 耳。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 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為水軍 都督,則這兩個手裏,好歹送了水軍性 命。」魯肅聽了,開口不得,把些言語支 吾了半晌,別孔明而回。孔明囑曰:「望 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 心懷妒忌,又要尋事害亮。」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壁之战的⼀个故事。
下⾯是⼩编整理的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草船借箭主要内容】 ⽂章讲的是⼼胸狭窄的周瑜,看到⾜智多谋的诸葛亮⾼出⾃⼰⼀招,便⼼怀妒意,⽣出⼀计,以借箭为名,让诸葛亮⼗天之内造出⼗万⽀箭。
由此看出,周瑜不仅嫉妒⼼强,⽽且狡猾阴险。
然⽽,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雾天,擂⿎呐喊,⽤草船“借”了⼗万⽀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务。
诸葛亮使周瑜的阴谋⼜⼀次“流产”的同时,衬托了周瑜嫉贤妒能、⼼胸狭窄的本性。
在⽣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在别⼈取得成绩时不是探究别⼈取得成功的原因,以便取⼈之长,补⼰之短,⽽是讥讽、造谣甚⾄中伤、陷害,这是多么愚昧⽆能的表现啊! 由此我也反思⾃⼰。
每当考试成绩不好时,我不是去分析原因,找出差距,以便脚踏实地赶上去,⽽是希望学习好的同学在考试中多出错,这样就不会超过⾃⼰。
这种⼼态不正是妒忌的表现吗?假如我任由嫉妒这根毒草肆意⽣长,它就会使我失去健康的⼼态,也不可能团结同学,⽽且即使⾃⼰学习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个对社会真正有⽤的⼈。
想起这些,我是多么惭愧啊!其实学习好的同学是榜样,⼜是尺⼦,他们可以让我找出差距,只要⾃⼰更勤奋、执著,总会有进步的。
总⽽⾔之,妒忌的危害性⾮常⼤,它害⼈⼜害⼰,书中的周瑜正是被⾃⼰的嫉妒⼼⽓死的。
因此,我要从⼩就把嫉妒⼼根除掉,要宽以待⼈、严以律⼰,不断提⾼⾃⾝素质,做⼀个⼼胸开阔、品德⾼尚的⼈。
【篇⼆:草船借箭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古典名著之⼀,深受⼈民群众的喜爱。
它的故事也不断地被拍成各种电影、电视剧。
趁着暑假,我就从书架上抽出了《三国演义》,趴在床上静静地看着,去了解那⼀段⼑光剑影的动荡岁⽉,去体会书中所描述的爱恨情仇。
其中草船借箭的那⼀部分让我觉得特别精彩。
当时的吴、蜀两家刚刚结盟,曹操却率领⼤军杀来。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yangping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
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学过程:—、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8《孔明借箭》

3
28 孔明借箭
给描写周瑜的语言打上括号,给描 写孔明的语言打上“~~~”。猜想人物心 理。
周瑜:
诸葛亮:
[角色朗读,做人物心理分析。展开 想象,读中体会,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总结提升
1.朗读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2.题目“孔明借箭”,箭是“借” 来的吗?题目说“孔明借箭”合适吗?为 什么?
)
⑷即日与曹军交战。(
)
⑸大江之上,当以何兵器为先?
(
)
4.填一填。
⑴中国的四大名著是 《
》
《
》《
》《
》。
⑵《孔明借箭》选自(
)写
的《
》。这部小说是我国最早的
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其中的三国分
别是(
),(
)是汉室
的丞相,(
)是孙权手下的大将,
(
)是刘备手下的军师,(
)
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
)
2.比一比,再组词。
雷( ) 内( ) 勿( )
擂( ) 呐( ) 匆( )
日( ) 愉( ) 昨( )
曰( ) 瑜( ) 诈( ) 3.古文中这些常用字词的意思可要
本课编写:徐玉秀 审稿:李俊林
1
28 孔明借箭
记住呦!
⑴孔明欣然而至。(
)
⑵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
)
⑶比及号令到来。 (
是主张孙刘两家(
)的人。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故
事的起因是
,
五年级下册《孔明借箭》

cáo
mán wú zhǔ
曹 操 隐 瞒 支吾 叮嘱
wù zhà léi
nà
勿 动 诈 骗 擂鼓 呐 喊
léi 擂鼓 擂
lèi 打擂 擂台
tiáo 空调 调
diào 调度
xiàng 丞相 相
xiāng 相信
再说鲁肃听了周瑜的话,就来到船上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把他接到船上,面对面坐着。鲁肃说:“这些日 子一直在处理军务,没有时间听你的教导。”诸葛亮说 :“(没什么)就是我也没来得及向周瑜贺喜。”鲁肃 问:“什么喜事?”诸葛亮说:“周瑜让你来问我知不 知道(周瑜利用蒋干送了一封假的书信,让多疑的曹操 把蔡瑁、张允杀了,让江南没有了可以训练水师的将军 ),就是这件喜事。”鲁肃大惊失色,问道:“你怎么 知道的?” 诸葛亮说:“这条离间计只能用来骗蒋干 ,曹操虽然一时之间被骗了,但是肯定马上就会醒悟过 来,只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不肯说自己错了罢了。 现在蔡瑁、张允两个人死了,江东水师也就不用担忧了 。(这件事)怎么不值得贺喜!我听说曹操让毛芥,于 禁(他们也是曹操的手下,不过是陆地上的将军,不会 训练水师)当水军都督,到了这两个人的手里,他们训 练出来的水军肯定送死。”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联合 (鲁肃) 诸葛亮
西蜀(刘备) 派诸葛亮
东吴(周瑜)
了解人物
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 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 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 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 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孔明 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第二天,周瑜把属下都召集到大帐里面,叫人请诸葛 亮来一起讨论军情。诸葛亮高兴地来了。坐下后,周瑜向 诸葛亮问道:“过几天就要和曹军打仗了,在水上打仗, 最好该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江面上,最先考虑用 弓箭。”周瑜说:“你和我想的一样。但是现在军队里面 最缺弓箭,能不能麻烦你监督,制造十万枝弓箭,用这些 来作为打仗的工具。这是大家的事,希望你不要推脱。” 诸葛亮说:“你拜托我的事,我当然要去做。能不能问一 下,这十万支弓箭什么时候要用?”周瑜问:“十天之内 ,你能不能完成?”诸葛亮说:“曹操的军队过几天就到 了,如果再等十天,恐怕要耽误大事。”周瑜问:“你预 料要几天可以完成?”诸葛亮说:“只需要三天,就可以 缴纳十万支弓箭。。”周瑜说:“军队里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我怎么敢戏弄你,我愿意写军令状。三天完 不成,自己愿意接受严重的处罚。”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孔明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抓住重点句段,朗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录像,激情导入。
教师导言: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那几部作品么?作者分别是谁么?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代表,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精神滋养,也是大家喜爱的文学作品。
大家能够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些人物?今天我们就学习《三国演义》中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草船借箭”。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及魏蜀吴三国国旗,孙刘联合画面。
使学生整体感知三国时期纷纭诡谲的战争形势,加深学生对三国鼎立、孙刘联合抗曹的了解。
2.大屏幕显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地图。
3.老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4.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故事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准备攻打孙权。
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军营帮助作战。
二、自读课文。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三、检查自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