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
列举底盘线控系统的组成

列举底盘线控系统的组成
底盘线控系统是汽车底盘部分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
1. 感应器(传感器):底盘线控系统通过感应器检测车辆的动态信息,如车速、转向角度、制动力等参数。
常见的感应器包括轮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等。
2. 控制单元(ECU):底盘线控系统的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感应器传输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判断,从而控制底盘系统的运行状态。
控制单元通常位于车辆的中央电子模块(ECM)或底盘控制模块(BCM)中。
3. 执行器: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器控制车辆的底盘部件,从而实现对车辆底盘的控制。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制动器、驱动电机、悬挂器等。
4. 电源系统:底盘线控系统需要电源供电,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电源系统通常由车辆的蓄电池提供。
以上是底盘线控系统的一般组成部分,不同车型和品牌的底盘线控系统可能会有所不同。
另外,一些高级底盘线控系统可能还包括主动悬挂系统、防侧滑系统、动力分配系统等。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一、内容综述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需求,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底盘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模式,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出现使得制动更加精准、快速,同时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转向感觉,提高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调整车辆的各项参数,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未来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阐述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底盘系统作为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发动机与其他主要部件的重要任务,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车辆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研究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底盘系统中,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功能性直接关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对于车身支撑和减震作用极为重要,能够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转向系统则是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关键,其精确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制动系统则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具体的纠偏工作是这样实现的:ESP通 过TCS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 指挥ABS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 产生一个反横摆力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 望的轨迹曲线上来。比如转向不足时,刹 车力会作用在曲线内侧的后轮上;而在严 重转向过度时会出现甩尾,这种倾向可以 通过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得到纠正。
ESP提高了所有驾驶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尤其是在 转弯工况下,即是在横向力起作用的情况下,ESP能维持 车辆稳定和保持车辆在车道上正确行驶。ABS和TCS只在 纵向起作用。ESP结合了侧滑率传感器,并集成横向加速 度传感器及转向角度传感器。此外,ESP应用了ABS/TCS 的所有部件,并基于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电子控制单元。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1)避让始料不及的障碍物 在悠长平整的路面上交替进行着超车和变道。突然出现 一个障碍物。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2)路程的错误估计 行驶于蜿蜒曲折的山路。下一弯道始料不及地出现。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始料不及的新状况 冰雪路面、弯道上的湿树叶或者鹅卵石路旁的 铁轨。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3转向角度传感器
它监测转向盘旋转 的角度,帮助确定 汽车行驶方向是否 正确。结合来自轮速
传感器和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输入信息, ECU计算出车辆的目 标动作。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工作范围(量 程)为720°。在方向 盘满舵转动范围内, 其误差在5°之内。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4.2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液压 制动作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5底盘电控系统(eps)

在实际EPS系统上应用设计的控制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进一步 评估控制算法的实际效果和性能表现。同时,实验结果也可以为算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信息。
05 EPS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 方向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操控稳定性
EPS系统应能够提供稳定的操控 性能,包括转向灵敏度、回正 性能和路感传递等。
排除故障实践案例分享
01
02
03
案例一
一辆汽车出现转向沉重故 障,经过检查发现EPS电 机损坏,更换电机后故障 排除。
案例二
一辆汽车出现转向异响故 障,经过检查发现转向机 构磨损严重,更换转向机 构后故障排除。
案例三
一辆汽车出现转向失灵故 障,经过检查发现EPS控 制模块内部故障,更换控 制模块后故障排除。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实现了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01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成功实现了底盘电控系统(EPS)的基本功
能,包括转向助力控制、稳定性控制、节能控制等。
优化了系统性能
02
通过对EPS系统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稳
定性,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完成了实验验证
转向异响故障
可能原因有转向机构磨 损、电机轴承磨损、控 制模块内部故障等,导 致转向时产生异常噪音。
转向失灵故障
EPS系统完全失效,方 向盘变得非常沉重且无 法转动,可能原因包括 电机损坏、控制模块故 障、电源故障等。
故障诊断流程和方法介绍
故障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检查EPS系统电源、保险丝、连接器等是否正常;然后进行系 统自诊断,利用专用诊断仪读取故障代码和数据流;最后根据故障代码和数据流进行故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5-电控悬架系统

使弹簧刚度变成“硬”状态和使减振阻尼变 成“中”状态。该项控制能改善汽车高速行驶时 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控制
不平整道路 控制
颠动控制
使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视需要变成“中”或“ 软”状态,以抑制汽车车身在悬架上下跳动, 改善汽车在不平坦道路上行驶时的乘坐舒适 性
光电耦合元件的状态与车高的对照表
车高
1
光电耦合元件的状态
2
3
车高范围
计算结果
4
OFF
OFF
ON
OFF
15
过高
高
OFF
OFF
ON
ON
14
ON
OFF
ON
ON
13
ON
OFF
ON
OFF
12
高
ON
OFF
OFF
OFF
11
ON
OFF
OFF
ON
10
ON
ON
OFF
ON
9
普通
ON
ON
OFF
OFF
8
ON
ON
ON
OFF
一般原理:
利用传感器(包括开关)检测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状况和车 身的状态,输入ECU后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 悬架系统的执行器动作,完成悬架特性参数的调整。
二、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转向盘转角传感器
传感器位置
加速度传感器
车身高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车身高度传感器
1、转向盘转角传感器
【作用】检测转向盘的中间位置、转动方向、转向角 度和转动角度。以判断转向时侧向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控制车身的侧倾。
汽车底盘电控概述

兰
公司在1886 年就 将V
形橡胶带
的DAF公司 研
制出 Variomatic
式CVT安装到 该
公司生产的汽 油
机汽车上
双V形橡胶带 式
CVT并装备于 其制造的
Daffodil轿 车上
橡胶带传动的 CVT
◆功率有限 ◆离合器工作不稳定 ◆液压泵、传动带和 夹紧机构的能量损失 较大
•后来汽车研究人员将液力变矩器集成到CVT系统中 主、从动轮的夹紧力由电子装置进行控制 •在CVT中采用节能泵 •传动带使用金属带代替传统的橡胶带
电子控制的其它特点
电子控制的出现使得自 动变速器可根据具体的行 驶工况进行补偿调节有些 变速器类型有一个由驾驶 员控制的模式开关不同的 驾驶模式包括正常模式、 经济模式、动力模式、冬 天模式和手动换档模式等
经济 模式
动力 模式
冬天 模式
手动 模式
使发动 机经常 处于经 济转速 下工作
使发动机 经常处于 大功率大 扭距范围 内运行
ESP是在 ABS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ESP能够识别诸如驾驶 员慌乱反应这样的紧急驾驶工况并通过对单个车轮施加制动和干预 发动机控制系统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这个软件能够综合理想转向 角、横摆角度、侧向力和轮速差异等信号很快判别出汽车失去控 制的时刻然后不管驾驶员如何操作对车辆施加制动还是加速ESP开始
什么是制动 防抱死系统
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是 英文Anti-lock Brake System的缩写ABS的作用就 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 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 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 以保证车轮与地而的附着力 在最大值.
ABS的发展概况
•ABS最初用于飞 机、但这种采用 真空管的ABS在 汽车上应用其性 能达不到要求, 加之其体积大、 成个高等.因此 未能在汽车普遍 使用。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自动变速器(电子液压控制系统)

注:
返回
2.5车速传感器:
1、作用:车速传感器产生的车速信号相当于 全液控自动变速器中的调速器油压,ECT的 ECU用它来控制换档点和锁止离合器的运作。 注:ECT的ECU获得的正确车速信息是由两个 车速传感器输入的,为进一步确保信息的精 确性,ECT的ECU不断将两个信号比较,看 是否相同。如图:
3、在某些车型中,制动开关信号也从驻车制 动器开关输入,用作对锁止离合器取消锁止 的信号。如图:
返回
2.7超速档主开关
1、作用:由驾驶员操作控制,使ECT可以或是 不可以进入超速档行驶。 2、控制过程:ⅰ开关在“ON”位时(触点断 开),ECU的OD2端子电压为12V,变速器能 换入超速档。如图: ⅱ在“OFF”位时(触点闭合),电流从蓄电池 电流至接地,ECU的OD2端子电压为0V, ECU不允许挂入超速档,同时O/D灯亮。如图:
电子控制系统方框图
第二节 电子控制部件
1、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 行驶模式开关 水温传感器 超速档开关 空档启动开关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巡航控制 制动灯开关 电磁阀
2.1行驶模式开关
1、作用: 行驶模式选择开关是供驾驶员所需的 行驶模式的开关。 2、常见模式: 动力模式(PWR)、经济模式 (ECONOMIC)、普通模式(NORMAL)、 雪地模式(SNOW)即P 、 E 、 N 、S、
2、控制过程:1)如果ECU的端子N、2或L端 子接通,ECU便分别确定变速器位于“N”、 “2”或“L”档位。※否则ECU便确定变速器位 于“D”档位。该开关的触点还用于接通对应 档位开关的指示灯告诉驾驶员换档杆所处位置。
2)只有当换档杆位于“P”或“N”档位,端子B 与NB接通,才能接通启动电路。如图:
汽车底盘电控实训报告模板

一、实训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本实训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技能;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3.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 电控悬架系统5. 电控转向系统6. 电控巡航系统7. 安全气囊系统8. 故障诊断与排除四、实训过程1.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1)介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3)展示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实物,使学生直观了解其结构。
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1)讲解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3.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讲解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4. 电控悬架系统(1)讲解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电控悬架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电控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5. 电控转向系统(1)讲解电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电控转向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电控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6. 电控巡航系统(1)讲解电控巡航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电控巡航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电控巡航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7. 安全气囊系统(1)讲解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演示安全气囊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过程;(3)进行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学???
原因一
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是 围绕目前汽车维修行业 普遍急需的专项技术而 展开的,根据企业生产 的实际需要而设定的
原因二
汽车工业的发展的趋势——朝 着电子化、智能化、人性化的 方向发展。 为什么学习 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安全 《汽车底盘 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控技术》 传统的机械系统已很难满足这 课程 些要求,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 工业中广泛应用。为满足汽车 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需要, 使广大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系统 的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在学生生产实习活动之前所必 须掌握的一项专项技能。
电子控制与液压控制相比具有 明显的 优势
1)微机控制可以实现以前由液压控制
难以实现的更复杂多样的控制功能, 使变速器的性能得到提高。 2)微电子控制可以极大地简化液压控 制结构,减少生产投资及种种困难。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从而 克服了 手动操纵的 种种弊端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3.无级变速器(CVT)
由电子控制取代液压控制,实现由CVT向 ECVT的转变。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目 的源自达到 简化结构 提高 控制精度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T的应 用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了汽车领域, 推动了汽车变速装置的重大变革。
三种传动装置均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
1.液力自动变速器(AT) 把液压控制功能改由微处理器来完成,实现了 由AT向EAT的转变。(E-Electronic)
优点 减少 了 结构 的 复杂性 减少 了 制造 技术 要求 提高 了 产品 适应性
降低 了 成本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2.手动式机械变速器(MT)(M-Manual)
借助于微机控制技术,正在演变为EMT
Electronic-controlled Mechnical Transmission 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职业素养 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
一生成败看职商!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主要包括
电控自动变速器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 电控驱动防滑系统 电控悬架系统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
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核心是ECU,技术关键是传感器。
3 ECU的基本结构
ECU是由输入处理电路、微处理器(单片机)、输出处理 电路、系统通信电路及电源电路组成,的结构如图所示。
怎么学?
—要求
1.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并且相互融合 2.积极思考,与机械系统原理对比学习 3.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 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 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每个人都是一棵数, 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 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 枝、干、叶、型就是其 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表象。 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EQ:情商 IQ:智商 CQ:职商
电源电路:ECU内设了稳压电源,保证不因外部电源恶 劣时影响ECU的稳定工作,同时ECU的内置电池也保证 在外部电源短时缺电时不丢失数据。
传感器输入到ECU的信号主要有二种:即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包括开 关信号)。 输出处理电路:微处理器输出的是+5V脉冲 信号,且电流也在15mA 以下,不能直接驱 模拟信号必须通过A/D转换器。 为了保证汽车控制需要。 A/D 转换通常采用 动电磁阀、电动机、指示灯等,必须经过输 10位以上, 4ms以下采样间隔。 出处理电路进行转换。 对于数字信号,常需要进行电位匹配、波形修正、防颤等处理。
。
回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角色?
教学目标
• • • • •
全面掌握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现代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常见故障具有初步诊断的能力 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常见故障具有排除的能力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维修方法,具有一定的维 修技能
适 合 自 己 的 是 最 好 的
自动挡给驾驶所带来的便利、舒适、安全等 突出优点。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常 见 自 动 变 速 器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T的 发展史
20世纪30-40年代起,开始发展AT 20世纪70年代,美国(每年生产的600800万辆轿车)AT的装备率超过90% 80年代后期,日本AT的装备率超过65% 轿车、城市公共汽车、矿用汽车、越野军用 车
1.2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与方式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K
自 动 挡
同学讨论
手 动 挡
一、自动变速器(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结构和发展趋势PK 价格和维修费用PK 操控和劳动强度PK 安全性与省油操作PK 故障排除与自助PK 特殊状态操作PK
4 微处理器(单片机)的结构
单片机结构框图
微处理器:是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 CUP结构框图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 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所以也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核心部分又是中央处理器(CPU),是具有译码指令和数据处理能力 的电子部件,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由运算器 (Calculator)、寄存器(Register)和控制器Controller)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