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显微镜的使用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六年级下册)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①注意正确使用显微镜,不要因用力过大损坏器件。
②学会使用反光镜。
③注意在显微镜下,标本装片的位置调整。调整方向与实际相反。
序号
2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对比)
实验名称
单摆的运动规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单摆的运动规律
实验器材
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刻度尺
备注
说明
①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时,线圈缠绕方向不能变;
②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时,电池的正负极连接不能变。
序号
7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
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风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
器材
大可乐瓶、剪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等
实
验
步
骤
①用剪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要尽量裁平;
实验现象
①实验一:改变摆锤重量时,摆摆动快慢不变。②实验二:改变摆线长度时,摆摆动快慢发生变化: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实验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备注说明
1每个测量步骤,要多测几次,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②注意对比实验中变量与常量因素的正确把握。
序号
5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探究实验
实验
名称
增大电磁铁磁力的实验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串联的电池数量多或线圈缠绕的圈数多,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
器材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1
实验操作
2
按照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3
准备工作
检查实验仪器的完好性和干净程度。
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安全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调焦方法
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再用高倍镜调焦。
注意事项
使用后及时清洁镜头,调整对焦机构。
维护方法
定期检查和更换热灯、滤色镜等配件。
量筒、容量瓶和比重瓶的使用
电子天平和滴定管的使用
1 电子天平
打开开关,检查是否显示0,然后放置物品。
2 滴定管
熟练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仔细读数,准确判断终点。
3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环境因素,避免误差。
常见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穿戴合适的实验服,严格控 制火源和切割工具的使用。
仪器磨损
定期检查仪器是否磨损,发 现问题及时更换。
使用环境
仪器的使用需要在相应的环 境下进行,如温度、湿度、 光线等。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仪器使 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是学好科学的基础。
实验仪器介绍
显微镜
可放大物体,观测其微小结构 和细胞。
量筒、容量瓶和比重瓶
试管、烧杯和三角瓶
可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和密度。 可进行混合、加热或反应实验。
电子天平和滴定管
可进行精确称量和定量分析。
量筒
把试剂缓缓倒入量筒,直到液 面与刻度线齐平。
容量瓶
加入试剂后,用滴定管加液至 指定刻度线。
比重瓶
将精确的液体样品倒入瓶中, 读取液面高度并计算比重。
试管、烧杯和三角瓶的使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 (4)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一、研学导航【研学背景】本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各种各样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
本课和后面一课的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继续认识生物的特征。
【研学目标】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研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研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研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请看!这是?(生:洋葱),我用摄子在洋葱表面拔一片,这就是洋葱的内表皮,待会你像老师这样用摄子拔一片,用肉眼观察,能看到什么?用放大镜观察,又能看到什么呢?现在开始吧!(先让学生观察,再指名回答)2.看来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得更清楚点哦!师: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又会看到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板书课题)二、合作研学,探究新知。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下面我们就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能直接撕下来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吗?(生:不能)2.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3页认真阅读,并完成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3.哪个小组愿意出来展示一下?(指名回答)4.同学们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制作洋葱表皮玻片的方法,那么在制作玻片时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学生说,然后老师课件出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不可以用手随便摸载玻片和盖玻片;(2)需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3)切洋葱表皮时,要注意离眼睛要远一些,不然会刺激眼睛;(4)用小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微小世界》单元思维导图

特点
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放大近300倍
显
放
微 镜
大 镜
具有放大功能: 身边的物体
放大近300倍
放大近微小2世0界0万倍观察
…… 生活中的应用
昆虫世界放大近3亿倍 有规则几何外
晶体世界
形的固体叫晶 体。自然界大
部分固体物质
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成。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 来提高放大能力。
显
放
微镜3.盖盖大镜 玻片
具有放大功能:
身边的物4体.染色
微小世界
观察 昆虫世界
生活中的应用
晶体世界
有规则几何外 形的固体叫晶 体。自然界大 部分固体物质 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成。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
简易显微镜
来提高放大能力。
细胞的发现
发展
放大近3亿倍 放大近200万倍
放大近300倍
5.观察 4.调焦 3.上片 2.对光 1.安放 (先下后上)
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显
放
微 镜
大 镜
具有放大功能: 身边的物体
微小世界
观察 昆虫世界
生活中的应用
……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世界
镜动物不动 使用方法
物动镜不动
透明、实心、有凸度(中间厚、边缘薄)
特点
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显
放
微 镜
大 镜
微小世界
观察 昆虫世界
生活中的应用
晶体世界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发现了
有规则几何外 形的固体叫晶 体。自然界大 部分固体物质 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成。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第8课《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教案设计

2019版新教材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第8课《科学观察工具——显微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是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第2课,学生讲了解显微镜的组成,并学习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认识显微镜”,帮助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并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活动2:“怎样使用显微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规范使用显微镜,并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永久装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组成结构;2.知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知道显微镜可以能帮助人们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2.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图像。
科学态度目标:对自然界中一些未知事物产生不懈探究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知显微镜对人类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细微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物体的物象。
课前准备:PPT课件、显微镜、动植物永久装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在实验室用显截镜观察标本,引出疑问。
问题1: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在观察一些微小生物。
)问题2:你知道小女孩使用的观察工具是什么吗?(小女孩使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
)问题3:显微镜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吗?显微镜我们平时可能见过,但是很少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那么显微镜该如何使用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板书设计)二、活动1:认识显微镜1.光学显微镜最早的光学显微镜是由荷兰人詹森父子共同制作的。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他就是光学显微镜。
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现在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镜台(载物台)、调节器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第10课《微小的生命世界》粤教版(PPT共15页)

水中的微小生物
水绵
水中的微小生物
衣藻
水中的微小生物
草履虫
水中的微小生物
硅藻
科学阅读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生活在水中的更多 的微小生物。
课件设计:游月殿
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的结果
我的发现: 用显微镜观察自然界的水体,
可以发现自然水体中有许多不同种 类、形态各异的微小生物。
自然水体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它们个体微小,结构 简单。除了少数如水螅、水绵等肉眼能勉强看到的生物外,绝 大多数是肉眼看不见的。
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借助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
第10课 微小的生命世界
水里面会有什么呢?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很多微 小的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 察到。
观察水滴里的生命 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取水样
制成装片
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水滴里的生命
制作临时装片
取水样
制成装片
从鱼缸或池塘里 取一些水样。用滴管 吸取一滴水样,放在 载玻片上,盖上盖玻 片,制成临时装片。
小学科学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显微镜知识点总结一、显微镜的类型1.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镜和物镜放大物体。
透镜有凹透镜和凸透镜,物镜有放大倍数。
2.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的折射来放大并显示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更高,分辨率更高。
二、显微镜的结构1. 基座:显微镜的支撑结构,能够保持显微镜的稳定。
2. 支架:支持物镜和目镜的部分,负责固定这两个重要的光学组件。
3. 物镜: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4. 目镜:人眼观察的透镜,通常具有一定倍数的放大效果。
5. 调焦装置:用来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物体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6. 光源:提供光线照射被观察物体,使其能够反射出光学信号供显微镜观察。
7. 变倍镜: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焦距,调整放大倍数。
8. 物台:放置被观察样品的部分,通常具有可移动、固定等功能。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调节光源:打开光源使它保持光线均匀,调节亮度适宜观察条件。
2. 调节物镜:先用最小倍数的物镜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再逐渐调大倍率进行放大观察。
3. 调节焦距:利用调焦装置来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被观察物体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4. 移动样品:如果需要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可以通过调节物台的位置或者移动样品来实现。
5. 注意保养:使用完显微镜后,要及时清洁透镜,并将显微镜放回原位,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
四、显微镜的应用1. 生物学领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细胞器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
2. 化学实验: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化学反应的细微过程,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3. 材料科学:用来观察金属、陶瓷等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分析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4. 医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常用显微镜来观察血液、组织和细胞等,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科学显微镜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显微镜知识,孩子们可以了解微观世界的奥妙,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件

放大镜的特点
玻璃杯 广口瓶 烧瓶 烧杯
水滴
共同点:透明、凸起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保鲜袋
小知识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 的影响,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 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 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 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六年级科学下册
昆虫的触角
棒状
羽 毛 状
丝 状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 角,昆虫的触角像“电 视机上的天线”,可左 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 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 味。能感触物体,还能 平衡身体。
不同种类的昆虫,“天 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蝗虫的触角呈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 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 鞭状 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
练习
1、(
C
)发明了眼镜。 B、牛顿 C、培根 )。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课件目录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放大镜
设计者:滨城区实验小学
张春华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草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