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电影营销策略分析分析
从“囧”系列电影看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从“囧”系列电影看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作者:李雨晨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在诸多类型的电影中,国产喜剧电影无论从票房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国产喜剧电影中,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依靠品牌号召力,受到观众热捧。
文章将根据徐峥自导自演的“囧”系列电影(《泰囧》《港囧》《囧妈》),探究、总结国产喜剧电影在叙事策略上的特点,展现国产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
關键词:喜剧电影“囧”系列叙事策略分析纵观近年来的国产喜剧电影,有诸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开心麻花式喜剧,有诸如《疯狂的石头》《疯狂的外星人》的“宁”式幽默,也有诸如《泰囧》《港囧》《囧妈》的“峥”式喜剧。
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不仅获得了高票房,同时也获得了大量观众的认可,在国产喜剧电影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从“峥”式喜剧的本身来看,不难发现,三部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存在着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类型化的叙事方式,与大众心理完美契合。
单线叙事凸显故事主体“囧”系列的三部电影,都使用了单线叙事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单线叙事是在只有一条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其他各条副线均为主线服务。
在《泰囧》中,徐朗和高博为了争夺油霸前往泰国,途中遇到了王宝,三人各怀目的在争夺过程中斗智斗勇,状况频出,最终,三人都获得了不同的“大团圆”结局,收获了对于人生、友情、爱情、亲情的感悟。
在《港囧》中,设计师徐来对于多年婚姻的厌倦,促使他为了找回二十年前的初恋回忆,在香港经历了一系列囧事,和小舅子蔡拉拉等人一起卷入了一起坠楼命案,最后夫妻关系修复如初。
在《囧妈》中,徐伊万在处理商业问题时却意外与母亲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
在旅途中,他和母亲矛盾爆发,但他选择与母亲共同克服难关,在这期间,徐伊万不断反醒,逐渐转变,最终使亲情、爱情、梦想都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三部电影的主线均是一场充满奇遇的救赎之旅,主人公在旅途中不断经历囧事,也在窘境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改变,最终使得故事走向了大团圆的结局。
热门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泰囧》为例

热门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泰囧》为例一、概括本文以热门电影《泰囧》探讨了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
电影通过渲染情感、塑造形象和创造联想,提升了观众对目的地的认知和兴趣,进而激发了他们的旅游意愿。
《泰囧》的成功经验为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热门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泰囧》为例》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影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热门电影往往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大量观众前往拍摄地旅游。
本文以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华语电影《泰囧》旨在探讨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
《泰囧》作为一部商业成功的喜剧电影,在国内外均创下了不菲的票房佳绩。
该片不仅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了影片带来的欢笑,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影片中的拍摄地也因电影的走红而成为了热门的影视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泰囧》与影视旅游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电影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和旅游意愿的影响。
供游客参观体验。
如《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夜孔雀》中的宜昌等地,都是著名的影视基地。
电影所展现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会激发游客对拍摄地的兴趣。
在选择拍摄地时,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往往会考虑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电影的效果和观众的满意度。
《泰囧》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与家庭的故事,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影片的成功在社交平台上形成了广泛的口碑传播,使得更多的人选择了前往这部电影拍摄地旅游。
电影制作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如与知名旅游网站合作推广拍摄地美景,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游客的旅行体验等,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旅游意愿。
通过影视作品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有助于增进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兴趣。
影视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
本文以《泰囧》深入探讨了热门电影对影视旅游目的地意象及旅游意愿的影响。
浅谈《人在囧途之泰囧》与泰国旅游文化

浅谈《人在囧途之泰囧》与泰国旅游文化1.影片简介《人再囧途之泰囧》是由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并联合王宝强,黄渤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
徐朗(徐峥饰)所在公司即将迎来股东大会,徐朗和另一位高管高博(黄渤饰)在争夺公司的经营权,焦点是一款叫做“油霸”的高科技产品。
但公司的前董事长厌倦了生意场的尔虞我诈,在泰国参加了心灵瑜伽班,隐居修行。
而为夺取公司控制权,徐朗必须找到前董事长,说服他转让股权。
于是他带着股权协议书秘密地开始了不平凡的泰国之旅。
飞机上,徐朗遇到了王宝(王宝强饰)。
王宝乐观开朗阳光明媚,但特别爱闯祸。
徐朗别有心机地想利用他来摆脱对手高博的追赶,可他不仅没甩掉王宝,还成了他的“贴身保姆”。
因为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徐朗王宝二人在泰国展开了一系列逗趣事件。
渐渐徐朗意识到自己已经误入歧途,在异国他乡领悟到“舍”与“得”的道理。
徐朗为帮王宝完成心愿,放弃了授权书回国,影片最后二人都过上了自己渴望的平淡的生活。
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截止2013年2月17日,《泰囧》获得12.67亿的票房。
虽然此后传来不少有关《泰囧》的负面消息,但其向我们传播的泰国旅游文化,却是值得深谈的。
2.《泰囧》与泰国旅游文化2.1.以《泰囧》为例,浅谈电影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型关系电影文化和旅游业似乎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因为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关联。
现代电影通过高科技手段制造的如诗如画的风光和颇有人文光彩的场景,再上精彩的故事情节的演绎,往往会使一个平庸的城市或乡村产生了传奇效果,形成了新的旅游去向,这样的例子电影史上已屡见不鲜。
2012年,随着中国喜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影片里所呈现的泰国风光与民俗,也同样激发了观众对影片里的风光的喜爱,产生了想与明星一起游泰国的心愿。
于是,在电影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积极探索与密切配合之下,电影产业与旅游产生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新型关系。
浅析《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的好莱坞类型片因素

浅析《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的好莱坞类型片因素作者:李晓荷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5期【作者简介】李晓荷,女,山东临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上映一个月,《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突破12亿元,仅次于《阿凡达》成为中国电影单片票房亚军。
这一票房成绩远远打败了同档期的有多次执导经验的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冯小刚导演的《1942》。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再囧途之泰囧》堪称是中国电影票房史上的一个“奇迹”。
对于《人再囧途之泰囧》能获得如此高票房的原因,导演徐铮作了如下回应:“第一,低估了观众对这部片子在口碑上的传播和普及率。
突然想到我之前拍过的喜剧片,除了几部宁浩的电影,包括《人在囧途》、《拜见岳父大人》等,在网上点击率都挺高的,其实并没有反映到票房上,这部分观众的数量很厉害,所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一上片便冲进电影院的人其实积累了很长时间,所以观影人次才会那么高。
第二,片子本身对观众诉求点的要求给得很明确、很清晰,因此有了好口碑,然后就是口碑相传,这比所有的宣传和广告都管用。
第三,标准的类型片这几年本来就少——我说的标准类型片是指主流的喜剧片,有普世价值观、有特别世俗的东西,比如儿子爱妈妈、男人要顾及家庭,近年的国产片里还真是很少有,观众的饥饿期变得很长。
”从徐铮自己的分析来看,除了第一点属于导演自己以前作品的积累,第二点对观众心理的迎合和第三点严格按照类型片标准去创作都有深深的好莱坞类型片的烙印。
那么类型片的主要要素是什么呢?《人再囧途之泰囧》又是如何体现类型片要素的呢?一、类型片的主要要素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一般来说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受众是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的。
(二)受众在数量上是巨大的,传播者无法同受众进行一对一的个别交流。
(三)受众是“自由的”,传播者对受众没有任何约束力和强制力。
(四)传播者无法确定确切的个体受众。
(五)受众和传播者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泰囧电影营销策略

泰囧电影营销策略《泰囧》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中国喜剧电影,是《泰囧》系列电影的第三部。
影片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旅行中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良好口碑。
为了确保该片的成功,影片制作方采用了多种营销策略。
首先,该片在电影预告片中使用了大量搞笑的片段和诙谐的剧情,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兴趣。
预告片中展示了主要角色的喜剧表演和惹人发笑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激发了观影欲望。
该片的预告片在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和电影院的宣传屏幕上播放,增加了观众对该片的认知度。
其次,该片采用了多种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
在电影上映前,制作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例如举办直播发布会、举行线下见面会以及发起互动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观众有机会与主创团队互动,了解更多电影的幕后故事和特别花絮,使观众对该片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同时,该片还与知名品牌进行合作,进行了品牌营销。
通过与一些知名品牌合作,该片在品牌宣传中出现了多次,提高了影片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例如,在电影中出现了知名家电品牌海尔的产品,这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曝光率,也让观众对该品牌产生了好感。
此外,该片还与国内外众多旅游景点和酒店进行了合作,通过在影片中展示这些景点和酒店的美景和特色,增加了它们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最后,该片还采用了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宣传。
制作方在微博、微信、豆瓣等各大网络平台上开展了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通过发布有趣的图片、视频和文章,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转发。
此外,制作方还策划了一些线上互动游戏和活动,例如发布有奖问答和福利抽奖等,通过这些互动游戏吸引了观众的参与,并将观众的关注度转化为实际票房。
综上所述,作为一部中国喜剧电影,《泰囧》采用了多种营销策略,如预告片宣传、互动活动、品牌合作和网络宣传等,提高了观众对该片的认知度和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这些策略的成功实施,为电影《泰囧》的票房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电影《泰囧》的娱乐精神与价值认同

内涵 ,但是 它也没有 脱离艺术 的人文 关怀 。从影
片 中我们 可以体会 到王宝对他 人 的信 任 、对 母 亲 的孝爱 以及 影片对 当下社会 中存在 的现实 问题 的
《 l 9 4 等 国内外高科 技大片远远 抛在背 部 压力 ,让 观众 找到 了身 份认 同和情 感
后 ,成 就 中 国影 史 的票房 奇迹 ? 以往 电
归属 。
一
影 界 以好莱 坞为 假想敌 和模 仿对 象 ,希 望 通过 豪华 的全 明星 阵容 ,先进 的特 效
、
《 泰圃》 的媚俗和娱乐
制作以引起观众的感官刺激 ,吸引观众
商业电影是以营利为主要 目的而制
进 入 电影 院来 提 高 自己的票房 收人 。 作 的影片 ,它追求影片的上座率及其衍 《 泰囿》 的成功进一步告诉我们一部商业 生品的市场价值。基于这一点 ,商业电
81
C 器 舞
/电 影 《 泰 囿 》 研究
它也要抓住广大受众的兴趣点 。 《 人在 图途》 中 ,
李成 功在春节前 急着 回家过年 ,在旅途 中遇到 牛
只是 作为影 片的背景缺 少立体感 。 比如 它最 著名
放 过这个卖 点 。比如 ,两个 泰国人妖 和外 国男子
从 再 冈途之 泰 圆》 绝不 耿后 一直 固事不断 ,高雅形象 当然无存 ,牛耿 积 的特 色之一 就是人妖 ,
众 的青 睐 。在这 朵 “ 奇葩 ”的 陪同下 ,徐 朗 的寻
傻卖萌 不仅没有 让观众厌倦 ,反而进 一步受 到观 合 ,观影过后 ,影片 给观众带来 了简单 的惬 意和 放松 ,没有给观众 留下太多值得深刻思 考的问题 。
人之路 更加崎 岖 :启程伊 始 ,王宝 担心他 的手机 不可 否认 , 《 泰 囿》 没有 向观众 传达深 刻 的精 神 信号 干扰飞机 无线 电波 ,强烈要 求他关 机 ,面对
电影营销策略的成功案例分享

电影营销策略的成功案例分享前言随着电影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影营销策略已经成为制作出优秀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电影角度出发,分享了几个成功的电影营销策略案例供大家借鉴。
一、商业动作片:《速度与激情8》《速度与激情8》是2017年的商业动作片的代表作,该片的成功早在电影上映前几周就已经得到了几项记录。
影片PN RenTrak数据显示,《速度与激情8》在4月14日上映首周就在全球取得了5.3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电影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票房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实施了以下两个成功的营销策略。
1.多平台整合营销《速度与激情8》发布会上,主创人员全员亮相,掀起了空前盛况。
在预售期间,除了各种官方渠道的宣传外,《速度与激情8》还瞄准了全球的互联网巨头–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进行多平台整合营销。
通过与这些平台的深度合作,影片在预售期间引爆人们对影片的期待,助力影片在四月上映前创造了多项预售记录。
2.话题式创新营销《速度与激情8》的最大亮点之一无非是“JR之死”,这是电影制作方用来吊足观众胃口的手段之一。
他们在上映前期在网络上推行“JR之死网红势”,《速度与激情》官方致电全网在各个平台联合转发,本着分享即是好运的原则,只要在转发中写上“#死亡战车# 返回家园!带我去寻找牵手夜的时候,你的小手在哪里!”就可以获得幸运奖。
该营销策略既在前期引发了极大话题,同时也是一步步洗脑式营销帮助电影票房大爆发。
二、爱情片:《悲伤逆流成河》《悲伤逆流成河》被观众誉为2018年最美好的一部电影之一,该电影的票房收入同样异常理想。
该电影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营销策略的创新。
1.在缺乏准确市场预测时独立发行居然能获得不错票房该片是一部独立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不过他们自信满满地在1月初把电影独立上映,面对的是暑期档、周末、小长假海啸的冲击。
看似不靠谱的自信其实是一招心灵传销。
在同一时间上映的影片中,《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花费大笔的预算,但通过制作优质的先导预告、选准上映时间和地区等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营销,影片及其主创得到了影迷们的关注。
小成本贺岁片《人再

小成本贺岁片《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启示最近《人再囧途之泰囧》(下简称《泰囧》)成了大热的关键词,自上映首日起便不断刷新国产片的各项纪录。
2013年第一天,《泰囧》已突破十亿票房大关。
这一成绩不仅缔造了国产片影史最高票房纪录,还超过了3D《泰坦尼克号》的9.35亿而夺得2012年内地年度票房冠军,这也是国产片四年来首次称雄年度票房榜。
据今日院线最新的数据显示,《泰囧》总票房已经达到11亿元,在国内影史上仅次于《阿凡达》创下的13.8亿元票房纪录,3000万的观影人次则超过了《阿凡达》当年创造的2700余万。
目前《泰囧》每日还占据影院大量场次,所以极有可能打破《阿凡达》的票房纪录,问鼎内地影史第一宝座。
是什么使《泰囧》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小成本喜剧片《泰囧》创造国内票房奇迹的话题进行相关探讨。
一,了解观众需求,满足观众诉求客观地讲,《泰囧》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国产喜剧电影,但是过十亿的票房还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间接地反映出国内观众对于优秀喜剧片的极度渴求。
特别是在贺岁档,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走进电影院更多地是为了获得放松。
而现在中国电影偏向于“大片”化,诸多的特技、效果以及各种深沉的艺术内涵让观众感到吃不消,无论是为特效付出的高票价还是为“高深内涵”的情感付出都让观众没了开开心心迎新年的感觉。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定位论,产品必须能够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诉求才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泰囧》正是真正了解到了观众所需,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喜剧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欢乐,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内心诉求,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泰囧》对观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基于两年前《人在囧途》的成功试水。
虽然当年《人在囧途》的票房只有4000万元,但是大多数人是从网络上甚至是在长途汽车上观看的,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实际的观影量极高,观众对于这种“公路喜剧”的形式非常欢迎,对于“徐铮+王宝强”的搞笑组合印象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策略一
虽然当年《人在囧途》的票房只有4000万元,但是大多数人是 从网络上甚至是在长途汽车上观看的,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实 际的观影量极高,观众对于这种“公路喜剧”的形式非常欢迎,对 于“徐铮+王宝强”的搞笑组合印象深刻。前一部《人在囧途》的 成功一方面让导演徐铮看到了观众对于公路喜剧的喜爱,另一方面 也为《泰囧》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基础,不管从影片类型、演员阵容 还是宣传点上,《泰囧》的定位就是《人在囧途》的续篇,继2010 年后再次满足观众对《泰囧》对观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 基于两年前于喜剧电影的需求,另外又加入了近年来大红的喜剧影 帝黄渤,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影期待。
《人再囧途之泰囧》
电影营销策略分析
2014级 工商企业管理一班 魏昊
目录
电影简介 营销策略 营销启示 结论
电影简介
光线影业出品,徐峥首次自编、自导、 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于 2012年12月12日公映。2010年,徐峥和 王宝强在《人在囧途》中的超囧春运回家 路笑翻全国人民,人尽皆知,两人由此成 为“年度最强喜剧组合”。这次“囧途” 组合将再上“糟心之旅”,还有黄渤加盟, “三人行”跨出国门远赴热带风情浓郁的 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 冒险传奇。影片至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 热捧,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上映5 天票房突破3亿,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观影人次超过 3900万人,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华语片票房 冠军以及观影人次第一名
Thanks
结论
《人再囧途之泰囧》以小成本获得大票房,其成功不仅来自“运气”,
即国内观众对于优秀喜剧片极度渴求而去年喜剧贺岁片市场出现空白,更 来自于片方对于市场情况、观众诉求的准确判断,对于眼前机遇的把握以 及出色的社会化网络营销策略的运用。《泰囧》的成功对于其他产品的推 广营销也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它的成功有力说明认清市场、满足顾客需 求始终是成功的关键,同时告诉我们面对机遇一定要判断准确、行动果断。 一定的产品品质与市场机遇及系统营销的良好结合,才能最终使产品和品 牌走向成功!
营销启示
商业竞争中,消费者是上帝,成 功的营销在于引领和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如果你的产品不受欢迎,不是消 费者出了问题,而是产品本身出了问 题。
让生活本就苦逼的大众去看一部 更苦逼的电影从而让自己觉得我现在 的生活其实很美好,消费者对此并不 买账。消费者更愿意在辛苦工作了一 天来到影院看到嘻嘻哈哈的喜剧,一 笑淡烦愁。一个社会造就群体属性, 造就民众文化,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 人首要决定于社会带给民众的心理感 受。为什么三俗的泰囧那么火,不是 老百姓低俗而是生活的太压抑、太憋 屈。《泰囧》更一针见血的抓准了这 个需求。
正是为了迎合广大观众对于轻松愉快的贺岁片的诉求,《泰囧》 的定位非常明确——“与其等死,不如笑死”,就是一部单纯为了 让观众哈哈大笑的电影。有人评论《泰囧》的笑点简单粗暴缺乏新 意,但正是这种简单直白让这部影片显得更接地气儿。许多大投资、 大制作,包含了精妙特技和深刻内涵的电影,正是因为脱离了群众 而票房平平。用冯小刚的话说,电影具有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 《1942》等影片走的都是沉重的历史路线,只能提供认识价值。而 临近岁末又怀着末日情怀的观众们,更需要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放 松紧张的心情,支持他们捧着爆米花娱乐一把的心愿。《泰囧》正 好回归了贺岁档的档期本质。作为贺岁之作,观众进电影院更多地
是在“众买多乐大”片而之不中是脱大颖过而节出的。花钱哭一场文,简本单欢乐成就文了《本泰囧》 文本
可以说,小制作的《泰囧》是把钱花到了刀刃上,投入不多, 但只要抓住了观众的心,观众就会买帐。帐。
抓住心理
文本
营销策略二 差异竞争
调档期占据有利位置
《泰囧》的成功,除了前面所分析到的定位准 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年的贺岁片基本 没有喜剧片,连每年都给观众喜剧惊喜的冯小刚导 演也抛弃了喜剧片转向历史题材大片的方向。仅有 的几部喜剧片都是小制作,而《泰囧》在同类题材 中质量最为过硬,被业界看好。而随着本被看好的 《一代宗师》撤出12月的档期,《泰囧》的公映黄 金期被拉长,同题材的影片数量少竞争力微弱,使 其在排片上处于绝对有利的位置。有网友算了一笔 简单的帐,如果一个人只能选择看一部文艺型片子, 《1942》《王的盛宴》《少年Pi》三部片子被选中 的几率各为33%,而《泰囧》被喜剧爱好者选中的 几率几乎是100%。这种算法显失科学,但是也能 反映出同期同题材无对手为《泰囧》带来的机遇。
电影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什么?是娱乐,是消遣,是精神放松。电 影营销,营销的对象就是消费者,《泰囧》从内容上迎合消费者需求,从 利益上迎合渠道需求,从营销时机上迎合市场趋势。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疯 狂的《泰囧》,就像投资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的那样“别人看到的 是一匹黑马,其实我们有备而来,是白马。”
营销策略三 网络造势
微博、社交网站等为《泰囧》口碑的快速建立与传 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精彩的视频片段、台词加上 观众的正面评期的口碑营销中,《泰囧》主要利用了前作《人在囧 途》在广大观众中积累的极高人气进行宣传。这在第一部分中也 提到过,《人在囧途》虽然票房表现平平,但具有很高的实际观 影率,深受观众喜爱。近两年基本所有的长途汽车中都在放映 《人在囧途》的碟片,成为旅途必备,传播面广,口碑极好。有 人甚至通过不同途径看过四五遍,每次看都会捧腹大笑。《泰囧》 片方深知《人在囧途》的观众基础和良好口碑,在影片推广过程 中一直强调本片于《人在囧途》的传承关系,这在无形中利用了 已有的口碑资源为新片进行宣传,既节省营销成本,又能到达最 好的效果。此外《泰囧》所选择的演员阵容也提升了该片的良好 口碑,徐铮+王宝强的组合效果已经在《人在囧途》中得到了观 众的认可,而近年大热的喜剧巨星黄渤的加入更为该片增色不少。 虽然这个阵容与其他大片相比可以说不值一提,但是纵观三个人 之前的影视作品,都是高水准的,不像很多“大明星”出镜率高 派头大,但总与“烂片”挂钩。这三位演员的良好口碑让观众对 《泰囧》的高质量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