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简介
楚霸王项羽成名之战:巨鹿之战过程简介

楚霸王项羽成名之战:巨鹿之战过程简介巨鹿之战简介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秦军上将章邯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认为楚地已不足以为患,便渡过黄河,会和前来增援的王离军,攻打了赵国,赵王等人逃进了钜鹿城,秦军包围了钜鹿城,无奈之下,赵王求救于楚怀王,然而秦军强大,派出去的人都全军覆没了,从此,诸侯联军没有人再敢迎战。
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楚怀王兵分两路。
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
楚怀王曾许诺,谁先攻占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楚国援赵大军到了安阳,宋义的意思是等到秦赵两国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秦二世三年,项羽痛斥并杀了他,楚怀王遂以项羽为上将。
项羽大军来到巨鹿县南的黄河,立即派2万义军度过黄河,援救巨鹿,初战告捷。
接着,项羽就率领全军度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帐篷,只带几日粮草,以此来表达不胜则死的决心。
楚军大受鼓舞,迅速击败章邯保护甬道粮草的部队,包围了王离军队。
楚军个个士气振奋,打退了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
其余战士逃的逃,死的死,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巨鹿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经此一战,项羽确立了在起义军中的地位,秦王朝开始摇摇欲坠。
巨鹿之战遗址“巨鹿之战”遗址在今天河北省平乡县平乡镇附近。
《巨鹿县志》所载巨鹿城为唐以后所筑新城,距离旧城十一里路。
纪家寨原来叫棘原,后来被叫做棘家寨,现在被称为纪家寨,是当时秦军围赵时,章邯为王离部队输送粮草的地方。
巨鹿之战遗址“巨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其中之一,巨鹿之战使秦军大败,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名存实亡。
乱世造就英雄,项羽经此一战,在诸侯之间树立起威信,为以后的西楚霸业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项羽当时,项羽手下的部队人员构成复制,相当于一个杂牌军,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加上项羽是宋义后才当上的上将军,第一次拿下这个部队的指挥权,还没有经过磨合,但是项羽整合剩余的全部部队,全部渡河,并且在渡河之后下令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身作则,鼓舞剩余部队的士气和秦军一绝死战,全军上下一气,求战欲望高涨,并且一举击败20万秦军,使秦军遭受巨创,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
巨鹿之战的文言文翻译

昔日,秦朝暴政,民不聊生,天下怨声载道。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纷纷建立反秦势力。
刘邦,字季,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亦起兵响应。
他率领汉军,一路攻城掠地,声势日盛。
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派名将章邯率领秦军镇压起义。
章邯先平定陈胜、吴广起义,后又攻占赵国都城邯郸。
此时,赵王歇逃至巨鹿,与齐王田荣联合抗秦。
刘邦闻讯,遂率领汉军前往巨鹿支援。
刘邦与赵王歇、田荣会合后,共同商议抗秦之策。
赵王歇以田荣为上将,刘邦为次将,共同指挥汉军。
两军会合后,兵力达数万之众,士气大振。
章邯闻讯,率领秦军十万,直扑巨鹿。
汉军与秦军相遇于巨鹿城下,展开激战。
汉军勇猛异常,秦军虽众,但士气低落。
刘邦亲率精锐部队,冲击秦军阵营,杀得秦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秦军连连败退,章邯见状,遂命令士兵挖掘壕沟,筑起壁垒,企图坚守巨鹿城。
然而,汉军并未因此而退却。
刘邦下令,将巨鹿城团团包围,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军投降。
秦军被困巨鹿,粮草不济,士兵疲惫不堪。
章邯见形势不妙,遂派遣使者与刘邦议和。
刘邦趁机要求章邯交出兵符,以便接管秦军。
章邯无奈,只得交出兵符,汉军顺利接管秦军。
秦二世得知巨鹿战败的消息,大怒,下令处死章邯。
章邯被迫投降,秦军士气大减。
刘邦乘胜追击,继续攻城掠地。
不久,秦朝灭亡,刘邦建立汉朝。
巨鹿之战,汉军大败秦军,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次战役,刘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
而秦朝,也因为暴政和将领的无能,最终走向灭亡。
巨鹿之战,乃秦末汉初一场关键性之战。
汉军在这场战役中,充分发挥了英勇善战、团结一致的精神,最终击败了强大的秦军。
这场战役,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典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巨鹿之战儿童故事

巨鹿之战儿童故事
从前,在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最终楚军取得了胜利,项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有一年,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项羽命令士兵们勇往直前,尽量攻破敌军的防线。
战斗中,项羽最小的儿子如意也被派上了战场。
如意年龄虽小,但他的勇气和决心却一点也不小。
他站在楚军的最前方,挥舞着长枪,不停地打击敌人。
在战斗中,如意发现了一个敌军的小兵,他举着刀,冲过来要攻击项羽。
如意大声喊道:“站住!别过来,我是如意,我的父亲是项羽。
”
那个小兵听到后,立刻停了下来,看着如意。
如意发现,那个小兵并不是真的想攻击他,而是想和他聊聊天。
于是,如意和他聊了起来,询问他的家庭和家乡的情况。
那个小兵告诉如意,他的家乡在巨鹿之战的前一年被秦军占领,他的家人被迫逃到了其他地方。
他非常想念家乡和家人,但也明白,作为一名士兵,他必须战斗到底。
如意对那个小兵充满了同情,并决定帮助他。
于是,他告诉那个小兵,
巨鹿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如果楚军能够获胜,那么他们就有机会重新夺回自己的家乡。
那个小兵听了后,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他决定继续战斗,为楚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终,楚军取得了胜利,项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如意和他的家人也回到了家乡,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从此以后,如意和他的家人,以及那个小兵,都成为了巨鹿之战的见证者。
他们深深地明白了,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心灵上的胜利。
如何评价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少有的几个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双方分别是秦朝名将章邯和王离率领的秦军对抗楚霸王项羽率领的楚军,后来项羽部队又加入了许多诸侯义军。
项羽因为这一场战役而确定了在诸侯率领的军队中的领导地位,而秦军大败,秦朝最后的两位大将也失利,因此,秦朝在经过了巨鹿之战后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秦二世胡亥和赵高联手统治着秦王朝,两人的暴政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百姓们本以为会迎接来公子扶苏的仁政,可是却不知道公子扶苏已经被赵高害死,于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以扶苏和项羽的名义掀起了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
秦朝的几名大将已经在赵高的专权中失利和退出,有的甚至遭到的赵高陷害而死,例如蒙氏兄弟蒙恬和蒙毅。
王翦父子在秦朝统一之后就已经渐渐退出政坛了,所以秦朝上下可用的将领之才很少。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赵高依然在严厉打击着武将集团。
丞相李斯之子李由曾经和公子扶苏一起拜在蒙恬将军门下学习兵法,擅长打仗带兵,就是因为赵高妖言惑众,使得二世胡亥迟迟不派军队去支持,惨败而亡。
与李由对战的项羽也忍不住赞叹这个将军铁骨铮铮的勇气,将李由的尸体拉回故乡上蔡安葬。
秦朝最后的大将就剩下了章邯以及王翦之孙王离。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向秦朝京城咸阳进军的途中,势如破竹。
二世惧怕,问众大臣解困之法,唯有章邯一人提出以释放骊山囚徒对抗陈胜大军的方法,于是二世就让章邯率领这几十万刚被释放出来的为秦始皇修建秦始皇陵的囚徒打败了义军,挫败了义军的士气。
从这里开始,陈胜他们的起义军开始遭受内外两部分的压力。
内部权力分配和争夺的问题频出,而外部又连连失利,使得义军的士气越来越弱,最后在章邯的进攻下连连失利,最后陈胜吴广义军失败。
秦将章邯对抗义军连连胜利的.消息传到各诸侯的耳边,各诸侯纷纷惧怕章邯。
但是二世的暴政又不能让它继续下去,此时谁来向秦朝发出第二个挑战的就是真正的大英雄了。
诸侯惧怕均不出兵的情况下,项羽向楚王提出,自己愿意打头仗,也是为了报当日章邯杀叔父项梁之仇。
巨鹿之战原文对照翻译

巨鹿之战原文对照翻译巨鹿之战原文对照翻译的文档Introduction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虽然刘邦军队人数不如项羽,但他们通过巧妙的计策获得了胜利。
本文将通过中文原文和英文对照的方式来介绍这场战役。
The Battle of Julu (巨鹿之战)原文:项羽兵数十万,以河南巨鹿(今河北莲县)置之为大营,聚粮米数百万斛,士卒皆衣甲鲜明,旗帜鲜艳,日相望而无所往,威震天下。
刘邦兵数不过数万,屯兵渡河之东。
项羽数十万而无所出,刘邦嬉笑自若,自谓无敌。
项羽因而更加鄙薄,不肯轻动,遂于是复宴数十日,馈赠数吨。
刘邦因而益大夸拟。
English Translation:Xiang Yu ha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oops stationed at Julu (present-day Lian County, Hebei) in Henan province. He had gathered millions of tons of grain and rice and his soldiers were dressed in glistening armor, with colorful flags flying high. His army relentlessly watched over the horizon, imposing great powerand pressure on the world. Liu Bang, on the other hand, only had a few ten thousand troops statione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river. Although Xiang Yu ha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oops, he was unable to launch any attack, leaving Liu Bang carefree and presumptuous, believing himself to be invincible. Xiang Yu despised Liu Bang and did not want to act recklessly. Therefore, he held countless banquets and offered numerous gifts for several days. This further boosted Liu Bang's confidence.原文:刘邦诈降,谓项羽曰:“邦志在皇恩,不欲事韩王,韩王昔时贫贱,被各列侯轻蔑,今窃王之,威福未能振,且韩王不仁,人所弃也。
演讲稿巨鹿之战

演讲稿巨鹿之战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决定胜负的战役。
当时,战场位于今天河北省保定市巨鹿县境内。
这场战役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背景,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巨鹿之战的主要参战双方是刘邦和项羽,他们是战国末年的两位重要割据势力的领袖。
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而项羽则是楚汉相争中力量较为强大的一方。
这场战役发生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阶段,双方在巨鹿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
巨鹿之战的战役布阵相当精巧,刘邦派遣部将韩信担任统帅,他在布阵时运用了奇兵四十万的策略,将兵力分为前后两军。
前军主要由进攻部队组成,任务是吸引项羽的主力军;而后军主要是伏兵,负责伺机出击,打死伤项羽的主力军。
这一策略精巧而且胆大,为刘邦军带来了战略优势。
战斗开始后,刘邦军前军成功吸引了项羽的主力军,同时后军潜伏在埋伏地点,准备出击。
当项羽军投入战斗时,刘邦军后军突然出现,向项羽军发动了进攻,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这一战术的出现让项羽措手不及,他的军队在混乱中失去了组织与士气,被击溃。
巨鹿之战的结果是刘邦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他夺取天下的基础。
刘邦在战后采取了勤王策略,虽然遭遇了一些曲折,但最终成功登上了皇位,建立了西汉朝。
巨鹿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的皇帝",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他强调依靠百姓支持,实行富国强兵政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另外,巨鹿之战的胜利打破了项羽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了楚汉相争中楚国的势力。
这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和统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后来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总之,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其结果对后来的政治格局和统一大业影响深远。
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与勇气的结合,也为我们今天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 大起义中,项羽率领5 万楚军同秦将章邯 (hán)、王离所率40余 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 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 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 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 军破釜沉舟,大败20万 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 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 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 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 领导地位。经此一战, 秦朝名存实亡。
• 前207年12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 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漳水,援救 巨鹿,初战告捷。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水, 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 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断绝秦 军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 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 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战越勇。一个 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 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 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钜鹿 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积极推动 意义的。但是秦王朝建立后,对人民实施残酷的剥削和压 迫,赋役繁重,刑政暴虐,使得“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 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汉书· 贾山 传》),全国出现“褚 (zhǔ )衣塞路,囹圄(líng yǔ) 满市”的恐怖局面,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终 于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农 民大起义。九月,项梁、项羽和刘邦相继在吴中(今江苏 苏州)、沛(pèi )县(今属江苏)聚众起义。被秦所灭 亡的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起兵,出现了天下反秦的形势。 秦王朝统治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垂死挣扎,调动 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凶悍的一支,便是少府章 邯(hán)统率的部队。它作为秦军的主力,与农民军凶 狠拚杀,首先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军,旋即击灭齐王田 儋(dàn)、魏王咎等武装势力,接着其又调转兵锋,扑 向项梁等人率领的楚地起义军主力。经过几次各有胜负的 拉锯战后,章邯利用项梁小胜后轻敌麻痹的弱点,发动突 然袭击,大败楚军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杀死项梁, 使起义军遭受一次重,军阀混 战。公元前208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 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 忧,遂率 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并急调上 郡的王离部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 巨鹿(今河北平乡),无奈之下赵王派使 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 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没 有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 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以宋义为 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 六万余北上以解钜鹿之困。 援赵大军 进至安阳(今山东曹阳东南)后,宋义被 秦军的气焰所吓倒,逗留46天不敢前进。 项羽痛斥宋义的怯懦行为并杀死了他。 • 。
巨鹿之战名词解释

巨鹿之战名词解释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秦朝与赵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决战。
下面是对巨鹿之战相关名词的解释:1.巨鹿:巨鹿是战役发生地,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南,邢襄台平原的东北部,因为此地多通鹿,故名巨鹿。
2.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秦国首都咸阳,国家统治时间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3.赵国: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北部和陕西省西北部一带,国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4.决战:指战争双方采取最后武力较量的战斗。
巨鹿之战是秦朝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决战,双方都将其战略目标定为对方的毁灭。
5.长平之战:也称赵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长平之战对巨鹿之战有重要影响,赵国因长平之战失败而削弱,在巨鹿之战中未能有效抵挡秦军的进攻。
6.联军:联合起来的军队,目的是为了共同对抗敌人。
在巨鹿之战中,赵国联合了韩国、魏国和楚国组成联军,希望以多国联军的力量,抵挡秦军的进攻。
7.李牧:李牧是赵国的一位将领,在巨鹿之战中担任赵国联军的总指挥。
巨鹿之战中,李牧指挥联军设伏,战术高明,但最终未能阻止秦军的突破。
8.王翦:王翦是秦朝的一位重要将领,在巨鹿之战中担任秦军的主要指挥官。
王翦采取进攻策略,利用秦军的优势,在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9.包围:指将敌军合围,使其无法逃脱。
巨鹿之战中,秦军以包围战术,将赵国联军围困在巨鹿之地,限制其军队的行动,并逐渐削弱联军的战斗力。
10.战争结果:巨鹿之战中,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赵国联军溃败,联军指挥官李牧被俘。
战后,秦朝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实力,使秦国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取得重要战略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鹿之战简介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的一次战役,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巨鹿之战简介,供大家阅读!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巨鹿之战历史背景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以十月为岁首,秦二世二年为前209年十月至前208年后九月,该年闰月),秦军上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20万(长城军)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
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
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当时秦军十分
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馀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后九月(闰月),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
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现在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秦二世三年为前208年十月至前207年九月),项羽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
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并令英布和蒲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巨鹿之战战争过程破釜沉舟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
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
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
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
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作壁上观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钜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
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
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
这样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
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
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
涉间自杀。
”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
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
两军决战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
相持未战。
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
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
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
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这时,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
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
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
如今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
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
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
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
现在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
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
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
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新安杀降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
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
”军官们都说:“好。
”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
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
任命司马欣为上,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部队到了新安。
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随意侮辱。
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
”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
项羽召集黥布、蒲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
”于是楚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
巨鹿之战的影响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
关中。
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巨鹿之战的历史评价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
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
在一幅著名的对联(作者待考,一说胡寄垣,一说金正希,一说蒲松龄),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并列,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说明笃志的重要性。
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评价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
”
清朝诗人郑板桥有《巨鹿之战》诗称:“千奸万黠藏凶戾,曹操朱温皆称帝。
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
”
清朝学者赵翼评价:“章邯攻赵,项羽破之,被坑者且二十万,其多可知也。
”
民国学者蔡东藩认为巨鹿之战是秦朝历史上第一大决战,是秦亡楚兴的关键,评价说:“项羽之救巨鹿,为秦史上第一大战,秦楚兴亡之关键,实本于此。
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
且山
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
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巨鹿之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