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试卷(四)

专题检测试卷(四)
专题检测试卷(四)

专题检测试卷(四)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yǎo)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

B.徘徊.(huái) 僇.人(lù)

惴栗.(lì) 冯.虚御风(pínɡ)

C.颓.然(tuí) 桂棹.(nào)

匏.尊(páo) 酾.酒临江(shī)

D.肴.核(yáo) 扁.舟(biǎn)

麋.鹿(mí) 横槊.赋诗(shuò)

答案B

解析A项“愀”读qiǎo。C项“棹”读zhào。D项“扁”读piān。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引擎搭讪芜菁遮天敝日

B.荣膺肇事勖勉怏怏不乐

C.狼藉睥睨蜇居钩心斗角

D.归咎桀骜虔诚恒古不变

答案B

解析A项敝—蔽。C项蜇—蛰。D项恒—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

...澜,促其尽快上马。

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

....,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

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

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

....,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答案C

解析A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为贬义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B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此处望文生义。D

项“谨小慎微”指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用于形容“城市改造”,对象使用不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

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络语言,而是要促进其健康、合理地发展。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发展思路。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化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

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C项“增强思路”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出台”。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刻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答案D

解析“丑葫芦”变成“杰作”,体现的是“自然丑”可以化为“艺术美”;“丑人”“丑物”可以入诗入画,是将“自然丑”融于“艺术美”的体现。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

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

解析B项“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的应是前一个“巴金”,因为后一个“巴金”是中心词,非修饰词,而且如果指代的话,则与前文的“一个”不能搭配。

7.下列对联在各自场景中运用不得体的一副是()

A.朋友新建住宅,某人贺以对联一副:旭日乍临家室乐,和风初度物华新。

B.某人祝福父亲过生日时献上一副对联:岭上梅花初绽,堂前萱草长荣。

C.某人妹妹去世,留下的孩子年幼孤苦,他作一挽联:汝性最聪明,曾伴阿兄吟柳絮;甥行皆幼弱,忍看若辈著芦花。

D.潘、何二姓结婚,潘为男家,何为女家,有人贺以对联云: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

答案B

解析B项“萱草长荣”应该用于母亲寿辰,此处不得体。A项正确,符合祝贺朋友乔迁新居的语境。C项要注意辈分称谓,妹妹的儿子是外甥,“芦花”表示儿女对逝去先人的孝心,符合语境。D项以拆字法撰写对联,上联将“潘”拆成水、田、米,下联将“何”拆成人、口、丁,用在婚礼贺联适合。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望美人

..兮天一方

B.凌万顷之茫然

..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

D.颓然

..就醉

答案B

解析A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C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却始终未曾流走。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与我皆无尽也。——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存在的。

答案C

解析C项应译为“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赤壁赋》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C.《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怪特”的西山与作者高傲的志趣相互映照,象征了柳宗元特立不屈的人格。

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河东先生集》。

答案B

解析“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方:当

B.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C.逝.者如斯逝:往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表判断

答案D

解析是:此,这。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答案D

解析A项“西”“东”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东”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侣”“友”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B.苏子的话针对“客”的感触而发,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哲理,一分为二,令人信服。C.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善于借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答案A

解析“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不正确。

14.下列对《想北平》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A.这一段写出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的特点,毫无感情色彩。

B.“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这几句话生活情趣浓厚,

十分活泼俏皮,几近天真。

C.“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这两句既表现现实生活又不失诗情画意。

D.“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这一句中的儿化音及“愧杀”等词表现了老舍的语言极具口语化。

答案A

解析“毫无感情色彩”错,从文本看,作者写北平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 500年前书画装裱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对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此,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裱糊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

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明代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书画装裱能够很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在繁荣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

15.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画装裱是一种特殊工艺,与书画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以及装裱用料的选择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

B.两晋时代,书画装裱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不够完善;到了唐代,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装裱样式。

C.五代时期,虽然对大型绘画创作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D.书画装裱很好地表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书画的观赏和保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有独特的作用。

答案C

解析C项对应的原文是“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项换为“书画装裱工艺”,偷换了概念。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南北朝的卷轴到唐代的挂轴和册页,再到宋代的“宣和装”手卷,明代的对联,这说明书画装裱的样式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B.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的发展促使“苏裱”兴起并广受推崇,可见,书画创作的繁荣对于书画装裱的发展和兴盛至关重要。

D.周嘉胄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也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

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B

解析B项对应的原文是“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选项“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非选择题部分(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2)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3)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4) ,而莫得其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凌万顷之茫然(3)泣孤舟之嫠妇(4)悠悠乎与颢气俱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19题。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

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8.结合选文,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答: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答:

答案(1)引用诗句,突出了江南冬日山野蓬勃的生机。

(2)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欣赏的是故都十足的秋味。

19.以节选的文段为例,说说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有什么相同之处。(5分)

答:

答案①都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江南的冬和故都的秋的明显特征;②都抓住了典型的意象来营造唯美的意境;③情景交融,都表达了对所写之景深深的喜爱之情。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式。

对于这类现象,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少于600字。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试卷完整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2、重要程度及监督监督控制要求不同的质量控制点,按照检查监督的力度不同我们可以分为见证点W 点和停止点H 点。 3、施工时所用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d。 4、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见证取样与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 5、所有分项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后,填写分项工程报检申请表,并附上分项工程评定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主体结构应由(D)组织进行验收。 A、项目经理 B、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总监理工程师 2、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B)组织。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监理单位 3、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C),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A、沉降缝 B、温度缝 C、变形缝 D、后浇缝

4、工程开工前应由(D)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项目经理 B、项目专职安全管理员 C、项目经理部的安全工程师 D、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 5、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复验,并经(B)检查认可。 A、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D、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6、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应由(D)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业主 D、施工单位 7、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C)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8、暗龙骨吊顶工程下列项不需防腐处理的是(C) A、金属吊杆 B、木龙骨 C、石膏板 D、金属龙骨 9、C30表示混凝土的(C)应大于或等于30MPa,且小于35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10、只能用于室内不能用于室外的陶瓷面砖品种是(B)。 A、多孔砖 B、有釉陶瓷砖 C、空心砖 D、无釉陶质砖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期末考卷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期末考卷+答案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用亲情激发学生“我要安全”的意识。 主持人: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将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 主持人: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养到现在,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伤害。要是我们爱惜父母,体贴父母,除了要好好学习,不乱花钱,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就是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如果有一点伤害,父母就会很担心和伤心。 二、用事实唤醒学生的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主持人: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的一栋女生宿舍楼里,沉醉于梦乡之中的学生们被一股呛人的浓烟味惊醒了,4个女生惊恐地发现,她们的宿舍着火了,滚滚的浓烟蔓延了整个宿舍。为了逃生,她们从宿舍后面的阳台上跳了下去。遗憾的是,她们跳下去后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事故发生后,公安部门进行了事故原因调查,调查发现造成这次宿舍火灾事故的原因是宿舍里违规使用“热得快”从而引发电器故障所致。 多么富有活力的生命啊!转眼间就永远的消失了,多么令人痛惜啊!痛过之后,我们又不禁要反思:火灾发生后,这4个女生的做法正确吗?血的教训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明白: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我们的安全素养和自救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生命是重要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地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据统计,去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导致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中学生死于安全事故。同学们,面对危险和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我们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我们要学习和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从容地面对危险和挑战。让我们与自护相伴,与平安同行! 第二、下面我们来进行知识抢答活动,请知道答案的同学迅速举手回答。 (1)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红黄蓝指示灯,转弯指示,单行指示等等) (3)如果因不慎,你身上被火燃着,你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 (那当然要逆着跑,逆着跑,风会把身上的火往你你跑的反方向吹,顺着跑,风会把火往你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试题

质量检测人员考试试题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试题 一、名词解释 2、初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水泥达到标准规定的可塑性状态所需的时间。 3、终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完全失去可塑性状态达到标准规定的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时间。 4、标准砂:检验水泥强度专用的细集料,有高纯度的天然石英砂经筛洗加工制成,对二氧化硅含量和粒度组成有规定质量要求。≥98% 5、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拌水后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骨料胶结在一起的材料。 6、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力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结凝材料。 7、火山灰性:一种材料磨细成粉,单独不具有水硬性,但在常温下与石灰一起和水后能形成具有水硬性的化合物的性能。 8、活性混合材: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或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 9、细度:粉状物料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或粒度分布表示。 10、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料所具有的表面积。 1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程度。 1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 13、水灰比:水泥浆、水泥胶砂、混凝土混合料中拌合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 14、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水泥强度的高低划分水泥产品质量的等级。 15、筛余:粉状物料细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质量的粉状物料在试验筛上筛分后所残留于筛上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6、水泥胶砂流动度:表示水泥胶砂流动性的一种量度。 17、雷氏夹法:检验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方法。 18、水泥胶砂需水量比:两种水泥胶砂达到规定的同一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之比。 19、水泥胶砂:水泥、以标准砂和水按定配合比所拌制的水泥砂浆,用于标准试验方法中测试各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 20、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21、养护:在测定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时,水泥试件需在规定温湿度的空气中和水中放置一定时间,使水泥较好水化的过程。 22、水泥胶砂强度:水泥力学的一种量度。 23、标准粉:一种已知细度特性值的粉状有证标准物质 24、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25、水硬性:一种材料磨成细粉和水拌合成浆后,能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硬化并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性能。 26、水泥混合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 二、填空题 1、水泥强度等级42.5R中“R”代表(早强水泥) 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各强度等级水泥的( 28天)龄期强度不得低于标准规定值。 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7671-1999 ) 5、水泥胶砂试体成型用水,在仲裁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 6、水泥胶砂搅拌时,各搅拌阶段的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7、水泥胶砂试体3d、28d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20h-24h )之间脱模。 8、3d、28d强度试验的进行时间(3d±45min28±8h )。 9、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安定性合格。 10、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不变水量法)即标准法、(调整水量法)即代用法两种。 11、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有(雷氏法)即标准法、(试饼法)即代用法两种。 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346-2001 ) 13、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两种方法的任一种。 14、《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筛析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345-2005 ) 15、水泥细度检测方法,80u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 16、水泥试验筛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17、水泥试验筛每使用(100次)后需重新标定。 1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标准的编号为(GB/T8074-1987 ) 19、《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规定:透气仪试料层体积(每隔一季度或半年)应重新校正一次。 20、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 )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21、维卡仪滑动部分重300g±1g初凝针50mm±1mm终凝针30mm±1mm直径1.13mm±0.05mm试模深40mm±0.2mm顶内径65mm±0.5mm底内径75mm±0.5mm 22、流动度以水泥胶砂在流动桌上扩展的(平均直径)表示。 23、水泥强度受到(水灰比)、(原材料)、(温度)(湿度)(龄期)(试件形态)(试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i:28 S:32Cl:35.5Na:23Al:27Cu:64Ag:10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 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若 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 A.1B.8C.13D.14 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 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 1.12L气体(标 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 A.560mL B.1120mL C.0.1g D.0.2g 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 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3mol/L B.0.3mol/L C.0.06mol/L D.0.12mol/L 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A.C(H+)=1×10-5mol/L B.pH=8的溶液 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 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 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 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 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 1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四年级专题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 第一课正确对待成绩 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1页——第5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不要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难过,要正确面对成绩。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面对成绩。 教学重点: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 一、教学“万花筒” 1、师讲解华华考试的故事。 (1)师问:“老师对华华说些什么?”华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学生看书回答。 2、“七嘴八舌”: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3、学生自做一份学习小计划。(填在书上) 二、讨论:说说你对学习的真实想法吧! 1、伟伟怎么说的? 2、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好? 3、我们能像伟伟说的那样生活吗? 三、聪明屋:学会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1、华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做学习的小主人”几点建议。(学生看书4页。) 四、实践岛: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学生发表意见。 2、小结。

第二课建立友谊 教学内容:《专题教育》教材第6页——第10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学会宽容与合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友谊之树常青。 2、明白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能够建立真正的友谊。教学重点:真正朋友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真正朋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万花筒” 1、师讲解聪聪和丁丁的故事。 2、师问:聪聪为什么会生气?丁丁向聪聪说了些什么? 3、学生发言。 4、讨论:你觉得丁丁是聪聪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教学“活动园” 1、学生给自己建立档案,围绕以下几方面: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什么样的朋友?我现在的好朋友 是谁? 2、小朋友,你在交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三、讨论与分享 1、学生齐读教材第8页内容。 2、讨论:童童怎么做才合适呢?为什么? 四、聪明屋: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1、要做到真诚对人; 2、要做到平等待人; 3、要做到敢于承认错误; 4、要做到善于合作和宽容; 5、要做到不轻易许诺。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试卷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 分) 2、重要程度及监督监督控制要求不同的质量控制点,按照检查监督的力度不同 我们可以分为见证点 W 点和停止点 H 点。 3、 施工时所用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 d 。 4、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见证取样与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标准规定 取样数量的30 %。 5、 所有分项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后,填写 分项工程报检申请表 并附上 分项工程评定表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主体结构应由(D )组织进行验收。 A 、项目经理 B 、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 C 、专业监理工程师 D 、总监理工程师 2、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由 (B )组织。 A 、施工单位 B 、建设单位 C 3、 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 C ),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 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A 、沉降缝 B 、温度缝 C 、变形缝 D 、后浇缝 4、 工程开工前应由(D )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 、项目经理 B 、项目专职安全管理员 C 、项目经理部的安全工程师 D 、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 5、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复验,并 B 、设计单位 D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6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应由(D )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业主 D 、施工单位 7、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C ) A 、基坑中心点 B 、基坑边角处 C 、受力较大的部位 D 8、暗龙骨吊 顶工程下列项不需防腐处理的是(C ) A 、金属吊杆 B 、木龙骨 C 、石膏板 D 、金属龙骨 9、C30表示混凝土的(C )应大于或等于30MPa 且小于35MPa (GB503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 、设计单位 D 、监理单位 经(B )检查认可。 A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C 、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最后开挖的部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0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试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3.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智能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碱性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 铅蓄电池中,Pb02做负极 D. 铜锌原电池(稀硫酸做电解质)工作时,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只能表示物质的量 B. 1 moL H2生成1 mol H20时放出的热量就是氢气的燃烧热的值 C. 用1 mol/L的硫酸和适量的稀的Ba(OH)2溶液反应可以测量中和热的值

D. 条件相同,用16 g固体硫或32 g固体硫分别在02中充分燃烧,测定的硫的燃烧热不同 6. 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A.含OH-的溶液 B. pH>7的溶液 C. c(OH-)>c(H+)的溶液 D.能与金属A1反应放出H2的溶液 7. 对于反应4C0(g)+2N02(g) N2(g)+4C02(g),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 速率最慢的是 A. v(CO)= 1.6 mol/(L?min) B. v(N02)=0.9 mol/(L?min) C. V(N2)=0.25 mol/(L?min) D. v(CO2>2)=1.2 mol/(L?min) 8. 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 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C. 加热时,化学反应只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D.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9. 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2015年2月科学家成功观察到CO与O形成化学键生成C02的全过程(CO和O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000 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以表示为:CO+O催化剂C02 B.该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钌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11. 下列关于Na2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Na2C0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电离程度小 B. 相同温度下,Na2C03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NaHC03溶液中滴加酚酞颜色更深 C. VLamoL/L的Na2C03溶液中,若C032-的数目为NA;则Na+的数目大于2N A D. CaC03在饱和Na2C03溶液中的K SP比在纯水中的K SP小 12已知:①4NH 3(g)+502(g)= 4N0(g)+6H20(g) H=-908 kJ/mol; ②N 2(g)+02(g) = 2NO(g) H= + 180 kJ/mol。 则汽车工作时氨气和NO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NH 3(g)+3NO(g) = 2.5N2(g)+3H20(g) H= —1808 kJ/mol

四年级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交通安全记心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行路的安全、乘车的安全、骑车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列举交通安全事故 交通安全: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 起, 死亡257 人, 受伤1147 人, 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直接经济损失731 万。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同学们,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

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说些什么?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二)不良交通行为 1、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 3、不满12周岁骑自行车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险 5、在马路上地下铁路跳绳、跳方格, 6、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边走,不要几个小朋友横着走,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7、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这样既妨碍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挤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马路上,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这都是不安全的。 9、隔着马路相互喊话、问候,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车辆碰撞。 10、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坐车时,能把头、手伸出车外,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三)主要交通安全常识 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

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苏教版

(苏教版)五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面分 总分等第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5分) 得分 一、看拼音,规范地写出词语。(8分) lǐ mào miǎn lì duàn liàn ɡé bì dàn shēnɡ xiānɡɡǎnɡ dān wù hài xiū 二、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宾(bīng bīn)馆嘲讽(fěng fǒng)宝匣.(jiá xiá) 令(líng lìng)狐友谊(yí yì)呜咽(yàn yè) 三、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迫不急待()凶相必露()手屈一指() 心喜若狂()莫明其妙()惊谎失措() 四、按要求填空。(10分) 1.“疾”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字典中的解释有(1)病,疾病;(2)恨;(3)快,迅速。“奋笔疾书”中的“疾”应选(),“嫉恶如仇”中的“疾”应选()。 2.天真冷啊,。(把句子写具体) 3.还有什么语言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吹过,小树在风中轻轻摆动。(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为学校读书节写两条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这些彩塑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___________的力士。(《莫高窟》) 2.儿童是我国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主人公,如袁枚在《所见》中写牧童骑牛唱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小儿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这部小说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这部小说,我不由得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成语。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另外三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兰克林坚持做“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___________ ;谈迁凭借______________的信念,编写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写出了药学巨著《___________》……这些事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12分) (一)推敲(片断)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四年级专题教育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专题教育综合读本)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王堂艳陈胡兵 20XX年9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 专题教育综合读本教学计划 ——王堂艳陈胡兵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额若干意见》的精神,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贵州省2001~20XX 年级基础教育地方就鹅城建设规划》的要求。确保教育部近年来陆续颁布的环境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政策教育等专题教育落到实处,有利于减轻学生可也负担和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全面推进“减负”,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课时。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计划。 二、教学目标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交往能力,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三四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结合学校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爱校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技能。

三、内容安排 周次内容 1、正确对待成绩 2、正确对待成绩 3、建立友谊 4、建立友谊 5、体验成功 6、体验成功 7、学会感恩 8、学会感恩 9、我爱我家乡 10、我爱我家乡 11、学会自我保护 12、学会自我保护 13、营造绿色家园 14、营造绿色家园 15、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16、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20XX年9月

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 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卷上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按要求...用2B 铅笔涂黑). A. 5 B. ±5 C. 5 D. ±5 2. 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E 是∠AOD 内一点, 已知OE ⊥AB ,∠BOD = 45°,则∠COE 的度数是 A. 125° B. 135° C. 145° D. 155° 3. 327-等于 A. -3 B. 3 C. 13 D. 13 - 4. 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3的同旁内角是 A. ∠1 B. ∠2 C. ∠4 D. ∠5 5. 如图,BE 是AB 的延长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由∠1=∠2,可得到AB ∥CD B. 由∠2=∠C ,可得到AD ∥BC C. 由∠1=∠C ,可得到AD ∥BC D. 由∠1=∠C ,可得到AB ∥CD 6. 把不等式x + 1≥0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7. 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 对漓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B .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 . 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 . 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8. 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A. (-4,3) B. (-3,-4) C. (-3,4) D. (3,-4) 9. 要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中取出300个产品进行检查,在这个问题中,300个产品的质量叫做 A. 总体 B. 个体 C. 样本 D. 样本的容量 D C 2 1 A B E (第4题图) (第5题图) A B C D

【精选】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活动地点:四(1)班教室 活动主题:“三生、四爱、五心、五好” 主持人: (班主任) 一、活动目的: 为全面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制纪律、诚实守信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我班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四(1)班“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班会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为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三生、四爱、五心、五好”。那什么是“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呢? 主持人:三生 生命——我们要珍惜生命,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的珍惜生命那么我们就在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 生存——我们在社会上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样东西都是顺顺利利的。比如说我们班的舞蹈排练了那么久当在表演的时候还是没有做到很好。当我们遇到这些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放弃,不应该埋怨他人,我们要以这些失败为起点,找到不够好的原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就是正确的生存观。 生活——我们要以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永不放弃、懂得感恩等生活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成绩差的同学也不要感到自卑,我们要努力的学习,每天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不会的主动问问家长和老师。成绩好同学不要骄傲,在做题目的时候认真读题、认真分析,争取把每一道题都做对。 主持人:四爱 爱祖国——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以我是中国人而感到光荣,时刻记住我们是中国人。 爱家乡——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乡,保护我们的家乡,因为我们在家乡出生、成长。

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大专部2008级工程造价专业科目建筑法规 (命题人:何礼忠审核人: 郁忠平)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一题中有多空,错其中一空则算整题都错)。 1.我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以建设[法律]为龙头,建设为主干,建设部门规章、建设 法规和地方建设法规规章为枝干而构成。 2. 工程承包合同的标的是。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的当事人 是。 3.建设工程规划审批一般包括规划审批和施工图设计审批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审批通过后核发图,后一阶段审批通过后核发证,并在建筑施工图上加盖规划审核专用章。 4.房屋建筑的主体工程,保修期限是,屋面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是年。 5.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由总包单位负责,若其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责任。图纸技术资料施工方案提供 6.拘役、罚金属于处罚,拘留、罚款则属于处罚。 7.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备掎果的,由承担法律责任。反之,若中标人放弃中标,则应由承担法律责任。 8.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筑许可包括三项许可制度。即建筑工程的许可制度,从事建筑活动单位的从业许可制度和从事建筑活动的个人执业资格许可制度。 9.建筑工程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是。 10.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毁坏和由于安全设施失当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小时内写出书面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计20分,请对每句关于新验标内容的说法予以判断对错,对则打“√”,错则打“╳”,将结果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