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 (4)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一、研学导航【研学背景】本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各种各样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
本课和后面一课的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继续认识生物的特征。
【研学目标】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研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研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研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请看!这是?(生:洋葱),我用摄子在洋葱表面拔一片,这就是洋葱的内表皮,待会你像老师这样用摄子拔一片,用肉眼观察,能看到什么?用放大镜观察,又能看到什么呢?现在开始吧!(先让学生观察,再指名回答)2.看来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得更清楚点哦!师: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又会看到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板书课题)二、合作研学,探究新知。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下面我们就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能直接撕下来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吗?(生:不能)2.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3页认真阅读,并完成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3.哪个小组愿意出来展示一下?(指名回答)4.同学们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制作洋葱表皮玻片的方法,那么在制作玻片时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学生说,然后老师课件出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不可以用手随便摸载玻片和盖玻片;(2)需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3)切洋葱表皮时,要注意离眼睛要远一些,不然会刺激眼睛;(4)用小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
小学六年级科学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

最新资料推…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目标: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能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在班上和大家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
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如何获得生活在水里的微生物等。
2.根据学校的条件,准备一些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2. 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3.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4. 学生阅读教材第15 页“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内容。
5. 讲解:“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于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案。
我们在平时观察中,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也来自己寻求答案。
二、提出问题1.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
自学课文第12 页,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归纳出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如:2.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3. 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4. 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5. 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6. 大组交流。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
三、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1.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2. 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7《用显微镜观察身

——草履虫
纤毛
——草履虫
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 围环境,像划桨一样 划动纤毛自由 运动。 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 和单细胞藻类。它通 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 体内,不能消化的食 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 外。
(2) 草履虫的结构
草履虫的身体就是 一个细胞,有细胞 核,细胞质和表膜 (细胞膜)
伸缩泡 (排出水和废物)
变形虫的食物: 单细胞藻类、 细菌、小原生 动物、真菌、 有机物碎片等
——变形虫
——变形虫的裂变
它的繁殖方式是由 一变二,二变 四……环境恶劣时, 也能形成胞壳,进 行休眠。
变形虫的特征
1、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突起变成伪足;
2、在身体表面进行取 食、排泄及呼吸;
3、当环境变化时,能 形成胞壳,进行休眠;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这是在不同放大倍数 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草履虫
后端
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 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是
中后部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
长约0. 25厘米,用肉眼
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身
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
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
草鞋
前端 倒转的草鞋。
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 构成,但是这一个细 胞能够完成消化、呼 吸、 排泄、繁殖等所 有的生命活动。借着 纤毛的摆动,在水里 自由运动;草履虫口 沟里的纤毛不停地摆 动,使水里的食物进 入细胞,形成食物泡。
草 履 虫 的 运 动
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 况下,它的细胞表面 会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 的膜,不食不动。一 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 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 拉长,接着从中部分 裂成两部分,最后每 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 草履虫。
——草履虫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 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 构。
• 材料和工具
实验所需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一、洋葱表皮标本的制作过程。
切洋葱取表皮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在一边待用。 滴水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升)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大) (升)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幅度大小怎样? (小)
你会计算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如:目镜10倍 物镜10倍,这个显微镜就能放大100倍。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七)慢慢移动载玻片,
整个标本全看遍。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 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安放)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 亮的光圈; (对光)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 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上片) 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 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 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 本;(调焦)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 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观察)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

思考问题:气孔对植物来讲一定是
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
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在普通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扁椭 圆形或球形的小颗粒,每个叶肉细胞中约有 20——200个叶绿体。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
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 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血液细胞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 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 中 有 什 么 呢 ?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盖上盖玻片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是 怎样的呢
这两张都是洋葱表皮细胞图,有什么区别?
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玻片
1、发现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观察更能看清洋葱表皮的微小 结构。 2、从观察的实际范围(视野)来看,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 看到的小,肉眼看到的最大。 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发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 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同时还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黑点和大液泡, 这就是细胞核和液泡的结构。
圆微星鼓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新月桥弯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棉属绿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船形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长柄曲壳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扇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放射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吸管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细胞结构,以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于观察到的生物样本,有一定的好奇心,愿意探索显微镜下的奥秘。
但是,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不清晰,操作显微镜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
2.让学生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生物样本的细胞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样本,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如植物叶片、动物、微生物等)、显微镜操作演示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显微镜操作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叶片、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样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了解到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文字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硅藻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
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显微镜来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式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二)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实验名称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滴管、池塘或鱼缸里的水、载玻片、盖玻片实验内容用吸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资料: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胞。
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四)教学建议1.关于观察器材和工具。
本课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观察器材和工具,因此准备足够的显微镜和观察材料是很重要的。
显微镜最好是一组有一台。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每二人一台。
观察材料比较理想的是洋葱,其他的如新鲜的葱皮、蒜皮也可以。
2.关于制作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对洋葱表皮切片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虽然教科书中已有图和文字的介绍,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外,教师要加强指导,讲清方法、要领,还应进行演示。
在剥洋葱表皮时,洋葱内表皮最容易弄丢,而我们要观察的恰好是内表皮,因此要提醒学生小心。
在分组观察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不能正确调焦以至看不清物像的组给予帮助。
学生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观察活动的前提。
因此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基本会操作。
但不必要求学生记住,也不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3.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在观察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对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
因此,洋葱表皮的装片可以每组制作三份,便于学生的对比观察,或者每组保留几块洋葱皮不制成装片,用来作为肉眼、放大镜观察的材料。
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要求学生掌握,也不要求他们在观察活动中都能观察到,更不需要他们能描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
但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以求有更多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如何获得生活在水里的微生物等。
2.根据学校的条件,准备一些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工具和材料。
……………………………………………………………最新资料推荐…………………………………………………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
6.大组交流。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
三、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1.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2.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四、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
1.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1教学过程:一Fra bibliotek引入1.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
3.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4.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内容。
5.讲解:“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于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案。我们在平时观察中,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也来自己寻求答案。
2.根据问题制订观察研究的计划。
3.大组交流计划。
五、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1.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按计划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研究。
2.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3.告诉学生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包括课题名称、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收获和体会。内容要真实,除正文外,可附图、表格、照片、实物等。
二、提出问题
1.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学课文第12页,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归纳出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如:
2.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
3.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4.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
5.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