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未控制的2型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 括心血管疾病、肾病和神经损伤。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社会影响
2型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医 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长期治疗和并发症管理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 。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经济成本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成本不断增加,影 响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血糖异常
如血糖监测结果异常,需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 估。
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并发症迹象
如出现视力模糊、脚部麻木等并发症迹象,应立 即就医。
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长期损害。
谢谢观看
通过预防和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成本。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 纤维素的摄入。
建议遵循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模式。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
什么是2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 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糖尿病患者数量预计 在2030年将达到5亿以上。
什么是2型糖尿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频繁口渴、尿频、疲劳、视力模糊 等。
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健康风险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
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计划。
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社会影响
2型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医 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长期治疗和并发症管理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 。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经济成本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成本不断增加,影 响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血糖异常
如血糖监测结果异常,需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 估。
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并发症迹象
如出现视力模糊、脚部麻木等并发症迹象,应立 即就医。
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长期损害。
谢谢观看
通过预防和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成本。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 纤维素的摄入。
建议遵循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模式。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
什么是2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 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糖尿病患者数量预计 在2030年将达到5亿以上。
什么是2型糖尿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频繁口渴、尿频、疲劳、视力模糊 等。
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为什么要关注2型糖尿病? 健康风险
如何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
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计划。
2型糖尿病讲课PPT课件

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降 低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
控制血糖 水平:保 持血糖在 正常范围 内,减少 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 发生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 低脂、高 纤维的饮 食原则, 控制总热 量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 游泳、骑 自行车等, 增强身体 免疫力
症状表现:多饮、多尿、多食、 消瘦等症状描述
治疗过程:采取的治疗方案及效 果
成功控制血糖的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
病程等
治疗方案:药 物治疗、饮食 控制、运动等
治疗效果:血 糖控制情况、 并发症改善等
经验分享:患 者日常注意事 项、心理调适
等
家庭支持和护理经验分享
家庭支持对2型 糖尿病患者的积 极影响
家庭护理的要点 和注意事项
患者和家属的心 理健康指导
家庭支持与护理 经验分享
社区资源和支持体系介绍
社区糖尿病管理团 队:提供专业的糖 尿病教育和支持
社区活动和讲座: 定期开展关于糖尿 病的知识讲座和互 动活动
社区资源链接:提 供与糖尿病相关的 医疗、营养、运动 等方面的资源链接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更好地应对 糖尿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
监测频率:建议 至少每年监测一 次血糖和相关指 标
监测目的:了解 血糖和相关指标 的变化情况,及 时发现异常
监测方法:通过 指尖采血或动态 血糖监测等方法 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监测 时应保持安静状 态,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波动
控制体重和减肥方法
增加体育锻炼,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 于燃烧脂肪、减轻体重。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降 低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
控制血糖 水平:保 持血糖在 正常范围 内,减少 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 发生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 低脂、高 纤维的饮 食原则, 控制总热 量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 游泳、骑 自行车等, 增强身体 免疫力
症状表现:多饮、多尿、多食、 消瘦等症状描述
治疗过程:采取的治疗方案及效 果
成功控制血糖的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
病程等
治疗方案:药 物治疗、饮食 控制、运动等
治疗效果:血 糖控制情况、 并发症改善等
经验分享:患 者日常注意事 项、心理调适
等
家庭支持和护理经验分享
家庭支持对2型 糖尿病患者的积 极影响
家庭护理的要点 和注意事项
患者和家属的心 理健康指导
家庭支持与护理 经验分享
社区资源和支持体系介绍
社区糖尿病管理团 队:提供专业的糖 尿病教育和支持
社区活动和讲座: 定期开展关于糖尿 病的知识讲座和互 动活动
社区资源链接:提 供与糖尿病相关的 医疗、营养、运动 等方面的资源链接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更好地应对 糖尿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
监测频率:建议 至少每年监测一 次血糖和相关指 标
监测目的:了解 血糖和相关指标 的变化情况,及 时发现异常
监测方法:通过 指尖采血或动态 血糖监测等方法 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监测 时应保持安静状 态,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波动
控制体重和减肥方法
增加体育锻炼,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 于燃烧脂肪、减轻体重。
见习-2型糖尿病 ppt课件

系,应说明有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 * 诊治经过:患病后的检查、治疗及结果和疗效,应注明医疗机构名称、检查项目及结果,治疗方案、
* 一般情况:发病以来的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及体重变化等。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ppt课件
19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内容包括:
ppt课件
16
入院记录、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ppt课件
17
病历书写-----入院记录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月经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专科情况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签名
(六)婚育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
行经天数
(七)月经史: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月经量、痛经、阴道流血情况。
间隔天数
(八)家族史:家庭及主要亲属成员的健康状况,与本病有关的遗传史、遗传病史。
ppt课件
21
(十)体格检查
1.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
2.一般情况; 发育、营养、神志、体位、表情和面容、步态、检查是否合作 皮肤粘膜; 淋巴结; 瘘管;
3.头部(包括眼、耳、鼻、口);
ppt课件
22
4.颈部;
5.胸部:(包括胸廓、肋间隙、静脉、压痛、乳房、血管杂 音);肺、心的视、触、叩、听
6.腹部:视、触、叩、听; 7.直肠肛门;外生殖器; 8.脊柱四肢; 9.神经系统的检查。
二、 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三、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四、 妊娠(期)糖尿病(GDM)
* 一般情况:发病以来的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及体重变化等。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ppt课件
19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内容包括:
ppt课件
16
入院记录、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ppt课件
17
病历书写-----入院记录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月经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专科情况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签名
(六)婚育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
行经天数
(七)月经史: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月经量、痛经、阴道流血情况。
间隔天数
(八)家族史:家庭及主要亲属成员的健康状况,与本病有关的遗传史、遗传病史。
ppt课件
21
(十)体格检查
1.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
2.一般情况; 发育、营养、神志、体位、表情和面容、步态、检查是否合作 皮肤粘膜; 淋巴结; 瘘管;
3.头部(包括眼、耳、鼻、口);
ppt课件
22
4.颈部;
5.胸部:(包括胸廓、肋间隙、静脉、压痛、乳房、血管杂 音);肺、心的视、触、叩、听
6.腹部:视、触、叩、听; 7.直肠肛门;外生殖器; 8.脊柱四肢; 9.神经系统的检查。
二、 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三、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四、 妊娠(期)糖尿病(GDM)
2型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 ppt课件

6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一)急性并发症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前期烦渴、多饮、多尿及无力,
至后期尿量减少或闭尿,消瘦软弱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腹痛、头痛、嗜睡,严重者昏迷。 2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表现为烦渴、多饮、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厌食、嗜睡等。若未及时治疗,病人将出现皮肤粘膜 干燥、唇舌干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至休克,严重者出现幻觉、 偏瘫、失语等。 (二)慢性并发症 1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表现为糖尿 病心脏病。 2 、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发烧、腰痛和血尿。 3 、糖尿病眼病: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者导致失明。 4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 5 、神经病变: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肢体疼痛等。 6 、感染:糖尿病病人常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等。
ppt课件
14
病例讨论
三、查体
体温:36.2℃ 脉搏:80次/分 呼吸:19次/分 血压:
120/70mmHg 。
四、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 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82次每分,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 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 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 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右足拇趾跖趾关节 处有1×1cm溃烂,有少量黄色分泌物流出 ,周围有3×3cm皮肤肿胀颜色黑紫,皮温 较低,右足肿胀较明显。
检发现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25mmol/L,
ppt课件
13
Company Logo
病例讨论
未查早餐后血糖,诊断"2型糖尿病",予以糖尿病饮食控 制,予以药物(具体药名及计量不详)治疗,但未按时 服药,未定时监测血糖,至2年前因上述症状持续,感活 动增加时胸闷、气短,心悸,偶有下肢轻度水肿,休息 后不适可缓解,予以"重组人胰岛素(诺和锐30)注射液 "皮下注射(具体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但出院后患者未再检查血糖,并双下肢间断乏力,5月前 自觉右足拇趾跖趾关节处酸痛明显,并逐渐出现局部溃 烂,红肿,曾住院治疗,时轻时重,近1周,患者溃烂处 疼痛明显,并由少量黄色分泌物,右足红肿,右足拇趾 跖趾关节溃烂周围皮肤黑紫故再次就诊我院,门诊以"2 型糖尿病"收住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欠佳,体力 情况一般,食欲差,睡眠欠佳,自觉体重近期无明显变 化,常感发冷、乏困,大便和小便量色正常。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健康宣教PPT课件

定期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方案
血糖监测
指导患者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 指标的测量。
饮食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患 者的饮食方案,如增加或减少某 种食物的摄入量。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
效果评估指标及方法
蔬菜类:多样化,保证充足
01
02
03
多样化选择
在蔬菜选择上,应注重多 样化,多食用绿叶蔬菜、 茄果类、根茎类等不同类 型的蔬菜。
保证充足摄入量
每天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蔬 菜,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需 求。
注意烹调方式
在烹调蔬菜时,应尽量采 用蒸、煮、炖等低油低盐 的方式,避免油炸、煎炒 等高脂高盐的做法。
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方法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的身高、体重、BMI、腰围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及饮 食习惯。
确定每日能量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劳动强度、年龄、性别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总能量 。
制定膳食计划
结合食物交换份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包括每日应摄 入的主食、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05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01
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等健康问题,不利于2型糖 尿病的控制。
02
暴饮暴食则可能加重胰腺负担,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增加并发
症风险。
建议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三餐规律,每餐七八分饱
03 。
误区一: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1
无糖食品并不代表无热量或可以无限制摄入。
注意烹调方式
在烹调肉类和豆制品时,应采 用蒸、煮、炖等低油低盐的方 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脂高
2型糖尿病ppt课件

格相对较高
最新编辑ppt
16
2型糖尿病治疗的流程图
(2007ADA指南)
最新编辑ppt
17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1)
第1个ABC: A ( HbA1C ) < 6. 5 %(空腹血糖< 6. 0mmol/ L ,餐后2
h 血糖< 7. 8 mmol/ L) , B (血压,blood pressure) < 130/ 80 mmHg , C (LDL-C) < 2. 6 mmol/ L 。
最新编辑ppt
18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2)
第2个ABC : A (阿司匹林,Aspirin) ,对无禁忌证并有心血管病高
危病患者,75~100 mg/d B (纠正胰岛素抵抗, Block insulin resistance) ; C (控制体重,Control body weight )。
最新编辑ppt
15
2007ADA指南: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3)
二线治疗
以磺脲类、格列酮类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用胰岛素强 化治疗(基础胰岛素和餐前胰岛素)之前,可3 种口服药物 的联合治疗。
以基础胰岛素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基础胰岛素+二甲 双胍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胰岛素强化治疗。
基础胰岛素作为二线药物 强化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酮类作为最终治疗。 流程图中未出现格列奈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类:弱,价
时在磺脲类中只能用格列喹酮;也可用拜唐平,倍 欣或瑞格列奈。
最新编辑ppt
8
选药原则:按年龄选药
老年患者,慎用长效的磺脲类药物,最好使用苯 甲酸衍生物。
格列本脲为长效价廉的降糖药,量大时易在午夜 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尤其如此),老年人尽量不 用格列本脲。
最新编辑ppt
16
2型糖尿病治疗的流程图
(2007ADA指南)
最新编辑ppt
17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1)
第1个ABC: A ( HbA1C ) < 6. 5 %(空腹血糖< 6. 0mmol/ L ,餐后2
h 血糖< 7. 8 mmol/ L) , B (血压,blood pressure) < 130/ 80 mmHg , C (LDL-C) < 2. 6 mmol/ L 。
最新编辑ppt
18
糖尿病双ABC控制目标(2)
第2个ABC : A (阿司匹林,Aspirin) ,对无禁忌证并有心血管病高
危病患者,75~100 mg/d B (纠正胰岛素抵抗, Block insulin resistance) ; C (控制体重,Control body weight )。
最新编辑ppt
15
2007ADA指南:2 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
(3)
二线治疗
以磺脲类、格列酮类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用胰岛素强 化治疗(基础胰岛素和餐前胰岛素)之前,可3 种口服药物 的联合治疗。
以基础胰岛素为二线治疗的路径上,在基础胰岛素+二甲 双胍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胰岛素强化治疗。
基础胰岛素作为二线药物 强化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酮类作为最终治疗。 流程图中未出现格列奈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类:弱,价
时在磺脲类中只能用格列喹酮;也可用拜唐平,倍 欣或瑞格列奈。
最新编辑ppt
8
选药原则:按年龄选药
老年患者,慎用长效的磺脲类药物,最好使用苯 甲酸衍生物。
格列本脲为长效价廉的降糖药,量大时易在午夜 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尤其如此),老年人尽量不 用格列本脲。
2型糖尿病课件

纤维的摄入。
少食多餐
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有 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和 高盐的食物,如糖果、蛋糕、
油炸食品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加身体代谢率。
力量训练
通过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作用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增加身体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 。
运动强度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 和频率方案。同时,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 ,避免运动损伤。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干预
风险评估因素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 控制情况,吸烟史,家族 史等。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 施,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 的发病风险。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新型治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
一些新型治疗技术,如胰岛素泵、干细胞 移植等,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改善胰岛素 抵抗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型糖尿病可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其中肥胖型 患者占比较大。
少食多餐
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有 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和 高盐的食物,如糖果、蛋糕、
油炸食品等。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加身体代谢率。
力量训练
通过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作用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从而提高治疗 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增加身体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 。
运动强度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 和频率方案。同时,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 ,避免运动损伤。
05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
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干预
风险评估因素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 控制情况,吸烟史,家族 史等。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措 施,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 的发病风险。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新型治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
一些新型治疗技术,如胰岛素泵、干细胞 移植等,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改善胰岛素 抵抗提供了新的可能。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2型糖尿病可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其中肥胖型 患者占比较大。
2型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3 .
2型糖尿病的简介
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称为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 病,,特征为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 抵抗及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约占糖 尿病病人总数的90%.
4
.
2型糖尿病的慢性、急性并发症
5
7
.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 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 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 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 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 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 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11
.
2.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 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 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 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 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 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8 .
典型特征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 多尿症、多饮症、 多食症以及体重减轻。 诊断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 视力模糊、皮肤瘙痒、 周围神经病变、 反复阴道炎、疲劳等病史。
9
.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a.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 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 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 定其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 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 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 状。 b.发病机制是不一样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 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 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 素抵抗。
2型糖尿病的简介
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称为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 病,,特征为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 抵抗及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约占糖 尿病病人总数的90%.
4
.
2型糖尿病的慢性、急性并发症
5
7
.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 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 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 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 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 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 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11
.
2.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 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 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 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 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 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8 .
典型特征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 多尿症、多饮症、 多食症以及体重减轻。 诊断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 视力模糊、皮肤瘙痒、 周围神经病变、 反复阴道炎、疲劳等病史。
9
.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a.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 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 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 定其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 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 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 状。 b.发病机制是不一样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 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 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 素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 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学习交流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6
• 4.种族因素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 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 5.生活方式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 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 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 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学习交流PPT
4
2型糖尿病的慢性、急性并发症
学习交流PPT
5
2型糖尿病的病因
• 1.遗传因素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 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 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 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 b.发病机制是不一样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 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 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 抵抗。
学习交流PPT
3
2型糖尿病的简介
• 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称为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特征为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及 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约占糖尿病病 人总数的90%.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你知道多少?
学习交流PPT
1
2一. .11型型糖糖尿尿病病与和22型型糖糖尿尿病病的的区区别别 别 二. 2型糖尿病的简介 三. 2型糖尿病的病因
四.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五.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六. 2型糖尿病的治疗
学习交流PPT
2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 a.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 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 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 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 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 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热量摄入。
•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 糖≥11.1mmol/l。
•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学习交流PPT
10
2型糖尿病的治疗
• 1.口服降糖药 (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 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 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这类 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 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 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4)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 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 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学习交流PPT
11
• 2.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 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 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 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 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 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7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 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 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 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 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 胰岛素。
学习交流PPT
8
• 典型特征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
多尿症、多饮症、 多食症以及体重减轻。 诊断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 视力模糊、皮肤瘙痒、 周围神经病变、 反复阴道炎、疲劳等病史。
学习交流PPT
9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
学习交流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6
• 4.种族因素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 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 5.生活方式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 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 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 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学习交流PPT
4
2型糖尿病的慢性、急性并发症
学习交流PPT
5
2型糖尿病的病因
• 1.遗传因素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 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 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 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 b.发病机制是不一样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 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 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 抵抗。
学习交流PPT
3
2型糖尿病的简介
• 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称为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特征为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及 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约占糖尿病病 人总数的90%.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你知道多少?
学习交流PPT
1
2一. .11型型糖糖尿尿病病与和22型型糖糖尿尿病病的的区区别别 别 二. 2型糖尿病的简介 三. 2型糖尿病的病因
四.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五.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六. 2型糖尿病的治疗
学习交流PPT
2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 a.发病年龄和病因、症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 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 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 临床特点不同。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 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 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热量摄入。
•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 糖≥11.1mmol/l。
•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学习交流PPT
10
2型糖尿病的治疗
• 1.口服降糖药 (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 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 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这类 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 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 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4)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 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 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学习交流PPT
11
• 2.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 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 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 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 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 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7
2型糖尿病的表现症状
•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 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 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 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 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 胰岛素。
学习交流PPT
8
• 典型特征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
多尿症、多饮症、 多食症以及体重减轻。 诊断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 视力模糊、皮肤瘙痒、 周围神经病变、 反复阴道炎、疲劳等病史。
学习交流PPT
9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