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浅析园林植物的观赏美和意境美

(完整版)浅析园林植物的观赏美和意境美

引言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素材。

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构成奇丽的景观,使赋予园林艺术生命的特征。

它不像绘画与雕塑艺术那样,抓住瞬间形象凝固不变,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变化着自身的形体以及因植物间相互消长而不断变化着园林空间的艺术形象。

因而没有植物就没有园林,没有植物造景艺术就没有园林艺术。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没的特色,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

园林中的建筑、雕像、溪瀑、山石等,均需有恰当的园林植物与之相互衬托、掩映以减少人工做作或枯寂气氛,增加景色的生趣.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人民,由于生活、文化及历史上的习俗等原因,对不同的植物常形成带有一定思想感情的看法,有的更上升为某种概念上的象征,甚至人格化了。

通过对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景观作用和配置方法的探究,充分展现园林植物的观赏美和意境美,从而在造园过程中,合理利用园林植物,有机结合园林其他要素,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氛围.1园林植物的观赏美1。

1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1。

1.1园林植物的形态在美化配植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对园林境界的创作起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加强小地形的高耸感,可在小土丘的上方种植长尖形的树种,在山基栽植矮小、扁圆形的树木,借树形的对比与烘托来增加出山的高耸之势。

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妥善的配植和安排,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种种艺术组景的效果。

园林植物的叶具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形貌,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例如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均具有热带情调,但是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朴素的感觉,大形的羽状叶却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园林植物的花同样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了许多欣赏上的奇趣。

1.1.2园林植物的色彩园林植物叶的颜色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叶色变化的丰富,难以用笔墨形容,虽为高超的画家亦难调配出其所有的色调,园林工作者若能充分掌握并加以精巧的安排,必能形成神奇之笔。

第一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

色相调和(单一色相调和,
近似 色调和,中差色调和, 对比色调 和 ) 色块 背景色
单一色相调和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新加坡飞禽公园
中差色调和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对比色调和1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对比色调和2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对比色调和3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色彩效应
冷暖色 诱目性、明视性 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华丽、朴素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配色原则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二 温度与植物造景
温度对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选材时对温度的主要考察因素 立 地温度三基点、立地物候情况(时序景观)
模拟热带沙漠气候的植被景观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模拟热带植被景观2
温度因子影响的地域景观3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一 光照与植物造景

光照对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选材时对光照的调查

各种植物对光的需求分为: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第一章 园林植物的造景原理
耐阴性比较
阳性植物:木棉 桉树 木麻黄 柏 松 柳 桦 槐 油杉 等及部分草本植物 阴性植物:红豆杉 三尖杉 粗榧 可可 咖啡 肉桂 茶 常春藤 地锦 三七 人参 麦冬 吉祥草等 耐阴植物:八角金盘 竹柏 玉簪 绣线 菊 珍珠梅 虎刺 红背桂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第一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第一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第一 章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原理,帮助您理解如何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和布置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第一章的 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目标,如增强景观美学、提供生态价值以及改善 环应性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长期维护。
2 层次性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形状创建层次感,增加景观的深度和立体感。
3 配色
选择相互衬托的植物颜色,使整个景观更加和谐、丰富。
常见的园林植物种植方案
花坛
通过在地面上种植鲜花和绿植营造出丰富多彩 的景观效果。
水景植物
在水池、喷泉等水景中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 植物,打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花墙
利用墙面种植花卉和藤蔓植物,增加垂直绿化 效果。
盆栽植物
使用盆栽植物装饰庭院和室内空间,增添自然 氛围。
园林植物的四季景观
春天
选择早春开花、鲜绿的植物,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春 季景观。
夏天
选择耐热、品种繁多的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创造清 凉和丰盛的景象。
秋天
选择叶片变色或开花的植物,打造出秋天特有的色 彩和氛围。
冬天
选择具有冬季特色的植物,如裸露的树枝和冬花, 在寒冷的季节引起人们的注意。
选择与搭配园林植物的技巧
考虑以下因素来选择和搭配园林植物:适应性、形状、大小、颜色、季节特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园林植物配置与防护措施
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良好,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
园林植物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选择本地特色植物、保护生态多样性和合理使用资源,园林植物配置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它们的美学功能不仅仅体现在美化环境上,还促进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将从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特色和设计中展开阐述。

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主要表现在美化环境上。

它们通过各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

这不仅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美,还能让人们在视觉上享受身心放松的感觉,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还对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这对于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所呼吸到的大部分空气都是不干净的。

园林植物的特色园林植物有着非常丰富的形态和颜色,它们可以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来选择。

比如,高高的树木可以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得阴凉,在冬天,它们则可以为人们挡风遮雪;颜色鲜艳的花朵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视觉的美感;低矮的地被植物可以让人感觉到亲近自然的气息。

这些特点让园林植物非常适合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比如公园、学校、社区等,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植物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园林植物的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根据场地的情况来选择植物,比如:场地的大小、阳光、水分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到。

其次,需要根据园林设计的主题和需要,来选择不同形态、颜色、花期等的植物。

最后,需要考虑到植物生长的需求和习性,来安排植物的位置和种植方式。

总结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让环境更加美好,增加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植物,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环境。

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述

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述

(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 占地寒约碧5山0亩庄,为苏州四大名园之 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 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 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 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 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 独存。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 园。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 为“吴中名园之冠”。
园林的自然美有如下共性: 1.变化性: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心理结构的不同,自然美常常发
生明显的或微妙的变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2.多面性:园林中的同一自然景物,可以因人的主观意识与处境而
向相对立的方向转化。或园林中完全不同的景物,可以产生同样的 效应。 3.综合性:园林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其自然美常常表现在动、静结 合中,如山静水动,树静风动,石静影移,在动静结合中,又往往 寓静于动或寓动于静。
5.工程设施美
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档土护坡等各项设 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
长沙爱晚亭
风景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门楹对联、摩 崖石刻、字画雕塑无不浸透着人类的精华。
7.色彩音响美
风景园林式一副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蓝天白云、花红叶绿、粉墙灰瓦、 雕梁画栋、风声雨声、欢声笑语、百籁争鸣。
(二)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可作为一个现实的物质生活环境,是一个可游、可憩 、 可赏、可学、可居、可食的综合活动空间。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 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 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 琴、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 美好环境。

第一章园林植物造型基本知识

第一章园林植物造型基本知识

层性强的银杏与重阳木
1.2 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1.2.3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
1.芽的类别
(1)按芽在枝条的着生位置分: 定芽:生长在枝的一定位置。 (顶芽、腋芽、副芽) 不定芽:是由老茎、根、叶上或从创伤部位产生的芽。
1.2 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1.2.3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
1.芽的类别
(2)按芽发育后形成的器官分: 叶芽:叶芽将来发育为营养枝; 花芽:花芽发育为花或花序; 混合芽:混合芽同时发育为花(或花序)、枝、叶。
1.2 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1.2.3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
1.芽的类别
(3)按生理活动状态分: 活动芽:在当年生长季中萌发的芽。 休眠芽:距顶芽较远的腋芽往往成 休眠状态。
1.2 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1.2.3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
2.芽的异质性 枝条的不同部位着生的芽,由于形成和发育时内在 和外界条件不同,使芽的质量也不相同,称为芽的 异质性。 在整形修剪中,常常利用芽的异质性来调节树体的 生长和结果。
1.2 园林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整形修剪
1.2.3芽的生长特性与整形修剪
1.3.3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
这种整形方式在花木类中应用最多。修剪者根据树 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将树木整形 修剪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树形。
1 无主干形:自然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多主干形、 多主枝形、丛球形、棚架形。 2 有主干形 : 分层形、疏散形。
1.4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
第一章 园林植物造型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园林植物的整形方式和园林植物造型的基本 类别。 2.理解园林植物造型的概念和美学原理。 3.熟悉树木的形态、枝的生长特性、丫的特性及生 长环境与整形修剪的关系。 4.了解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时期。 5.熟悉园林树木造型的主要工具。 6.理解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原则。 7.掌握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技法。

园林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课件

园林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课件
疏林多与草地结合,成为“疏林草地”,夏天可蔽荫,冬 天有阳光,草坪空地供游息、活动,林内景色变化多姿,深 受游人喜爱。疏林的树种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长健壮, 树冠疏朗开展,四季有景可观。
49
50
1、树林设计 树林:是指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 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休憩林带、风景林带、城 市卫生防护林、防风林、水土保持林等。纯林,也可以是混交林,要视其功能和
效果的要求而定。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混交种植,在林
带的功能上也能较好地起到防尘和隔音效果。防护林带的树
木配置,可根据要求进行树种选择和搭配,种植形式均采用
成行成排的形式。
48
(七)林植(树林) 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 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或树林。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 安静区、风景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卫生防护林带。树林可分 密林和疏林两种,密林的郁闭度达70-100%,疏林的郁闭度 在40-70%,密林和疏林都有纯林和混交林。密林纯林应选用 最富于观赏价值而生长健壮的地方树种。密林混交林具有多 层结构,如林带结构,大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片状或带状混 交,小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常绿树与落 叶树混交。密林栽植密度成林保持株行距2-3米。
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
分。规则式种植,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在自然式种植中,
对植是不对称的,但左右是均衡的。自然式园林的进口两旁、
桥头、蹬道石阶的两旁、河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
建筑物的门口,都需要有自然式的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自然
式对植是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分布在构图
8
9
10
(四)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园林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园林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园林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园林美学是园林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园林设计、景观构造、植物布局、空间利用等多个方面。

园林美学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 自然与人文融合,园林美学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在园林设计中,要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文的韵味。

这种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2. 意境营造,园林美学强调意境的营造。

通过布局景观、设置建筑、摆放植物等手法,营造出具有独特意境和情感表达的园林空间。

这种意境营造旨在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在园林中产生愉悦、宁静或者思索的情感体验。

3. 艺术表现,园林美学注重艺术表现。

园林设计师在创作园林时注重对形式、结构、色彩、质地等艺术元素的运用,追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空间的雕塑和对自然的再创造,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4. 文化传承,园林美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美学
源远流长,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哲学思想,同时还吸收
了中国绘画、诗词、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因此具有深厚的
文化内涵。

园林中的建筑、雕刻、园林诗意等元素都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信息,体现着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园林美学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对自然、艺术和
文化的高度融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园林美
学不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对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