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校园媒体情况

南通大学校园媒体情况
南通大学校园媒体情况

南通大学校园媒体情况

南通大学文学院广电091 史天赐

当前,在南通大学校园当中,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刊物编辑出版等工作的,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主要有《研究生报》、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校广播台、学工处《学苑纵横》、就业创业协会《职通车》、心理协会《心晴》等,在院级当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有文学院《声音》、商学院《商之翼》等。这其中,隶属党委宣传部的《南通大学校报》、各级宣传部门不纳入其中。而在学生社团当中,明确说明将要从事校园新闻报道工作的有“第四维”视频制作社。

在以上所有组织当中,完全从事校园宣传报道、编辑出版工作的有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校广播台。另外,现已加入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介绍见附件1)的有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加入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介绍见附件2)的有《研究生报》、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就业创业协会《职通车》。因此,在南通大学,具有校园媒体性质的主要是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和广播台。

基于以上内容及对校园媒体的了解情况,将就校团委璞石工作(团报团刊编辑部)和广播台的硬件、运营模式、组织构架等情况做详细介绍。

一、校团委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

(一)璞石组织架构情况:

南通大学璞石工作室(团报团刊编辑部)是校团委直属宣传机构,下设记者团、设计部、办公室和网络部,在钟秀校区设记者站。璞石工作室创建于1995年9月,主要负责学校团学活动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工作,以及采编出版团报《团情通讯》、团刊《南通大学共青团》和手机报《南通大学青春飘扬手机报》。除采编工作外,璞石还积极举办“一封家书”征文比赛、学生宣传骨干训练营、璞石论坛、读书沙龙和“文化读书月”等系列活动。

【各部门介绍】

记者团(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负责校园重大活动的采访,名人名家的专访,热点话题的深度调查等等,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深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下设摄影记者,负责团学活动、重大会议的摄影及宣传等工作,保证新闻图

片的原创性、生动性。同时负责前期报刊杂志内容的组稿、校对、审定和排版工作。

设计部:负责编辑部的品牌宣传,具体包括:设计并制作海报,负责海报的张贴与维护,负责编辑部团报团刊、电子杂志的编排设计,负责编辑部内部活动的宣传。

办公室: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具体包括:会议的考勤和议程内容记录,管理编辑部财务,报社的制度制定、文件起草、通知发布和档案管理工作,对内对外的联系与协调。

网络部:主要负责编辑部网页的更新与维护,以及包括微博、QQ、人人网、手机报、论坛在内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做好校园新闻以及校外新闻的网络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同校内外人士交流互动并开设网络投稿与交流平台。

(二)璞石工作室运营情况:

1.团刊团报的采编

(1)团刊:《南通大学共青团》是璞石工作室的核心刊物,每期出版3000本,编辑出版由学生独立完成。面向大学生积极策划了暑期社会实践、建党90周年、百年校庆等专刊,一月一期,现已出版了44期。每期团刊由璞石工作室两位同学执编,执编负责刊物“守望象牙塔”和“特别企业”两个核心栏目,并负责后期排版;各成员担任栏目编辑或参与团刊栏目采写。

(2)团报:《团情通讯》每期出版2000份,设置要闻版、综合版、说话版和时尚休闲版四个版面,其说话版是报纸的核心版面,着重关注校园动态和同学们的关注热点,进行话题的探讨,至今已出版50期。团报也是由璞石工作室两位同学执编,各成员担任版面编辑或参与各版面内容采写;同时,团报由璞石工作室设计部同学自主排版,后期由执编去印刷厂进行调整。

2.活动介绍

璞石工作室举办“一封家书”征文比赛、学生宣传骨干训练营、璞石论坛、读书沙龙和“文化读书月”等系列活动。其中,最具校园媒体性质的活动主要有:(1)学生宣传骨干训练营:学生宣传骨干训练营面向各学院、团属学生组织的学生宣传骨干以及对宣传工作有强烈兴趣的同学招收学员,至今已成功举办六期。曾邀请《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李润文、高级记者戴袁支,《风流一

南通大学

代》采编中心副主任郑儒凤,《江海晚报》摄影室主任尤炼,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我校文学院教授徐景熙等嘉宾前来为学生宣传骨干做新闻写作、刊物选题以及摄影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各学生宣传骨干的综合素质。

(2)11·8记者节:每年11月8日是记者的节日,在这一天,璞石工作室各校园记者会联合我校《学院纵横》、《声音》、《职通车》等杂志编辑部成员以及各学院的学生宣传骨干举行宣誓以及横幅签名等活动。去年11月8日,璞石举办了“体验魅力记者,问答通大百年”纪念记者节活动,所有参与活动的成员均得以体验一天记者生活,进行记者随机采访。

3.新媒体运营情况

(1)手机报:《南通大学青春飘扬手机报》是由校团委主办,璞石工作室承办,移动手机用户自主免费订阅的彩信刊物,内容短小精悍,形式灵活,第一时间为用户传递校园内外资讯,帮助掌握校园动态,感知天下时事。手机报自2010年3月创刊至今,每周一期,现已完成92期,覆盖全校近2万名用户。

(2)其他平台:人人网:南通璞石/钟秀璞石;新浪、腾讯微博:南通大学璞石工作室;微博(微博校园):璞石工作室;听风吟韵论坛:璞石工作室。

4.对外交流

自2009年璞石工作室加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以来,璞石全力打造“邀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流模式,先后邀请鲁豫,《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李润文、高级记者戴袁支,《风流一代》采编中心副主任郑儒凤等校外知名人士走进校园与同学们交流,同时与省内南京大学《南大青年》、扬州大学《扬大青年》、江南大学蠡湖传媒等120余家校园媒体、四川大学《川大人》、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青年》、南昌大学昂扬记者团等全国校园媒体保持良好交流关系,资源互惠。还先后参加了“校媒记者看两会”联动采访、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和“田野间的青春——苏北大学生村官” 联动采访等活动。

(三)璞石工作室硬件情况:

璞石工作室具有独立办公室(南通大学主校区二食堂三楼341室、钟秀校区教育超市三楼),办公设备齐全,经费主要由校团委提供。

二、校广播台

校广播台是南通大学是校党委、校团委指导下的校园有声宣传地,通过每天

的广播向同学宣传国家实事新闻,报道校园生活动向、提供学习资讯、时尚资讯等信息服务。广播台下设播音组、导播组、美编组、网络管理组。

广播台共有《耳朵看世界》、《电影全接触》《名人堂》《学习风向标》《校园直通车》《音乐吧》《Happy English》、《新闻周刊》七项栏目,同时承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主持人训练营等,培养了许多校园主持人。广播台一直和江苏交通广播电台、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以及个兄弟院校保持着较为频繁的接触交流。

在硬件设施方面,广播台有独立的播音室,办公设备齐全,播音系统覆盖整个学校,范围广泛,经费主要由校团委承担。

三、《研究生报》、学工处《学苑纵横》、就业创业协会《职通车》等其他组织

《研究生报》、学工处《学苑纵横》、就业创业协会《职通车》等其他组织,在组织构架方面,以挂靠在所在部门的编辑部或者宣传部为主,内容方面以编辑出版刊物为主,宣传报道为辅,发行范围较小,办公设备等相对齐全,经费主要由所在部门支付,部分由赞助支付。

附件1: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社始终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办报宗旨,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2008年5月25日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截至2010年7月27日,加盟高校210所,理事人数420人(各校宣传部长、团委书记),与联盟成立同时开通的中国校媒网的注册会员已达到500多万人,日PV值最高达到1995万次。此外,北京、天津、江苏、四川、福建、江西、上海、河南、广东、陕西等地方高校传媒联盟相继成立,成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2: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

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是在《中国青年报》、共青团江苏省委的

南通大学

指导下、由江苏省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发起成立的联谊组织,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在于联系江苏各高校学生媒体,实现学生媒体之间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同时负责筹备每年一届的高校校园媒体交流会,促进学生媒体的整体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共有50余家江苏高校成为联盟理事单位、100余家江苏高校校园媒体成为联盟会员媒体。随着联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品牌活动的不断推出、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现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内重要的省级学生组织,成为各高校校园媒体及社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全国各区域联盟的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