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一、引言席汉氏综合征,这个在医学领域中不算常见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病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它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也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症,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病机制席汉氏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导致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前叶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当垂体前叶受损时,这些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一)性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往往出现闭经、性欲减退、乳房萎缩、阴毛和腋毛脱落等症状。

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感到乏力、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

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低血压、低血糖等。

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

(四)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方法(一)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生育史,尤其是产后出血的情况,对于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二)激素水平测定通过测定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素、皮质醇、雌二醇等激素水平,来评估垂体和靶腺的功能。

(三)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观察垂体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萎缩或其他异常。

五、治疗方案(一)激素替代治疗这是席汉氏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的用量要个体化,并且要定期复查激素水平,根据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二)对症治疗对于出现贫血、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抗感染治疗等。

席汉氏综合征的误诊分析及治疗体会26例

席汉氏综合征的误诊分析及治疗体会26例
L 血 糖 3 0± .3 m [L , . 24 m o 。 /
结 果
对2 6例误 诊 席 汉 氏综合 征 患者 进行 分 析, 并在 不 能进 行垂 体 激 素检 测 的情 况
下 , 行 正确 的诊 断及 治 疗 , 报 告 如 下 。 进 现
资 料 与 方法
为乏力 、 欲低下 、 胀 。给予保 护 胃黏 食 腹 膜等治疗后 症状 未见 明显好转 。后 因严
出血 、 克使 因妊娠 而增生肥 大的脑垂体 休
出现血供 障碍 、 血性梗 死 , 缺 以致 出现 明
显 的垂 体 功 能 低 下 , 肾 上 腺 激 素 、 甲 促 促
3例被误诊为肾病综合 征 , 主要表现 为全 身浮肿 、 乏力、 白蛋 白低 、 血 尿蛋 白阳 性, 给予激素治疗 后症状 能有所好转 。但 维持时间较短 。后 来就诊 。诊断 为席汉 氏综合 征。给予糖 皮质激 素及 甲状腺激 素治疗 半月后 乏力 明显缓解 , 水肿 消失 。
及 甲状 腺激 素 替 代 治 疗 后 血 糖 、 血压 均 维 持在正常范围。
25 (60 , .mg 1 :0) 在使 用糖 皮质 激 素 7天
后 加用 优 甲乐 2 g 1 5 , 次/口, 根 据 甲功 并 调 整剂 量 。患 者 神 志 逐 渐 转 清 , 上述 症 状 逐 渐减 轻 。 出 院 1个 月 后 随 诊 时 患 者 时
席汉 氏综合 征是 一种可 以预 防的疾 病, 从本资料中可知席汉 氏综合征 多发 生 在农 村妇女 , 化程 度 低 , 家 中分娩 。 文 在 发病 后未及时到有条件 的医院就 医, 使病 情逐渐加重 , 生活质 量差 、 甚至 发生垂 体 危象 , 危及生命 。而非专科医生诊治是误

席汉氏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席汉氏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席汉氏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syndrome),根据疾病的分类,属于内分泌科。

垂体前叶分泌大量的促性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等。

垂体前叶与下丘脑有门静脉连接,接受下丘脑分泌的神经多肽物质。

产后出血容易引起这些门静脉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坏死,各种激素水平大大降低,因此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功能下降,甚至上述症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重要的是预防产后出血,一旦产后出血,应及时补充循环血容量,避免休克。

席汉综合征的治疗相对困难。

如果垂体坏死的部分不多,还有更多的功能性腺细胞,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仍然可以促进垂体前叶的功能。

LHRH(国内药物叫戈纳瑞林)就是这种药物。

通常使用药物替代疗法,即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孕酮等,可以控制和大大改善症状。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出血、休克、垂体缺血、坏死、卵巢功能下降、子宫萎缩、继发性闭经、头发脱落、性欲下降、全身疲劳等一系列极度虚弱的综合症状。

中医认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产时损伤、过度失血、血虚、肾气损失、肾主要生殖功能下降,导致任脉阻塞、过度脉冲下降和闭经。

栏目:症状标题:席汉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什么?有原因可查:如产后大出血、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疗、颅脑创伤、感染或炎症(结核病、梅毒、脑膜脑炎)、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脑动脉硬化、营养不良)、免疫性垂体炎等。

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不足症群,产后无乳,闭经,阴、腋、眉毛脱落、稀疏、性欲减退、消失,外生殖器萎缩,子宫、乳房萎缩。

促甲状腺激素缺乏症群体:懒惰、表情冷漠、智力丧失、动作迟缓、食欲不振、畏寒、出汗少、皮肤干燥、面部肿胀苍黄,甚至粘液水肿。

头晕、虚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减轻、血压下降、易感染、晕厥甚至休克、昏迷等。

垂体危象;如果有各种压力、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消化道疾病、某些药物(镇静、麻醉、降糖药等)。

席汉氏综合症护理诊断

席汉氏综合症护理诊断

席汉氏综合症护理诊断
一、概述
席汉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人的垂体的疾病,发病之后病人的垂体前叶的功能会减退。

此病发病很多时候是因为分娩的时候发生了大出血而引起的,因为女性分娩的时候大出血可以使得垂体发生缺血性坏死,这样一来垂体的前叶分泌功能自然会不足,从而导致垂体功能减退。

当人的垂体分泌功能减退之后还会进一步引起性腺、甲状腺以及肾上腺分泌功能低下。

这是一种连锁式反应的疾病。

二、步骤/方法:
1、诊断这种疾病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史以及身体症状或者是身体体征进行。

想要明确诊断这种病是不困难的。

由于此病大多数患者是发生在产后大出血,所以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休克的症状,那么一旦有这种现象则第一时间需要考虑席汉综合征。

2、当然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诊断本病只是初步的诊断,如果想要明确诊断本病则需要做一些具体的检查。

比如说可以是进行葡萄糖耐受的检查,还可以是身体激素的测定。

这里主要是针对甲状腺激素、卵泡刺激激素、垂体下丘脑释放激素进行测定。

3、本病发病之后必须对病人做好护理工作,因为病人多有大出血,这样是很容易导致感染以及休克的,第一时间需要尽量减少出血,并且立即做止血处理,另一方面积极补充病人的血容量,让病人避免因为缺血而引起组织坏死是护理中及其重要的缓解。

三、注意事项:
其实这种病症是可以预防的,在怀孕期间做好保育工作,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引起身体感染,积极避免各种能够导致分娩大出血的因素就能够预防本病。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席汉氏综合征,又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产后大出血导致腺垂体缺血性坏死,进而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

这一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席汉氏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休克。

在分娩过程中,大量失血可使腺垂体的血液供应锐减,导致腺垂体组织缺氧、变性和坏死。

腺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种激素分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减退。

此外,妊娠期垂体增生肥大,对缺血缺氧更为敏感,也是导致产后易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其他少见的病因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垂体手术或放疗损伤等。

二、临床表现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腺垂体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受累激素的种类和程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1、性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往往出现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阴毛和腋毛脱落、乳房萎缩等。

生殖器官也会出现萎缩,如子宫缩小、阴道干涩等。

男性患者则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睾丸萎缩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畏寒、乏力、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常感到虚弱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低血糖、低血压等。

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休克等并发症。

4、其他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低血糖、低钠血症等代谢紊乱,以及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淡漠等。

三、诊断方法席汉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分娩史,尤其是产后大出血及休克的情况,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临床表现上述的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3、实验室检查(1)激素测定:测定血清中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如T3、T4、FT3、FT4)、皮质醇等激素水平,通常会发现相应激素的降低。

令人遗憾的并发症 席汉氏综合征

令人遗憾的并发症 席汉氏综合征

令人遗憾的并发症席汉氏综合征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4年第10期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家对妊娠分娩相关的合并症、并发症多少都有些耳闻,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等,但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并发症,可能很多人都未曾听过它的名字,更不知道怎么去预防与治疗了。

“席汉氏综合征”就是其一。

“席汉氏综合征”又名产后垂体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不全综合征、Simmonds-Shee-han综合征、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

由于妊娠期垂体呈生理性肥大,在产后大出血,特别是长时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或产褥期败血症等引起垂体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垂体前叶坏死和萎缩,就会造成垂体功能不全,继发垂体前叶多种激素分泌减退或缺乏,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据报道,其发生率至少占产后出血休克病人的25%。

典型案例1 产后头昏心慌,毛发脱落小丁今年26岁,怀孕40周,孕期体重增长了50多斤,家人老担心孩子没有营养,每天都是各种进补。

医生劝说其控制体重,他们根本不听。

孩子生出来足足9斤,但产妇因为宫缩不好,出血量很大,已经超过1 800毫升,需要抢救。

多名医生手忙脚乱地采取了输血、官腔填塞、子宫动脉栓塞等一系列抢救,总算是把血止住了。

产妇折腾得筋疲力尽,产后三夭才能挪下床。

当时就发现没有奶水,请催乳师、喝下奶汤都不管用,只好放弃母乳喂养,给孩子喝奶粉。

产妇在月子里有些精神萎靡,家人没怎么在意,总觉得是生孩子出血伤了根本,养养就好了。

到了产后3个多月,家人发现产妇吃得越来越少,还老是头晕、心慌、乏力,有时甚至会晕倒,头发和眉毛都掉了许多,这才到医院检查。

做了心电图、胃镜都说没有问题,最后到内分泌科检查,发现皮质醇、性激素、甲状腺激素都很低,诊断为“席汉氏综合征”,用了激素治疗才慢慢好转。

但是医生说以后得长期吃药,一家人后悔莫及。

专家视点:加强孕期管理,减少产后出血“席汉氏综合征”患者多数都有产后出血的病史,故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席汉氏综合征

席汉氏综合征

席汉氏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概述席汉氏综合征属常见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席汉氏综合征多因分娩太出血造成垂体缺血性坏死,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

目前除替代疗法及对症治疗外,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殊疗法,属难治病之一。

席汉氏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随席汉氏综合征之发生、演变及其主要症候,分别可归属“产后血晕”,“闭经”及“虚劳”等范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席汉氏综合征可归属“虚劳”,但“虚劳”的概念较广,仅能概括本征而不能与此等同,故建议定为“劳瘠”、“产后失血虚劳”等,旨在把席汉氏综合征从“虚劳”中分化出来,以进一步确定病名。

现代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报道,始见于60年代初。

由于席汉氏综合征常以“闭经”为主要表现,故有部分临床资料列于妇科之中,至1989年共有40余份资料,其中大都为个案报告,病例最多的报道也仅16例。

在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中,病因皆是产后大出血所引起,致使耗气伤精,损及脾、肾、肝脏,以气血双亏及脾肾阳虚为本病的主要证型,故大都采用补益气血,温肾健脾为本病的基本治法,疗效均较满意,如有的小样本病例报道,有效率可达93.3%。

一般均单用中药复方治疗,也有部分以中药为主,配用西药为辅。

可兄中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确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但目前对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数不多,有关实验室研究工作也尚未开展,应当引起重视。

编辑本段病因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可有多种原因,但以产后大出血居多,造成产后血虚之候,甚至部分病人出现虚脱、休克的产后血晕之证,此乃血虚脉空,气随血脱之故。

究其病损脏腑,虽然孙思邈有“妇人产讫,五赃虚羸”之说,但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

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可有多种原因,但以产后大出血居多,造成产后血虚之候,甚至部分病人出现虚脱、休克的产后血晕之证,此乃血虚脉空,气随血脱之故。

究其病损脏腑,虽然孙思邈有“妇人产讫,五赃虚羸”之说,但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

肾虚肾为先天之本,主生琏。

席汉氏综合征分析

席汉氏综合征分析

治疗方案
• 4.对症、支持治疗; • 5.确诊后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缺什么补什 么,剂量按病情轻重而调整。垂体危象需 祛除诱因,进行急救处理,补充所缺激素 及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禁用各种镇静、安 眠、麻醉药。
合并精神障碍
• 有妄想、抑郁症状的可用小剂量抗精神病、 抗抑郁药。有焦虑、失眠症状的可慎用小 剂量安定类药物,禁用氯丙嗪以防发生休 克或昏迷。
①性腺功能:雌二醇水平低下,无排卵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血皮质醇浓度降低 ③甲状腺功能:T3、T4降低 ④腺垂体分泌激素:7种激素均减少(FSH LH、TSH、ACTH、GH、PRL、MSH)
头颅MRI:空泡蝶鞍/垂体区缩小
5
治疗方案
•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暖,给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饮食; • 2.病因治疗:如肿瘤考虑手术。; • 3.激素替代治疗:应用强的松片5—15mg/d, 每天一次口服,维持量为5mg/d。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治疗5~7d后加用甲状腺素片15—30mg/ d,一次口服,每周增加一次,剂量15—30mg, 达到60mg/d后按此量长期维持服用。老年女性 可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80mg,每日一次。
2.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不足症群

产后无乳,闭经,阴、腋、眉毛脱落、稀疏 (男性胡须稀少)、性欲减退、消失,外生殖器 萎缩,子宫、乳房萎缩(男性阳痿,睾丸、前列 腺萎缩)。
临床表现

3.促甲状腺激素不足症群:
少气懒言、表情淡漠、智力减退、动作迟缓、 食欲减退、畏寒、少汗、皮肤干燥、面部虚肿苍 黄、甚至出现粘液性水肿等。
垂体的临床解剖学
• • • • 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 通过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 大小约1.2cmx1.0cmx 0.5cm 平均重量为750mg(男350-700mg, 女450-900mg) • • • 女性妊娠时呈现生理性肥大 分为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 垂体具有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209202 收稿) 〔编校 邹庆红〕
中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①
赵福玉 何晓莹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科医院 130041 韩 力 吉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
【摘 要】 探讨应用中成药物—麦芽散替代溴隐亭,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H PRL )。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患者服用 麦芽散前后情况, 检测血清激素水平, 泌乳素 (PRL )、 卵泡刺激素 (FSH )、 黄体生成素 (L H )、 雌二醇 (E2)、 睾酮 (T ) 值, 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情况。结果显示, 麦芽散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 78. 81% ; 每个疗程 PRL 水平平均降 低 37. 5ug m l, 女性治疗前后血清激素自身比较, 均有显著变化, PRL 明显下降 ( P < 0. 01) , E2、FSH、L H 均明 显上升 ( P < 0. 01)。男性治疗前后血清激素自身比较, 3 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 PRL、E2 明显下降 ( P < 0. 01) , T 明显上升 ( P < 0. 01)。作者认为 1. 麦芽散治疗 H PRL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2. 应将激素测定作为妇科健康普查 的一项重要内容。
年来由于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孕妇营养过度使热量摄 入与消耗失衡, 使巨大儿发生率逐年增高。 而巨大儿 分娩可造成宫缩乏力、 胎盘滞留、 软产道裂伤等并发 症从而造成产后大出血。 因此巨大儿经阴道分娩是造 成席汉氏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妇幼保健工作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妇幼保健 2001 年第 16 卷
体前叶多种激素减退, 出现产后无泌乳、 闭经、 性欲 减退、 生殖器及乳房萎缩等症状。 同时伴有促肾腺激 素, 促甲状腺激素过低, 出现虚弱、厌食、低血压、贫 血畏寒、 表情淡漠、 迟钝、 心率过缓等症状。 314 席汉氏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本资料表明患者发 病 后到医院就医间隔时间均较 长, 大 于 1 年 者 占 9117% , 从而致使临床症状加重。 因此, 凡有产后大 出血病史的产妇若产后出现无乳汁分泌、闭经、脱发、 疲劳等症状, 应立即到医院求医。 因席汉氏综合征是 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故应积极预防产后大出血, 及 时补充足量的血液以防垂体缺血时间过长, 是预防席 汉氏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对席汉氏患者的治疗应采取 雌激素周期治疗, 防止性器官过早萎缩, 并恢复体力, 使月经重现。 对甲状腺、 肾上腺功能低下者, 应给予 甲状腺素强的松治疗。
FSH ( IU L )
PRL (uu m l)
E2 (p g m l)
P (ng m l)
T (ng d l)
对照组
0173±1177
7198±2168
37910±8716
50199±8115
2159±0190
61134±11197
席汉氏组
2134±1103
3156±1183
61147±3015
29120±9115
器厂生产的 FM I682 型 Χ数仪。
3% , 1~ 3 年 13 人占 5412% , > 3 年 9 人占 3715%。
114 统计学处理: 用 t 检验。
214 席汉氏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
比较, 见表 1。
2 结果
表 1 席汉氏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分组
L H ( IU L )
1102±0182
27183±8117
P值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3 讨论 从本资料中可知席汉氏综合征多发生在农村妇
女, 文化程度低, 在家中分娩, 巨大胎儿, 有人流史 者且性激素水平低下者身上。 311 加强农村孕期营养指导, 避免巨大胎儿出生。近
【关键词】 席汉氏综合征 巨大胎儿 性激素
席汉氏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产后大流血、 休克造成 211 一般情况: 24 例席汉氏综合征患者中, 农民 21
垂体前叶急性坏死, 丧失正常功能所致。 本文对造成 例占 87. 5% , 工人、 干部各 1 例, 占 8. 3%。 初中
席汉氏综合征有关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并对血中L H、 文化 8 例占 3310% , 小学 11 例占 4518% , 文盲 6 例
为替代药物应用于妇科临床治疗 H PRL , 取得了一定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选择。1999 年 1 月~ 2000 年 12 月, 由妇科门诊、专
家门诊及不孕症专科门诊收治的患者中筛选 200 例, 其中伴有 月经不调、月经稀发、经量渐少 87 例, 闭经 39 例、溢乳 25 例、 不孕不育 100 例 (原发不孕 25 例, 继发不孕 35 例, 习惯性流 产 30 例, 少精弱精症 10 例) , 子宫内膜异位症 10 例, 乳腺囊 性增生 10 例。年龄最大 42 岁, 最小 19 岁, 平均 30. 5 岁。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上午 9 时静坐 30 m in 后抽静脉血, 激素试剂盒均由天 3313% , 产前检查 1~ 3 次 9 例占 37. 5% , > 3 次 7 例
津九鼎生产, 按说明书操作。
占 2912%。
113 仪器: 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 213 患病后到医院就医间隔时间: < 1 年 2 人, 占 8.
【床患有月经稀发、经量渐少、闭经、溢乳、不孕 不育症、乳腺囊性增生等病症的患者,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 血清中 PRL、 FSH、L H、E2、T 的水平, 发现 PRL 均有不同 程 度的增高, 血清中 PRL > 25 ug m l, 即可诊断为 H PRL。 H PRL 是目前妇科临床上的多发病和疑难病症, 近年来有逐渐 增多的趋势, 已成为妇科内分泌学中一项重要课题。本病的西 医治疗主要依赖进口药物溴隐亭 (E rgocryp tine) 和诺果宁, 具 有一定临床疗效, 但副作用大, 价格昂贵, 且停药后易复发, 特 别是不孕不育症患者用药期间怀孕, 部分人选择终止妊娠。为 了适应患者需求, 我们将本院研制的中成药物—麦芽散冲剂作
选用 25 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 年龄 20~ 30 岁, 测其 例) , 产后出血原因中胎盘滞留、粘连 11 例占 4518% ,
性激素水平。
子宫收缩乏力 10 例占 4117% , 软产道裂伤 2 例占 8.
112 方法: 由专人填写 “席汉氏综合征调查表”, 于 3% , 胎 盘 早 剥 1 例 占 412%。 未 产 前 检 查 8 例 占
①2000 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标课题
则》第一辑中月经不调, 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准 则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者。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席汉氏综合征患者 24 例, 分娩年龄 21~ 30 岁, 平均 例, 占 5813%。
2418 岁。询问病史均有产后大出血致休克昏迷史, 排 212 产科情况: 阴道分娩 23 例, 剖宫产 1 例。 胎儿
除卵巢早衰、中枢性闭经、多囊卵巢等所致的闭经。并 出生体重≥4 000 g15 例占 6215% (其中> 4 500 g 3
FSH、 E2、 PRL、 P、 T 进行测定, 现报告如下。
占 2510%。 在家中分娩 11 例, 占 4618% (其中接生
婆接生 6 例, 卫生员接生 5 例) , 在卫生院分娩 6 例占
1 对象与方法
2510% , 在县医院分娩 6 例, 占 2510%。因胎盘早剥
111 对象: 1998~ 2000 年在本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 送至市医院剖宫产 1 例。 24 例中已往有人流史者 14
丁福荣等 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第 11 期
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689·
·妇女保健·
丁福荣 吴 畏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210004
【摘 要】 为了预防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 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及性激素水平, 对 24 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席 汉氏综合征中农村妇女占 87. 5% , 分娩巨大胎儿占 6215% , 有人流史占 5810%。 产后大出血原因中以胎盘粘连滞留 及宫缩乏力 (45. 8% 及 4116% ) 为主。席汉氏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女性 ( P < 0101) , 本文对席汉 氏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探讨。
·690·
者应加强对农村孕妇合理营养指导, 通过调节孕妇孕 期营养和体重, 达到调节胎儿大小避免巨大胎儿发生, 从而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312 定期产前检查, 提高住院分娩率。定期产前检查 是发现巨大胎儿的重要措施, 根据孕妇体重、宫高、腹 围以及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径综合判定。 若筛查出胎 儿较大并有多次人流史者应在县级医院分娩。 一旦发 生产后大出血, 医院亦能及时给予抢救, 输血以补充 足够量的血液防止垂体缺血时间过长造成席汉氏综合 征。 应健全农村三级围产保健网, 强化并提高一级网 的职能, 取消家庭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 可将农村接 生员转变为妇幼保健员, 承担产前、 产后保健和动员 工作。 同时还应加强农村宣传教育工作, 以提高孕妇 对建卡及住院分娩重要性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313 席汉氏综合征性激素水平低下。席汉氏综合征患 者性激素 6 项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妇女 ( P < 0. 01) , 原 因是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垂体前叶坏死, 继发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