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师知识共享研究述评-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知识共享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型网络平台,它们致力于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开放的学习和研究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知识共享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往往受到时间、空间、资源等限制,使得知识的扩散速度缓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知识共享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播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免费、便捷地获取到各种知识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虽然知识共享平台在促进知识传播和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确保知识的质量和准确性,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防止知识被滥用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研究知识共享平台,探讨其特点、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对于促进知识共享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知识共享平台在当前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影响。

通过分析知识共享的定义、特点以及优缺点,可以深入了解该平台对于知识传播、创新和合作的促进作用。

研究知识共享平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了解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为进一步加强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知识共享的良性发展,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

1.3 研究意义研究知识共享平台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知识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经济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深入研究知识共享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探讨,更在于为实践提供指导,为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知识传播的良性循环贡献力量。

对知识共享平台相关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升我们对知识共享机制的理解,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科学进步和文化传承。

2. 正文2.1 知识共享的定义知识共享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和利用其中的知识资源。

知识共享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

知识共享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

知识共享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知识共享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方面。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教师不仅需要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实现共同成长。

知识共享作为一种促进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将教师之间的经验、技能和资源进行有效沟通与转化,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发展形式,强调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支持和合作。

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们通过分享、交流和反思,形成一个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平台。

知识共享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拓展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并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知识共享促进了教师间的知识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在自己的教室内孤立工作,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合作。

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倡开放的交流氛围,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学资源。

这种知识的流动与交换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还能有效避免教学中的重复与低效。

通过共享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师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效果。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与评估。

在知识共享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反思来检视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共同体中的成员在分享各自的课堂实录、学生反馈以及教学成果时,可以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借助他人的视角与建议,教师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这种反思不仅限于个体的经验总结,更是集体智慧的凝聚,使得专业成长的过程变得更为高效和深刻。

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知识共享是近年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在线平台与工具的普及,使得教师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即时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教育技术的应用如在线论坛、社交媒体、虚拟课程等,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加多元与灵活的交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可以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讨论教育热点和分享教育研究成果。

教科研课题研究论文:课题论文: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支持系统研究

教科研课题研究论文:课题论文: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支持系统研究

教师课题申报\大学教师课题申报课题论文: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支持系统研究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支持系统研究XX师范大学XX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教师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支持系统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50015)。

课题组主要成员:XXX。

教师知识共享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能整合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能促进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形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自我更新和发展的新动力。

因此,探究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建构其形成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知识共享的意愿与效果,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容与方法(一)内容课题回顾了从知识经济到知识社会的发展趋势,认为知识愈发成为个人和组织在社会竞争中的决胜关键,知识管理也因此兴起与深化;强调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要引入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中;并提出教师在学校组织中进行知识共享,是教师发展的新趋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课题首先对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教师知识共享界定为教师知识的获得、交换、内化和重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并能够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促进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组织文化的更新。

学校中的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交换过程中给予和获取知识的行为,同时也是通过吸收者学习并促使其行为改变的过程。

学校组织内的教师知识共享是一个过程链条,焦点行为是知识的交换与转移,并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知识的构建。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共同关注下,通过各种交换形式和传播途径,与其他教师进行知识共同分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知识共享网络是一种社会参与网络,教师的知识共享行为是网络中的社会行动。

教师知识的“嵌入性”特点、知识共享的阶段性特征、以抽象性信任为基础的网络的关系性维度以及以教师社会行动为网络的结构性维度共同构成了教师共享网络,并决定其运行的效率。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

有关于“知识共享”平台的相关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知识共享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传播和分享方式,正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共享平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信息的快速增长,知识共享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知识共享平台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希望通过对知识共享平台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共享平台也被视为推动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知识共享平台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知识共享平台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分享,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因此,对知识共享平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知识共享平台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了解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知识共享平台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通过研究知识共享平台的价值、挑战以及未来展望,可以为其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知识共享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进步和创新。

最终目的是为推动知识共享平台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知识共享平台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其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发展与创新的途径,为推动知识共享文化的传播和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研究知识共享平台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知识共享平台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知识共享平台的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策略

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策略

研策略2023-11-06•引言•教师知识共享现状及问题•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模式构建•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实践策略•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效果评估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而知识共享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传统教师教研模式存在知识共享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策略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02教师知识共享现状及问题教师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和传播教学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知识共享对于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教师团队的知识更新和创新,促进学校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教师知识共享的概念与重要性教师知识共享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如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缺乏共享平台和机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等。

教师知识共享还面临着技术障碍,如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问题,以及文化障碍,如学校文化、价值观等。

教师知识共享的困境与挑战教师知识共享的促进策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知识共享,如给予荣誉、奖励或晋升机会等。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形成合作共赢的氛围。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参与知识共享的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促进教师知识共享的积极性。

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和素质。

建立教师知识共享平台,提供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渠道和空间。

03基于教师知识共享的校本教研模式构建校本教研的概念与特点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单位,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校内外教师合作进行的教研活动。

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研究论文

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研究论文

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研究论文一、引言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旨在研究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现状,分析共享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现状如今,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线下研讨会、教师个人博客、在线论坛等。

这些共享方式帮助教师轻松获取他人认可的优质资源,并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三、共享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共享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备课负担,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灵感,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次,共享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盲区尽管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盲区需要关注和克服。

首先,教师缺乏共享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导致资源共享的程度不高。

其次,教育机构对资源共享缺乏支持与激励,使得教师不愿意主动分享资源。

五、促进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为了促进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应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资源共享意识和能力。

其次,提供便捷的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交流。

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

六、教师教学资源共享中的法律问题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法律问题。

首先,要尊重版权,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其次,要遵守相关规定,妥善处理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七、国内外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先进案例国内外已有一些先进的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案例可以借鉴。

比如,美国的Teachers Pay Teachers平台和中国的“农田教育”网上资源共享平台,都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教师教学资源共享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的质量和可信度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资源质量的审核和评估,引入专业机构对共享资源进行认证和评价。

高校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高校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R e v i e w o f K n o wI e d g e S h a r i n g i n U ni v e r si t y / / W u B i n ,S o n g Y e
A bs tr a c t At p r e s e n t , t he r e a r e m a n y r e s t r i c t i n g f a ct or s i n K no wl e d g e s h ar i n g . F o r ex a mp l e, i nt e r n al
m a n ag e me nt s y st e m i S n ot p e r f e c t , l o w l e v e l o f K no wl e d ge s h a ri n g , t he r a n g e o f K no w1 e d g e s h a ri n g i S s mal 1 , t h e f or m o f K n o wl e dg e i S t O 0 Si mpl e. Af t e r br ow si ng t h e e xi s ti ng 1 i t er at u r e. Thi S art i O1 e s u mm ar i z e d a n d c o mb e d f r o m t h e p e rs p e ct i v e of k no wl e dg e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r e s e ar c h t e a m ,
a n d o n t hi S b as i s i t p ut s f o r wa r d s o m e op i ni o n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s o f u ni v er s i t y k n o wl e d g e s h ar i n g .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的高等教育论文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管理在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效劳社会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其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价值开掘与应用的才能。

高校知识的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而有效的知识管理那么要求高校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方面有较大的作为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更是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新型人才的重任。

因此,教学过程的知识共享成为高校知识共享的重点,并且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进展分析^p ,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教学知识共享,进步高校核心竞争力。

1离校教学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来于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共享者的障碍,以及促使知识共享行为发生所依赖的组织环境因素等。

1.1知识拥有者障碍首先,知识拥有者的垄断心理限制了知识共享,其典型表现是将知识私有化在高校中,拥有独特知识就意味着拥有了专业地位.因此,教师的个人理论知识是保证教师在学校组织、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在学生心理的地位的重要因素知识拥有者山于担忧知识的公开会导致自己竞争优势的丧失,因此对有价值的思想、技术或是信息进展控制,以确保或提升自己的地位同时,知识拥有者所拥有的独特知识可以给其带来宏大的经济效益,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知识拥有者将回绝知识的共享。

其次,知识拥有者的表达障碍限制了知识的共享、知识除了能被表达出来的信息外,更多的是难以表达的知识,其原因在于这些知识缺乏可表现的其体形式,是一种经历型、沉默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也只能通过互相观察别人行为的方式,模拟别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这些无法言明的知识内化为具有自己1x4的知识。

这种知识能被拥有者自如地运用却不能直接与别人交流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知识的传播和共享1.2知识承受者障碍知识承受者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教师知识共享研究述评
近年来,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与图书馆管理领域研究比较活跃。

知识管理在企业界的成功运用,使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企业知识管理理念移植到教育中,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逐渐受到更多教育人士的青睐。

其中,对于教师知识共享的研究尤为突出。

截至2012 年以“题名”为检索项,围绕“教师知识共享” 和“教师知识分享”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期刊论文
76 篇,学位论文14 篇。

从纵向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内涵与特征、影响因素、策略机制方面论述教师的知识共享。

1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与特征
国内对于教师知识共享的研究最早追溯到竺辉于2004 年发表的题为《“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

他在文章中首次提出,教师知识共享可以理解成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理念,它能促进教师知识的沟通、分享与应用,也能拓展教师教育科研的方法、思路和内容,从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此后邓志伟提出,教师的知识分享是指教师与知识重建者借助媒介或人群间的直接互动推动彼此间知识的流通、转移、交流、沟通、协商,达成知识的分享, 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于丰园等从知识流的角度指出,教师知识共享的基础是知识合理有效地流动,其后是知识创新;知识共享体现在教师的发展
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知识活动,同时还应是各知识节点间的知识流动。

周洋认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特点体现在:主体的依赖性、对话的平等性、过程的复杂性、情境的相关性、效果的模糊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的知识共享是以知识的有效流通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其本质是教师在知识转
移中自我学习并进行知识重构的过程。

实现教师的知识共享,有力,从而影响学生智识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

利于促进教师及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2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方云端等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挖掘角度提出,隐性知识的共享不仅受教师所处环境、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的制约,还受隐性知识本身的特征和教师主观意识、知识结构和传播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马秀峰等认为,隐性知识的固有特性、教师主体因素、隐性知识共享技术、教师组织管理体制,及教师组织文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知识共享的力度和效果。

王雷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动机因素分为利益追求、自我实现、团队情感和人际关系四个维度。

其中,利益追求动机对共享行为的影响最大,自我实现动机次之,团队情感和人际关系动机影响渐弱。

李春玲等则提出了教师知识共享的六大障碍:技术障碍、信任障碍、利己障碍、交往障碍、组织障碍、管理障碍。

综上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众说纷纭,但大致集中在三大方面:知识特性因素、教师主体因素及环境因素。

其中,隐性知识的个体化、非结构化、主观情景化等特征,使得知识难以编码和传播,这是阻碍教师知识共享的基础。

教师的知识独享心理、共享意识和动机的淡薄、相互信任的缺失、知识传递与接收能力的限制等主体因素,是阻碍教师进行知识共享的关键原因。

而如今教师组织管理体制的缺陷、知识共享技术与平台的限制、教师组织共享文化的制约等环境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间的知识共享。

3促进教师知识共享的策略与机制
针对目前教师知识共享的不足与障碍,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机制。

程志等认为要消除教师专业知识共享的诸多障碍可通过:构建利于教师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教师知识共享激励机
制、建立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等来实现。

杜颖针对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化S和外化
E,提出了相应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组织教学观摩(社会化)、倡导反思性教学(外化)和组建科研团队(二者兼备)。

曹锦丽认为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应以组织文化策略为基础,以技术支持策略为保障,以公平策略为原则,以情感策略为条件,以激励策略为动力,以主体性策略为核心,构建共享网络,实现知识共享。

从前述三大影响因素出发,笔者将促进策略与机制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1)针对隐性知识的难以表征和传递的特点,可
采取组织教学观摩、倡导反思性教学、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等方式促进教师的知识共享。

(2)针对教师主体因素,要采取物
质与非物质激励措施减弱教师的独享心理,在树立知识共享的理念的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培养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
通过自我学习提高教师知识传递与接受的能力等。

(3)针对环
境因素,可采取相应的组织策略(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及其他学习型组织,从结构上打破各个教研组、年级组的马赛克状态,在各个教研组、年级组之间建立一套沟通联系制度,建立有软硬件支持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等)、技术策略(搭建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构建良好的信息网路系统等)和文化策略(建立相互信任的组织文化、构建多渠道沟通互动机制、创设知识共享的氛围、培育知识共享的价值观等)。

4小结
目前对教师知识共享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策略机制的探究上,理论论证占大多数,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

教师主体因素是影响教师间知识共享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探寻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的知识共享意识及共享能力,是实现
教师知识共享的关键。

随着虚拟社区的兴起及快速发展,将虚拟教师知识共享的策略机制,将成为未来教师知识共享研究的热点。

社区与教师知识共享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网络共同体中
[1] 竺辉. “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J]. 师资培训研究,2004(3).
[2] 于丰园,韦斯明.基于知识流的大学教师知识共享研究[J]. 情报杂志,2011(1).
[3]周洋. 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07.
[4]方云端, 李翠白, 陈睿渊. 基于知识挖掘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1(7).
[5]马秀峰,周洋.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