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试题及答案.doc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试题及答案.doc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试题及答案.doc

单位:

C 丙类

D 未分类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

D 母婴传播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8月28日

C 1989年09月1日

D 1989年2月21日

甲,乙,丙,丙

B 甲,甲,乙,乙 C

甲,甲,乙,丙

D

甲,乙,乙,乙

传染病防治试题

得分:

、单项选择(每一题2分,共26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2、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

A 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

B 艾滋病、梅毒

C 鼠疫、霍乱

D 手足口病 3、 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

5、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A 35

B 28

C 39

D 40

7、 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负责。

A 出发地

B 目的地

C 诊治地

D 户口所在地 8、 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 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9、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 隔离、消毒

B 预检、分诊

C 分类、隔离

D 定点、隔离 10、 以下(

)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 煮沸

B 高压蒸气

C 优氯净

D 紫外线 11、 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

A 冠状病毒

B 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

C 猪链球菌

D 一种甲型H1N1病毒 13、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性判断要求,需要填写(

)项极为完整。

A 19

B 20

C 21

D 22

二、多项选择题(每一题

2

分,

20

分)

1、 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

A 鼠疫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霍乱

2、 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艾滋病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病毒性肝炎

3、 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

A 狂犬病

B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麻风病

E 血吸虫病

4、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A 医源性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母婴垂直传播

D 经媒介生物传播

5、 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

6、 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 )

1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其划分为(

)级。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 一般接触传播

肠道病毒71型(EV71 ) 柯萨奇病毒B 组的16型(CoxB16) 肠道病毒78型(EV78) 柯萨奇病毒A 组的16型(CoxA16)

肠道病毒171型(EV171)

A 经呼吸道传播

B 经消化道传播

C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D 垂直传播

E 密切 接触传播

7、下列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有(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8、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 担下列工作:( A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B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C 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传染病防治和监测任务

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E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

9、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 B自然环境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E社会环境10、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即可通过以

下途径等造成传播。()

A粪-口

B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C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

D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E以上都对

三、填空题(每一题2分,共28分)

1、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等五类。

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需要精确到时的项目有、、、o

3、传染病报告卡中14岁以下儿童需要填写°

4、传染病报告卡中现住址填写要求精确到°

5、学生或幼托儿童在职业栏中需要填写。

6、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填写,时选择其他,

时选择散居儿童。

7、医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组成员包括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9、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病为主。人群对肠道

病毒普遍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0、自2008年月日起,手足口病纳入类传染病管理。

11、及时报告率等于。

12、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

染病防治的以及传染病流行

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13、《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 o经预检

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 O 14、传染病报告卡准确性判断的四个条件为:、_

五、简答题(1-4题每题5分,5题6分,共26分)

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包括哪些?

2、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基本做法有哪些?

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职责有哪些?

4、门诊口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设置规范分别至少包括哪几项?

5、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传染病防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BCBAD 6-10 CCBBC 11-13 BB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CE

3、ACE

4、ABC

5、AD

6、ABE

7、AE

8、ABC

9、ACD 10、ABCDE

三、填空题

1、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认病例、医学

观察病例、预警病例等五类。

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需要精确到时的项目有诊断时间、填卡时间、收卡时间

录卡时间O

3、传染病报告卡中14岁以下儿童需要填写。

4、传染病报告卡中现住址填写要求精确到乡、村、组或门牌号。

5、学生或幼托儿童在职业栏中需要填写.

6、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填写,出生场所在医院时选择其他,出生在医院以外的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选择散居儿童。

7、医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组成员包括分管院长和各临床科室主任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9、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发病为主。人群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

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0、自2008年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1、及时报告率等于及时报告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

12、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

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

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13、《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传染病预检、

分诊制度。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

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4、传染病报告卡准确性判断的四个条件为: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填写字迹清晰可辨认、_

年龄、职业和病种三者间无逻辑矛盾、病例分类规范(以卫生部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为依据)、重要信息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填卡医生共9项信息, 返回与门诊日志等医疗文书登记信息无差异。

五、简答题

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37号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年试行版)?

《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2、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基本做法有哪些?

1、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诊;

2、经预诊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相应科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进行消毒措.

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职责有哪些?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本的填写、审核、疫情报告、自查、奖惩等

(二)实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四)对医生和实习生、村医等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

6、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设置规范分别至少包括哪几项?

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

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

5、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病人的救治和管理

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

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

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

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

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出指导。

6、宣传教育

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公司规章制度

一、公司形象

1、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管理结构,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情况。

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3、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4、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劝阻,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

5、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6、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R好的精神面貌。

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