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抗震安全设计

合集下载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盾构法是一种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其具有高效、低噪音、低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隧道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盾构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毕业设计选取盾构法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盾构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探究其优缺点,提出优化建议,为盾构法施工提供参考。

二、毕业设计任务1. 盾构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盾构机结构和使用方法3. 盾构法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4. 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分析5. 针对盾构法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三、设计内容1. 盾构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盾构法施工是一种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隧道的线路、断面和纵坡等参数。

(2)施工前的土层处理,包括土层的钻探、地质勘察和地基加固等。

(3)盾构机的开挖和推进,包括盾构机的拆卸、拼装、调试和安装等。

(4)管片贯通和拼装,包括管片加固和管片拼装等。

(5)隧道内部的通风、照明和排水等建设。

(6)固定和修补隧道内部的外壳和水泥灌浆等。

(7)隧道施工结束后的清理和检查。

2. 盾构机结构和使用方法盾构机的结构主要包括进口压力室、工作室、出口压力室、主推进缸、前推进缸、翻转筒、切削刀盘、土传输机、注浆装置等部件。

盾构机的使用方法如下:(1)盾构机的前端安装切削刀盘。

(2)切削刀盘开始工作后,从地面往盾构机内不断投放土料。

(3)土料通过土传输机和注浆装置,被输送到地面上。

(4)随着盾构前进,工作室后部会形成一个新形态的隧道。

(5)在管片贯通和拼装时,盾构机停止推进,并利用翻转筒将盾构机翻转至管片位置上方。

(6)管片加固后,盾构机继续推进。

3. 盾构法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盾构法施工中,安全意外和质量问题的出现会对施工周期和成本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盾构法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安全和质量要点:(1)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层处理。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抗震设计与安全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抗震设计与安全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抗震设计与安全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而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特别是隧道工程中,地震对结构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隧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变得极为重要。

抗震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措施来减少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降低地震破坏的程度。

在隧道工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地震波对地下结构的传播和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地震波是地震地表破裂和滑动引起的地球物理波动,其能量会随着波传播的路径逐渐衰减。

因此,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波速以及振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可以预测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其次,土体的动力响应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

隧道工程中的土体由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地层特性,对地震波有不同的反应和传播方式。

因此,通过对土体的动力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和试验,可以确定合理的抗震设计参数,提升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

另外,隧道结构本身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考虑抗震因素。

隧道的几何形状、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都会对地震破坏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隧道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适的拱形结构和增加支撑设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隧道的建设过程和安全性。

此外,隧道的安全分析也是抗震设计的一部分。

安全分析涉及到隧道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通过对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的评估,来确定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在安全分析中,需要考虑地震波强度、结构位移和变形等因素,以评估隧道的响应和结构的破坏程度,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隧道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和土体动力响应的研究,制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以及进行结构的安全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隧道结构、确保人员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总之,隧道抗震设计和安全分析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可以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公路隧道在地震活动区的抗震设计与安全预案

公路隧道在地震活动区的抗震设计与安全预案

公路隧道在地震活动区的抗震设计与安全预案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于公路隧道来说尤为重要。

在地震活动区,公路隧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路隧道在地震活动区的抗震设计和安全预案。

一、抗震设计1.地震活动区评估在进行公路隧道的抗震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所在地区进行地震活动区评估。

评估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参数,包括最大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力参数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公路隧道的抗震设防水平。

2.地震荷载计算根据地震参数和公路隧道的结构特点,计算地震荷载。

地震荷载计算需要考虑公路隧道的自重、交通荷载以及地震作用产生的惯性力、附加质量力等。

3.结构抗震措施公路隧道的抗震设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结构措施,包括:(1)选择适当的地基基础形式,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采用抗震设防标准较高的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箱梁、钢桁架等,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3)在公路隧道的结构中设置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加强墙、抗震支撑等,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二、安全预案1.灾后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后,需要制定灾后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灾后救援、抢修、疏散等方面的内容。

应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措施,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2.通信与监测系统公路隧道应配置完善的通信和监测系统,以便在地震发生后及时获取隧道的状态和受损情况。

同时,隧道应配备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口,以便安全疏散乘车人员。

3.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

特别是对于地震活动区的公路隧道,应定期检查并修复可能存在的损坏和隐患,以确保其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

结论公路隧道在地震活动区的抗震设计和安全预案是确保隧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评估地震活动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制定灾后应急预案,配置通信和监测系统,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公路隧道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

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评价

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评价

第31卷第l9期 振动与冲击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评价 董正方,王君杰,姚毅超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200092) 

摘 要:分析评价了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应用于深埋盾构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采用平面弹性理论的 复变函数方法,提出了深埋结构的土体弹簧的解析解法,可以应用于反应位移法。设定某地质条件下的深埋典型盾构隧 道结构为基准模型,用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动力时程法计算基准模型的结构刚度变化时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评价 前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反应加速度法的结果一般比反应位移法更接近动力时程法;反应位移法的结果一般是 偏于安全的;反应加速度法不适用于结构刚度较小时的情况。 关键词:盾构隧道;深埋结构;抗震设计;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 中图分类号:TU311.4;TU93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of seismic design methods for a deeply-buried shield tunnel DONG Zheng-fang,WANG Jun-jie,YAO Yi—chao (Departm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Ton ̄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s of a deeply—buried shield tunnel computed with the 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ROM)and the response acceleration method(RAM)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Based on the planar strain assumption,the equivalent spring srifness of the soil body was derived from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using a simplified procedure.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ynamic time history method through a selected benchmark numerical example.It was shown that in general,RAM was superior over RDM;compared with the dynamic time history method,RDM has safer results and RAM is not suitable for a structure with lower stiffness. Key words:shield tunnel;deeply-buried structure;a seismic design;response displacement method(RDM); response acceleration method(RAM) 

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方法与地震防护设计

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方法与地震防护设计

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方法与地震防护设计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地震防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地铁隧道作为地下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震的抵抗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

本文将探讨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方法和地震防护设计的相关问题。

1. 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方法1.1 隧道结构设计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是地震防护的基础。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浅埋段采用明挖或暗挖结构,深埋段采用盾构或钻孔桩工程等。

其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隧道的抗震能力,如增加隧道的刚度,采用合适的抗震技术,如防震支座、防震设备等。

最后,需进行地震动力分析,以了解隧道所能承受的地震荷载。

1.2 土壤加固与支护工程地震时,土壤的液化现象是导致地铁隧道毁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土壤加固与支护工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振动加固、注浆加固、预应力锚杆加固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土体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隧道的破坏风险。

1.3 防震支护设备安装安装防震支护设备是地铁隧道地震防护施工的重点之一。

防震支护设备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

主动式设备包括摇摆减震器、防震支座等,能够主动减小地震动对隧道的影响。

被动式设备如减震橡胶支座、防震滑移槽等,能够消耗地震动的能量,减小地震对隧道的破坏。

2. 地铁隧道地震防护设计2.1 设计参数的确定在地铁隧道的地震防护设计中,需要首先确定一些设计参数,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动参数、隧道结构的基本参数等。

这些参数是进行地震动力分析和地震影响评价的基础。

2.2 地震动力分析地震动力分析是地铁隧道地震防护设计的关键环节。

通过进行地震动力分析,可以确定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响应情况。

地震动力分析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等,也可以参考历史地震数据进行推算。

2.3 防震处理措施根据地震动力分析的结果,需要制定相应的防震处理措施。

例如,在隧道的设计中增加适当的防震设备,考虑隧道的刚度和强度,在关键部位设置防震支座等。

盾构隧道结构横向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盾构隧道结构横向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幅 宽为 2 I n 。根据 该 市 地震 工 程 研 究 院 提供 的《 盾 构
隧 道工程 场 地 地震 安全 性 评 价 报告 》, 本 拟 建 场 地 不 存 在发 生强震 的构 造 环 境 和条 件 , 在未 来 1 0 0年 处 于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4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7 — 1 0
线、 管 片衬 砌结 构 的 内力 图和 变形 图。得 出的结论 可 以为本 工程盾 构 隧道 抗 震设 计 和施 工提 供 理 论 参 考, 针 对 盾构 隧道横 断 面结构抗 震设计 采取 的方 法也 可为类 似工程 设计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 隧 道 工 程 盾 构 隧 道 横 向抗 震 设 计 地 震 系数 法 惯 性 力 法 中图分 类号 : U 4 5 2 . 2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1 9 9 5 . 2 0 1 3 . 1 0 . 1 4
随着 城市基 础 设施 , 尤 其 是 交 通 土建 设 施建 设 的
大发 展 , 国 内外 越来 越 多 的城 市 开 始新 建 地 铁 以及 越 江盾 构 隧道 , 且 具有 断 面越 来越 大 , 结 构趋 于复 杂 的特
点 。 根 据 我 国 的 地 震 板 块 区 域 图 可 以 看 出 , 我 国较
摘要 : 基 于 某 沿 江 城 市 新 建 越 江 盾 构 隧道 横 断 面 结 构 的抗 震 设 计 , 采 用 了拟 静 力 法 之 一 的 地 震 系数 法 计
算, 再 利 用动 力有 限元 的惯 性力 法进行检 验 , 得 到 了隧道项 部位 移 时程 曲线 、 顶底 间的相 对 位移 时程 曲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横向抗震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横向抗震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横向抗震设计(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摘要】随着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网中城市地下铁道所占比重很大,而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又以盾构法隧道为主。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隧道的横向抗震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地震系数法、相对刚度法、响应位移法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盾构隧道横向抗震设计中重力作用的计算方法、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基于等效线性化的时程法,可为地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隧道;抗震设计;重力作用计算;反应位移法;基于等效线性化的时程法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向城市聚集,造成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各大问题,因地铁具有快速、高效、清洁的特点,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地铁系统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地铁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地铁已相继建成通车,南京、重庆、西安、郑州、福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也正在进行地铁建设。

由于地铁具有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方便舒适等优点,地铁将逐渐取代公交车而成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还没有具体的与地下结构相关的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其中《地铁设计规范》和《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只是给出了指导性条文,缺乏明确的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及具体计算原则和施工措施,导致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往地下结构建设发展比地面建筑缓慢的多,导致工程界学者的重视度相对不足;另外人们普遍认为土体对地下结构的运动具有约束作用,地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随面波埋深衰减而趋于更加稳定,认为在发生地震时不会轻易遭受破坏,这就是导致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比地面结构抗震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

直到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使人们彻底改变了地下建筑结构在地震时不易发生破坏这一观点。

正是由于隧道震害不断地出现,学者开始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世界各国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根据试验研究的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及抗震减震方案,因此,对盾构隧道等地下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

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

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盾构隧道是一种由盾构机施工的地下工程,是一种装配式地下管道,其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

盾构隧道施工属于高精度和复杂性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才能保证隧道施工质量。

一、盾构隧道施工设计标准1. 盾构隧道施工的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等,应综合分析,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方案。

2. 盾构机施工的隧道设计标准:设计应考虑盾构机的有效施工速度,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能力验证;盾构机上的支护结构以及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运行安全;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3. 设计应考虑隧道施工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地质结构的变化,这些现象应该被考虑在设计中。

4. 盾构机施工的隧道设计标准:设计应考虑盾构机施工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管片的制作、施工的灵活性、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的经济性。

二、施工准备1. 完成盾构机施工的隧道设计,编制技术方案和工作细节,确定施工准备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施工技术要求。

2. 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确定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施工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3.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施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4.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预算,并确定施工经费的分配情况。

三、施工技术1. 根据盾构机施工的隧道设计标准,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术要求。

2.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3. 确保施工质量,应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四、施工安全1. 盾构机施工的隧道设计标准应考虑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护栏,并严格执行安全护栏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