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卷)

十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卷)
十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卷)

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Table of Contents

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1)

第一部分:十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1)

1、海量日志数据,提取出某日访问百度次数最多的那个IP。 (1)

2、搜索引擎会通过日志文件把用户每次检索使用的所有检索串都记录下来,每个查询串的长度为1-255字节。 (2)

3、有一个1G大小的一个文件,里面每一行是一个词,词的大小不超过16字节,内存限制大小是1M。返回频数最高的100个词。

(2)

4、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

的频度排序。 (2)

5、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 (3)

6、在2.5亿个整数中找出不重复的整数,注,内存不足以容纳这2.5亿个整数。 (3)

7、腾讯面试题:给40亿个不重复的unsigned int的整数,没排过序的,然后再给一个数,如何快速判断这个数是否在那40亿个

数当中? (4)

8、怎么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 (4)

9、上千万或上亿数据(有重复),统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钱N个数据。 (4)

10、一个文本文件,大约有一万行,每行一个词,要求统计出其中最频繁出现的前10个词,请给出思想,给出时间复杂度分析。

(5)

附、100w个数中找出最大的100个数。 (5)

第二部分、十个海量数据处理方法大总结 (5)

一、Bloom filter (5)

二、Hashing (6)

三、bit-map (6)

四、堆 (6)

五、双层桶划分----其实本质上就是【分而治之】的思想,重在“分”的技巧上! (7)

六、数据库索引 (7)

七、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 (7)

八、外排序 (8)

九、trie树 (8)

十、分布式处理mapreduce (8)

经典问题分析 (9)

第一部分:十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1、海量日志数据,提取出某日访问百度次数最多的那个IP。

首先是这一天,并且是访问百度的日志中的IP取出来,逐个写入到一个大文件中。注意到IP是32位的,最多有个2^32个IP。同样可以采用映射的方法,比如模1000,把整个大文件映射为1000个小文件,再找出每个小文中出现频率最大的IP(可以采用hash_map进行频率统计,然后再找出频率最大的几个)及相应的频率。然后再在这1000个最大的IP中,找出那个频率最大的IP,即为所求。

或者如下阐述(雪域之鹰):算法思想:分而治之+Hash

1.IP地址最多有2^32=4G种取值情况,所以不能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

2.可以考虑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按照IP地址的Hash(IP)%1024值,把海量IP日志分别存储到1024个小文件中。这样,每个小文件最多包含4MB个IP地址;

3.对于每一个小文件,可以构建一个IP为key,出现次数为value的Hash map,同时记录当前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IP地址;

4.可以得到1024个小文件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IP,再依据常规的排序算法得到总体上出现次数最多的IP;

2、搜索引擎会通过日志文件把用户每次检索使用的所有检索串都记录下来,每个查询串的长度为1-255字节。假设目前有一千万个记录(这些查询串的重复度比较高,虽然总数是1千万,但如果除去重复后,不超过3百万个。一个查询串的重复度越高,说明查询它的用户越多,也就是越热门。),请你统计最热门的10个查询串,要求使用的内存不能超过1G。

典型的Top K算法,还是在这篇文章里头有所阐述,详情请参见:十一、从头到尾彻底解析Hash表算法。

文中,给出的最终算法是:

第一步、先对这批海量数据预处理,在O(N)的时间内用Hash表完成统计(之前写成了排序,特此订正。July、2011.04.27);

第二步、借助堆这个数据结构,找出Top K,时间复杂度为N‘logK。

即,借助堆结构,我们可以在log量级的时间内查找和调整/移动。因此,维护一个K(该题目中是10)大小的小根堆,然后遍历300万的Query,分别和根元素进行对比所以,我们最终的时间复杂度是:O(N)+ N'*O(logK),(N为1000万,N’为300万)。ok,更多,详情,请参考原文。

或者:采用trie树,关键字域存该查询串出现的次数,没有出现为0。最后用10个元素的最小推来对出现频率进行排序。

3、有一个1G大小的一个文件,里面每一行是一个词,词的大小不超过16字节,内存限制大小是1M。返回频数最高的100个词。

方案:顺序读文件中,对于每个词x,取hash(x)%5000,然后按照该值存到5000个小文件(记为x0,x1,...x4999)中。这样每个文件大概是200k左右。

如果其中的有的文件超过了1M大小,还可以按照类似的方法继续往下分,直到分解得到的小文件的大小都不超过1M。

对每个小文件,统计每个文件中出现的词以及相应的频率(可以采用trie树/hash_map等),并取出出现频率最大的100个词(可以用含100个结点的最小堆),并把100个词及相应的频率存入文件,这样又得到了5000个文件。下一步就是把这5000个文件进

行归并(类似与归并排序)的过程了。

4、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还是典型的TOP K算法,解决方案如下:

方案1:

顺序读取10个文件,按照hash(query)%10的结果将query写入到另外10个文件(记为)中。这样新生成的文件每个的大小大约也1G(假设hash函数是随机的)。

找一台内存在2G左右的机器,依次对用hash_map(query, query_count)来统计每个query出现的次数。利用快速/堆/归并排序按照出现次数进行排序。将排序好的query和对应的query_cout输出到文件中。这样得到了10个排好序的文件(记为)。

对这10个文件进行归并排序(内排序与外排序相结合)。

方案2:

一般query的总量是有限的,只是重复的次数比较多而已,可能对于所有的query,一次性就可以加入到内存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trie树/hash_map等直接来统计每个query出现的次数,然后按出现次数做快速/堆/归并排序就可以了。

方案3:

与方案1类似,但在做完hash,分成多个文件后,可以交给多个文件来处理,采用分布式的架构来处理(比如MapReduce),最后再进行合并。

5、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

方案1:可以估计每个文件安的大小为5G×64=320G,远远大于内存限制的4G。所以不可能将其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考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遍历文件a,对每个url求取hash(url)%1000,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值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小文件(记为a0,a1,...,a999)中。这样每个小文件的大约为300M。

遍历文件b,采取和a相同的方式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小文件(记为b0,b1,...,b999)。这样处理后,所有可能相同的url都在对应的小文件(a0vsb0,a1vsb1,...,a999vsb999)中,不对应的小文件不可能有相同的url。然后我们只要求出1000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即可。

求每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小文件的url存储到hash_set中。然后遍历另一个小文件的每个url,看其是否在刚才构建的hash_set中,如果是,那么就是共同的url,存到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方案2:如果允许有一定的错误率,可以使用Bloom filter,4G内存大概可以表示340亿bit。将其中一个文件中的url使用Bloom filter映射为这340亿bit,然后挨个读取另外一个文件的url,检查是否与Bloom filter,如果是,那么该url应该是共同的url(注意会有一定的错误率)。

Bloom filter日后会在本BLOG内详细阐述。

6、在2.5亿个整数中找出不重复的整数,注,内存不足以容纳这2.5亿个整数。

方案1:采用2-Bitmap(每个数分配2bit,00表示不存在,01表示出现一次,10表示多次,11无意义)进行,共需内存2^32 * 2 bit=1 GB内存,还可以接受。然后扫描这2.5亿个整数,查看Bitmap中相对应位,如果是00变01,01变10,10保持不变。所描完事后,查看bitmap,把对应位是01的整数输出即可。

方案2:也可采用与第1题类似的方法,进行划分小文件的方法。然后在小文件中找出不重复的整数,并排序。然后再进行归并,注意去除重复的元素。

7、腾讯面试题:给40亿个不重复的unsigned int的整数,没排过序的,然后再给一个数,如何快速判断这个数是否在那40亿个数当中?

与上第6题类似,我的第一反应时快速排序+二分查找。以下是其它更好的方法:

方案1:oo,申请512M的内存,一个bit位代表一个unsigned int值。读入40亿个数,设置相应的bit位,读入要查询的数,查看相应bit位是否为1,为1表示存在,为0表示不存在。

dizengrong:

方案2:这个问题在《编程珠玑》里有很好的描述,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思路,探讨一下:又因为2^32为40亿多,所以给定一个数可能在,也可能不在其中;这里我们把40亿个数中的每一个用32位的二进制来表示假设这40亿个数开始放在一个文件中。

然后将这40亿个数分成两类:

1.最高位为0

2.最高位为1

并将这两类分别写入到两个文件中,其中一个文件中数的个数<=20亿,而另一个>=20亿(这相当于折半了);与要查找的数的最高位比较并接着进入相应的文件再查找

再然后把这个文件为又分成两类:

1.次最高位为0

2.次最高位为1

并将这两类分别写入到两个文件中,其中一个文件中数的个数<=10亿,而另一个>=10亿(这相当于折半了);

与要查找的数的次最高位比较并接着进入相应的文件再查找。

.......

以此类推,就可以找到了,而且时间复杂度为O(logn),方案2完。

附:这里,再简单介绍下,位图方法:

使用位图法判断整形数组是否存在重复

判断集合中存在重复是常见编程任务之一,当集合中数据量比较大时我们通常希望少进行几次扫描,这时双重循环法就不可取了。

位图法比较适合于这种情况,它的做法是按照集合中最大元素max创建一个长度为max+1的新数组,然后再次扫描原数组,遇到几就给新数组的第几位置上1,如遇到5就给新数组的第六个元素置1,这样下次再遇到5想置位时发现新数组的第六个元素已经是1了,这说明这次的数据肯定和以前的数据存在着重复。这种给新数组初始化时置零其后置一的做法类似于位图的处理方法故称位图法。它的运算次数最坏的情况为2N。如果已知数组的最大值即能事先给新数组定长的话效率还能提高一倍。

欢迎,有更好的思路,或方法,共同交流。

8、怎么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

方案1:先做hash,然后求模映射为小文件,求出每个小文件中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并记录重复次数。然后找出上一步求出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就是所求(具体参考前面的题)。

9、上千万或上亿数据(有重复),统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钱N个数据。

方案1:上千万或上亿的数据,现在的机器的内存应该能存下。所以考虑采用hash_map/搜索二叉树/红黑树等来进行统计次数。然后就是取出前N个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了,可以用第2题提到的堆机制完成。

10、一个文本文件,大约有一万行,每行一个词,要求统计出其中最频繁出现的前10个词,请给出思想,给出时间复杂度分析。

方案1:这题是考虑时间效率。用trie树统计每个词出现的次数,时间复杂度是O(n*le)(le表示单词的平准长度)。然后是找出出现最频繁的前10个词,可以用堆来实现,前面的题中已经讲到了,时间复杂度是O(n*lg10)。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是O(n*le)与O(n*lg10)中较大的哪一个。

附、100w个数中找出最大的100个数。

方案1:在前面的题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用一个含100个元素的最小堆完成。复杂度为O(100w*lg100)。

方案2:采用快速排序的思想,每次分割之后只考虑比轴大的一部分,知道比轴大的一部分在比100多的时候,采用传统排序算法排序,取前100个。复杂度为O(100w*100)。

方案3:采用局部淘汰法。选取前100个元素,并排序,记为序列L。然后一次扫描剩余的元素x,与排好序的100个元素中最小的元素比,如果比这个最小的要大,那么把这个最小的元素删除,并把x利用插入排序的思想,插入到序列L中。依次循环,知道扫描了所有的元素。复杂度为O(100w*100)。

致谢:.blogs./youwang/。

第二部分、十个海量数据处理方法大总结

ok,看了上面这么多的面试题,是否有点头晕。是的,需要一个总结。接下来,本文将简单总结下一些处理海量数据问题的常见方法,而日后,本BLOG内会具体阐述这些方法。

下面的方法全部来自hi.baidu./yanxionglu/blog/博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一般性的总结,当然这些方法可能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一些方法也基本可以处理绝大多数遇到的问题。下面的一些问题基本直接来源于公司的面试笔试题目,方法不一定最优,如果你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欢迎讨论。

一、Bloom filter

适用X围: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字典,进行数据的判重,或者集合求交集

基本原理及要点:对于原理来说很简单,位数组+k个独立hash函数。将hash函数对应的值的位数组置1,查找时如果发现所有hash函数对应位都是1说明存在,很明显这个过程并不保证查找的结果是100%正确的。同时也不支持删除一个已经插入的关键字,因为该关键字对应的位会牵动到其他的关键字。所以一个简单的改进就是counting Bloom filter,用一个counter数组代替位数组,就可以支持删除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何根据输入元素个数n,确定位数组m的大小及hash函数个数。当hash函数个数k=(ln2)*(m/n)时错误率最小。在错误率不大于E的情况下,m至少要等于n*lg(1/E)才能表示任意n个元素的集合。但m还应该更大些,因为还要保证bit数组里至少一半为0,则m应该>=nlg(1/E)*lge大概就是nlg(1/E)1.44倍(lg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举个例子我们假设错误率为0.01,则此时m应大概是n的13倍。这样k大概是8个。

注意这里m与n的单位不同,m是bit为单位,而n则是以元素个数为单位(准确的说是不同元素的个数)。通常单个元素的长度都是有很多bit的。所以使用bloom filter内存上通常都是节省的。

扩展:Bloom filter将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位数组中,用k(k为哈希函数个数)个映射位是否全1表示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Counting bloom filter(CBF)将位数组中的每一位扩展为一个counter,从而支持了元素的删除操作。Spectral Bloom Filter(SBF)将其与集合元素的出现次数关联。SBF采用counter中的最小值来近似表示元素的出现频率。

问题实例:给你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条URL,每条URL占用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如果是三个乃至n个文件呢?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来计算下内存的占用,4G=2^32大概是40亿*8大概是340亿,n=50亿,如果按出错率0.01算需要的大概是650亿个bit。现在可用的是340亿,相差并不多,这样可能会使出错率上升些。另外如果这些urlip是一一对应的,就可以转换成ip,则大大简单了。

二、Hashing

适用X围:快速查找,删除的基本数据结构,通常需要总数据量可以放入内存

基本原理及要点:hash函数选择,针对字符串,整数,排列,具体相应的hash方法。碰撞处理,一种是open hashing,也称为拉链法;另一种就是closed hashing,也称开地址法,opened addressing。

扩展:d-left hashing中的d是多个的意思,我们先简化这个问题,看一看2-left hashing。2-left hashing指的是将一个哈希表分成长度相等的两半,分别叫做T1和T2,给T1和T2分别配备一个哈希函数,h1和h2。在存储一个新的key时,同时用两个哈希函数进行计算,得出两个地址h1[key]和h2[key]。这时需要检查T1中的h1[key]位置和T2中的h2[key]位置,哪一个位置已经存储的(有碰撞的)key比较多,然后将新key存储在负载少的位置。如果两边一样多,比如两个位置都为空或者都存储了一个key,就把新key 存储在左边的T1子表中,2-left也由此而来。在查找一个key时,必须进行两次hash,同时查找两个位置。

问题实例:1).海量日志数据,提取出某日访问百度次数最多的那个IP。IP的数目还是有限的,最多2^32个,所以可以考虑使用hash将ip直接存入内存,然后进行统计。

三、bit-map

适用X围:可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判重,删除,一般来说数据X围是int的10倍以下

基本原理及要点:使用bit数组来表示某些元素是否存在,比如8位

扩展:bloom filter可以看做是对bit-map的扩展

问题实例:1)已知某个文件内包含一些,每个为8位数字,统计不同的个数。8位最多99 999 999,大概需要99m个bit,大概10几m字节的内存即可。2)2.5亿个整数中找出不重复的整数的个数,内存空间不足以容纳这2.5亿个整数。

将bit-map扩展一下,用2bit表示一个数即可,0表示未出现,1表示出现一次,2表示出现2次及以上。或者我们不用2bit来进行表示,我们用两个bit-map即可模拟实现这个2bit-map。

四、堆

适用X围:海量数据前n大,并且n比较小,堆可以放入内存

基本原理及要点:最大堆求前n小,最小堆求前n大。方法,比如求前n小,我们比较当前元素与最大堆里的最大元素,如果它小于最大元素,则应该替换那个最大元素。这样最后得到的n个元素就是最小的n个。适合大数据量,求前n小,n的大小比较小的情况,这样可以扫描一遍即可得到所有的前n元素,效率很高。

扩展:双堆,一个最大堆与一个最小堆结合,可以用来维护中位数。

问题实例:1)100w个数中找最大的前100个数。用一个100个元素大小的最小堆即可。

五、双层桶划分----其实本质上就是【分而治之】的思想,重在“分”的技巧上!

适用X围:第k大,中位数,不重复或重复的数字基本原理及要点:因为元素X围很大,不能利用直接寻址表,所以通过多次划分,逐步确定X围,然后最后在一个可以接受的X围内进行。可以通过多次缩小,双层只是一个例子。

扩展:问题实例:1).2.5亿个整数中找出不重复的整数的个数,内存空间不足以容纳这2.5亿个整数。有点像鸽巢原理,整数个数为2^32,也就是,我们可以将这2^32个数,划分为2^8个区域(比如用单个文件代表一个区域),然后将数据分离到不同的区域,然后不同的区域在利用bitmap就可以直接解决了。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磁盘空间,就可以很方便的解决。

2).5亿个int找它们的中位数。这个例子比上面那个更明显。首先我们将int划分为2^16个区域,然后读取数据统计落到各个区域里的数的个数,之后我们根据统计结果就可以判断中位数落到那个区域,同时知道这个区域中的第几大数刚好是中位数。然后第二次扫描我们只统计落在这个区域中的那些数就可以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int是int64,我们可以经过3次这样的划分即可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即可以先将int64分成2^24个区域,然后确定区域的第几大数,在将该区域分成2^20个子区域,然后确定是子区域的第几大数,然后子区域里的数的个数只有2^20,就可以直接利用direct addr table进行统计了。

六、数据库索引

适用X围:大数据量的增删改查

基本原理及要点:利用数据的设计实现方法,对海量数据的增删改查进行处理。

七、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

适用X围:搜索引擎,关键字查询

基本原理及要点:为何叫倒排索引?一种索引方法,被用来存储在全文搜索下某个单词在一个文档或者一组文档中的存储位置的映射。

以英文为例,下面是要被索引的文本:

T0 = "it is what it is"

T1 = "what is it"

T2 = "it is a banana"

最全大数据程序员面试题库

最全大数据程序员面试题库 大数据开发面试题库,千锋讲师总结了很多,经过总结学生在面试中遇到的问题,还有讲师多年的经验精心编制。就是要宠千锋学生到底,不仅教授你专业的大数据技术,更要让你从容的面对面试官,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题库。。。。。。 1.scala 语言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函数式编程?有什么优点 2.scala 伴生对象有什么作用 3.scala 并发编程是怎么弄得,你对actor 模型怎么理解有何优点 4.scala case class 有什么重要 5.scala akka 框架有没有接触过,有什么重要 6.scala 为什么设计var 和val 7.SDD,DAG,Stage怎么理解? 8.宽依赖窄依赖怎么理解? 9.Stage是基于什么原理分割task的? 10.血统的概念

11.任务的概念 12.容错方法 13.粗粒度和细粒度 14.Spark优越性 15.Spark为什么快 16.Transformation和action是什么?区别?举几个常用方法 17.SDD怎么理解 18.spark 作业提交流程是怎么样的,client和cluster 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19.spark on yarn 作业执行流程,yarn-client 和yarn cluster 有什么区别 20.spark streamning 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和storm 比有什么区别 21.spark sql 你使用过没有,在哪个项目里面使用的 22.spark 机器学习和spark 图计算接触过没,,能举例说明你用它做过什么吗? 23.spark sdd 是怎么容错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大数据时代,中国IT环境也将面临重新洗牌,不仅仅是企业,更是程序员们转型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全面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并将大大改变全球的经济。大数据,它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战略资源。 千锋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还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开班第一天起,每节课的课前十分钟分享,锻炼学员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工作中减少沟通成

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1. 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 方案1:可以估计每个文件安的大小为5G×64=320G,远远大于内存限制的4G。所以不可能将其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考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s 遍历文件a,对每个url求取,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值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小文件(记为)中。这样每个小文件的大约为300M。 s 遍历文件b,采取和a相同的方式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各小文件(记为)。这样处理后,所有可能相同的url都在对应的小文件()中,不对应的小文件不可能有相同的url。然后我们只要求出1000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即可。 s 求每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小文件的url存储到hash_set中。然后遍历另一个小文件的每个url,看其是否在刚才构建的hash_set中,如果是,那么就是共同的url,存到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方案2:如果允许有一定的错误率,可以使用Bloom filter,4G内存大概可以表示340亿bit。将其中一个文件中的url使用Bloom filter映射为这340亿bit,然后挨个读取另外一个文件的url,检查是否与Bloom filter,如果是,那么该url应该是共同的url(注意会有一定的错误率)。 2. 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方案1: s 顺序读取10个文件,按照hash(query)%10的结果将query写入到另外10个文件(记为 )中。这样新生成的文件每个的大小大约也1G(假设hash函数是随机的)。

大数据工程师面试题

大数据工程师面试题 大数据工程师面试,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了吧,虽说大数据就业前景很好,但想要成功进入名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能,还需要你在面试的时候认真准备一下。面试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千锋讲师今天就先讲解一下面试经常会遇到的问题,Hadoop是如何工作的?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Hadoop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以一种可靠、高效、可伸缩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所以说Hadoop解决了大数据如何存储的问题,因而在大数据培训机构中是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面试中面试官非常注重的一个技术点。 Hadoop是如何工作的? Hadoop是从Google文件系统发源而来,并且他是一个用Java开发的跨平台的应用。核心组件有: Hadoop Common,拥有其他模块所依赖的库和基础

工具,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负责存储,Hadoop YARN,管理计算资源,和Hadoop MapReduce,负责处理的过程。 Hadoop把文件拆成小块并且把他们分发给集群中的节点。然后,它使用打包的代码分发到节点上并行处理数据。这意味着可以处理数据的速度会比使用传统的体系结构的更快。 一个典型的Hadoop集群都会有主节点和从节点或者叫工作节点。主节点有一个任务跟踪器,任务调度,名字节点和数据节点组成。从节点通常作为一个数据节点和任务调度器,不过特殊的场景下程序可能只有数据节点然后在其他的从节点进行处理计算。 在大的Hadoop集群中,通常会使用一个专用的名字节点来管理HDFS节点的文件系统索引信息,这防止了文件系统的数据丢失和损坏。 千锋教育拥有一支的强师队伍,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们老师不断的推陈出新,探索更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时代所需不断更新课程大纲,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千锋讲师对于大数据行业时刻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定期与各大企业的技术官交流分析,掌握大数据的发展动向,不仅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大数据技术,还会预测一些大数据工程师面试题,为同学们的就业之路披荆斩棘。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师面试题

大数据面试题试卷

大数据面试题及答案 汇总版

第1部分选择题 1.1 Hadoop选择题 1.1.1 HDFS 1.下面哪个程序负责 HDFS 数据存储?A.NameNode B.Jobtracker C.Datanode D.secondaryNameNode E.tasktracker 2. HDFS 中的 block 默认保存几份? A.3份 B.2份 C.1份 D.4份 3. 下列哪个程序通常与NameNode 在一个节点启动? A. SecondaryNameNode B.DataNode C.TaskTracker D. Jobtracker 4. HDFS 默认 Block Size(新版本)

A. 32MB B.64MB C.128MB D.256MB 5. Client 端上传文件的时候下列哪项正确 A. 数据经过 NameNode 传递给 DataNode B.Client端将文件切分为Block,依次上传 C.Client 只上传数据到一台DataNode,然后由 NameNode 负责Block 复制工作 6. 下面与 HDFS 类似的框架是? A.NTFS B.FAT32 C.GFS D.EXT3 7. 的 8. 的 1.1.2 集群管理 1. 下列哪项通常是集群的最主要瓶颈 A. CPU B.网络 C.磁盘IO

D.存 2. 关于SecondaryNameNode 哪项是正确的? A.它是 NameNode 的热备 B.它对存没有要求 C.它的目的是帮助NameNode合并编辑日志,减少NameNode启动时间 D.SecondaryNameNode 应与 NameNode 部署到一个节点 3. 下列哪项不可以作为集群的管理? A. Puppet B.Pdsh C.ClouderaManager D.Zookeeper 4. 配置机架感知的下面哪项正确 A. 如果一个机架出问题,不会影响数据读写 B.写入数据的时候会写到不同机架的 DataNode 中 C.MapReduce 会根据机架获取离自己比较近的网络数据 5. 下列哪个是 Hadoop 运行的模式 A. 单机版B.伪分布式C.分布式 6. Cloudera 提供哪几种安装 CDH 的方法 A. Cloudera manager B.Tarball C.Yum D.Rpm 7. 1.2 Hbase选择题 1.2.1 Hbase基础

(重点学习)海量数据处理方法总结

海量数据处理方法总结 大数据量的问题是很多面试笔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baidu,google,腾讯这样的一些涉及到海量数据的公司经常会问到。 下面的方法是我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一般性的总结,当然这些方法可能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一些方法也基本可以处理绝大多数遇到的问题。下面的一些问题基本直接来源于公司的面试笔试题目,方法不一定最优,如果你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欢迎与我讨论。 1 Bloom filter 适用范围: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字典,进行数据的判重,或者集合求交集。 基本原理及要点: 对于原理来说很简单,位数组+k个独立hash函数。将hash函数对应的值的位数组置1,查找时如果发现所有hash函数对应位都是1说明存在,很明显这个过程并不保证查找的结果是100%正确的。同时也不支持删除一个已经插入的关键字,因为该关键字对应的位会牵动到其他的关键字。所以一个简单的改进就是counting Bloom filter,用一个counter数组代替位数组,就可以支持删除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何根据输入元素个数n,确定位数组m的大小及hash函数个数。当hash函数个数k=(ln2)*(m/n)时错误率最小。在错误率不大于E的情况下,m至少要等于n*lg(1/E)才能表示任意n个元素的集合。但m还应该更大些,因为还要保证bit 数组里至少一半为0,则m应该>=nlg(1/E)*lge 大概就是nlg(1/E)1.44倍(lg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举个例子我们假设错误率为0.01,则此时m应大概是n的13倍。这样k大概是8个。 注意这里m与n的单位不同,m是bit为单位,而n则是以元素个数为单位(准确的说是不同元素的个数)。通常单个元素的长度都是有很多bit的。所以使用bloom filter内存上通常都是节省的。 扩展: Bloom filter将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位数组中,用k(k为哈希函数个数)个映射位是否全1表示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Counting bloom filter(CBF)将位数组中的每一位扩展为

2016年数据分析面试常见问题

1、海量日志数据,提取出某日访问百度次数最多的那个IP。 首先是这一天,并且是访问百度的日志中的IP取出来,逐个写入到一个大文件中。注意到IP是32位的,最多有个2^32个IP。同样可以采用映射的方法,比如模1000,把整个大文件映射为1000个小文件,再找出每个小文中出现频率最大的IP(可以采用hash_map进行频率统计,然后再找出频率最大的几个)及相应的频率。然后再在这1000个最大的IP中,找出那个频率最大的IP,即为所求。 或者如下阐述: 算法思想:分而治之+Hash 1.IP地址最多有2^32=4G种取值情况,所以不能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 2.可以考虑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按照IP地址的Hash(IP)24值,把海量IP日志分别存储到1024个小文件中。这样,每个小文件最多包含4MB个IP地址; 3.对于每一个小文件,可以构建一个IP为key,出现次数为value的Hash map,同时记录当前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IP地址; 4.可以得到1024个小文件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IP,再依据常规的排序算法得到总体上出现次数最多的IP; 2、搜索引擎会通过日志文件把用户每次检索使用的所有检索串都记录下来,每个查询串的长度为1-255字节。 假设目前有一千万个记录(这些查询串的重复度比较高,虽然总数是1千万,但如果除去重复后,不超过3百万个。一个查询串的重复度越高,说明查询它的用户越多,也就是越热门。),请你统计最热门的10个查询串,要求使用的内存不能超过1G。 典型的Top K算法,还是在这篇文章里头有所阐述, 文中,给出的最终算法是:

第一步、先对这批海量数据预处理,在O(N)的时间内用Hash表完成统计(之前写成了排序,特此订正。July、2011.04.27); 第二步、借助堆这个数据结构,找出Top K,时间复杂度为N‘logK。 即,借助堆结构,我们可以在log量级的时间内查找和调整/移动。因此,维护一个K(该题目中是10)大小的小根堆,然后遍历300万的Query,分别和根元素进行对比所以,我们最终的时间复杂度是:O(N)+ N’*O(logK),(N为1000万,N’为300万)。ok,更多,详情,请参考原文。 或者:采用trie树,关键字域存该查询串出现的次数,没有出现为0。最后用10个元素的最小推来对出现频率进行排序。 3、有一个1G大小的一个文件,里面每一行是一个词,词的大小不超过16字节,内存限制大小是1M。返回频数最高的100个词。 方案:顺序读文件中,对于每个词x,取hash(x)P00,然后按照该值存到5000个小文件(记为x0,x1,…x4999)中。这样每个文件大概是200k左右。 如果其中的有的文件超过了1M大小,还可以按照类似的方法继续往下分,直到分解得到的小文件的大小都不超过1M。 对每个小文件,统计每个文件中出现的词以及相应的频率(可以采用trie树/hash_map 等),并取出出现频率最大的100个词(可以用含100个结点的最小堆),并把100个词及相应的频率存入文件,这样又得到了5000个文件。下一步就是把这5000个文件进行归并(类似与归并排序)的过程了。 4、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

大数据hadoop面试题-企业项目实战

大数据hadoop面试题-企业项目实战 大数据技术逐渐被企业所重视,其带来的益处其实是可以被无限放大的,要知道,现在的市场都是,得数据者得天下!而数据的获得还是要靠大数据技术的,Hadoop作为大数据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点,在面试大数据工程师的时候是肯定要被问及的,千锋小编整理一些关于大数据Hadoop的面试题,预祝每一位大数据工程师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1、在Hadoop中定义的主要公用InputFormat中,默认是哪一个?(A) A、TextInputFormat B、KeyValueInputFormat C、SequenceFileInputFormat 2、下面哪个程序负责HDFS 数据存储?(C)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197592.html,Node B.JobTracker C.DataNode

D.SecondaryNameNode E.tasktracker 3、HDFS 中的block 默认保存几份?(A) A.3 份 B.2 份 C.1 份 D.不确定 4、下列哪个程序通常与NameNode 在一个节点启动?(D) A.SecondaryNameNode B.DataNode C.TaskTracker D.JobTracker 解析:hadoop的集群是基于master/slave模式,namenode和jobtracker 属于master,datanode和tasktracker属于slave,master只有一个,而slave 有多个. SecondaryNameNode内存需求和NameNode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通常secondary NameNode(运行在单独的物理机器上)和NameNode 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JobTracker对应于NameNode,TaskTracker对应于DataNode. DataNode和NameNode是针对数据存放来而言的.JobTracker和TaskTracker是对于MapReduce执行而言的. mapreduce中几个主要概念,mapreduce 整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条执行

常用大数据量、海量数据处理方法 (算法)总结

大数据量的问题是很多面试笔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baidu goog le 腾讯这样的一些涉及到海量数据的公司经常会问到。 下面的方法是我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一般性的总结,当然这些方法可能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一些方法也基本可以处理绝大多数遇到的问题。下面的一些问题基本直接来源于公司的面试笔试题目,方法不一定最优,如果你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欢迎与我讨论。 1.Bloom filter 适用范围: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字典,进行数据的判重,或者集合求交集 基本原理及要点: 对于原理来说很简单,位数组+k个独立hash函数。将hash函数对应的值的位数组置1,查找时如果发现所有hash函数对应位都是1说明存在,很明显这个过程并不保证查找的结果是100%正确的。同时也不支持删除一个已经插入的关键字,因为该关键字对应的位会牵动到其他的关键字。所以一个简单的改进就是counting Bloom filter,用一个counter数组代替位数组,就可以支持删除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何根据输入元素个数n,确定位数组m 的大小及hash函数个数。当hash函数个数k=(ln2)*(m/n)时错误率最小。在错误率不大于E的情况下,m至少要等于n*lg(1/E)才能表示任

意n个元素的集合。但m还应该更大些,因为还要保证bit数组里至少一半为0,则m应该>=nlg(1/E)*lge 大概就是nlg(1/E)1.44倍(lg 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举个例子我们假设错误率为0.01,则此时m应大概是n的13倍。这样k大概是8个。 注意这里m与n的单位不同,m是bit为单位,而n则是以元素个数为单位(准确的说是不同元素的个数)。通常单个元素的长度都是有很多bit的。所以使用bloom filter内存上通常都是节省的。 扩展: Bloom filter将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位数组中,用k(k为哈希函数个数)个映射位是否全1表示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Counting bloom filter(CBF)将位数组中的每一位扩展为一个counter,从而支持了元素的删除操作。Spectral Bloom Filter(SBF)将其与集合元素的出现次数关联。SBF采用counter中的最小值来近似表示元素的出现频率。 问题实例:给你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条URL,每条URL占用6 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如果是三个乃至n个文件呢?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来计算下内存的占用,4G=2^32大概是40亿*8大概是340亿,n=50亿,如果按出错率0.01算需要的大概是650亿个

大数据面试题

1、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 方案1:可以估计每个文件安的大小为50G×64=320G,远远大于内存限制的4G。所以不可能将其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考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s 遍历文件a,对每个url求取,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值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小文件(记为)中。这样每个小文件的大约为300M。 s 遍历文件b,采取和a相同的方式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小文件(记为)。这样处理后,所有可能相同的url都在对应的小文件()中,不对应的小文件不可能有相同的url。然后我们只要求出1000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即可。s 求每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小文件的url存储到hash_set中。然后遍历另一个小文件的每个url,看其是否在刚才构建的hash_set中,如果是,那么就是共同的url,存到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方案2:如果允许有一定的错误率,可以使用Bloom filter,4G内存大概可以表示340亿bit。将其中一个文件中的url使用Bloom filter映射为这340亿bit,然后挨个读取另外一个文件的url,检查是否与Bloom filter,如果是,那么该url应该是共同的url(注意会有一定的错误率)。2、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方案1: s、顺序读取10个文件,按照hash(query)的结果将query写入到另外10个文件(记为)中。这样新生成的文件每个的大小大约也1G(假设hash函数是随机的)。s、找一台内存在2G左右的机器,依次对用hash_map(query, query_count)

面试题目

一·主观题 1.你认为app测试过程中,相对于web,要更多注意哪些测试点?或者说app测试和 web测试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1、“点击加载更多”的分页处理技术,是否有重复的数据,数据显示是否完整,到达最后一页后是否还有数据进行显示; 2、数据的排序方式; 2、界面跳转是否正确; 3、出现异常情况是否有提示,是否跳转到已经设定好的默认页面,如断网情况下,显示网络未连接,数据加载失败,或者如果此页面没有数据显示,显示友好提示信息; 4、图片处理的地方,是否容易出现程序崩溃现象,主要是图片压缩机制; 5、前台展示的数据,后台进行变动(增、删、改),是否是实时更新还是app一开始运行再进行加载; 6、前台主动发出请求,后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数据同时包括数据的关联性(商家的会员进行下订单,数据库中生成一条订单的记录的同时,生成一条积分记录,该会员的积分进行相应的变化); 7、手机app网络环境测试重点:主要是针对2G、3G、4G、wifi三种网络环境进行测试; 8、手机app兼容性测试:主要是针对android各个系统版本进行测试,及测试屏幕分辨率进行测试; 2.请说明 Android手机和oS手机,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安卓是开源的,苹果ios是闭源的 1、两者运行机制不同:IOS采用的是沙盒运行机制,安卓采用的是虚拟机运行机制。 2、两者后台制度不同:IOS中任何第三方程序都不能在后台运行;安卓中任何程序都能在后台运行,直到没有内存才会关闭。 3、IOS中用于UI指令权限最高,安卓中数据处理指令权限最高。 3.请试着说明一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区别和联系 答:黑盒测试:把测试对象当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式的需求说明书来检查程式的功能是否满足它的功能说明。 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当成一个透明的盒子,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逻辑结构 及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白盒测试的一种,对软件设计中的单元模块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对单元模块之间的连接和组装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在所有都考虑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测试。 验收测试:第三方进行的确认软件满足需求的测试。 4.你认为性能测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性能测试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答:性能测试的目的--- 1)评估系统的能力----测试中得到的负荷和响应时间数据可被用于验证所计划的模型的能力,并帮助作出决策。 2)识别体系中的弱点----受控的负荷被增加到一个极端水平,并突破它,从而修复体系的

如何处理数据库中海量数据,以及处理数据库海量数据的经验和技巧

如何处理数据库中海量数据,以及处理数据库海量数据的经验和技巧 疯狂代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197592.html,/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197592.html,/DataBase/Article11068.html 海量数据是发展趋势,对数据分析和挖掘也越来越重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重要而紧迫,这便要求处理要准确,精度要高,而且处理时间要短,得到有价值信息要快,所以,对海量数据的研究很有前途,也很值得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正在逐步兴起,面对着超海量的数据,一般的挖掘软件或算法往往采用数据抽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的误差不会很高,大大提 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的成功率。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许多人会遇到海量数据这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它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量过大,数据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 ;如果说有10条数据,那么大不了每条去逐一检查,人为处理,如果有上百条数据,也可以考虑,如果数据上到千万级别,甚至过亿,那不是手解决的了,必须通过工具或者程序进行处理,尤其海量的数据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例如,数据中某处格式出了问题,尤其在程序处理时,前面还能正常处理,突然到了某个地方问题出现了,程序终止了。二、软硬件要求高,系统资源占用过高 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除了好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合理使用工具,合理分配系统资源。一般情况,如果处理的数据过TB级,小型机是要考虑的,普通的机子如果有好的方法可以考虑,不过也必须加大CPU和内存,就象面对着千军万马,光有勇气没有一兵一卒是很难取胜的。三、要求很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好的处理方法是一位工程师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个人的经验的总结。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但有通用的原理和规则。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处理海量数据的经验和技巧:一、选用优秀的数据库工具 现在的数据库工具厂家比较多,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对所使用的数据库工具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 Oracle或者DB2,微软公 司最近发布的SQL Server 2005性能也不错。另外在BI领域:数据库,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数据挖掘,傲博知识库等相关工具也要进行选择,象好的ETL工具和好的OLAP工具都十分必要, 例如Informatic,Eassbase等。笔者在实际数据分析项目中,对每天6000万条的日志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QL Server 2000需要花费6小时,而使用SQL Server 2005则只需要花费3小时。二、编写优良的程序代码 处理数据离不开优秀的程序代码,尤其在进行复杂数据处理时,必须使用程序。好的程序代码对数据的处理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数据处理准确度的问题,更是数据处理效率的问题。良好的程序代码应该包含好的算法,包含好的处理流程,包含好的效率,包含好的异常处理机制等。三、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 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十分必要,例如针对按年份存取的数据,我们可以按年进行分区,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分区方式 ,不过处理机制大体相同。例 如SQL Server的数据库分区是将不同的数据存于不同的文件组下,而不同的文件组存于不同的磁盘分区下,这样将数据分散开,减小磁盘I/O,减小了系统负荷, 而且还可以将日志,索引等放于不同的分区下。四、建立广泛的索引 对海量的数据处理,对大表建立索引是必行的,建立索引要考虑到具体情况,例如针对大表的分组、排序等字段,都要建立相应索引,一般还可以建立复 合索引,对经常插入的表则建立索引时要小心,笔者在处理数据时,曾经在一个ETL流程中,当插入表时,首先删除索引,然后插入完毕,建立索引,并实施聚合 操作,聚合完成后,再次插入前还是删除索引,所以索引要用到好的时机,索引的填充因子和聚集、非聚集索引都要考虑。五、建立缓存机制 当数据量增加时,一般的处理工具都要考虑到缓存问题。缓存大小设置的好差也关系到数据处理的成败,例如,笔者在处理2亿条数据聚合操作时,缓存设置为100000条/Buffer,这对于这个级别的数据量是可行的。六、加大虚拟内存 如果系统资源有 限,内存提示不足,则可以靠增加虚拟内存来解决。笔者在实际项目中曾经遇到针对18亿条的数据进行处理,内存为

大数据面试题剖析讲课稿

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个程序负责 HDFS 数据存储。 a)NameNode b)Jobtracker c)Datanode d)secondaryNameNode e)tasktracker 2. HDfS 中的 block 默认保存几份? a)3 份 b)2 份 c)1 份 d)不确定 3. 下列哪个程序通常与 NameNode 在一个节点启动? a)SecondaryNameNode b)DataNode c)TaskTracker d)Jobtracker

4. Hadoop 作者 a)Martin Fowler b)Kent Beck c)Doug cutting 5. HDFS 默认 Block Size a)32MB b)64MB c)128MB 6. 下列哪项通常是集群的最主要瓶颈 a)CPU b)网络 c)磁盘 d)内存 7. 关于 SecondaryNameNode 哪项是正确的? a)它是 NameNode 的热备 b)它对内存没有要求

c)它的目的是帮助NameNode 合并编辑日志,减少NameNode 启动时间 d)SecondaryNameNode 应与 NameNode 部署到一个节点 多选题 8. 下列哪项可以作为集群的管理工具 a)Puppet b)Pdsh c)Cloudera Manager d)d)Zookeeper 9. 配置机架感知的下面哪项正确 a)如果一个机架出问题,不会影响数据读写 b)写入数据的时候会写到不同机架的 DataNode 中 c)MapReduce 会根据机架获取离自己比较近的网络数据 10. Client 端上传文件的时候下列哪项正确 a)数据经过 NameNode 传递给 DataNode b)Client 端将文件切分为 Block,依次上传

大数据常见面试题

大数据常见面试题 经历了水深火热的大数据学习,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明了,但你离成功总是还差了一步,那就是拿到大数据工程师的Offer。 在电脑旁奋斗了无数个日夜,代码敲了无数遍,项目整改了无数遍,只为了得到一份自己满意的高薪资高待遇的Offer。但这个收获不仅仅需要你学到娴熟的大数据技术,还需要在面试之前精心准备,了解自己要应聘的企业发展状况、自己应聘岗位的技术要求等等,除此之外,多看一些大数据面试题也是很有必要的,给自己涨涨经验。 千锋小编虽然不能帮你调查你理想企业的发展状况,但大数据常见面试题早已经为你准备好了,需要的尽快收入囊中吧! 1.scala 语言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函数式编程?有什么优点 2.scala 伴生对象有什么作用 3.scala 并发编程是怎么弄得,你对actor 模型怎么理解有何优点 4.Spark如何处理结构化数据,Spark如何处理非结构话数据? 5.Spark性能优化主要有哪些手段?

6.对于Spark你觉得他对于现有大数据的现状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7.对于算法是否进行过自主的研究设计? 8.简要描述你了解的一些数据挖掘算法与内容 9.怎么用spark做数据清洗 10.跟我聊聊spark的应用,商场里广告投放,以及黄牛检测 11.spark读取数据,是几个Partition呢?hdfs几个block 就有几个Partition? 12.Mogodb和hbase的区别 13.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14.HIVE的优化 15.linux的启动顺序 16.编译好的scala程序,运行时还需要scala环境吗 17.Write a java program to implement Stack in java. 18.Linkedlist和ArrayList的区别 19.hadoop中combiner的作用 20.用mr设计一个分组排重计数算法 21.用MapReduce找出存在公共好友的两个人 22.hdfs存储机制 23.MapReduce原理 24.hadoop运行原理 25.hadoop 的namenode 宕机,怎么解决 26.Hbase 的特性,以及你怎么去设计rowkey 和columnFamily ,怎么去

海量数据处理小结

海量的数据处理问题,对其进行处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量过大,数据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如果说有10条数据,那么大不了每条去逐一检查,人为处理,如果有上百条数据,也可以考虑,如果数据上到千万级别,甚至过亿,那不是手工能解决的了,必须通过工具或者程序进行处理,尤其海量的数据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例如,数据中某处格式出了问题,尤其在程序处理时,前面还能正常处理,突然到了某个地方问题出现了,程序终止了。 二、软硬件要求高,系统资源占用率高。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除了好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合理使用工具,合理分配系统资源。一般情况,如果处理的数据过TB级,小型机是要考虑的,普通的机子如果有好的方法可以考虑,不过也必须加大CPU和内存,就象面对着千军万马,光有勇气没有一兵一卒是很难取胜的。 三、要求很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好的处理方法是一位工程师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个人的经验的总结。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但有通用的原理和规则。那么处理海量数据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我把我所知道的罗列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选用优秀的数据库工具现在的数据库工具厂家比较多,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对所使用的数据库工具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Oracle或者DB2,微软公司最近发布的SQL Server 2005性能也不错。另外在BI领域:数据库,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数据挖掘等相关工具也要进行选择,象好的ETL工具和好的OLAP工具都十分必要,例如Informatic,Eassbase等。笔者在实际数据分析项目中,对每天6000万条的日志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QL Server 2000需要花费6小时,而使用SQL Server 2005则只需要花费3小时。 二、编写优良的程序代码处理数据离不开优秀的程序代码,尤其在进行复杂数据处理时,必须使用程序。好的程序代码对数据的处理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数据处理准确度的问题,更是数据处理效率的问题。良好的程序代码应该包含好的算法,包含好的处理流程,包含好的效率,包含好的异常处理机制等。 三、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区操作十分必要,例如针对按年份存取的数据,我们可以按年进行分区,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分区方式,不过处理机制大体相同。例如SQL Server的数据库分区是将不同的数据存于不同的文件组下,而不同的文件组存于不同的磁盘分区下,这样将数据分散开,减小磁盘I/O,减小了系统负荷,而且还可以将日志,索引等放于不同的分区下。 四、建立广泛的索引对海量的数据处理,对大表建立索引是必行的,建立索引要考虑到具体情况,例如针对大表的分组、排序等字段,都要建立相应索引,一般还可以建立复合索引,对经常插入的表则建立索引时要小心,笔者在处理数据时,曾经在一个ETL流程中,当插入表时,首先删除索引,然后插入完毕,建立索引,并实施聚合操作,聚合完成后,再次插入前还是删除索引,所以索引要用到好的时机,索引的填充因子和聚集、非聚集索引都要考虑。 五、建立缓存机制当数据量增加时,一般的处理工具都要考虑到缓存问题。缓存大小设置的好差也关系到数据处理的成败,例如,笔者在处理2亿条数据聚合操作时,缓存设置为100000条/Buffer,这对于这个级别的数据量是可行的。 六、加大虚拟内存如果系统资源有限,内存提示不足,则可以靠增加虚拟内存来解决。笔者在实际项目中曾经遇到针对18亿条的数据进行处理,内存为1GB,1个P4 2.4G的CPU,对这么大的数据量进行聚合操作是有问题的,提示内存不足,那么采用了加大虚拟内存的方法来解决,在6块磁盘分区上分别建立了6个4096M的磁盘分区,用于虚拟内存,这样虚拟的内存则增加为4096*6 + 1024 = 25600 M,解决了数据处理中的内存不足问题。 七、分批处理海量数据处理难因为数据量大,那么解决海量数据处理难的问题其中一个技巧是减少数据量。可以对海量数据分批处理,然后处理后的数据再进行合并操作,这样逐个击破,有利于小数据量的处理,不至于面对大数据量带来的问题,不过这种方法也要因时因势进行,如果不允许拆分数据,还需要另想办法。不过一般的数据按天、按月、按年等存储的,都可以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开处理。八、使用临时表和中间表数据量增加时,处理中要考虑提前汇总。这样做的目的是化整为零,大表变小表,分块处理完成后,再利用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处理过程中的临时表的使用和中间结果的保存都非常重要,如果对于超海量的数据,大表处理不了,只能拆分为多个小表。如果处理过程中需要多步汇总操作,可按

SQL数据库对于海量数据面试题及答案

本文整理和大家分享一些SQL数据库对于海量数据面试题及答案给大家,很不错哦,喜欢请收藏一下。 1. 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件共同的url? 方案1:可以估计每个文件安的大小为50G×64=320G,远远大于内存限制的4G。所以不可能将其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考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s 遍历文件a,对每个url求取,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值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小文件(记为)中。这样每个小文件的大约为300M。 s 遍历文件b,采取和a相同的方式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各小文件(记为)。这样处理后,所有可能相同的url都在对应的小文件()中,不对应的小文件不可能有相同的url。然后我们只要求出1000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即可。 s 求每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小文件的url存储到hash_set中。然后遍历另一个小文件的每个url,看其是否在刚才构建的hash_set中,如果是,那么就是共同的url,存到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方案2:如果允许有一定的错误率,可以使用Bloom filter,4G内存大概可以表示340亿bit。将其中一个文件中的url使用Bloom filter映射为这340亿bit,然后挨个读取另外一个文件的url,检查是否与Bloom filter,如果是,那么该url应该是共同的url(注意会有一定的错误率)。 2. 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 都可能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方案1: s 顺序读取10个文件,按照hash(query)%10的结果将query写入到另外10个文件(记为)中。这样新生成的文件每个的大小大约也1G(假设hash函数是随机的)。 s 找一台内存在2G左右的机器,依次对用hash_map(query, query_count)来统计每个query 出现的次数。利用快速/堆/归并排序按照出现次数进行排序。将排序好的query和对应的query_cout输出到文件中。这样得到了10个排好序的文件(记为)。 s 对这10个文件进行归并排序(内排序与外排序相结合)。 方案2: 一般query的总量是有限的,只是重复的次数比较多而已,可能对于所有的query,一次性就可以加入到内存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trie树/hash_map等直接来统计每个query出现的次数,然后按出现次数做快速/堆/归并排序就可以了。

大数据工程师笔试题

链表排序 Java: class Node{ Int value; Node next; } C++: struct Node{ int nValue; Node* pNext; } 请实现如下函数对任意给定链表按照其中的value字段排序 Java: Node sortList(Node head); C++: Node* sortList(Node* pHead); 解答: 编写归并排序迭代器 java: class Merge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Public MergeIterator(Iterator a,Iterator b){} Public boolean hasNext(){} Public Integer next(){} } 测试用例: Class Mock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Int current,step,endValue; Public MockIterator(int step,int endValue){ this.step=step; This.endValue=endValue; This.current=endValue%step; } Public boolean hasNext(){return this.current < this.endValue;} Public Integer next(){return this.current += this.step;} } Iterator it=new MergeIterator(new MockIterator(2,10),new MockIterator(2,9)); //输出2 3 4 5 6 7 8 9 10 C++: Struct Iterator{ Virtual bool hasNext()=0; Virtual int next()=0;

十七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与Bit-map详解

十七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与Bit-map详解 第一部分、十七道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 1. 给定a、b两个文件,各存放50亿个url,每个url各占64字节,内存限制是4G,让你找出a、b文 件共同的url? 方案1:可以估计每个文件安的大小为50G×64=320G,远远大于内存限制的4G。所以不可能将其完全加载到内存中处理。考虑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1. 遍历文件a,对每个url求取,然后根据所取得的值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个 小文件(记为,这里漏写个了a1)中。这样每个小文件的大约为300M。 2. 遍历文件b,采取和a相同的方式将url分别存储到1000小文件中(记为)。这样 处理后,所有可能相同的url都在对应的小文件()中,不对应的小文件不可能有相同的url。然后我们只要求出1000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即可。 3. 求每对小文件中相同的url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小文件的url存储到hash_set中。然后遍历另一个小文件的每个url,看其是否在刚才构建的hash_set中,如果是,那么就是共同的url,存到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方案2:如果允许有一定的错误率,可以使用Bloom filter,4G内存大概可以表示340亿bit。将其中一个文件中的url使用Bloom filter映射为这340亿bit,然后挨个读取另外一个文件的url,检查是否与Bloom filter,如果是,那么该url应该是共同的url(注意会有一定的错误率)。 读者反馈@crowgns: 1. hash后要判断每个文件大小,如果hash分的不均衡有文件较大,还应继续hash分文件,换个hash 算法第二次再分较大的文件,一直分到没有较大的文件为止。这样文件标号可以用A1-2表示(第一次hash 编号为1,文件较大所以参加第二次hash,编号为2) 2. 由于1存在,第一次hash如果有大文件,不能用直接set的方法。建议对每个文件都先用字符串 自然顺序排序,然后具有相同hash编号的(如都是1-3,而不能a编号是1,b编号是1-1和1-2),可 以直接从头到尾比较一遍。对于层级不一致的,如a1,b有1-1,1-2-1,1-2-2,层级浅的要和层级深的每个文件都比较一次,才能确认每个相同的uri。 2. 有10个文件,每个文件1G,每个文件的每一行存放的都是用户的query,每个文件的query都可能 重复。要求你按照query的频度排序。 方案1: 1.顺序读取10个文件,按照hash(query)%10的结果将query写入到另外10个文件(记为)中。这样新生成的文件每个的大小大约也1G(假设hash函数是随机的)。 2.找一台内存在2G左右的机器,依次对用hash_map(query, query_count)来统计每个query出现的次数。利用快速/堆/归并排序按照出现次数进行排序。将排序好的query和对应的query_cout 输出到文件中。这样得到了10个排好序的文件(,此处有误,更正为b0,b1,b2,b9)。 3.对这10个文件进行归并排序(内排序与外排序相结合)。 方案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