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创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新兴媒体崛起,内容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创新。
一、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交互性和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主动参与、互动、分享信息的参与者。
这种互动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同时也对内容传播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容传播的创新1. 内容形式的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
除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直播、短视频、Vlog等新兴形式。
这些形式的内容更具吸引力,更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 传播渠道的创新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更加丰富。
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还有社交媒体、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
这些渠道使得内容传播更加迅速,覆盖面更广。
3. 传播策略的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策略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符合受众兴趣的内容;利用技术,生成个性化内容;采用病毒式营销、跨界合作等手段,提高内容的传播效果。
4. 互动性的创新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性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与内容之间的互动,如弹幕、评论、点赞等;二是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如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分享等。
这种互动性使得内容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
三、案例分析以抖音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媒体内容传播创新案例。
抖音通过短视频形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其独特的算法推荐机制,使得优质内容能够迅速传播,实现了信息的个性化推送。
此外,抖音还通过直播、互动等功能,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使得内容传播更加活跃。
四、结语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创新是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将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内容创作者和传播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尝试新的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以提高内容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与技巧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与技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信息的传递和影响力的扩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与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例。
一、传播手段1.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分享信息、观点和观点。
例如,微博、微信、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关注热点话题和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渠道。
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时,需要注意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2. 视频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平台如YouTube、抖音和快手等也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手段。
通过视频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更直观地传达信息。
视频的制作和编辑技巧对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例如,使用有趣的剪辑、配乐和字幕可以增加视频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3. 博客和自媒体博客和自媒体是个人或组织在新媒体时代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博客和自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布文章、观点和观点。
在使用博客和自媒体进行传播时,需要注意内容的原创性和专业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参与。
二、传播技巧1. 内容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创新是吸引观众和扩大影响力的关键。
创新的内容可以是新颖的观点、有趣的故事、独特的视角或引人入胜的互动。
通过提供独特和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并增加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力。
2. 多媒体运用在新媒体时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通过使用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可以更直观地传达信息,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在视频中添加字幕和配乐等都可以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3. 互动参与在新媒体时代,互动参与是传播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转型,新媒体的兴起也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特点1. 多样化的信息形式新媒体时代,信息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多元的传播形式,如直播、微博、短视频等,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多样。
2. 实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可以实时发布和传播信息,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及时。
同时,新媒体平台还提供了讨论和互动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与新闻发布者互动,形成更加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
3. 社交化传播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社交化。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分享新闻内容,形成传播网络,推动信息的快速扩散。
社交化传播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发展趋势1. 移动化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正朝着移动化方向发展。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出现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达效率和用户的阅读便利性。
2. 数据化新闻报道新媒体时代,数据化新闻报道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
同时,数据化的新闻报道也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呈现事实,增加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3. 多媒体融合新媒体时代,多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的趋势。
新闻报道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组合,还可以运用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多维度、多角度的新闻呈现,提升用户体验和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4. 自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传播者。
自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让更多的声音被传播出去。
然而,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和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各种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与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难度越来越低,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化、可及性强,受众在新闻阅读中有很大的选择和自主权。
新闻媒体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新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传统新闻媒体在这种冲击下,时效性低、互动性弱、传播方式线性单一、传播风格严肃刻板的缺点被放大,大批受众流失,传统新闻传播走到了升级或是淘汰的十字路口。
面临这种严峻考验,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这能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指明方向和提供参考,加速传统新闻媒体的革新升级进程。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引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还包括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受众也对新闻传播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为了推动新闻传播发展,必须要从新闻传播形式入手,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从而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展潮流,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种种挑战,有效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推动新闻传播实现更好的发展。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征1.1交互性新媒体作为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产物而言,其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互动性,所以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特征。
现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接收当下热门的新闻。
且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了解时事政治和掌握社会动态。
在浏览或观看一则新闻报道后,受众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一新闻报道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对新闻进行点赞或转发,从而让新闻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编辑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回复受众的留言和评论,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网络与新媒体新时代下的传媒创新

网络与新媒体新时代下的传媒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正在对传媒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推动传媒创新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将探讨网络与新媒体对传媒创新的影响,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传媒创新。
一、新媒体对传媒创新的推动1. 媒体形式的多元化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而新媒体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这些新兴媒体形式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内容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方式。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内容,各种知识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分享传播,这使得传媒行业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3.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新媒体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来。
通过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发表评论、转发内容以及与其他用户互动,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也推动了传媒行业进行创新。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传媒创新1. 内容创新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单向传播的,而在新媒体时代,传媒机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信息表达方式。
在内容创新方面,可以尝试采用短视频、动画、互动图文等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用户的关注。
2. 平台创新新媒体时代,传媒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
例如,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提供专业化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增加用户粘性,拓宽传媒影响力。
3. 数据驱动的创新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数据的海量积累和快速处理能力。
传媒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阅读习惯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提高用户黏性和参与度。
4. 合作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传媒机构需要与其他行业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
比如,传媒机构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新闻客户端、智能音箱等,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新闻服务。
三、挑战与机遇1. 挑战新媒体时代给传媒行业带来了不少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媒体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传媒的传播途径,还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方式。
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的模式又是什么呢?一、社交媒体催生用户定制化新闻传播模式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有了个性化的媒体阅读体验。
用户只需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这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公众号和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定制化的互动关系,公众号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与其利益相关的新闻报道。
二、移动端数据挖掘助力新闻报道精准化移动端数据挖掘与跟踪技术的应用,为新闻报道精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用户的点击、分享、收藏等行为进行分析,获取用户的阅读喜好,结合不断累积的海量数据,新闻报道可以做到更加精细的定位,更加准确地为读者提供内容。
三、VR/AR技术开拓全新的视听传媒领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不仅能够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还能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的创新。
比如,报道重大事件时可以通过VR技术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感受;而在新闻报道中嵌入AR技术,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对新闻画面进行实时的虚拟场景、特效等的体验,从而更深入的感受新闻传递的信息。
四、直播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直播技术的普及,让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比如,政府发布会、热点新闻报道、大型活动等,都可以通过直播技术进行实时的报道和传播,让社会人士第一时间了解事情发展的最新情况。
五、UGC模式增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在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事件中,用户往往是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人。
通过用户提交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等,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生动,同时也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创新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是指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新闻传播的形式、内容、方式以及影响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面:1.媒介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要依赖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而新媒体时代,媒介多元化是一种趋势。
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传播速度。
2.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时代,新闻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不论是突发事件、热点话题还是新产品发布等新闻,都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
这也促使传统媒体加速了新闻报道的节奏,尤其是在24小时新闻频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上。
3.互动性强:新媒体时代,读者、观众、听众等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更多的参与到新闻报道和评论中。
新闻媒体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这使得新闻报道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读性。
4.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收集用户数据,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5.现场报道直播: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可以通过现场报道和直播等方式实时传递新闻现场的信息,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个性化等特点。
这也促使新闻媒体加强对新闻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和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关注,以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信誉。
6.社交媒体成为新的信息源:社交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发布和分享新闻、观点、评论等信息,同时也可以跟踪和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
7.受众需求多样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和习惯发生了变化,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人群对新闻的需求和关注点都不尽相同。
因此,新闻媒体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提供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新闻报道,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与实践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
一、新闻创新的背景与意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对于新闻的单向传播形式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而新媒体时代则可以打破这种局面,实现多方互动、信息的多维传播。
其次,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极大地提升,公众对于新闻的获取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这就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闻创新势在必行。
二、新闻传播创新的形式与实践1. 创新形式之利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将新闻及时推送给用户,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同时,社交媒体还提供了用户互动的机会,可以通过与用户的在线互动,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2. 创新形式之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传媒机构可以采集大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新闻的形式精准传递信息,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3. 创新形式之跨媒体传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得跨媒体传播成为可能。
新闻机构可以将新闻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如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跨媒体传播可以增强用户对新闻的参与感,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效果。
三、新闻传播创新与实践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之内容可信度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媒机构需要加强对新闻信息的甄别和核实,提供可靠的新闻内容,建立信任和公信力。
2. 挑战之用户参与度问题新媒体时代,用户参与度对于新闻传播至关重要。
传媒机构需要积极互动用户,提供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鼓励用户参与,增加用户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作者:贾琳琳
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5期
摘要: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期,传播生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传播的广度、深度、速度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逐渐多元化。
央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联播》适应了变革的新趋势,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栏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网络空间的主流舆论场获得一席之地。
《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是将传统新闻与网络视频平台合二为一的产物,本文以该节目为例,探究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
关键词:新闻;传播;创新;主播说联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2019年7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一时间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友们对这档栏目表示十分青睐,点击量、播放量、转发量都在急速上涨。
《新闻联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威严庄重的,而经过改造和加工后的《主播说联播》显得特别的“接地气”了,深受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每期视频的播放量均千万以上,登微博热搜也是常有之事。
紧跟互联网潮流,运用年轻人喜爱的语言进行创新传播,是该栏目的成功之处。
一、竖屏传播:对话年轻受众
新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不断敦促传统官方媒体一改往日的刻板定位,开拓新的渠道发出年轻的声音,互联网语言正是实现互联网用户与新闻内容的一座桥,短视频技术的使用不仅使节目形式发生了改变,变化的还有节目内容。
《主播说联播》栏目竖屏视频的设置也紧跟年轻潮流,在抖音、头条等短视频的带领下,竖屏视频已然是一种新的趋势。
与传统媒体的横屏观看模式不同,竖屏视频更能与年轻的受众建立起关联,用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传递给当代年轻人最新的新闻资讯以及党和政府最新的决策。
另外,后期技术也对新闻内容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2019年9月29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中,主播刚强讲到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奋斗者都是祖国的“牛人”,他们不吹“牛”,就算是取得了气冲斗“牛”的成就,也依然默默耕耘如“牛”,甚至俯首甘为孺子“牛”等一系列带“牛”的语句致敬每一位奋斗者,祖国也正是要靠这些“牛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视频中的字幕伴随着主播每一句台词,重点将“牛”字以艺术字的形式加粗放大,配合主播语气坚定、立场鲜明,使短短一分钟的视频热度暴增。
最后,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不设过多的限制,与传统电视节目为体现新闻真实而仅使用同期声和现场声不同,《主播说联播》将契合栏目主题的背景音乐嵌入其中,不仅适应了目前短视频的制作特点,更能够表达出主播的真实情感,并带动观众进入情境之中。
例如主播海霞在講述武汉窗
帘“连续剧”的时候,配以舒缓的音乐,将牵动着全国人民心的武汉拉到人们的视线中,观众也随着音乐,一起感受武汉在76天里从寒窗飘雪到春暖花开。
二、官话民说:彰显语言魅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日不间断的新闻资讯会从手机APP里、电脑弹屏里、地铁电视里等各处涌来,新闻本身的内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评论观点。
《主播说联播》正是将年轻人的语言运用的如鱼得水,其呈现出的年轻化、口语化、通俗化的特色更是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主播们也是金句频出,将官方语言无缝转化为民间语言,例如,海霞用“日韩互删好友,拉黑了对方”形容日韩关系;康辉提醒国泰航空“No zuo no die”;青海省所有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成功加入“摘帽”群等,主播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播音语态说出“接地气”的民话,融入个人的气质和个性来解读当下热点时事,网友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主播们亲民、可爱、随和。
它还直接回应社会热点痛点,经常播报一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不少网友评价:一身正气的新闻联播,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网红!
三、刷屏现象:多平台联合发声
《主播说联播》植根于抖音短视频平台,抖音发布的短视频以竖屏居多,时长控制在1分钟左右,手机用户观看较为方便。
《主播说联播》也统一使用竖屏拍摄,将一些时事热点话题制作成1分钟左右的视频,发布在央视新闻的官方账号上,在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播出之后,会被转载至其他平台,如腾讯、优酷、爱奇艺等主流商业视频网站,另外经转载发布到B 站的视频,也一跃登上了播放量的榜首。
一时间,该节目出现了刷屏级的传播,几乎全网都能看到这些央视主播的身影,抖音平台平均每条视频的点赞数都在10万以上,其中2020年2月29日一期《刚强点赞这个大学生:有预判,有行动,有担当,好样的!》一期点赞数达到766.2万,10.6万多条评论,转发分享次数达到2.9万次。
微博话题#主播说联播#已经吸引135.2万人参与讨论,总阅读量达50.5亿次。
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开设的“主播说联播”板块,每期的推文都达到平均1万+的阅读量,不少推文短时间内达到10万+,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些数据无一不显示出该栏目在多平台传播的火热程度,面对年轻的、异质化的受众,该栏目紧跟潮流又不盲目从众,采用当下流行的竖屏短视频传播方式,运用大字幕、背景音乐剪辑等制作手段,却不沾染抖音夸张的剧本表演、特效剪辑、过度美颜等不好的习性,保持清晰地定位和独特的风格。
微博话题的#主播说联播#的头像换成了康辉的工作照,图上调皮的P上一行字“还得上几个热搜”,一贯幽默的风格更是加深了话题的热度与参与度。
四、守正创新:走好新闻创新传播之路
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顺势而为,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新的尝试,有的取得不错的成果,有的却落荒而逃。
新闻语境、受众定位等都是主流媒体进行尝试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内容和形式上传达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或脱离用户需求。
说到底要做到守正创新,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传播不失为一条新的路径,但创新必须有所取舍、有
所选择,把握住创新的基点和创新的“度”。
《主播说联播》之所以被认为是创新传播的典范,正是因为它对自身清晰地认知和定位,《新闻联播》在新闻频道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子栏目《主播说联播》也能享用其品牌效应,在短时间内达到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而它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和意识流也正是主流媒体所要表达的。
《新闻联播》这样的“官方舆论场”,新闻的议程设置和舆论的导向都掌握在把关人手中,受众很难进行反馈和发声。
它关注的更多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表达严谨但过于单一。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受众和传播者互为主客体,其互动和参与能力也空前强大。
央视推出《主播说联播》栏目正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一次新尝试,在守正中创新,将官话民说,接地气的话语更是能更好地和受众沟通,从而打破“官方”和“民间”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智能。
五、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媒介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进行创新传播的路径将更加发达。
创新必不可少,只有创新才有新的生命力,才能推陈出新顺应新的趋势。
《主播说联播》诞生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其受众也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年轻一代更加喜爱这种接地气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新闻呈现方式,这也让新闻有了新的创新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杨梦圆.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新闻”抖音号短视频传播为例[J].新闻论坛,2019 (06):23-25.
[2]陈剑祥,王石川,王兴栋.《新闻联播》: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突围样本[J].新闻与写作,2019(11):12-16.
[3]易旭明.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运营探析[J].电视研究,2019(10): 63-65.
[4]孙海龙.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體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以央视《新闻联播》上热搜为例[J].新闻潮,2019(09):36-38.
[5]张翠娟.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型——以央视《中国舆论场》为例[J].青年记者,2019(23):59-60.
[6]方佳琳.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实践——以《主播说新闻》为例[J].视听,2019(12):33-34.
[7]王琬卓.浅谈新时代网络平台对新闻的创新传播——以《主播说联播》为例[J].文化产业,2019(23):22-23.
[8]靳雯捷.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播说联播》的传播创新借鉴[J].传播力研究,2019,3(32):93-94.
[9]郭安丽.从《主播说联播》看《新闻联播》的叙事转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9):71+80.
[10]卢继键.从《主播说联播》看主流新闻媒体融合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6):205-206.
[11]殷秀云.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创新传播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97.
[12]吴贤林.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C].“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7.
[13]喻国明.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J].江淮论坛,2014(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