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子萌发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人教版全国2生物新高考名师指点:必修一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旗开得胜[必备知识]1.种子与“水”2.种子与有机物及检测13.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变化曲线分析在种子吸水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吸水,呼吸速率上升,胚根长出之前,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在种子吸水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CO2的量要比消耗O2的量大得多,说明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可产生有毒物质酒精)4.种子与植物激素2[高考例证]1.(2018·全国卷Ⅱ,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解析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风干前大,D正确。
答案 C2.(2013·全国卷Ⅰ,29)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苏丹Ⅳ)橘黄(红)(2)O(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3.(2012·全国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doc

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摘要:采用深液流营养液水培(DFT)方法研究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子叶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均能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并改变黄瓜叶片保护酶活性。
盐浓度较低的土壤,对黄瓜种子发芽及生长影响较小,不影响种植;高盐地区因不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及生长,而不适宜黄瓜的种植。
关键词:黄瓜;NaCl;发芽率;生物积累量;保护酶活性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05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deep flow hydroponic nutrient solution (DFT), the NaCl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cotyledons and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of cucumber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Cl solutions could inhibition the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resulting in varying degrees, and change the cucumber leaf protective activity. The soil of lower concentration salt had the less affected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who hadn’t the affect on cultivation; and the area due to high salt was not conducive to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which was inappropriate to cucumbercultivation.Key words:cucumber;NaCl;germination rate;bioaccumulation; protected enzyme activity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
2020年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B.只有绿色部位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不同D.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需要H2O的参与2.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①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①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①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①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①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①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①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3.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①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系统中的半透膜B. 图中甲状态时①的渗透压大于外界的渗透压C. 图中的①、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 从甲状态到乙状态,水分子不会进入该细胞4. 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A. 蓝藻B. 人C. 乙肝病毒(DNA病毒)D. 流感病毒(RNA病毒)5.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C.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都是相同的D.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6. 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 和764B.760 和760C.762 和762D.4 和47. 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A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图中的细胞D无识别功能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D.图中物质I为抗原,物质II为抗体8. 下图图为蓝藻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种子学chapter2.6 种子的萌发及其生理生化变化

特点:穿土力较强。因此,播种时可较出土型的略 深,尤其在干旱地区,更属必要。禾谷类种子幼苗 出土的部分实际上是“子弹型”的胚芽鞘,胚芽鞘 出土后在光照下开裂,内部的真叶才逐渐伸出,进 行光合作用。如没有完整胚芽鞘的保护作用,幼苗 出土将受到阻碍。
另外,由于留土幼苗的营养贮藏组织和部分侧芽 仍保留在土中,因此一旦土壤上面的幼苗部分受到 昆虫、低温等的损害,仍有可能重新从土中长出幼 苗。
精品文档
(三)贮藏物质的分解和利用 种子内部存在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逐步 地被分解和利用。一方面在呼吸过程中转化为能量 ,用于生长和合成;另一方面通过代谢转化成新细 胞组成的成分。
在种子吸胀萌动阶段,生长先动用胚部或胚中轴 的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仅有少量的贮藏蛋白。
贮藏组织(胚乳或子叶)中贮藏物质的分解需在种 子萌动之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首先被 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然后输送到胚的生长部位 被继续分解和利用(图2-55)。
种子一开始萌动,其生理状态与休眠期间相比起 了显著的变化。胚部细胞的代谢机能趋向旺盛,而 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非常敏感。如遇到环境条件 的急剧变化或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就可能引起生 长发育失常或活力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精品文档
(三)发芽(germination)
发芽:种子萌动以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 和分化,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当胚根、胚芽伸出 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种子检验规程对发芽定 义是当种子发育长成具备正常主要构造的幼苗才 称为发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动时,首先冲破种皮的部分 是胚根,因为胚根的尖端正对着种孔(发芽口),当种 子吸胀时,水分从种孔进入种子,胚部优先获得水 分,并且最早开始活动。
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SOD_CAT和POD活性的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570—1573Acta Bot.Boreal.-Occident.Sin.文章编号:1000-4025(2005)08-1570-04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SOD、CAT和POD活性的变化逯明辉,宋 慧,李晓明,陈劲枫*(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摘 要:实验选用3个耐冷力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 T)和过氧化物酶(P OD)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冷害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的CAT和PO D活性与黄瓜叶片的耐冷力表现一致,SO D活性则与其耐冷力表现相反.低温胁迫后,3个品种的所有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降低,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冷害症状,但耐冷力较高的津优10号仍然具有相对较高的CA T活性.恢复期的SOD活性无显著性变化;耐冷力最弱的津研4号和耐冷力中等的津绿3号的CA T活性上升而津优10号的CA T活性降低;3个品种的P OD活性都增高,但津研4号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它2个品种,可能与P OD能催化活性氧(R OS)产生有关.关键词:低温;黄瓜;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中图分类号:Q948.112+.2;S642.2 文献标识码:AChanges of SOD,CAT and POD Activities in CucumberLeaves During Cold DamageLU M ing-hui,SON G Hui,LI Xiao-m ing,CHEN Jin-feng*(State Key L 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Germ plasm Enhancement,Colleg e of Horticultu re,Nan jing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Abstract:T hree cucumber cultivars w ith different cold tolerances w er e used to study the chang es o f SOD, CAT and POD activ ities in Cucum ber leaves dur ing cold dam ag e.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under the stress of lo w temperature,the cultivars presented the CAT and POD activities in their leav es that w ere consistent w ith their co ld tolerances but the SOD activity against the cold tolerances.After the stress of low tempera-ture,the three cultivars presented decreased activ ities of the three enzymes w ith the symptoms o f cold dam ag e appearing in their leav es,but Junyou10,a cultivar w ith hig h cold to ler ance,presented a relatively hig her CAT activity.During their recovery period,the cultivars sho w ed an insignificantly v ar ying SOD ac-tiv ity;Junyan4w ith lo w cold tolerance and Junl 3w ith m edium tolerance presented a increased CAT ac-tiv ities w hile Junyou10presented a decreased CAT activities;all the three cultivars presented increased POD activities but Juny an4had a sig nificantly hig her POD increment than the other tw o cultivars did, w hich mig ht relate to that POD w as capable of catalyzing ROS generation.Key words:low tem perature;cucumber;SOD;CAT;POD收稿日期:2004-12-01;修改稿收到日期:2005-04-30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AA241120,2002AA241251,2002AA207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120)和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资助.作者简介:逯明辉(1977-),男(汉族),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蔬菜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讯联系人.C or res pondence to:CHEN Jin-feng.E-mail:jfchen@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设施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但由于其对低温敏感的特性导致植株在冬春季节遇到0~15℃的低温时遭受冷害,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1],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培育耐冷品种和利用加温设备,但采用加温措施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选育耐冷的设施专用黄瓜品种.黄瓜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有赖于其耐性机制的最终阐明,而低温下活性氧(reactiv e o xyg en species, ROS)积累是植物产生冷害的重要方面[2].ROS是植物体内代谢活动的副产物,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它们可以被植物本身的抗氧化系统清除,从而在其产生与清除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当植物遇到低温等逆境胁迫时,ROS的产生速度大大提高而清除能力受到抑制,结果这种平衡被打破,造成ROS 大量积累[2].因此,如何有效地清除过量产生的ROS并保持其含量的平衡是植物能否顺利度过低温逆境的关键.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 ide dism 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 oxidase,POD)是植物体内主要的ROS酶促清除系统[3],前人已经比较了常温和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4~6],但有关整个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还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以SOD、CAT和POD这3种抗氧化酶为对象,利用田间自然低温对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耐冷机理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津研4号(C.sativus L.cv.Jinyan No.4)、津绿3号(C.sativus L.cv.Jinl N o.3)和津优10号(C.sativus L.cv.Jiny ou No.10),其中津研4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津绿3号和津优10号购于南京市星光种子公司.采用营养钵苇末基质育苗,3~4片真叶时(2003年4月15日)定植于露地,4月21日~25日遇到了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夜间最低气温约6℃,白天最高气温约13℃),26日放晴(夜间最低气温约18℃,白天最高气温约28℃).本试验于4月24日采样作为低温胁迫时处理,26日作为胁迫后处理,5月1日作为恢复期处理.每个处理4~5株混合采样,采样部位为刚展开的新叶.叶片剪碎并充分混匀后平行取3份进行酶活性测定.1.2 测定方法黄瓜材料低温下受害程度的测定:按Seme-niuk[7]的方法在天气放晴后(2003年4月26日)对黄瓜叶片的冷害症状进行分级.0级:无受害症状;1级:叶片轻微受害,叶缘发黄;2级:叶片有小面积出现脱水斑;3级:叶片约有一半的面积出现脱水斑;4级:叶片大面积出现脱水斑;5级:叶片几乎全部干枯.按以下公式计算冷害指数:冷害指数=(1×S1+2×S2+3×S3+4×S4+5×S5)/N式中S1~S5分别等于1~5级症状的处理株数,N等于总的处理株数.酶液的提取按陈劲枫等[8]的方法:称取0.2g 样品,加入3倍体积的预冷提取液(0.1m ol・L-1 T ris-HCl缓冲液,pH7.5,含0.5%巯基乙醇,用前加),冰浴研磨至匀浆,4000r・m in-14℃下离心15m in,上清液保存于-70℃冰箱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参考李合生[9]的方法,以抑制NBT光化学还原的50%为1U.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在玻璃比色皿中依次加入2mL0.1mol・L-1的醋酸缓冲液(pH5.4)、1mL0.25%的愈创木酚溶液、0.05m L酶液、0.1mL0.75%H2O2溶液,迅速颠倒混匀后立即比色,每隔30s读取A460值,共3 m in,以每分钟A460上升1为1U.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玻璃比色杯皿中依次加入3mL CAT 反应液(0.05m ol・L-1磷酸缓冲液,pH7.0,内含15m mol・L-1H2O2)、0.05mL酶液,迅速颠倒混匀后立即比色,每隔30s读取A240值,共3min,以A240每分钟下降1为1U.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黄瓜品种在田间低温下的冷害指数在低温胁迫过程中,黄瓜功能叶片的主要冷害症状是边缘黄化并轻微卷曲、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的水渍状斑点连成大片;新生叶片则在叶面出现大量褪绿斑并皱缩.天晴后,水渍斑变成干枯斑甚至穿孔.耐冷力不同的黄瓜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受害程15718期逯明辉,等: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SOD、CA T和PO D活性的变化度不同,其中津研4号表现出较高的冷害指数,津绿3号表现中等,津优10号则表现出较强的耐冷力(表1).表1 不同黄瓜品种在田间低温下的冷害指数T able 1 I ndex of cold damag es of the differ ent cucumbercultivar s under field lo w t emper atur e黄瓜材料Cu ltivars冷害指数Index of cold dam age津研4号J inyan No .4 2.833津绿3号J inl No .3 1.433津优10号J inyou No .100.6图1 低温胁迫过程中黄瓜叶片CAT (A )、PO D (B )和SO D(C)活性的变化F ig .1 Chang es o f CAT (A )、P OD (B )and SO D (C )activ itiesin cucumber leaves dur ing lo w t emper atur e st ress2.2 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2.2.1 C AT 活性的变化 从图1,A 可以看出,在低温胁迫期间,CAT 活性大小与黄瓜叶片的耐冷力表现一致.胁迫后3个品种的CAT 活性都受到抑制,但津优10号的CAT 活性仍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在恢复期间,津研4号和津绿3号的CAT 活性上升而津优10号下降,此时,CAT 的活性大小表现为与黄瓜材料的耐冷力相反.2.2.2 POD 活性的变化 低温胁迫时的POD 活性与黄瓜品种的耐冷力一致.胁迫后3个品种的POD 活性均受到抑制,但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恢复期,3个品种的POD 活性都上升,但津研4号的升幅达2462%,显著高于津绿3号的79%和津优10号的338%(图1,B).2.2.3 SOD 活性的变化 低温胁迫时叶片SOD 的活性大小与黄瓜品种的耐冷力高低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胁迫后3个品种的SOD 活性都下降,3个品种的下降幅度分别为津优10号8.016%、津绿3号10.32%、津研4号62.57%;恢复正常后,3个品种的SOD 活性继续下降,但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图1,C).3 讨 论Lee 等人[6]认为SOD 活性的增加会引起H 2O 2(过氧化氢)的积累,津优10号在低温胁迫时具有较低的SOD 活性和较高的CAT 、POD 活性,既防止了H 2O 2的积累,又避免了O -・2(超氧阴离子)和H 2O 2反应生成毒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从而减轻了ROS 对植株的伤害,因为迄今在植物体内尚未发现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剂[3].低温胁迫后3个黄瓜品种的CAT 、POD 、SOD 活性都受到抑制,也说明了胁迫后的环境条件对植物的伤害更大.Hariyadi 和Par kin [10]也认为膜脂的过氧化出现在低温胁迫后的恢复期而不是低温胁迫期间.Lee 等人[6]研究发现,尽管低温胁迫期间H 2O 2含量增加,但胁迫后24h 的H 2O 2仍要显著高于胁迫期间,这也就造成了胁迫后叶片的冷害症状由水渍斑变为干枯.但胁迫后津优10号的CAT 活性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说明津优10号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这也是津优10号冷害指数低于其它2个品种的主要原因.另外,胁迫后津优10号的SOD 和POD 活性与津研4号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CAT 在黄瓜叶片的耐冷机制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龚吉蕊等[11]发现随着胁迫加剧,抗水分胁迫较弱的植物具有较低的POD 活性,他们认为这与POD 能催化ROS 产生有关.本试验中,耐冷力最弱的津研4号的POD 活性在恢复期上升幅度最大,也可能与此有关.另外,在此阶段,津研4号和津绿3号的CAT 活性都上升,其作用是清除过量的H 2O 21572西 北 植 物 学 报25卷残留,而津优10号的CAT 活性下降,说明植株体内过量H 2O 2的含量很少,对植株没有造成伤害.但3个品种的SOD 活性都下降,说明此阶段黄瓜叶片抗氧化酶的主要任务是清除低温胁迫期间所积累的H 2O 2,使之回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使植株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也说明SOD 发挥作用主要是在冷害的早期阶段.参考文献:[1] SALT VEOT M E J r,M ORRIS L L.Overview on chilling in jury of horticu ltural cr ops [A].In:W an g CY (eds ).Chilling in jury of horti-cultur al crops[M ].Florida:CRC Pres s,1990:P3-15.[2] DU AN W (段 伟),LI X G(李新国),M ENG Q W (孟庆伟),ZHAO S H J (赵世杰).Photoinhibiton mechan isms of plant under low tem-perature[J ].A cta B ot .B ore al .-Occid ent .S in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1017-1023(in Ch ines e).[3] APEL K ,HIRT H .Reactive oxygen s pecies :metabolis m ,oxidative s tres s ,and s ignal transduction [J ].A nnul .Rev .Plant B io .,2004,55:401-427.[4] M A D H(马德华),L U Y H(卢育华),PANG J A (庞金安).Influence of low temper ature stress on cu cumb er m embr ane-lipid peroxidation[J].Ac ta H orticultur ae S inica (园艺学报),1998,25(1):61-64(in Ch ines e).[5] ZHOU Y H(周艳虹),YU J Q (喻景权),QIAN Q Q (钱琼秋),HU ANG L F (黄黎锋).E ffects of chilling and low light on cucumberseedlings grow th and their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 [J].Chine se J .App lied E 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921-924(in Chinese ).[6] LEE D H ,LEE C B .Ch illing stress -in duced ch ang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th e leaves of cucumber :in g el enzym e activity ass ays [J ].Plant S cience ,2000,159(1):75-85.[7] SEM ENIUK P,M OLINE H E.A com paris on of the effect of ABA and an antitran spirant on chilling injury of coleu s,cu cumb er and dief-fenhach ia [J].J.Amer.Soc.Hort.Sci.,1986,11(6):866-868.[8] CHEN J F(陈劲枫),REN G(任 刚),YU J ZH(余纪柱),ZHUANG F Y(庄飞云),LUO X D(罗向东),RE N T H(任同辉).Studies onperformance of perox idas e isozyme in the progenies from selfing of backcross betw een Cucumis ×hytiv us and C .sativ us [J ].J .W uhan Botanic al Researc h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5):333-337(in Chinese ).[9]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及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7-169.[10] HARIYADI P,PARKIN K L.Ch illing -induced oxidative s tres s in cucumber fruits [J ].Postharv est Biol .T echnol .,1991,1(1):33-45.[11] GONG J R(龚吉蕊),ZHAO A F(赵爱芬),ZHANG L X(张立新),ZHANG X SH(张新时).A compar ative study on an ti-ox idative ab ili-ty of s everal desert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J ].A cta B ot .B oreal .-Occid ent .S in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570-1577(in Chinese ).15738期逯明辉,等:冷害过程中黄瓜叶片SOD 、CA T 和PO D 活性的变化。
第六章 种子的萌发

豌豆种子吸胀过程
吸胀后体积变大
萌动: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外伸。俗称“露白” “破口”。 种子在最初吸胀基础上,吸水会停滞数小时或数天。在生物大分子、细胞器活化和修复基础上,种胚细胞恢复生长。 萌动时首先突破种皮的部分是胚根。但在水分供应过多的时候,则先出芽。 从吸胀到萌动,油菜与小麦适宜条件下只需1 d,水稻与大豆需2 d,玉米和西瓜种子则需3 d左右。 种子开始再度快速吸水。
glycolysis(糖酵解)这一名词来源于希腊语glykos的词根,是甜的意思。lysis是分解或解开的意思。糖酵解过程被认为是生物最古老、最原始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较高等的生物,虽然进化为利用有氧条件进行生物氧化获取大量的自由能,但仍保留了这种最原始的方式
脂肪酶Biblioteka 甘油在细胞质中发生磷酸化,进入线粒体,转化为磷酸丙糖,最后生成六碳糖供呼吸消耗。 脂肪酸进行β 氧化,生成乙酰CoA,进入乙醛酸循环,产生琥珀酸;琥珀酸在线粒体通过三羧酸循环形成草酰乙酸。最后在细胞质中转 化为葡萄糖,以蔗糖形式运到生长部位。
贮藏蛋白水解作用和氨基酸的释出,表明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是主要运转形式
影响种子吸胀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是种子的化学成分和种皮结构。一般来说,高蛋白种子的吸胀能力远强于高淀粉种子。如豆类作物种子的吸水量大致接近或超过其本身的干重,而禾本科作物种子吸水一般约占其干重的1/2;油料作物种子的吸水量则主要取决于其含油量的多少,在其他化学成分相似时,油分越多,吸水力越弱。 吸胀率:种子吸水达到一定量时,吸胀的体积与其干燥状态的体积比。 蛋白质吸胀能力强,吸水量大,吸胀率高。 淀粉种子130%-140%,豆类种子200%
吸 胀
华南农业大学_植物生理学填空题总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资料植物生理学填空题第一章1.植物体内水分以和两种状态存在。
2.植物细胞有3种吸水方式,分别为、和。
3.植物主要以与两种方式散失水分。
4.对高大植物中的水分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5.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光照强度、温度、水分供应外,还有和。
6.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升高时,植物的蒸腾速率会。
7.如果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小,则代谢,比值越大,则植物抗逆性。
8.一个具有液泡的成熟细胞的水势等于,其中被忽略不计。
9.形成大液泡的植物成熟细胞,其吸水主要靠。
10.一粒玉米的干种子,把它丢进水中,其主要靠吸水。
11.一个典型细胞水势由、和三部分组成。
12.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和。
13.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保卫细胞中的微纤丝呈排列。
单子叶植物叶片保卫细胞中的微纤丝呈排列。
14.植物通常在白天的蒸腾速率是,晚上是。
15.蒸腾系数与成倒数关系。
16.一般植物成熟叶片的角质蒸腾约占总蒸腾量的。
17.根系吸水有3条途径:、和。
18.常用来表示蒸腾作用的指标为、和。
19.和的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0.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有、和等。
21.用以解释气孔运动的机理有3种学说:、和。
22.植物从没有受伤的叶尖、叶柄等部位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
第二章1、到目前所发现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种。
3、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种。
4、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4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常用________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6、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与________合称电化学势梯度。
8、NH4NO3属于生理________性盐。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背景谷物是人们日常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小麦、玉米、大米、糯米等。
在谷物的萌发过程中,种子需要转化为能够供给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状态。
淀粉酶是参与这一过程的重要酶类,它能够催化淀粉转化为可供生物利用的糖类。
因此,研究淀粉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于谷物的良好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淀粉酶对谷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绘制酶活力-底物浓度曲线,以探究淀粉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淀粉酶是一种在帮助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时催化反应的酶类。
谷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是其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因此,淀粉酶在分解种子淀粉时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测定淀粉酶活力时,所用的测定方法一般为滴定法。
滴定法的原理是利用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进而酶活量用葡萄糖氧化剂氧化分散的分子碘。
一般情况下,淀粉酶测定的底物为淀粉,淀粉初始浓度固定,而测定淀粉酶活力时的反应时间则可以根据所得结果进行调整。
实验材料1. 氢氧化钠溶液(NaOH)2. 盐酸溶液(HCl)4. 淀粉酶液5. 碘酒6. 奶糖棒7. 烧杯8. 滴定管9.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酶液,如A、B、C、D、E。
3. 取50ml淀粉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12滴碘酒溶液。
4. 以前面已配好的淀粉酶液,分别加入不同的淀粉溶液中进行观察。
5. 待淀粉酶反应10分钟左右,滴加1%的Na2CO3溶液。
6. 以HCl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淡黄色,且不再有蓝黑色沉淀。
7. 测定所用最终体积的滴定管中的碘酒浓度(一般为0.01mol/L)。
8. 重复步骤4到7,取平均值计算每种淀粉酶液对应的淀粉酶活力。
9. 将所得数据绘制成酶活力-底物浓度曲线。
实验注意事项1. 底物淀粉的浓度应在滴定范围内。
2. 滴定管内一定要干净,以避免误差。
3. 每次实验不应太过于接近。
4. 手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并避免成分的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