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1 项链 说课稿(2篇)

【部编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1 项链 说课稿(2篇)
【部编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1 项链 说课稿(2篇)

人教部编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2篇)

《项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项链》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滩、浪花、贝壳、海螺。孩子们捡来贝壳,做成了项链,而孩子们的脚印又成了大海的项链。课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蓝、又、笑”等11个字,会写“白、的、又、和”4个字, 理解“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雪白雪白”“悄悄”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理解“涌向”“快活”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利用象形字的方, 说顺口溜, 采用对比加一加、减一减, 联系生活事物等方法进行认字, 所以在本课的认字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换部首、猜谜语等方法进行认字, 对于学生发现、寻找到好的认字方法, 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于直接体验、整体接

收、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动作演示、多媒体再现情景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请学生趴在桌面上, 闭上眼晴仔细倾听, 感受一下, 我们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放海浪声)

2.(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大海风光)

(然后与学生对话) 大海美吗?(美)沙滩美吗?(美)浪花美吗?(美)想到海边去吗?(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一起看美丽的大海、美丽的沙滩和美丽的浪花。(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细细体味。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并通过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先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大海、沙滩、浪花各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把“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等词语重读,然后出示录像,让学生感受海滩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去过的海滩的景象。接着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孩子用什么做项链,大海用什么做项链。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进行反馈,让学生读第一句话,说说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海螺贝壳。让学生看孩子们的贝壳项链,感受海滩上生活的乐趣。接着读第二句话,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海滩上一串串的脚印,就是大海的项链,出示图片,感受这种美。

(三)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播放《海底世界》动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表达自己对海、或浪花、或沙滩、或海底世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分享快乐。

四、教学反思

由于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离大海特别远, 所以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海浪声”“海”“浪花”引入教室,让学生的感官直接体会,使学生对教材由“远”及“近”,由“近”感“真”,由“真”感“亲”,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

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低年级的学生要达到这理想目标并不容易。因而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显得更为重要。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动画把学生的视野及情感向延伸拓展,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把情感释放出来。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我们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可受时间、学科内容等诸多因素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谅解。

《项链》说课稿

一、说教材

《项链》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

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课文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

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

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二、说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字,会写“白、和”等字,并认识禾木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三、说结构

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闷的,特别是语文课堂更应该是生动的、“活”的课堂,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保持课堂活力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活动与游戏了。所以我利用闯关走迷宫,青蛙跳荷叶等形式,将第一课时中的生字学习设

置成形式多样化,让学生不断克服难关,不断得到成就感,在每个生字学习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活动,以此来让学生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

四、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我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在积累。如果是单一的死记硬背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也将事倍功半,所以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活动法”,寓教于乐。五、说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采用了“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问答法。

六、说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项链吗?你们见到的项链都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那我们一去看看课文吧。

二、课件出示本课的插图

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及自然段。

四、生字学习

(一)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 hé bèi wá guà huó jīn

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木旁“禾”,认识禾木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4.利用走迷宫的形式复习这些生字。

着:多音字

笑着

áo 睡不着,着火,着急

和:多音字

é和气

hú和了

huo 暖和

反义词

黑——白笑——哭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一个偏旁禾木旁“禾”

(三)我书中的组词

1.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2.利用青蛙跳荷叶的形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巩固这些词语,

五、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两个词语。

2.学生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六、请将生字宝宝带进课文里面进行朗读。

1.学生自读

2.分自然段找人读。

3.在老师带领下齐读。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一个偏旁禾木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同桌或爸爸妈妈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