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板简介
陶瓷基板介绍

陶瓷基板MARUWA以雄厚的陶瓷材料技术为主,开发生产电子陶瓷材料,产品:氮化铝陶瓷基板,氧化铝陶瓷基板,薄膜陶瓷基板等。
应用:SMD各种电阻,DBC,DBA,薄膜电路,厚膜电路,大功率LD,大功率LED,IC电容,RF电路基板,大功率晶体管,混合电路等。
客户:DBC,DBA 德国Curamik,日本申和,比亚迪;陶瓷材料应用在SMD电阻行业,LD行业占全球50%以上份额(客户名称不列举);目前新兴市场:大功率LED 使用陶瓷基板导热,应用在照明市场领域如,汽车照明,路灯照明,LCD背光照明等等。
大功率LED客户:今台,RODAN,LOUSTOR,TOUCH MICLE,G – FIBEROPTICS,NEOPAC,HELIO,DEPO等。
铁氧体膜高频电子标签干扰问题解决方案:近几年,13.56MHz的高频RFID技术由于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此外其读取距离范围和实际应用的距离范围相匹配,因而在公交卡、手机支付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韩国、日本等地。
下面两张图片,图2为韩国某餐馆用手机支付就餐费用的实例,图3为电子标签贴合在手机电池上的图片。
图2 手机通过RFID读卡器进行交费图3 手机电池上的13.56MHz电子标签图2和图3所示的手机交费方法是通过13.56MHz 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实现的。
该应用的RFID智能标签就是贴在手机电池壳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
此类RFID手机应用在日韩等国是相当普遍的。
中国虽然在高频RFID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相对韩日起步稍晚。
但近两年,随着配套设备的逐步健全和人们对RFID系统优势的认识加深,国内的RFID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随着RFID的应用日渐广泛, 其干扰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
其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识别距离远低于设计距离;2>读卡器和电子标签不响应,读取失败。
在实际的高频RFID电子标签应用中,我们需要着重考虑13.56MHz的RFID电子标签的贴合位置,由于标签尺寸较大,而实际允许的空间有限等原因,电子标签需要直接贴附在金属表面上或同金属器件相临近的位置,如手机用的13.56MHz的RFID智能标签,因为空间问题,就经常直接集成在电池铝合金冲压外壳上,这样以来,在识别过程中,电子标签易受电池铝合金金属冲压外壳的涡流干扰,致使RFID标签的实际有效读距离大大缩短或者干脆就不发生响应,读取彻底失败。
陶瓷基板的种类特性和工艺

三、陶瓷基板旳特征
陶瓷散热基板特征比较中,主要选用散热基板旳:(1)热传导率、 (2)工艺温度、(3)线路制作措施、(4)线 径宽度,四项特征作进一步旳讨论:
2023/12/13
三、陶瓷基板旳特征——热传导率
热传导率又称为热导率,它代表了基板材料本身直接传导热能旳一种能力,数值愈高代表其散热能力愈 好。LED散热基板最主要旳作用就是在于,怎样有效旳将热能从LED芯片传导到系统散热,以降低 LED 芯片旳温度,增长发光效率与延长LED寿命,所以,散热基板热传导效果旳优劣就成为业界在选用 散热基板时,主要旳评估项目之一。
检视表一,由四种陶瓷散热基板旳比较可明看出,虽然Al2O3材料之热传导率约在20~24之间,LTCC为 降低其烧结温度而添加了30%~50%旳玻璃材料,使其热传导率降至2~3W/mK左右;而HTCC因其普遍 共烧温度略低于纯Al2O3基板之烧结温度,而使其因材料密度较低使得热传导系数低Al2O3基板约在 16~17W/mK之间。一般来说,LTCC与HTCC散热效果并不如DBC与DPC散热基板里想。
2023/12/13
二、陶瓷基板旳种类——DBC
直接敷铜陶瓷基板因为同步具有铜旳优良导电、 导热性能和陶瓷旳机械强度高、低介电损耗旳 优点,所以得到广泛旳应用。在过去旳几十年 里,敷铜基板在功率电子封装方面做出了很大 旳贡献,这主要归因于直接敷铜基板具有如下 性能特点:
热性能好;
电容性能;
直接敷铜陶瓷基板最初旳研究就是为了处理大电 流和散热而开发出来旳,后来又应用到AlN陶瓷旳 金属化。除上述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使其在大 功率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4.在工艺温度与裕度旳考量, DPC旳工艺温度仅需 250~350℃左右旳温度即可 完毕散热基板旳制作,完全 防止了高温对于材料所造成 旳破坏或尺寸变异旳现象, 也排除了制造成本费用高旳 问题。
陶瓷基板的用途

陶瓷基板的用途陶瓷基板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电子、照明、能源、医疗、马达、新材料等。
下面将分别从分类和应用领域两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分类1.氧化铝陶瓷基板氧化铝陶瓷基板具有高温稳定性、高硬度、高机械强度、耐腐蚀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高功率LED、电源、变频器、电子产品等领域。
氟化铝陶瓷基板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高压、高抗化学腐蚀性能,主要应用于电子、化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锆氧化物陶瓷基板具有高温稳定性、热膨胀系数低、介电常数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高速通讯等领域。
二、应用领域1.电子领域陶瓷基板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
它可以作为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提供电子元器件的位置和电子信号的传输。
2.照明领域陶瓷基板在LED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它可以作为LED芯片的支撑平台,提供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LED照明产品的散热问题。
3.能源领域陶瓷基板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电动车电池等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的组件,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
4.医疗领域陶瓷基板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广泛,例如骨科手术器械、牙科器械、听诊器等,它具有耐高温、抗酸碱、抗腐蚀等特性,可以耐受高温、高压的消毒处理。
5.马达领域6.新材料领域陶瓷基板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例如功能陶瓷、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
它可以作为新材料的载体,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热性能,有效地提高新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之,陶瓷基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陶瓷基板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还将不断扩大和提高。
dba陶瓷基板工艺

dba陶瓷基板工艺一、基板制备DBA陶瓷基板是一种以陶瓷为基材,通过微加工技术制造而成的基板。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陶瓷基材制备:采用高纯度陶瓷材料,通过球磨、干燥、成型等工艺,制备成所需的陶瓷基材。
2.基材表面处理:对陶瓷基材进行抛光、清洗等处理,以去除表面杂质和缺陷。
3.微加工:采用微加工技术,将陶瓷基材加工成具有所需电路图案的基板。
4.基板清洗:清洗基板表面,去除微加工过程中留下的杂质和污染物。
二、铜箔制备铜箔是DBA陶瓷基板上的主要导电材料,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铜箔材料选择:选择高导电性能的铜箔材料,如纯铜或铜合金。
2.铜箔剪裁:根据实际需要,将铜箔剪裁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3.铜箔表面处理:对铜箔表面进行抛光、清洗等处理,以去除表面杂质和缺陷。
4.铜箔矫直:通过矫直机对铜箔进行矫直,以保证其在DBA陶瓷基板上的平整度。
三、键合键合是将DBA陶瓷基板与铜箔连接在一起的关键步骤,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表面处理:对DBA陶瓷基板和铜箔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强它们之间的粘附性。
2.焊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焊料,如银铜合金、锡铅合金等,用于将DBA陶瓷基板与铜箔连接在一起。
3.键合工艺:采用超声波键合、热压键合等工艺,将DBA陶瓷基板与铜箔紧密连接在一起。
4.键合质量检测:对键合后的DBA陶瓷基板进行质量检测,如X 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键合质量和可靠性。
四、电路制作电路制作是DBA陶瓷基板工艺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光刻制版:采用光刻技术制作DBA陶瓷基板的电路图案模板。
2.电路印刷:使用印刷机将电路图案模板上的电路转移到DBA陶瓷基板上。
3.电路固化:通过加热等手段使电路图案模板上的电路材料固化在DBA陶瓷基板上。
4.电路质量检测: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质量检测,如外观检测、电性能检测等,以确保电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dpc陶瓷基板成分

dpc陶瓷基板成分DPC陶瓷基板是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封装的重要材料。
其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铝、氮化铝和氮化硅等多种材料。
以下将详细介绍DPC陶瓷基板的成分及其特点。
一、氧化铝氧化铝是DPC陶瓷基板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它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高的热导率,能够有效隔离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和热量。
同时,氧化铝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此外,氧化铝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氮化铝氮化铝是DPC陶瓷基板的另一重要成分。
它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优异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传导和隔离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热量和电流。
与氧化铝相比,氮化铝的热导率更高,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导到散热器或其他散热设备上,提高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此外,氮化铝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氮化硅氮化硅是DPC陶瓷基板中的第三种重要成分。
它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能够有效隔离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流和信号。
与氧化铝和氮化铝相比,氮化硅的介电常数更低,能够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干扰。
此外,氮化硅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DPC陶瓷基板的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铝、氮化铝和氮化硅等多种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高的热导率、较低的介电常数、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有效保护和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电子行业中,DPC陶瓷基板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模块、光电子器件等领域,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陶瓷基板可行性研究报告

陶瓷基板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对于陶瓷基板的需求日益增长。
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高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半导体封装、LED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陶瓷基板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二、陶瓷基板的概述陶瓷基板是一种特种基板材料,主要由氧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等材料组成。
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够有效传递电子信号和热量,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在电子电路、半导体封装、LED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三、市场需求分析1. 电子电路领域: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功能性的增强,对于高性能基板的需求逐渐增加。
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以有效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半导体封装领域:在半导体封装中,陶瓷基板可以起到传热和电路连接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半导体封装的效率和可靠性。
3. LED领域:LED作为一种新型照明技术,对于基板的要求较高。
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非常适合用于LED封装中。
四、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陶瓷基板生产厂家,主要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阵营。
国内陶瓷基板生产商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价格竞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国际陶瓷基板生产商在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较为领先,但价格相对较高。
五、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陶瓷基板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陶瓷材料的选择、成型、烧结等工艺,技术相对成熟。
2. 经济可行性:陶瓷基板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价格具有一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盈利。
3. 市场可行性: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陶瓷基板市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同时,在半导体封装和LED领域的应用也将为陶瓷基板市场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六、发展策略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陶瓷基板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
陶瓷基板简介

陶瓷基板简介第六章基板技术Ⅱ—陶瓷基板时间:2009-12-07-分类:《电子封装工程》,学习笔记点击数:405views一、陶瓷基板概论1、机械性质:(电路布线的形成)a.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除搭载元器件外,也能作为支持构件使用;b.加工性好,尺寸精度高,容易实现多层化;c.表面光滑,无翘曲、弯曲、微裂纹等;2、电学性能:a.绝缘电阻及绝缘破坏电压高;b.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c.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性能稳定,确保可靠性;3、热学性质:a.热导率高;b.热膨胀系数与相关材料匹配(特别是与Si的热膨胀系数要匹配);c.耐热性优良;4、其他性质:a.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金属化、电路图形与之附着力强;b.无吸湿性、耐油、耐化学药品、α射线放出量小;c.所采用的物质无公害、无毒性、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晶体结构不变化;d.原材料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制造容易、价格低;2、陶瓷基板的制作方法:陶瓷烧成前典型的成形方法有下述四种:粉末压制成形(模压成形、等静压成形)、挤压成形、流延成形、射出成形。
其中流延成形法由于容易实现多层化且生产效率较高,近年来在LSI封装及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的制造中多被采用。
常见的三种工艺路线如下:■叠片—热压—脱脂—基片烧成—形成电路图形—电路烧成;■叠片—表面印刷电路图形—热压—脱脂—共烧;■印刷电路图形—叠层—热压—脱脂—共烧;3、陶瓷基板的金属化:a.厚膜法:厚膜金属化法,是在陶瓷基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形成导体(电路布线)及电阻等,经烧结形成电路及引线接点等;(常见的玻璃粘接剂有玻璃系、氧化物系和玻璃与氧化物混合系)b.薄膜法:采用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镀膜等真空镀膜法进行金属化,由于为气相沉积法,原则上讲无论任何金属都可以成膜,无论对任何基板都可以进行金属化,但是金属膜层与陶瓷基板的热膨胀系数应尽量一致,而且应设法提高金属化层的附着力;c.共烧法:在烧成前的陶瓷生片上,丝网印刷Mo、W等难熔金属的厚膜浆料,一起脱脂烧成,使陶瓷与导体金属烧成为一体的结构,此方法具有以下特性:■可以形成微细的电路布线,容易实现多层化,从而能实现高密度布线;■由于绝缘体与导体作成一体化结构,可以实现气密封装;■通过成分、成形压力、烧结温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烧结收缩率,特别是平面方向零收缩率基板的研制成功为其在BGA、CSP、裸芯片等高密度封装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二、各类陶瓷基板:1、氧化铝基板:a.原料:Al2O3原料的典型制造方法是Buyer法,在这种方法中原材料采用铝矾土(水铝矿/一水软铝石以及相应的化合物);b.制作方法:Al2O3陶瓷的成形一般采用生片叠层法,粘接剂一般采用聚乙烯醇聚丁醛(PVB)数字,烧成温度因添加的助烧剂不同而异,通常为1550~1600℃。
陶瓷基板的主要材料体系

陶瓷基板的主要材料体系一、氧化铝陶瓷基板氧化铝陶瓷基板是最常用的陶瓷基板之一,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主要由氧化铝陶瓷材料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
氧化铝陶瓷基板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高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微波器件的封装以及各种需要高绝缘性、耐高温和机械强度的场合。
二、氮化硅陶瓷基板氮化硅陶瓷基板是一种高性能的陶瓷基板,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耐磨性。
它的主要材料是氮化硅陶瓷,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
氮化硅陶瓷基板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和封装,以及需要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场合。
三、碳化硅陶瓷基板碳化硅陶瓷基板是由碳化硅陶瓷材料构成的一种高性能陶瓷基板,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优良,适用于高功率、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碳化硅陶瓷基板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子设备、半导体封装、汽车引擎控制部件等领域。
四、氧化锆陶瓷基板氧化锆陶瓷基板是由氧化锆陶瓷材料构成的一种陶瓷基板,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
它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均较好,适用于多种需要高绝缘性、耐高温和机械强度的应用场景。
氧化锆陶瓷基板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微波器件的封装以及高温炉具等领域。
五、玻璃陶瓷基板玻璃陶瓷基板是一种由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基板,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优良,适用于多种需要高绝缘性、耐高温和机械强度的应用场景。
玻璃陶瓷基板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高温炉具、照明设备等领域。
六、氮化铝陶瓷基板氮化铝陶瓷基板是一种高性能的陶瓷基板,主要由氮化铝陶瓷材料构成,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机械性能。
它的热导率高,适用于高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和封装。
氮化铝陶瓷基板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电子设备、半导体封装、高温炉具等领域。
七、碳化铌陶瓷基板碳化铌陶瓷基板是一种由碳化铌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基板,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基板技术Ⅱ—陶瓷基板时间:2009-12-07-分类:《电子封装工程》,学习笔记点击数:405views一、陶瓷基板概论1、机械性质:(电路布线的形成)a.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除搭载元器件外,也能作为支持构件使用;b.加工性好,尺寸精度高,容易实现多层化;c.表面光滑,无翘曲、弯曲、微裂纹等;2、电学性能:a.绝缘电阻及绝缘破坏电压高;b.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c.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性能稳定,确保可靠性;3、热学性质:a.热导率高;b.热膨胀系数与相关材料匹配(特别是与Si的热膨胀系数要匹配);c.耐热性优良;4、其他性质:a.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金属化、电路图形与之附着力强;b.无吸湿性、耐油、耐化学药品、α射线放出量小;c.所采用的物质无公害、无毒性、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晶体结构不变化;d.原材料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制造容易、价格低;2、陶瓷基板的制作方法:陶瓷烧成前典型的成形方法有下述四种:粉末压制成形(模压成形、等静压成形)、挤压成形、流延成形、射出成形。
其中流延成形法由于容易实现多层化且生产效率较高,近年来在LSI封装及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的制造中多被采用。
常见的三种工艺路线如下:■叠片—热压—脱脂—基片烧成—形成电路图形—电路烧成;■叠片—表面印刷电路图形—热压—脱脂—共烧;■印刷电路图形—叠层—热压—脱脂—共烧;3、陶瓷基板的金属化:a.厚膜法:厚膜金属化法,是在陶瓷基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形成导体(电路布线)及电阻等,经烧结形成电路及引线接点等;(常见的玻璃粘接剂有玻璃系、氧化物系和玻璃与氧化物混合系)b.薄膜法:采用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镀膜等真空镀膜法进行金属化,由于为气相沉积法,原则上讲无论任何金属都可以成膜,无论对任何基板都可以进行金属化,但是金属膜层与陶瓷基板的热膨胀系数应尽量一致,而且应设法提高金属化层的附着力;c.共烧法:在烧成前的陶瓷生片上,丝网印刷Mo、W等难熔金属的厚膜浆料,一起脱脂烧成,使陶瓷与导体金属烧成为一体的结构,此方法具有以下特性:■可以形成微细的电路布线,容易实现多层化,从而能实现高密度布线;■由于绝缘体与导体作成一体化结构,可以实现气密封装;■通过成分、成形压力、烧结温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烧结收缩率,特别是平面方向零收缩率基板的研制成功为其在BGA、CSP、裸芯片等高密度封装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二、各类陶瓷基板:1、氧化铝基板:a.原料:Al2O3原料的典型制造方法是Buyer法,在这种方法中原材料采用铝矾土(水铝矿/一水软铝石以及相应的化合物);b.制作方法:Al2O3陶瓷的成形一般采用生片叠层法,粘接剂一般采用聚乙烯醇聚丁醛(PVB)数字,烧成温度因添加的助烧剂不同而异,通常为1550~1600℃。
Al2O3基板的金属化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厚膜法及共烧法、从使用的浆料到工艺技术都比较成熟,目前可满足各方面应用的要求;c.应用: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LSI封装用基板、多层电路基板;2、莫来石基板(3Al2O3.2SiO2):是Al2O3-SiO2二元系中最稳定的晶相之一,与Al2O3相比虽然机械强度和热导率要低一些,但其介电常数低,因此可望能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速度。
其热膨胀系数也低,可减小搭载LSI的热应力,而且与导体材料Mo、W的热膨胀系数的差也小,从而共烧时与导体间出现的应力低;3、氮化铝基板:a.原料:AlN为非天然存在而是一种人造矿物,于1862年由Genther等人最早合成。
AlN粉末的代表性制作方法是还原氮化法和直接氮化法,前者以Al2O3为原料,通过高纯碳还原,再与氮气反应形成,后者直接是Al粉末与N2发生反应进行直接氮化;b.制造方法:Al2O3基板制造的各种方法都可用于AlN基板的制造,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生片叠层法,即将AlN原料粉末、有机粘接剂及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制成陶瓷浆料,经流延、叠层、热压、脱脂、烧成制得;c.AlN基板的特性:AlN的热导率为Al2O3的10倍以上,CTE与硅片相匹配,AlN材料相对与Al2O3来说,绝缘电阻、绝缘耐压要高些,介电常数更低些,这些特点对于封装基板应用来说是十分难得的;d.应用:用于VHF(超高频)频带功率放大器模块、大功率器件及激光二极管基板等;4、碳化硅基板:a.原料:SiC不是天然产生而是由人工制造的矿物,由硅石、焦炭及少量食盐以粉末状混合,用石墨炉将其加热到2000℃以上发生反应,生成α-SiC,再通过升华析出,可得到暗绿色块状的多晶集合体;b.制造方法:SiC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都非常好,采用普通方法烧成难以达到致密化,因此需要添加烧结助剂并采用特殊方法烧成,通常采用真空热压法烧成;c.SiC基板的特性:其最具特色的性质是,与其他材料相比,其热扩散系数特别大,甚至比铜还大,而且其热膨胀系数与Si更为接近。
当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相对而言其介电常数高、绝缘耐压要差一些;d.应用:对于SiC基板,扬长避短,多用于耐压性不大存在问题的低电压电路及VLSI高散热封装的基板,例如高速、高集成度逻辑LSI带散热机构封装、在超大型计算机、光通信用激光二极管的基板应用等;5、氧化铍基板(BeO):其导热率是Al2O3的十几倍,适用于大功率电路,而且其介电常数又低,可用于高频电路。
BeO基板基本上采用干压法制作,此外也可在其中添加微量的MgO及Al2O3等利用生片法制作BeO基板。
由于BeO粉末的毒性,存在环境问题,在日本不允许生产BeO基板,只能从美国进口;三、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LTCC:上述讨论的基板由于其烧结温度在1500~1900℃,相当高,因此若采用同时烧成法,则导体材料只能选择难熔金属Mo和W等,这样势必造成下述一系列较难解决的问题:■共烧需要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增加工艺难度,烧结温度过高,需采用特殊烧结炉;■由于Mo和W本身的电阻率较高,布线电阻大,信号传输容易造成失真,增大损耗,布线微细化受到限制;■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偏大,因此会增大信号传输延迟时间,特别是不适用于超高频电路;■Al2O3的热膨胀系数(7ppm/℃)与Si的热膨胀系数(3ppm/℃)相差太大,若采用裸芯片实装,则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不易解决;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玻璃与陶瓷混合共烧的LTCC(low temperatureco-fired ceramic substrate,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由于其烧成温度在900℃左右,故可采用多种电阻率低的材料,可实现微细化布线,其中贵金属浆料可以在大气中烧成。
1、LTCC基板应具有的性能:顾名思义,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性能应该是在兼顾其他性能的基础上,能做到低温烧成,综合起来如下:a.烧成温度必须能控制在950℃以下;b.介电常数要低;c.热膨胀系数要与搭载芯片的热膨胀系数相接近;d.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2、玻璃陶瓷材料:a.硼硅酸铅玻璃—Al2O3系;b.硼硅酸玻璃—石英玻璃—堇青石系;c.硼硅酸铅玻璃—Al2O3—镁橄榄石(forsterite)系;d.硼硅酸铅玻璃—Al2O3系;e.硼硅酸铅玻璃—Al2O3处理的氧化锆(ZrO2)系;f.硼酸锡钡系;3、LTCC的制作方法及烧结特征:a.LTCC多层基板的制作方法:(制作高密度多功能模块的工艺流程)玻璃浆料原料—流延片—生片—制作通孔—印刷导体布线图形—印刷介电体、电阻体图形—叠层、热压—脱脂—烧成—烧成基板—后烧附电极/布线的形成—高密度混合集成基板—各种芯片、封装、片式元件实装—外壳封接、安装I/O端子—高密度多功能部品b.LTCC基板的烧结特征:在从室温到900℃的整个烧结过程中,Ag系列的埋孔导体、布线导体与生片的烧成曲线尽可能接近极为重要;4、LTCC多层基板的应用:LTCC适用于高密度电子封装用的三维立体布线多层陶瓷基板,因其具有导体电阻率低、介质的介电常数小、热导率高、与硅芯片相匹配的低热膨胀系数、容易实现多层化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射频、微波、毫米波器件等。
LTCC多层基板的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a.超级计算机用多层基板,用以满足元器件小型化、信号超高速化的要求;b.下一代汽车用多层基板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系统)部件;c.高频部件VCO(voltage control oscillator电压控制振荡器)和TCXO(temperature control crystal oscillator温度控制水晶振荡器)等;在从800MHz到3GHz甚至更高的频带范围内存在着广泛的应用背景,例如:■手机(cellular phones:800~900MHz;1.8~2.4GHz);■呼机(pagers,900MHz);■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2.4GHz);■无线局域环(wireless local loop,1.5~3GHz);■地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1.2~1.6GHz);■私人通信服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1.8~2GHz);■军事及航空电子学(3~15GHz);■空间通信(地球到卫星:6~14GHz;卫星到地球:4~12GHz);■汽车防撞系统(35~77GHz);d.光通信用界面模块及HEMT(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高电子迁移率三极管)模块;5、LTCC多层基板的发展动向:LTCC材料的发展必须兼顾到介电常数、机械强度、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各个方面,使其综合性能得以提高,这就需要在原材料的成分、粒度、形貌、基板结构、制作工艺、复合材料的微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四、其他类型的无机基板:液晶显示器LCD用玻璃基板、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用玻璃基板等;五、复合基板:1、复合基板—功能复合:a.多层印刷CR内含基板(以氧化铝基板为例了解其制造工艺):氧化铝流延生片—加工通孔—填孔—印刷导体—印刷介电质层(氧化铝)—烧成—电镀(Ni、Au)—预处理—印刷电阻体PTF—烧附—印刷外覆层—烧附—多层印刷CR复合基板;b.生片叠层CR内含多层基板(以玻璃陶瓷低温共烧了解其制造工艺):陶瓷原料(玻璃系)—球磨混料—生片流延—制作通孔—内层导体印刷—绝缘层印刷—外层导体印刷(Ag-Pd系、Ag系)—外层电阻印刷—外覆层印刷—烧成—激光调阻—多层印刷低温共烧复合基板;2、复合基板—结构复合:a.树脂/陶瓷复合基板:一类是在多层布线比较容易的陶瓷多层积层基板(烧成后)上,以介电常低的树脂为介电层,形成薄膜多层布线构成复合基板,另一类是在不含布线的陶瓷基板表面形成薄膜多层布线构成复合基板;b.数字/多孔陶瓷复合基板:陶瓷材料的优点是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但缺点是介电常数略高,韧性差,容易破碎,陶瓷材料与数字复合,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构成树脂/多孔陶瓷复合基板;c.树脂/硅复合基板:硅是半导体材料,但作为基板材料也有不少优势,如表面容易绝缘化/热膨胀系数与硅芯片相同,热导率也较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