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
-适应症: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肺压缩明显。
-操作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连接闭式引流装置。
(2)胸腔内药物注射:
-适应症:少量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或药物不易渗透。
-药物选择: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等。
3.并发症处理
-呼吸衰竭: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继续治疗:在初始治疗基础上,去除吡嗪酰胺(Z),继续使用异烟肼(H)、利福平(R)和乙胺丁醇(E),治疗4个月。
-药物剂量和用法:遵循《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推荐剂量和用法。
(2)对症治疗:
-胸痛: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镇痛药。
-发热:使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2.非药物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
-发热:必要时可使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2.非药物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
-适应症: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肺压缩明显者。
-操作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连接闭式引流装置。
(2)胸腔内药物注射:
-适应症:胸腔积液量较少、包裹性积液或药物不易渗透者。
4.全程管理、密切随访。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抗结核化疗:
-初始治疗: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联合使用,疗程为2个月。
-继续治疗:异烟肼(H)、利福平(R)及乙胺丁醇(E)联合使用,疗程为4个月。
(2)对症治疗:
-疼痛:根据疼痛程度,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药物。
三、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21 0 0年 1 月 中 第 2 第 3 期 1 卷 2
Oeo e 2 0 tb r 01
VO12 . No 3 .2
中国中医药 咨讯
J u a fChn rdto a iee Me cn nomain o r lo i aT a iin lChn s diie Ifr t n o ・1 7・ 6
膜 炎症 反应 , 大多数呈急性 发作 , 其症状 主要 表现为结核全 身 中 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 。结 核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 :
午后 发热 、 畏寒 、 夜间盗 汗 、 力 、 乏 食欲不 振 、 体重下 降 、 消瘦 等 。 局部症状主要有患侧胸痛 、 咳嗽 、 闷 、 胸 憋气甚至呼吸困难。胸痛 多 位于患侧腋 前线或腋 后线下方 ,以深 吸气 或咳 嗽时加重 , 尖 锐 。单纯胸腔积 液咳嗽多与体位变动有关 , 坐位变 卧位 时加重 。
参 考 资 料
[杨 福堂。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1 ] 临床肺科杂志 , 0 , 2 83 0 1 [ 中华 医学会 结核病 分会。肺结核诊断和 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5 ]
志 ,0 1 47 — 3 2 0 , : 7 2 0
【] 4 钟南山等。第 七版内科学教材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1 5 1 『..] 23 彭卫生 王英年等。新编结核病学 2 9 2 4 6 1—2
胸膜 肥 厚 粘 连 的重 要 措 施 。胸 水 穿 刺 可 以根 据 胸 水 量 的 多 少 , 每 天一 次或者隔 1 3一次进行 , 可超声引导下穿刺或者 C T引导下穿
结核性胸膜炎是 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多发病 ,是结核 菌及 其 代谢产 物进 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 腔 中所一起 的胸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二、病因与机制
(一)诱因或危险因素
1.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结 核菌数量的多少。直接涂片法检出结核菌者排菌量较大,直接涂片法检查阴性而 仅培养阳性者排菌量较小。
2.传播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 到空气中而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 传播途径现已罕见。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该型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肺组织严重破坏,肺功能严重 受损,双侧或单侧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 患侧肺组织收缩,常见胸膜粘连和代偿性肺气肿。
一、概述
(二)分类:
4.气管支气管结核:
(1)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 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三、诊断与转诊
(二)诊断依据与方法
(2)症状:
①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一般咳嗽 较轻,干咳为主或少许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增多,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痰可 呈脓性。部分患者可有咯血,大多数为少量咯血。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胸痛 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病变累及多个肺叶、段以上支气管或气管、 中到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瞿长春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广州市老年医院
一、概述 二、病因与机制 三、诊断与转诊 四、治疗 五、肺结核的管理与预防
一、概述
(一)定义
1.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 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护理指南

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护理指南

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护理指南
1. 简介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胸膜炎症,其护理应包括以下方面:
2. 隔离措施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进行隔离,以防止病菌传播给他人。

-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和手套。

3. 药物治疗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结核药物。

- 患者应遵守药物使用规定,不得自行停药。

4. 症状缓解
-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应给予相应的缓解措施,如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等。

5. 营养支持
-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提高免疫力。

- 如有需要,可配合营养支持剂,如维生素等。

6. 心理支持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能经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7. 定期随访
- 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评估。

- 如有需要,可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疾病进展情况。

8. 家庭环境整治
- 患者的家庭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通风,以减少细菌滋生。

- 家庭成员应进行结核菌感染筛查和相关疫苗接种。

以上是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护理的基本指南,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指导。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PPT精选文档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PPT精选文档

3.极度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首先出现高热、 侵犯肝、脾和淋巴结等全身症状,而肺部X线 阴影出现时间明显延长或表现为无典型粟粒 样病变的无反应性结核病(暴发性结核性败血 症 )。 4.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时可表现肺门、纵隔 淋巴结肿大、中下肺野浸润病变多,类似原发 肺结核表现,且有合并胸膜炎与肺外结核多、 PPD试验(-)等特点。
5.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X线特点以渗出干 酪为主,可呈大片状、巨块状,易形成空洞,好 发于肺门区及中下肺野,病变进展快,应注意 与急性肺炎、肺化脓症、肺癌鉴别。 6.支气管结核所致肺结核多在中下肺野或 邻近肺段,由于有支气管狭窄因素存在,常可 合并细菌感染致病变表现不典型,易与肺炎混 淆,肺不张也常是支气管结核的并发症。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结核病( tuberculosis, TB)严重影响人民健 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对肺结核病及时、 准确的诊断和彻底治愈患者,不仅在于恢复患者健 康,而且是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重要 措施。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约20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 的感染,全球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80万。结核病 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印度、中国、俄罗 斯、南非、秘鲁等22个国家集中了全球80%的结核病 例。据我国2019年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 计:结核病年发病例100万人,发病率为78/10万;全 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499万,患病率为459/10 万;、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为72万,患病率为 66/10万;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为129万, 患病率为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 4万,死亡 率为4· 1/10万;
肺结核患者检查及诊断流程
四、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196-2017 结核病分类和WS288-2017 肺结核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可有肺结核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刺激性咳嗽、胸痛,可伴有呼吸困难。

3.体征:有胸腔积液体征,早期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4.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或CT扫描、超声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征象。

5.胸腔积液检查:(1)为渗出液,白细胞数增高,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2)腺苷脱氨酶(ADA)升高。

(3)胸腔积液抗酸染色涂片和(或)分支杆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

6.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呈阳性反应,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7.胸膜活检:胸膜组织有典型的结核性病理改变即可确诊。

内科胸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病变部位,可明显提高胸膜活检的阳性率。

8.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以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抗结核治疗,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原则,疗程一般为9~12个月。

2.胸腔穿刺抽液:应尽早积极抽液,条件允许可留置引流管,每次抽出胸液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ml。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者中毒症状较严重,胸腔积液较多,可在化疗和引流的同时应用泼尼松治疗,每日15~30mg,每天1次口服,待体温正常,全身中毒症状消除,胸腔积液逐渐吸收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不超过4周。

对胸膜炎已转为慢性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镇咳、吸氧等。

中医内科结核性胸膜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结核性胸膜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分渗出性和干性两种。

属于中医学“风温”、“悬饮”、“结胸”、“胸胁痛”等范围。

发病原因为肺卫虚弱,外邪侵袭上焦胸胁部位,邪正相争而致气机郁结;如肺气失宣,不能布散水液,则可积液成饮,停踞胸胁。

后期因水饮郁热久积,耗伤正气,可以发生阴虚证候。

【诊断】1.发病有急有缓,多数均有发热、咳嗽、胸痛及盗汗等症状;如积液量增多时,可有呼吸困难。

2 .病侧积液较多时,呼吸运动常受限制,胸壁饱满,叩诊下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在浊音部位语音震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干性胸膜炎的急性期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3 .胸部X线检查,干性胸膜炎可无特殊发现,渗出性胸膜炎可见胸膜腔积液。

超声波检查亦有助诊断,并对胸腔积液的定位有较高准确性。

胸腔穿刺抽液化验,有助于确定积液性质与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脓胸、漏出性胸水相鉴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初起急性期有寒热往来症状的,为邪犯胸肺;有胸水的属饮停胸胁;如以胸胁疼痛为主的,属络气不和。

后期正气虚弱的可以表现阴伤证。

因此,在辨证时既要掌握全过程,又要重视阶段性,根据病理的转化,分别治疗。

由于胸腔积液是常见的主症,因此,逐水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1.邪犯胸肺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有汗不解,胸胁满痛,咳嗽引痛,口苦咽干,干呕,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本证多见于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初起。

治法:和解疏利。

方药举例:柴枳半夏汤加减。

柴胡15g,黄苓10g,青蒿15g,桔梗5g,枳壳10g,法半夏6g,全瓜萎15gO加减:高热汗多不解,咳嗽气急,去柴胡、青蒿;加麻黄5g,石膏60g,苦杏仁IOg,甘草3gO 胸胁痛甚者,宜通络止痛,加桃仁10g,郁金10g。

咳嗽胸满,气急,加摹茄子10g,桑白皮15g。

如寒热未退,而胸水已大量形成时,可同时参照饮停胸胁证治疗。

2 .饮停胸胁咳嗽,胸部胀闷,甚则气急不能平卧,或转侧、呼吸时引痛,苔薄白,脉弦滑。

本证见于渗出性胸膜炎积液已明显者。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广泛流行,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其病原菌为结核菌复合群,其中90%为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肺结核分为以下类型: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多见于儿童,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结节。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5个亚型:1.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和纤维干酪增殖灶多发生在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为90万人,约占全球总数的10%。

结核病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结核病患者比东部地区更多。

此外,我国还存在结核病的疫苗接种率低、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率不高等问题,这都加剧了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

据2010年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为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到499万例,患病率为459/10万。

此外,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72万例,患病率为66/10万,而菌阴肺结核患者为129万例,患病率为119/10万。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4万例,死亡率为4.1/10万。

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

是最为常见的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它的发生与两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胸膜的刺激和机体敏感性增强。

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时,结核菌及
代谢产物侵入胸膜,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当机体对结核菌过敏反应较低,则只形成局限性干性胸膜炎。

少数病人由干性胸膜炎进展为渗出性胸膜炎。

二、临床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其临床表现各异。

㈠干性胸膜炎
主要症状为胸痛,为剧烈针刺样痛,深呼吸及咳嗽时更甚,多发生腋侧下胸部。

少数病人有
轻中度发热、干咳及其他结核毒性症状。

体征为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音减低和闻及胸膜摩擦音。

㈡渗出性胸膜炎
临床症状因发病部位、积液量不等,有较大差异。

常急性起病,亦可缓发。

1•结核中毒症状:80%患者有发热,多为中度热,常伴有乏力、纳差、盗汗等症状。

2•胸痛:与病程的发展阶段及部位有很大关系,常见于疾病初期及病程后期、呈针刺样或隐
痛。

3.咳嗽:多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4•大量积液可出现气急、呼吸困难。

积液体征随胸液多寡而异,胸液量较多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大量胸腔积液气管移向健侧。

㈢结核性脓胸: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轻微,多数有结核中毒症状。

胸膜下空洞突然破裂,严重感染胸膜,起病急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出现高热、剧烈胸痛、呼吸困难。

若伴有支气管胸膜痿,可有剧烈刺激性咳嗽,常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体征大致与渗出性胸膜
炎相似。

慢性者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音减低,纵隔移向患侧,常伴有杵状指(趾)。

三、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胸部X线:对各种类型的胸膜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其X线表现可有如下特点:
⑴干性胸膜炎X线常无特殊阳性发现。

⑵少量积液渗,渗出量达300ml以上时,可见肋膈角变钝。

⑶中等量积液,呈外高内低凹
面向上弧形密度增高阴影。

⑷大量积液时呈大片均匀致密阴影,纵膈移向健侧。

⑸叶间积液呈梭形阴影,其位置与叶间裂位置相符。

包裹性积液呈靠胸壁的扁丘状阴影。


底积液,侧卧于患侧行横照,积液与侧胸壁显示一清晰带状阴影。

2.CT检查对少量胸腔积液及特殊部位(包括叶间、肺底、纵膈)包裹性积液均可做出明
确诊断。

对胸膜粘连增厚及其程度,以及其他胸膜病变的检出均有很高的价值。

3•实验室检查
胸腔积液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⑴常规检查胸水为渗出液,一般为草黄色,透明或微浊。

少数亦可呈黄色、深褐色乃至血性,放置后可形成胶冻样凝块。

比重 1.018以上,pH在7.0-7.3之间,粘蛋白试验呈阳性
反应,蛋白定量>30g/L,细胞数(0.5-2)氷09/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渐转为以淋巴细胞为主。

⑵酶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①腺苷脱氨酶(ADA )>45u/L,胸液与血清ADA比值>1 , ADA明显高于癌性胸水。

②溶菌酶(LZM )>80 ^g/ml,胸液与血清LZM比值>1,多为结核性。

③乳酸脱氮酶(LDH )>200u/L,高于漏出液,低于癌性胸水。

⑶胸液细菌学检查胸水涂片及集菌法查结核菌阳性率不高。

胸水培养阳性率一般为8%〜20%,采用胸膜活检组织涂片或培养结核菌可明显提高阳性率。

胸液结核菌聚合酶链反应(PCR )+探针检查。

PCR是选用一对特定的寡核苷酸引物介导的结核菌某特定核酸序列的DNA体外扩增技术。

它可以在短时间使特定的核酸序列拷贝数
增加数百万倍,在此基础上进行探针杂交,提高了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研究结果显示痰
液PCR +探针检测可获得比涂片镜检明显高的阳性率和略高于培养的阳性率,且省时快速,
成为结核病原学诊断重要参考。

4•超声检查超声探测胸腔积液比较灵敏,可测出肋膈角少量积液。

B型超声可观察胸壁、
胸膜、提示胸膜有否增厚、检查被胸水掩盖的肿物。

它还可准确定位,特别是少量积液或包
裹性积液可提示穿刺部位、深度、范围,引导胸腔穿刺抽液。

在其引导下还可作胸膜及胸膜下肿物活检,提高成功率。

5•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胸膜针(国内多采用改良的
Cope针)活检阳性率可达80%以上,操作简便,创伤性少,临床应用广。

胸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病变的部位,并可在多个部位活检,阳性率可高达93%,用于常规检查未能确诊者。

6•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性胸膜炎多呈阳性反应,强阳性提示机体处于超过敏状态,有
助于诊断。

血清或胸液抗结核抗体(TB-Ab )阳性。

由于特异性欠强,敏感性较低,尚需进
一步研究。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X线、超声检查和胸液检查,多数病例可做出诊断。

胸膜活检和细菌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

尤其胸膜针活检阳性率高,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渗出性
胸膜炎的鉴别诊断,首先要确定是否有胸膜腔积液,其次是胸腔积液性质,在确定为渗出性
积液之后,要进一步分析病因。

渗出性胸膜炎中,结核性胸膜炎占首位,癌性胸膜炎次之,其他疾病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仅占少数。

临床鉴别诊断中最重要是与癌性胸水相鉴别,其次是细菌性胸膜炎。

1•癌性胸膜炎起病多缓慢,常无发热,多有持续性胸痛,50%以上的病人可发现原发肿瘤
或转移瘤。

积液血性多见,常由浅至深,且增长迅速。

ADA<40u/L,LZM<6念g ldh="">500u/L。

CEA胸水/血清比>1,多提示癌性胸水。

胸膜活检阳性及胸液找见癌细胞可确诊。

2•细菌性胸膜炎急性起病,有肺炎的临床经过,胸液多发生在肺炎同侧,胸液WBC>5 109
/ L,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胸液涂片或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可确诊。

五、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机体多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常有其他潜在的或可见的结核病变存在,应积
极治疗,以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后遗症和降低日后肺内或肺外结核的发生。

治疗原则为合理有效的化疗,及早胸穿抽液,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

㈠抗结核药物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抗结核化疗原则、方案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相同。

当前推荐以异菸肼(H )、
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为主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具有疗程短、疗效高、药物不良反应少,便于督导等优点。

应用2S(E)HRZ/4HR ; 2S(E)HRZ/4H3R3 方
案,绝大部分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少数疗效欠佳或由血行播散所致的胸膜炎,可适当延长疗程。

常用剂量为H 0.3g/d、R 0.45〜0.6 g/d、E 0.75〜1 g/d,利福平为空腹顿服,Z 1.5 g/d ,可分次服,链霉素(S)0.75 g/d肌注。

㈡胸腔穿刺抽液
及早胸腔穿刺抽液是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治疗措施。

它不但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
管压迫,使肺复张,改善呼吸,减轻毒性症状。

更重要的是防止纤维蛋白沉着和胸膜增厚,
免使肺功能受损。

本病经确诊,应在加强化疗的同时,积极抽出胸腔积液。

少量积液一般不
需抽液,或只做诊断性穿刺。

中等量以上积液应及早抽液,原则上每周2-3次,直至胸液
完全吸收。

每次抽液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ml,过多、多快抽液使胸腔压力骤降,可发生肺
水肿及循环障碍。

胸穿抽液偶尔并发胸膜反应”或胸腔内出血、气胸、空气栓塞等,应及时
处理,注意防止。

㈢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使毒性症状迅速减轻,促进胸液吸收,防止
胸膜粘连增厚。

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并用激素可获得满意效果。

急性结核性渗出性
胸膜炎毒性症状严重,胸腔积液较多,在化疗、抽液的同时可早期加用糖皮质激素。

通常泼尼松30〜
40mg/d,分服或顿服。

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消退、胸液吸收或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至停用,一般疗程为4- 6周,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应注意胸腔积液反跳现象。

激素有抑制免疫功能,有使结核病变发生扩散可能,因此应用激素同时,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抗
结核药物治疗。

对胸膜炎转为慢性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

单纯性结核性脓胸应加强全身抗结核治疗,反复胸腔抽液、冲洗脓腔、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

并发细菌感染,须及时加用抗菌药物作全身和局部治疗。

上述处理不能控制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排脓。

㈣手术治疗
包裹性胸膜炎内科治疗胸水长期不吸收或转为脓胸,宜行手术治疗。

结核性脓胸经内科积极治疗经久不愈者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痿,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方法与慢性脓胸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