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

合集下载

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考试时间表

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考试时间表

10 月22日
上午
课程
9:00 - 11:30
代码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00532
00533
00541
下午 14:30 - 17:00
近代汉语
下午 14:30 - 17:0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加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二)(加考) 语言学概论
下午 14:30 - 17:00
近代汉语
下午 14:30 - 17:0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加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二)(加考) 语言学概论
10 月 21日
上午
课程
9:00 - 11:30
代码
美学
00530
下午 14:30 - 17:00 中学语文教学法
下午 14:30 - 17:0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加考)
课程 代码 11344
课程 代码 00538
外国文学史
00541
7 月9日
上午
课程
9:00 -Leabharlann 11:30代码中国近代文学史 11346
4 月 15 日
4 月 16日
上午
课程
下午
课程
上午
课程
9:00 - 11:30 美学
代码 00530
14:30 - 17:0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加考)
代码 00538
9:00 - 11:30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代码 00532
外国文学史
00533
7 月8日
上午
课程
9:00 - 11:30
代码
04579
课程 代码
课程 代码 00037 00540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件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件

通过写作和表达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多媒体语文教学、开展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图像、视频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扩大学生的交 流面,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 多方参与
学校与家庭、政府、社 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通 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 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课堂互动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能力训练
通过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水平,让学生在全面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 未来的挑战。
讲好中学语文课堂故事
1
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通过语文故事、语文名篇等方式引导学 生感受人生。
2
精心编辑教材
阅读活动组织
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阅读 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 阅读分享会等,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并加强学生读 书的体验感。
重视语文语言运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强化语言基础
加强语文知识基础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
2
重视阅读能力训练
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思维。
3
注重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法》PPT 课件
欢迎使用我们精心制作的《中学语文教学法》PPT课件。本课件旨在帮助教 师们更好地掌握中学语文教学法,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同时也让学生们 更爱学习语文。
中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分析
1
行动型学习者
学习语言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因此需要设计更多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 兴趣。

2018年1月广东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和答案

2018年1月广东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45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我国中学语文课程独立设科于(A)
A.1903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49年
2.工具性与(C)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文学性
B.文化性
C.人文性
D.思想性
3.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研究得最经常也是最多的文本是(A)
A.中学语文教科书
B.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C.中学语文课程大纲
D.现行《语文课程标准》
4.语文学科具有审美享受和调节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的作用,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C)
A.发展功能
B.塑造功能
C.调适功能
D.使用功能
5.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与意向活动相联系,起意向作用,属于学习活动的(D)
A.操作系统
B.认知系统
C.意向调节系统
D.动力调节系统
6.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施教能力之一是(D)
A.钻研教材的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指导复习的能力
第1页共8。

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

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

中学语⽂教学法04579课程名称:中学语⽂教学法课程代码:04579第⼀部分课程性质与⽬标⼀、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学语⽂教学法》是⼀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育应⽤理论学科,也是中学语⽂教育从业者必须修读的⼀门课程。

⼆、课程⽬标与基本要求设置该课程的⽬的,是使学习者认识中学语⽂课程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学语⽂课程的基本任务,掌握中学语⽂教学的原理和⽅法,形成中学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成为中学语⽂教育专业⼯作者打下基础,能够运⽤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

学习本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科学、⼼理科学以及与语⽂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语⽂教学实际,联系社会⽣活实际,深⼊理解课程的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先修教育学课程,因为这是⼀门研究中学语⽂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盾及其运动的学科。

学习本课程,还应先修⼼理学课程,因为中学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如何培养中学⽣的语⽂素养,所以,它以⼼理学尤其是教育⼼理学、语⾔⼼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汉语⾔⽂学学科基础。

因为,中学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特定领域为中学语⽂教育实践。

中学语⽂课程与教学论是综合运⽤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去解决中学语⽂教育问题的,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先具备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标第⼀章语⽂教师专业化⼀、学习⽬的与要求了解语⽂教师专业化内涵,掌握语⽂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向。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标(⼀)语⽂教师专业化阐释识记:什么是教师专业化(⼀般)理解:为什么要求专业化的语⽂教师形象(次重点)应⽤:专业化的语⽂教师形象包括哪些⽅⾯(重点)(⼆)语⽂教师的基本素养识记: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哪些⽅⾯(⼀般)理解:语⽂教师的普通⽂化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内容(重点)应⽤:教师教学研究能⼒包括哪些内容(次重点)(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识记: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内容有哪些(⼀般)理解:如何实现语⽂教师语⽂知识体系的重构(次重点)应⽤:如何提⾼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重点)第⼆章语⽂课程百年沿⾰及其经验教训⼀、学习⽬的与要求了解独⽴设置国⽂学科的起步与探索,“国语”科和“⽩话⽂教学”的推⾏,掌握新中国语⽂学科定名和17年的曲折道路。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启发式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2. 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与个人探究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起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和思考提问: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分享:有趣的中学语文教学案例2. 基本原则讲解与讨论讲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3. 教学方法实践与反思教师演示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学生模拟教学,相互评价与反思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提问、发言、讨论等情况的记录。

2. 教学设计评价:学生分组讨论,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学语文教学法相关教材或指导书籍。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演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通过讲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较浓,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模拟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课堂时间有限,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可以考虑在课后进行小组教学实践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教育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教学策略的理解和看法。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模拟演练题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模拟演练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模拟演练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语文”这一名称始用于()A.1903年B.1919年C.1949年D.1963年【答案】C【解析】“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分值】1.02.作文教学中,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A.命好题目B.写前指导C.认真批改D.做好讲评【答案】B【解析】无【分值】1.03.既是一种读的训练也是一种说的训练的教学方法是()A.复述B.朗读C.答问D.讨论【答案】B【解析】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陶冶情操,奠定语文知识基础。

【分值】1.04.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是()A.2500个B.3000个C.3500个D.4000个【答案】C【解析】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是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中第二部分里有对每一阶段的详细要求,其中:第一阶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阶段(3-4年级)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阶段(5-6年级)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第四阶段(7-9年级)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分值】1.05.需要整理语文知识体系中的要点来复习的方法叫()A.强化复习法B.练习复习法C.纲要复习法D.追忆复习法【答案】C【解析】无【分值】1.06.复习课的升华与拓展阶段是()A.布置任务B.展开复习C.归纳整理D.巩固提高【答案】D【解析】巩复习课的升华与拓展阶段是巩固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法》讲义

《中学语文教学法》讲义

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是和基本理论。

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第一节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学科人类有了语言,同时也就有了语言教育。

在中国马场的历史上,这种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是雨雪道德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浑然结合在一起的。

十九世纪末本世纪初,废科举,兴新学,陆续将各种书熟改为学堂,学习西方的课堂教学制度,语文(国文、国语)才单独设科,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

古代经验:古代的学者们也总结了许多大体符合的那个时代要求,符合汉语文教学规律的经验,如集中识字,广泛阅读,多读多背,熟读深思,多做多改等等。

(多选)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也就是在研究语文教学法。

在高等师范教育中,个学个也相应开设该小儿科的教学法课。

于是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逐步地发展起来。

中学语文教学法一总结中文学语文教学经验,安所中学语文教学规律为己任,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规律,体现食物的必然性。

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任务。

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语文教学原则是对语文教些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阐明语文教学中各种因素的基本关系,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具体表现。

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未来科教学规律的认识。

规律的认识就是构成我们教学思想或则说教学思想就是教师对本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又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教学法的“法”有两层含义。

(1)为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2)第二层含义,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与技巧。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1452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学法英文名称: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ethod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教育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法立足于教育科学研究,围绕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

具体内容涉及语文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台、语文课程评价和语文教师教育等诸多方面。

并在论述过程中提供诸多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应用性与实用性。

English introduction: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hot spots, 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issu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new course teaching.Specific content involves Chinese curriculum concept, Chinese curriculum nature and goal, reading teaching, writing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hines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hole Chinese curriculum, Chinese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Chinese teacher educa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iscussion provides many cases,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这一门课,主要是要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代码:0457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育应用理论学科,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从业者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打下基础,能够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习本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以及与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语文教学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先修教育学课程,因为这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的学科。

学习本课程,还应先修心理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它以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

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特定领域为中学语文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去解决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先具备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语文教师专业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教师专业化内涵,掌握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教师专业化阐释识记: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一般)理解:为什么要求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形象(次重点)应用:专业化的语文教师形象包括哪些方面(重点)(二)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识记: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一般)理解:语文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内容(重点)应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包括哪些内容(次重点)(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识记: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有哪些(一般)理解:如何实现语文教师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次重点)应用:如何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重点)第二章语文课程百年沿革及其经验教训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独立设置国文学科的起步与探索,“国语”科和“白话文教学”的推行,掌握新中国语文学科定名和17年的曲折道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独立设置国文学科的起步与探索识记:国文学科与相关课程独立设置的诞生及其意义。

(一般)理解:列举语文单独设科初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简述其特点(次重点)(二)“国语”科和“白话文教学”的推行识记:简述国语科的诞生及其意义。

(一般)理解:简要说明设计教学法实验(次重点)应用:简述文白之争及其借鉴意义。

(重点)(三)战争环境中国语、国文课程的曲折发展识记:简单介绍《国文百八课》(一般)理解:述《精读指导举隅》与《略读指导举隅》的贡献。

(次重点)(四)新中国语文学科定名和17年的曲折道路识记:简述语文学科定名及其意义。

(一般)理解:简述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及其意义。

(重点)应用:简述文道之争。

(次重点)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的含义识记:对“语文”含义的不同理解。

(一般)理解:“语文”的原本含义(次重点)应用:与理解“语文”含义相关的(重点)(二)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识记: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般)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次重点)(三)语文课程的目标识记: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包括哪些内容(一般)理解:如何达成语文课程目标(次重点)第四章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识记:自主学习的特征有哪些(一般)理解:探究学习的特征有哪些(重点)应用:在探究学习中,怎样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线(次重点)(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识记: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般)理解: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重点)应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次重点)第五章阅读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阅读与阅读教学识记:什么是阅读(一般)理解:阅读教学的价值有哪些(重点)(二)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过程识记:形成阅读能力的要素有哪些(一般)理解:阅读的一般心理过程的理论主要有哪些(次重点)(三)阅读教学的过程识记:阅读教学的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一般)理解:如何设计教学(重点)应用:列举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次重点)第六章写作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掌握写作训练的方式以及写作教学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识记:写作教学的理念有哪些(一般)理解:根据写作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重点)应用:写作能力的构成主要由哪几方面构成(次重点)(二)写作训练的方式识记:按表达方式分,写作训练方式可分为哪几种(一般)理解:按写作过程分,写作训练方式可分哪几种(重点)应用:辅助作文有哪些方式(次重点)(三)写作教学的过程识记:写作指导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般)理解: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有哪些(重点)应用:作文讲评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次重点)第七章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知识,掌握听话与说话教学的要求、内容,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应当重视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能力的培养识记:为什么应当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般)理解:怎样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次重点)(二)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教学的要求识记:怎样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一般)理解:打好听话说话能力基础,走进现代生活的交际语境,把二者统一起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理想境界(重点)运用:掌握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次重点)(三)口语交际——听话说话教学的内容识记:听话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般)理解:怎样进行说话态度的教育(重点)应用:基础教育阶段语音训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次重点)(四)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识记: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一般)理解:语文课口语交际有哪些训练方式方法(次重点)应用:在听说训练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哪些问题(重点)第八章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语文生活语文活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掌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思路识记:什么是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一般)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有哪些(次重点)(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一)——语文生活识记:语文生活的内涵是什么(一般)理解:语文生活具有哪些特点呢(次重点)应用: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生活,有哪些可行的方法(重点)(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二)——语文活动识记:语文活动的类型有哪些(一般)理解: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语文活动的综合性(次重点)应用:如何处理“语文生活”和“语文活动”的关系(重点)第九章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重构,掌握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课程知识的更新与重构识记:更新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认识前提有哪些?(一般)理解:区别“语言”和“言语”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有哪些意义(次重点)应用:言语行为的基本规律有哪些(二)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识记: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知识的经验形态(一般)理解: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次重点)应用:怎样进行语文意义研究(重点)第十章复习考试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复习与语文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语文复习识记:语文复习的类型有哪些?(一般)理解:从教师方面说,取得良好语文复习的效果必要条件有哪些?(次重点)(二)语文考试识记:考试的价值(一般)理解:考试的类型(次重点)(三)语文教学评价识记:教学评价的价值(一般)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重点)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指定教材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