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发言稿

领导讲话发言稿

在第14届核工展暨第20届PBNC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第20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和“第14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对大会的召开和展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和展会的各位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向中国核学会等单位为承办会议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是核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是核工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专业展览,两大活动同期同地举行,是今年核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次盛事,必将对本地区乃至全球核能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五年有余,全球核能发展在理性反思事故根源、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核安全水平中逐步企稳回升。核电作为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低碳能源,仍是许多国家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缓解气候变化、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能源选择。

经过60余年发展,中国核能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起了一套完整自主的核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核科

研、设计和建造队伍,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约2831万千瓦;在建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72万千瓦。XX年,我们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顺利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核安全审评,国内首堆和国外首堆相继开工,标志着该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经济性等已得到广泛认同。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压水堆CAP1400和小型多功能堆ACP100等核电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具备了工程实施的条件。中国相关企业将在本次展览会上展示这几项技术,欢迎各国同事和朋友届时前往参观。

与此同时,中国实验快堆运行良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超临界水冷堆、核聚变装置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燃料循环整体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不仅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还可满足部分国际市场需求。此外,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未来几年,中国预计每年都会开工建设几台核电机组;核燃料循环产业也将继续朝着“规模化、自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目标稳步推进。作为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核能事业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自身减排目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后福岛时代”全球核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

核能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敏感性。通过长期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能发展道路,这也是我们核能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愿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坚持安全发展不动摇。核安全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主张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在刚刚闭幕的第四次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构筑持久平衡的全球核安全框架提出4项主张,第一要强化政治投入,把握标本兼治方向,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第二要强化国家责任,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构建严密持久防线;第三要强化国际合作,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推进协调并进势头;第四要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习主席还宣布中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5项措施,充分展现了中国同各国共同推进核领域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完善核领域法规体系,《原子能法》、《核安全法》进入了立法审查程序;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较为完备的核安全监管和核应急管理体系,核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中美合作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

心3月18日投入运行,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微堆在完成低浓化改造后3月26日实现满功率运行;我们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商定,今年将首次在华开展国际实物保护咨询服务。中国核安全、核安保、核应急能力稳步提升,为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我们确立了核燃料闭式循环发展路线,提出了“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各领域协调发展,形成了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产业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国内所需核燃料已实现自主制造,全线打通了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掌握了三代压水堆技术和具备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形成了制造大型核电机组主要设备的能力。建成了三座中低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并正在开展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工作。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我们按照“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方针,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和支持,不断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核科学技术研究,完善重大核科研设施及试验验证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华龙一号”、CAP1400、ACP100等就是这方面的范例。此外,我们在先进燃料组件、核聚变、核技术应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核工业长远发展打下了扎

实的基础。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我们高度重视核领域国际合作,中国政府与28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核能合作协定,加入公约及多边协议17项;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相关国家核行业主管部门及国际组织签订了63份合作文件,并与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韩国、欧盟等建立了定期双边会晤机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全方位合作交流格局。我们将继续以确保安全和防扩散为前提,秉持安全高效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和拓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中国有句古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当前,中国拥有齐全配套的核燃料循环体系,自主设计开发了“华龙一号”、ACP1400等三代核电技术,建成了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国家核安保示范中心,形成了一批先进的核技术产品,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核科研设施。我们愿意与各国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为世界核能发展做出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

核科学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电是低碳能源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事业大有可为。我们愿与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努力使核能这项人类伟大的发现能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文明进步带

来福祉。最后,预祝第20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和第14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在株洲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我于XX年3月担任株洲市委书记,转眼已经整整三年了。这三年,正是国内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和株洲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共性困难,更面临着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传统重化工业大量关停并转的巨大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和班子成员一道,紧紧依靠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团结奋斗,奋力作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全力推进株洲各项工作开展。3年来,我一直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任”的理念,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着力抓调整、抓转型、抓产业、抓项目。我们集中各方智慧,确立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总战略,围绕“三个率先”的总目标,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奋力打造株洲发展的升级版。三年来,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前行,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市各项工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创了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人力、

物力、财力和领导精力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在传统重化工业大量关停和过剩产能加速退出的情况下,全市经济一直保持了高于全国、高于全省的增长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在全省的排位前移,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去年,株洲成为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个稳增长先进城市之一。

三年来,我们坚持把产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始终把产业作为第一重点,强力推动产业振兴,实施产业振兴纲要,综合利用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产业的集聚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建设三基地一中心。轨道交通产业由XX年的300亿到去年突破1000亿,航空产业年均增长40%,北汽一工厂50万辆整车成功下线,北汽二工厂开工建设;有色冶炼、服饰、陶瓷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批企业焕发新的生机;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县域经济、现代服务业、开放型经济这几块短板不断拉长补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崛起,增长势头强劲。

三年来,我们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关停并转和过剩产能的退出。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全力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工程和“三个基本”三年行动计

划,关停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生产线,淘汰退出了一大批落后产能。结构调整虽然给当前带来阵痛,但为推动株洲产业升级,为株洲下一轮加快发展赢得了空间和主动,也为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主动、赢得了先机。

三年来,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成功引进了北汽二工厂、微软、阿里巴巴、长城电脑、大汉惠普等一批战略投资者,IGBT、自主创新示范园、醴陵陶瓷艺术城、北汽二工厂、轨道交通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或建成投产。三年来实施重点项目954个,其中百亿以上的重大工程19个,去年新增产值过300亿企业2家,过百亿的1家,过50亿的2家,为株洲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提供了支撑。

三年来,我们全力打好城镇扩容提质攻坚战,推动城区向东向南发展,启动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区,加快株醴融城,开工建设湘江大道、东城大道,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管理升级,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30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三年增加67天。

三年来,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投融资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探索了成功经验,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

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肯定。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株洲高新区在全国的排名由XX年的46位上升到XX年的第28位。

三年来,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持续实施“民生100”工程,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打好脱贫攻坚战,办好了城区居民房屋登记发证、环卫工人购买五险、市二中整体搬迁、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实事,农村有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居全省第二。

三年来,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拳整治“四风”,严格正风肃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开展“三超两乱”专项整治,开展“优环境、提效能、促升级”专项行动,推进效能革命,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撤乡并村工作,消化了一大批超编的领导职数和超编人员,全市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全市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这三年,株洲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进步,是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战胜严重困难和挑战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好的局面,靠的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的齐心协力,靠的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团结奋斗。

看到今日株洲大地到处风生水起,生机勃勃的生动场面,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经济社会政通人和、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我要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对株洲的亲切关怀,感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株洲军分区五套班子的全力支持,感谢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热忱帮助,感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驻株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尤其要感谢在座的同志们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是同志们的勇于担当、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才有了株洲今天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我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为我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各个方面的同志们,他们的工作组成了我工作的全部。

三年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对我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是我工作中最为充实的一段经历。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与同志们并肩战斗、风雨同舟、苦乐共享,一起承担责任、一起承受压力,一起战胜困难、一起分享喜悦。我在株洲市委书记的岗位上,能为株洲的发展做一些事情,能为株洲人民尽一份微薄之力而感到荣幸。上任之初,我曾向全市人民承诺,我会做一个对省委、对株洲人民、对株洲的发展历史负责的人;我将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作为首要责任,把实干作为工作准则,把清廉作为从政操守。回顾三年来,我始终没有忘记

自己肩负的责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也一直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工作,从没有任何懈怠和退却。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利用组织和人民给予我的干事平台,竭尽全力为株洲的发展多干点实事,为株洲的长远发展多打点基础,为百姓的福祉多出一份力。对株洲的发展,为株洲人民的福祉,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也为之付出了辛勤和汗水,倾注了追求和心血,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的期待相比,仍还有不少差距。由于受任职时间和自身能力水平的局限,一些想去做、该去做的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做,一些关系株洲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才刚刚布好局,许多工作才刚刚展开,正在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我性格坦荡直率,有什么实话实说,工作要求严格,有时候比较急,有时候批评不注意方式方法,让人难以接受,对同志们也有关心不够的地方。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歉意,请大家给予宽容和谅解。

这次,省委对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进行调整,书记、市长都从株洲内部产生,这是对株洲工作和班子的充分肯定,是对腾飞、卫国同志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株洲干部的关心,对株洲工作的大力支持。刚才,胡奇部长介绍了腾飞、卫国同志的情况。对腾飞、卫国同志,大家都非常熟悉,都是综合素质很高、很优秀的领导干部。腾飞同志担任市长3年,政治上成熟坚定,党性原则强,领导经验丰富,

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工作能力强,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对自己要求严格,在我们共事的3年里,我们心心相印,相互支持,相互信任,配合得很好,合作得很愉快,我们是好兄弟、好搭档、好战友。卫国同志年富力强,政治上成熟坚定,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强,素质比较全面,在株洲工作的时间长,熟悉市情,思路清晰,领导经验丰富,工作勤奋负责,作风务实,对自己要求严格。由腾飞同志担任市委书记,卫国同志担任市长,相信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把株洲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迈上新的台阶。

株洲是一座承载光荣和梦想的城市,是一块干事创业、成就事业的福地。在株洲工作三年,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株洲的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举足轻重,株洲的干部视野开阔、素质很高,株洲的人民勤劳智慧、开放开明。能够成为株洲人民的一员,这是我一生的荣幸,我会永远为自己是一个株洲人而感到自豪。三年来,我踏足于株洲的山山水水,全身心地融入了这块厚重的土地,融入了株洲的事业,融入到了开放包容的株洲人民这个大家庭之中,与株洲这方热土、这里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株洲的每一天,我都能从株洲干部群众的奋斗、奋进中感受到株洲开放的胸怀、包容的文化、创新的精神、创业的追求,并从中汲取到无穷无尽的力量。我即将走上新的岗位。株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永远不会忘记在株洲工作这段美好

时光,永远不会忘记株洲的父老乡亲给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永远不会忘记与同志们结下的深厚情谊。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心系株洲、关注株洲、宣传株洲、服务株洲,都会始终以敬重之心回念株洲这方热土,以感恩之心回报株洲的父老乡亲。

我衷心地感谢株洲人民!

衷心地祝愿株洲的明天更加美好!

衷心地祝福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