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

附件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

2.院校代码表(教育部标准)

院校代码表将以电子版下发。

3.性别代码表(国家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 男

2 女

4.民族代码表(国家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01 汉族 02 蒙古族 03 回族

04 藏族 05 维吾尔族 06 苗族

07 彝族 08 壮族 09 布依族

10 朝鲜族 11 满族 12 侗族

13 瑶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16 哈尼族 17 哈萨克族 18 傣族

19 黎族 20 傈僳族 21 佤族

22 畲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29 柯尔克孜族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撒拉族 36 毛南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乌孜别克族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德昂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 97 其它

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

5.政治面貌代码表(国家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 共青团员 04 民革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 无党派民主人士

13 群众

6.学历代码表(在原就业数据标准基础上修订)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01 博士生毕业

03 博士生结业

11 硕士生毕业

13 硕士生结业

25 二学位毕业

26 二学位结业

31 本科生毕业

33 本科生结业

41 专科生毕业

43 专科生结业

7.专业代码表(教育部标准)

专业代码表将以电子版下发。

8.培养方式代码表(教育部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 非定向

2 定向

3 在职

4 委培

5自筹

注:“3在职 4委培 5自筹”仅限研究生使用。

9.行政区划代码表(国家标准)

行政区划代码表见附件二。

10.师范生类别代码表(教育部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普通师范生

12 免费师范生

2 非师范生

11.困难生类别代码表(自定义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0 非困难生

1就业困难

2家庭困难

4残疾

12.毕业去向代码表(在原就业数据标准基础上修订)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0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11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2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27 科研助理

46 应征义务兵 50 国家基层项目

51 地方基层项目 70 待就业

71 不就业拟升学 72 其他暂不就业

75 自主创业 76 自由职业

80 升学 85 出国、出境

注:当毕业去向是“10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11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2其他录用形式就业”时,必须填写“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代码、单位性质代码、单位行业代码、工作职位类别代码”。

13.单位性质代码表(在原就业数据标准基础上修订)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0 机关 20 科研设计单位

21 高等教育单位 22 中初教育单位

23 医疗卫生单位 29 其他事业单位

31 国有企业 32三资企业

39 其他企业 40 部队

55 农村建制村 56 城镇社区

99 其他

14.行业分类代码表(国家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1 农、林、牧、渔业

21 采矿业

22 制造业

2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4建筑业

31批发和零售业

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住宿和餐饮业

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5金融业

36房地产业

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2教育

43卫生和社会工作

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6国际组织

80军队

15.职位类别代码表(在人社部标准基础上修订)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0 公务员

11 科学研究人员

13 工程技术人员

17 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

19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1 经济业务人员

22 金融业务人员

23 法律专业人员

24 教学人员

25 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26 体育工作人员

27 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

29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3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0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60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80 军人

90 其他人员

16.报到证签发类别代码表(自定义标准)

字段顺序:代码、名称

1 去就业地报到

2 回生源地报到

3 去代理/托管地报到

6 未签发报到证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登录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a16508616.html,/spe 查询单位所在地代码登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6508616.html,/link?url=BNRgpzc8axIrLLF0BYN8EgVMjGPyc6mDdDKnSi-gxh1uC76le0va0cX6n2w8CYoQuZOe8qFapybr-qYBtmFBNENiJ-b8wRM-qI_hzWTbzk_

SQL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完整代码)

作品设计报告书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网络2012-1班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

目录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设计目标 1.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 和实施。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编程技术,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 运行等工作。 3.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数据库存储设计指导思想 在数据库存储设计的无数选择中,简单是系统架构师和DBA 的秘密武器。 简单,有时候就来自于对一个特定的表或表空间没有选择最优I/O 特性,总有这么一种可能,一个富有经验的DBA 拥有高超的存储技能并可以没有时间限制的去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或者索引配置一个存储。然而这样做的问题是,就算能达到设计的最佳性能,为了维护原始对象,这也经常造成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好的数据库存储设计的要点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上,实现所有目标应该是最初的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并应该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长期进行。这篇文档简单的最佳实践描述达到了这些目标并且几乎没有性能损失。 三、任务 角色:读者、图书馆馆员、系统管理员;基础数据:读者信息、图书信息、操作员信息;业务数据:借还书记录登记、罚款登记;统计数据:书籍借阅情况统计或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基本要求:利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储存和操作,数据库设计合理1.设计报告:含E-R图、数据字典、关系模式、关系实例、查询描述、关系代数、SQL 实现的查询语言及查询结果。 2.上机实现。

1.问题描述 1.1背景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2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还书日期。 10.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 11.超期还书罚款输入,还书超出期限包括超出期限还书的读者借书证号,书籍编号,罚款金额。

教育部正式发布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doc

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教育政务信息化工程先后启动,校园网、教育城域网、省域网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对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尽快制定与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由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并成立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顾问组、专家组、课题组,该项工作历时三年,目前完成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的一个最核心的部分----学校管理信 息标准。

根据教育部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计划,该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管理软件设计规范。其中本次发布的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是整个标准的最核心部分,涉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内容覆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科研信息、体育与卫生信息、办公管理信息、房产与设施情况信息、仪器设备实验室信息、图书管理信息等),完全能够满足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信息需求以及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需要。 为制定好该标准,标准顾问组、专家组和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收集了大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教育部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统计及信息需求,参考了高等学校管理基本信息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管理基本信息集、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教育部事业统计报表、高校科研统计报表、高校社会科学统计报表、部分国家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数据库概论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参见P3、4、5页) 参考答案: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参见P12页) 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参考答案: 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含代码)

目录 一.需求描述和系统边界 (2) 二.需求分析 (2) 1.业务需求 (2) 2.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分析 (2) 3.业务规则分析 (3) 三.实体集及属性 (4) 四.联系集及E-R图 (5) 五.逻辑数据库设计 (6) 六.数据库编程 (7) 1.创建表 (7) 2.创建触发器 (10) 3.管理员操作 (10) 4.读者操作 (11) 5. 管理员对借阅关系的操作 (12) 七.代码实现 (13) 1.输入数据设计 (13) 2.完成借阅、续借、归还的操作设计 (15) 八.模式求精 (17) 九.小结 (17)

一.需求描述和系统边界 数据库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它们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数据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藏书的数目逐渐增大,这也挑战了图书管理方面的技术,以前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创建图书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员方便而快捷的进行管理、查询、借阅、录入等工作。 该图书管理系统支持2类用户:管理员和读者。读者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二.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包括:包括图书馆内书籍的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借阅信息。此系统功能分为面向读者和面向管理员两部分,其中读者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2.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分析 (1)注册管理 管理员注册。管理员注册时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包括管理员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系统检查所有信息填写正确后管理员注册成功。 读者注册。读者注册时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包括读者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学院等。系统检查所有信息填写正确后读者注册成功。 (2)图书管理 增加图书信息。当有新的图书入库时,管理员负责添加图书信息,包括书名、分类、图书编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简介等。 图书信息查询。管理系统需提供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图书检索。如可以输入

普通高校是什么学历普通高校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论文

普通高校是什么学历普通高校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开放式教学模式并不采取特定的教法,而是一种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同时 把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使其实现自主、自助、自发及自我教育过程的理念;开放式教 学的特征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教育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理论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在高校音乐课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 学习兴趣、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情商指数, 充分实现音乐的美育功能是我国普通高校在音乐公选课教学中共同面对又亟需实现的共同 课题。现在笔者谈谈我校在音乐公共课教学上所作的探索与努力,与同仁商榷。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实现学生主动探究、 合作提高,实现自我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建立的是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建构一种民 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开放式音乐课堂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现象学认为,人是行为的发源地;人在每种情景中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存在于 人的内部;人受自己的意识控制。从现象学的观点我们可知,人在确定行为意义时,“自我”起了很大作用。“自我”的行为有两部分反应组成,即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应答行 为很像普通反射行为,如我们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反 应源于教师传达的信息,这样便于统一教学管理。缺点是,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维和行 为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和动机大大降低。操作行为与操作反映结果直接联系,同时人的行 为受自身意识控制是主观选择的结果。操作行为用于教学实践可避免传统教育缺点,但其 中不确定的学习动机会成为正、负强化物,致使教学目的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实现。行 为主义认为,人是一种主动同时又是被动的有机体,受外界刺激控制,对这些外界刺激进 行恰当控制。这样,二者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开放式教学的条件准备 1.环境建设:我院先后建成数码钢琴实训室、借阅室(提供丰实的文字资料)、计算 机网络实验室(提供上网服务,可下载网络资源)。 2.角色分配:学生除做“听众”外,还可饰演“教师助理”“学生教师”(承担部分 授课任务的学生)等多种角色。 3.角色限定:每种角色须经专业老师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如:准“学生教师”需 要单独小课学习,达到对作品演奏(唱)技法和音乐表现有基本准确的把握后,并且通过 教案和说课考核。“教师助理”要组织同学依据事物普遍联系认识论和方法论查找和汇集 背景资料即围绕音乐作品的人类整体文化背景,包括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

信息标准规范建设

6.信息标准规范建设 6.1信息标准建设目的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跨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建立全校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阶段,目标是实现整个学校的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及工作协同。因此,如何将众多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及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此外,高等学校间共建共享应用系统、共同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使制定统一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成为必要和可能。 信息标准是整个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确保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6.2信息标准的编制原则 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就是要规范全校信息的管理,并建立《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管理文件,该信息标准管理文件应符合如下的编制思路: ?涉及到国际、国家和教育部已颁布的标准,要采用已颁布的标准。 ?涉及到已颁布的高等学校部分管理信息标准,《学校信息标准

及规范》在相关内容上尽量及已颁布的标准保持一致。 ?涉及到关于学校信息管理已经颁布执行的标准,要采用学校已颁布的执行标准。 ?《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是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行业、学校的需要进行不断维护。 ?在《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颁布执行后,后上的信息化系统需要符合该标准;已存在的信息化系统则可以根据映射功能和信息标准做对应,条件允许的话向《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靠拢。 图:学校信息化标准构成 6.3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 代码是描述对象基本属性的标识。有的编码对象可能有多个不同名称(例如校内单位可有单位名称、单位号、单位简称、英文缩写等),可以按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描述,但在一个分类编码中,每一个对象应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唯一标识一个编码对象。 ?稳定性 代码的编制要有稳定性,应避免含有易变元素的干扰,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代码

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代码 use Hotel_Management1 select*from Customer select*from Employee select*from RoomType select*from Room select*from OrderInfo select*from Checkout drop database Hotel_Management1 ------------------------创建数据库Hotel_Management----------------------------------------------------------------------create database Hotel_MDB on primary (name=Hotel_Management1, filename='F:\Hotel_Management\Hotel_Management.MDF', size=10MB, filegrowth=20% ) log on (name=Hotel_Management1, filename='F:\Hotel_Management\Hotel_Management1.LDF', size=10MB, filegrowth=2MB) --使用数据库 USE Hotel_Management1 --------------------------------------------创建表--------------------------------------------------------------- --1顾客表 create table Customer (Customer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Name nvarchar(40)not null, CustomerInfo nvarchar(18)not null, Csex nvarchar(1), CPhone nvarchar(11)not null, Notes ntext ) --drop table Customer --2员工表 create table Employee (EmployeeID int primary key, UserName nvarchar(40)not null, Password nvarchar(40)not null, EmployeeName nvarchar(40)not null, Esex nvarchar(1),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节奏的艺术。节奏是音乐得以表现的脉络,无论其是否通过乐器表现出来,节奏都是和音乐同时存在的,也正是因为节奏的存在,音乐才得以顺畅、有序、美妙地呈现出来,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当前,现代音乐复杂多样、风格迥异,很多音乐的节奏较为特殊或者不易找寻,因而,节奏训练的难度也明显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良好的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唯有通过实施良好的节奏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从节奏的角度把握现代音乐、分析现代音乐,从而真正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一、实施节奏训练的作用 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来说,实施节奏训练有着多方面的显著作 用。首先,实施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读谱能力。节奏蕴含在乐谱当中,通过对学生节奏感的良好训练,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可以更容易地读懂乐谱、掌握乐谱;其次,实施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记忆力。音乐和节奏是密不可分的,在记忆音乐的过程中,节奏记忆至关重要,当节奏在脑海中定型后,音乐的内容只需稍加记忆,便可自然而然地在节拍中呈现出来,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音乐的效率和能力;再次,实施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敏锐的乐感。节奏感是一种感知能力,而乐感则在长期的音乐学习、音乐鉴赏中逐渐形成的对于音乐的敏锐捕捉力。良好的节奏训练,可以提升

学生音乐感知潜能,逐步塑造出敏锐的乐感;最后,实施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科学的音乐审美能力。欣赏音乐的过程,也是欣赏节奏的过程,在节奏感达到足够程度的条件下,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鉴赏能力会愈发成熟、愈发科学,更加可以以较高的审美要求鉴赏音乐作品,形成符合主流音乐审美趣味又包含个人审美特点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不可急于求成,应当扎扎实 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先进行基础训练,然后引导学生对比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在节奏方面的差异,最后以实际音乐作品为例,带领学生进行节拍分析和音乐鉴赏。 (一)夯实基础,培养准确把握节奏的基础能力。在节奏训 练中,第一步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把握节奏,这是节奏训练的 基础性内容。具体来说,可以选取一些传统或者现代音乐作品中,节奏极为鲜明的作品作为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准确、有序、从头至尾地把作品演奏或者演唱出来。强调把 注意力充分放到音乐节奏当中,用心感悟、把握节奏,形成基本的节奏感知能力。当然,节奏鲜明并不代表必须是慢节奏作品,快慢都可以选择,不过训练过程应当由浅入深、由慢到快。 (二)能力升华,引入节拍不平衡感训练。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把握能力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即能力升华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把训练目标从“求同”转为“求异”,把训练目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完整版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三) 北京2013.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学校选址与校园规划 (3) 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5) 第五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1) 附录一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3) 附录二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校舍建筑面积补助指标 (15) 附录三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6) 附录四培训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7) 附录五术语 (18) 附录六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9)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促进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高等职业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编制、审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检查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等职业学校,改建和扩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第四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五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 第六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七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八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按批准的办学规模、各类学校的建筑面积指标及选配校舍项目的建筑面积确定。 第九条高等职业学校分为综合类、师范类、工业类、农林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外语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 第十条本标准中的办学规模按表1设定。 表1办学规模(学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七条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 第九条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sql代码

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 建表: create table 部门信息表 (部门编号 char(2) primary key , 部门名称 nchar(14) , 部门职能 nchar(14), 部门人数 char (4) ) go create table 管理员信息表 (用户名 nchar(4) primary key , 密码 char(10) , ) go create table 用户信息表 (用户名char(10) primary key , 用户类型char(10), 密码 char(10) ) go create table 员工工作岗位表 (姓名 nchar(4) primary key , 员工编号 char(4) 工作岗位 nchar(3) ,

部门名称 nchar(10), 参加工作时间 char (4) ) go create table 员工学历信息表 (姓名 nchar(4) primary key , 员工编号 char(4) 学历 nchar(2) , 毕业时间 char(10), 毕业院校 nchar (10), 外语情况 nchar(10), 专业 nchar(10) ) go create table 员工婚姻情况表 (姓名 nchar(4) primary key , 员工编号 char(4) 婚姻情况 nchar(2) , 配偶姓名 nchar(4), 配偶年龄 char (3), 工作单位 nchar(10), ) go create table 员工基本信息表 (员工编号 char(4) primary key , 姓名 nchar(4) ,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在我国音乐教育学分类中,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指基础教育(中小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个新崛起的学科,它的理论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1.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开端始于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偕夫人于1878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即今山东蓬莱),相当于大学程度,设有以唱歌、识谱、编写歌曲为主的“乐法”课。 2.我国普通高校早期的美育思想1903年,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将美育列入普通学校教育宗旨。1908年建立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经亨颐重人格的培养,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教育,设有音乐课程。1912年,蔡元培先生担任教育总长的就职演讲《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将美育列为国民教育宗旨之一,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①的著名主张,强调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人的品质。 3.我国普通高校最早颁布的艺术教育法律法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其颁布的《高等师

范学校规程》中规定预科开设课程共8门,乐歌被列为必修科目之一,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声乐练习及音乐理论。本科将乐歌列为随意科。1927年,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出席第一次会议的有蔡元培、林风眠、杨杏佛、王代之、高鲁、周俊、李金发、吕彦直,提出“整理全国艺术教育”等主张。4.我国早期的艺术教育机构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他担任教育总长期间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并聘请鲁迅先生主管艺术教育委员会工作。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是1931年,清华大学成立西乐部。有通过唱片听赏音乐的教学和演奏西洋名曲等实践活动。5.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学 校艺术实践的第一个文件1940年,教育部颁发《学校课外 音乐活动办法》。主要内容有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应由专门音 乐教师负责学校音乐活动,要求各校要在学生中组织多种艺术团体,经常举办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每位学生要至少应参加一项与艺术有关的活动,各校应从学校经费中酌拨音乐事业费等②。6.我国普通高校较早开设的音乐课程:⑴音乐 选修课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书院”)由日籍教师武桥敦义主讲音乐选修课,后来由丰子恺先生兼授音乐课程。 ⑵音乐必修课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预科课程中设置“乐歌”为必修课,共开设3个学期,每周2课时。7.我 国普通高校较早译著的音乐教科书1904年,美国亚克斯福 大学的音乐理论教科书被曾志?胍胫?,定名《乐典教科书》,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文件)(DOC)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等学校辅导员 1.2 职业定义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1.4职业能力特征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1.5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1.6 政治面貌要求 中国共产党党员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培训计划,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本培训期限:入职培训不少于40标准学时(10天);中级不少于48标准学时(16学时/年,3年12天);高级不少于128标准学时(16学时/年,8年32天)。

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6508616.html, 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覃凤春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4期 【内容摘要】文章在分析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应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育师资建设及建立科学教育体系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在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能提升审美情趣、扩宽视野,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必须学习的一类课程。但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一、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门观念陈旧 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应试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的状况下,教育观念仍然陈旧,尤其是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完全被当作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教育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着较严重的现象,比如音乐课被语文、数学等关系到考学的主干课所取代,音乐课程中只教授某个歌唱作品,除此以外,对于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鉴赏不做任何的讲授,导致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无法发挥它的积极效果和作用。另外,普通高校也存在对音乐教育不重视的普遍现象,部分学校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忽视音乐课程,把音乐类课程规划到选修课的模块中,并规定学生的艺术类选修学分不能过多,从而阻止了某些热爱音乐的学生对音乐类课程的进一步提升。以上都说明了教育部门观念陈旧,已严重导致音乐教育的普及不足。 (二)教育经费不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高校经费短缺问题愈演愈烈。作为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音乐教育,在各个高校更不可能成为教育投入的重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经费不足,导致一些高校无固定音乐教学场所,缺少乐器、多媒体等现代音乐教学必备的教学器材和视听设备。同时,经费不足,音乐教育方面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使得音乐教育领域缺少高质量、专门化的系列教材及声像参考资料,严重制约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部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适用专业范围 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 二、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采取“4+4+X”模式,第一个“4”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当中,但不重复统计。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

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七条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 第九条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在专业目录中单独标注。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含代码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含代 码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目录

一.需求描述和系统边界 数据库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它们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数据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藏书的数目逐渐增大,这也挑战了图书管理方面的技术,以前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创建图书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员方便而快捷的进行管理、查询、借阅、录入等工作。 该图书管理系统支持2类用户:管理员和读者。读者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二.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包括:包括图书馆内书籍的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借阅信息。此系统功能分为面向读者和面向管理员两部分,其中读者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读者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读者,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2.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分析 (1)注册管理 管理员注册。管理员注册时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包括管理员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系统检查所有信息填写正确后管理员注册成功。 读者注册。读者注册时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包括读者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学院等。系统检查所有信息填写正确后读者注册成功。 (2)图书管理 增加图书信息。当有新的图书入库时,管理员负责添加图书信息,包括书名、分类、图书编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简介等。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普及,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音乐教育和谐校园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好音乐的人生是和谐的、美好的、富有无限创造力的人生,因此,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起到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在积极推动和谐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音乐和艺术修养,不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1.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够健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短,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够健全,很多高校都未设立专门的公共音乐教研机构,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具体的、体系的、完备的理论指导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也仍欠缺。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公共音乐课,有的虽然是开设了,但无论从领导还是到任课教师,都没有对其引起重视,比如:音乐课程的开课率不平衡;教学设备缺乏;教材不规范;任课教师也不是专职教师,大多由音乐院系的教师兼任等。在全社会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中重讲授,轻体验和参与。目前公共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轻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不关心学生课外的音乐需求,不重视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生活,学生接触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导致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丧失。因此,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认为,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