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翻译
文化图式理论观照下的中医翻译研究

中西 和 西 医在 范 畴 理 论 、 思虑 方 式 、 认识领域 、 行
例 3 . 《 银海精微》 ( Es s e n c e o f S i l v e r y S e a:On Op h t h a mo l o g y) 。“ 银 海” 一 词 为 道 家 术 语 。 明 代 方 回《 派奎律髓 》 引北宋 王安 石之 说 , 谓 道 家 以 肩 为 玉
二、 中 医 的 文 化 图 式
( 二) 宗教 文化 图 式 在 中 医发 展 过 程 中 , 佛 教 和 道教 ( 尤其是道教 ) 一 直 与 中医 药 息 息 相 关 , 中 医 典 籍 中 大 量 出 现 了 其 思 想、 学说 、 术 语 。在 中医 典 籍 中 , 佛 道 等 宗 教 文 化 图式
如釜 底 抽 薪 ” , 意 思 是 将 锅底 的柴 火 抽 去 , 才 能 使 沸 腾
的水 安静 。“ 釜底抽薪” 在 中 医 中是 被 借 喻 的 一 种 治
疗方 法 , 属 中 医寒 下 法 , 是 用 寒 性 而 有 泻 下 作 用 的药 物 通 泄 大便 , 以泻 去 实 热 的 治法 。
内许 多专 家 学 者 都 致 力 于 中医 的 翻译 , 意 将 中 医推 广 到 全 世界 。然 而 , 中医翻译 并非易事 , 尤 其 是 中 医 翻
比喻 又 叫 “ 譬 喻” , 是 借 用 客 体 来 打 比方 , 进 而 突 出 说 明主 体 的 一 种 修 辞 手 法 。 比 喻 一 般 可 分 为 明喻 、 暗 喻和借喻三种形式。 例 l _ 心者 , 君主之官 , 神 明 出 焉 。( 《 素 问 ・灵 兰
f r o m wh i c h s p i r i t e me r g e s . ) 此 句 运 用 了 暗 喻 的修 辞
认知图式理论观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核心 内容 包 括交 际能 力 、 语 言知识 、 管理 技 能 、 文 化 意识 和专
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 提 出较为全面的观点 , 完善商务英语在 翻译时存在的问题 。 相关图示应用越熟练 , 翻译理解力越强 , 译文与原文贴近度越高。
以上是我对于本专业作为精 品课程建设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的建议 , 难免有些不当之处 , 但是作为一名从教近 十年的汽修专业老师 ,我知道这个专业要想真正实现精品
化、 一体化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而这些不足不能被忽视 , 必
须采取措施改革、 优化。 而国家中职教育还任重道远 , 和西方 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 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和其他优 秀的专业老师进行 沟通 , 共同为汽修专业 的发展尽一份绵薄
容的 简单重 复 。 6 . 2 教 学组 织模 块化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 的组织 ,每一系统为一个基本模块 , 每一模块基本独立。教学时既可以按顺序( 除个别模块外可 不按顺序 ) 逐个模块进行教学 , 也可以几个模块 同时进行教 学, 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
6 . 3 改进教 学方 法和手 段
把 汽车 专业 的教 室 改成 一 体化 教 室 , 如 果有 条 件 的话 , 最好
改革课程体系 , 优化重组课程教学 内容 , 进行优化重组 , 使发动机的结构 、 原理 、 维修 、 诊断 、 检测等内容综合在一起 , 注重知识与能力 的结合。 一方面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且有 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 , 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教学 内
招商引资 、 贸易往来 、 国际合同、 海外投资等商务关系时产生 作用。在普通英语中涵盖商务知识 ,便形成 了商务英语 , 由
图式理论在商务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即由公证 人或公 正机构 出具的证 明付款人拒 付事实 的书面
证明; “ n o t i c e o f d i s h o n o r ” 应译 作 “ 票 据不 兑现 通知 ” ( 而非
的专业术语就不 能准确理解合 同源语文 本 , 译 者头脑中 已存 语言 图式 不能被 “ 激 活” , 导 致译文 出现偏差 。另外 , 重要 的 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 约束 力的文件 , 因此合 同习惯采用 书面 形式 , 使 用法 律 词 汇 , 也 就 是 我们 通 常说 的“ 大字眼” ( B i g
原译 : 签字人放弃提兑 、 要求 、 抗议 、 舞弊通知 、 加速进展
通知 。
语言 图式是 阅读 的前 提和先 决条件 , 指 学习者 对词汇 、 语法 、 习惯用法等语 言知识 的掌握度及语 言运 用能力 。具备
相应 的语言 图式 , 可 以实 现对输入 的语言信 息解码 , 为调动 大脑 中的内容 和形式图式做准备 , 在 阅读理解 中发挥最基本
在 商务合 同翻译 中的重要性,把 图式理 论的 内容和翻译过程 中解码 、编码的认知机制相结合 ,强调译者所具备 的背景 知识
对合理预测上下文信息、提高译 文质量 的积极指导作用。
[ 关键 词] 商务合 同;图式理论 ;认知机 制 [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 9 [ 文献标识码 ] A [ 作者简介] 韩琰 ( 1 9 7 9 一) ,女,讲 师,研 究方 向为语言学、心理语言 学及商务英语 。 随着 中国和外 国企业 贸易量逐 年扩 大 , 在对外商 贸活 动 中, 不 可避免要涉及 到商务合 同的翻译 , 由于合 同具有法律 图式 ( C o n t e n t S c h e ma t a ) , 形 式 图式 ( F o r ma l S c h e ma t a ); C o o k则 把图式分为 世界 图式 ( Wo r l d S c h e ma t a ) 、 文本 图式
略谈图式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与启示

的 理 解 与 认 识 。而 其 中 最 具 活 力 的 理 论 之 一— — 图 式 理 论, 自其 衍 生 以来 , 一 直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阅 读 理 解 中 , 而 就 从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和 研 究 的 对 象 。认 知 图 式 概 念 抽 象 且 内涵 深 广 , 何 与人 的思 维 活 动有 关 并 影 响 思维 活 动 的认 知 内容 , 任 都 可 以被 视 为 是 认 知 图式 。而 翻 译 活 动 正 是 一 种 复 杂 的 思
笔 者认 为 , 式 理 论 在 英 汉 翻 译 实 践 中 发 挥 着 举 足 轻 图 重 的 作 用 。 翻译 活动 是 用 一 种 语 言 表 达 另 一 种 语 言 的转 换 过 程 , 种 过 程 “ 表 面 上 看 是 一 种 语 言 活 动 , 从 翻 译 的 这 从 但 主 体— — 译 者来 看 , 译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思 维 活 动 ” 范 勇 , 翻 ( 20) 0 1 。背 景 知 识 的 多 寡 , 识 面 的 宽 窄 , 息 量 的 大 小 等 知 信 图 式 内 容 都 会 直 接影 响 到译 者 翻译 活动 的成 败 。译 者 翻译 活 动 的 过 程 可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码 和 编 码 。第 一 阶 段 , 解 解
三、 图式 理 论 对 英 汉 翻 译 实 践 的 作 用 与 启 示
理 论 来 指 导 翻 译 的具 体 实 践 问题 。本 文 试 从 图式 理 论 这 一 视 角 来 探 讨 认 知 图式 对 英 汉 翻译 的作 用 及 启 示 。 二 、 么 是 图 式 及 图 式 理 论 什 图式 (c e ) 词 来 源 于 希 腊 语 , 早 出 现 在 古 希 腊 Sh ma一 最 哲 学 和心 理 学 著 作 中 。 这 一 认 知 心 理 学 术 语 最 早 由 康 德 ( a t1 8 ) 出 , K n ,7 1 提 他认 为 图式 是 连 接 概念 和感 知对 象 的纽
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影 响 的观 点 ,又在 心 理表 征研 究 的基 础上 产生 的 。 R me a (9 4 认 为 : “ u l r 18 ) ht 图式就 是表征存储 在记忆 中 的一般 概 念 的资料 结 构 ” 。图式是 以存 储 的一般 概 念 为基础 的。现 实世 界的各种现 象都是具 有 内在 结 构 的 完整 系统 。我们 获 得 的这 个 系统 的知 识 经 验 ,以一般 概念 的形式存 储在 头脑 中。囚此 ,记 忆 中表 征 的知识 的各个要 素相互 联系 、互 相作用 ,形 成 了具 有一定 心理结 构 的网络 ,这个 心理结构 即是
英语 的行文程 式和语 言特点既 丰富多 变 ,又具 有独 特 的功用 ,这样会 使其具 有复杂 的 内涵 和多样 化 的
文体特色
四、图式理论在 商务英语翻译 中的应用 1 语言图式在商务英语 翻译 中的应用 .
式等 方面 的知识 ;另一 方面是文 章 中涉及 到 的一 些 特定 知识 ,如有 关 学科 或专 业 方面 的知 识 。 因此 , 背景 知识 越丰 富 ,也就 是 内容 图式越 丰富 ,就 能够
图 式 。 [ 1 ]
商务翻译 是指在具 体商务 活动 中译 者与 参与 商 务活动 的相关人 士之间发生 的语 际交 际行 为 ,在 该 交际行 为中译者将相 关人士所 要交 流 的原语 商务 信
二 、图式理论 的种类
1 语言 图式 (r a hma 。指读者 对语言 . ga mm r c e ) s 的形式 结构 、语义结 构等 的 了解 。一 种语言 的语 义 结 构 、形式结 构和一 定 的民族 、逻辑 、哲学 的思维 方式存 在着 非常 紧密 的关 系。 了解语 言 图式对于语 言 的形式 的把握 非常有 帮助 ,同时对于理解 和 翻译 起 着 非常重 要 的作 用 。因此 ,语言 图式被视 为文本 理解 和传译 的基础 。
从认知文化图式理论看汉英典故的翻译

从认知文化图式理论看汉英典故的翻译乔 燕(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 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对汉英典故的理解,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
因此,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汉英典故的翻译。
关键词:汉英典故;认知文化图式;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05)03-0112-02收稿日期:2004-12-05作者简介:乔燕(1980-),女,河北辛集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典故系诗文中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名人的词语构成的语句。
[1]一般都具有历史渊源或文化背景。
在跨文化翻译中,译文读者能否正确理解和接收原文中典故所传达的意图和信息,与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中是否存在相关的文化图式有很大关系。
[2]本文在分析典故的产生来源的基础上,从认知文化图式的角度理解汉英典故的不同以及在跨文化中的翻译策略。
一、认知文化图式及典故的认知理解图式的概念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F .C .Barlett (1932)提出。
所谓图式指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形成有序的知识系统,人们把这种知识系统称为图式。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
人们在理解输入的新信息时,需要把输入的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因此,读者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他们理解新知识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不同社团的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认知心理状态以图式的方式贮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形成了认知文化图式[2]。
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学习者大脑 中的一种信息对新 信息起作用 的过程及学习者 知识库吸
收新信息 的过程 I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 的产生和发展 . l l 图式概 念获 得了更丰富的意义 2 世纪 8 年代 . 国人工智 能专家 R m la 把 O O 美 ue r ht 图式理论论解释为 以等级层次形 式存储 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 相互作 用的知识结构” 构成认识能力的建筑切块” 即图式理论就是系统 或“ 深入地探讨长时记忆在理解过程 中的作用的一 种理论模式 2 ok [ o 将 ] C 图式定 义为 “ 语篇 过程 所必 需 的思想 表 达 am na rpeett n e tl ersnai o es h lod cus poe i ) 。E o k s n a t i or r s n ” 3 o 把图式分为三种类型 : e s e c sg ] C 知识 图式 , 文本结构 图式和语言 图式 。总结起来 , 图式理论 的主要论 点是 , 人们 在理解新事物 的时候 . 需要将新 事物与 已知的概念 、 过去 的经历 , 即背 景知识联 系起来 对新事物 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 中已经存在 的图式 . 输入 的信 息必须与这些 图式相吻合 . 如果 大脑不具备相 关的 图式 . 或者虽然具备了相关图式 . 由于种种原 因未能激 活它 . 但 那么就 不能理解新事物 。_ 4 _ 本文将 把图式理论应用到商务英语 翻译 过程中 . 探讨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的理解 和表达 阶段是 如何运用 的
21 0 2年
第 7期
S INC CE E&T C N L YIF R T O E H O OG O MA I N N
0本刊重稿 0
科技信 息
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 哈尔滨 商 业大学 大 , 吴 竞 , B 黑 龙江 哈尔滨 10 2 ) 0 8 5
文化图式与翻译

文化图式与翻译作者:陈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陈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 410205)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图式作为人们头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对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文化图式与翻译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译者要依据文化图式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
只有译者与原文双方共享同样的文化图式,翻译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文化图式;语言;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177-0220世纪30年代,Bartlett最早提出图式理论。
最初并未引起多大注意,只是到20世纪70年代才备受关注,在诸多领域有所发展和应用。
学者们一致认为,图式作为一种背景知识对话语理解非常重要。
文化图式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翻译是通过语言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翻译并不只是在寻求语言对等,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翻译,因而文化图式对翻译更为重要。
笔者以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文化图式的差异,灵活机动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原文和译文文化图式只有共享或几近相同时,翻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文化图式图式(scheme)的概念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F. C. Bartlett(1932)提出。
所谓图式指的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形成有序的知识系统,人们把这种知识系统称为图式。
我们可以说,图式是人脑中存在的有关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块”。
George Yule(1996)认为,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它以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为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二、文化与翻译语言是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1 2012年11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v.2012图式理论与翻译许哲(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摘 要:翻译是译者对文本进行解码和编码的一种双向活动。
在处理原文文本时,译者的长期记忆会激发大脑中储存的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从而优化译者的解码与编码。
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关键词:图式理论;翻译;语义;意义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1-0144-03引言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的首创者Bartlett认为图式是“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它是心理学对记忆进行研究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
[1]图式理论近年来被应用于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各个领域,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研究发现,图式理论不仅适用于阅读和听力,而且对翻译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因为阅读、听力和翻译都涉及到对语言文字的解码,都是作者所解码的内容与其先验或记忆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
近年来把图式理论与阅读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多,通常研究者们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读者对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的激活程度,以此推想,如果能对图式知识充分激活,那是不是对翻译实践也有指导作用呢?纵观现在的研究,把图式理论运用到翻译当中去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希望能尝试分析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并能把图式翻译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更好地指导翻译教学。
(一)图式理论简介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理论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性理论。
它是1781年由心理学家康德提出的,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
其他心理学家也纷纷对“图式”所反映的思想做出各自的论述,有的称它为“脚本”,有的又称为“框架”,还有的则称之为“文本图式”。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收稿日期:2012-09-17作者简介:许哲(1988-),女,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代表人物有Minsky、Rumelhar和Schank。
[2]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人脑中背景知识或先存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认知框架,人以图式的形式贮存记忆。
语言理解是一个动态交互过程,外界输入的新信息同大脑中的“图式”联系起来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解新知识的目的。
(二)翻译过程与图式理论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语言转换,是将源语所表达的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述至关重要。
从图式理论视角出发,对源语的理解就是指充分激发译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即先存知识,对源语文本进行尽可能最为准确的解码,而对目的语的表述也就是指在充分激活译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对目的语进行尽可能全面而准确的再编码,从而能更为有效地激活目的语读者大脑中先存的相关图式,达到交流的目的。
[3]简而言之,翻译就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图式转换。
因此,对于一名翻译人员来说,他拥有的图式愈广泛愈丰富,他对源文的理解也就愈容易深入理解。
反过来,如果译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背景知识,或过于简单,或其心理图式与文章的信息不吻合时,新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无法沟通,文章对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也是不可理解的,结果也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如“狐狸”这个词在中国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人,如我们常用“狐狸精”来指妖媚的女人。
而在西方文化里,fox还喻指a sexually attractive young person性感迷人的年轻人,既可指年轻时髦的女郎,也可以指帅小伙。
再如,走在美国的大街144上,有时我们会看到一辆深红色或黑色的小汽车喷上了这样一句话:I am yellow.有些中国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汉语中,黄色除了表示颜色以外,再就是象征腐败堕落,特指色情。
在英语中,yellow除了黄颜色和以煽动读者感情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报纸以外,还常用作俗语,表示懦弱的、卑怯的。
另外,随着国际上通用黄色作为出租车的颜色,yellow这个词又有了出租车的涵义。
所以,这里的I am yellow有两个意思:1.这是出租车;2.我是个胆小的人,请不要吓唬我。
[4]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光是理解字面的意思是不够的,他必须具有与源语有关的图式和目标语有关的背景知识即图式,并能激发出来,确保对源语的正确解码,才能做好翻译。
另一方面,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者对源语的解码应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相关图式,尤其是注意文化上的差异。
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源语与目标语翻译意思不对等,引起歧义。
如Sue is a blue stocking,recongnized by home and broad.若把人(Sue)当作蓝袜子(blue stocking)译,那就太离谱了,blue stocking指有学问的、对于文学诗歌有强烈兴趣的妇女,即“才女、女学者”的意思。
再如,He likes American Beauty.意思是“他喜欢美国蔷薇”。
如果想当然地译成“美国美人”,那就要闹笑话了。
还如,In the company,he is a lady’s man.我们不禁感到困惑,难道英美国家也开始允许一夫多妻了吗?其实不然,lady’s man or ladies’ man意思是“喜欢与女人交往的男人”。
当我们谈到一些笑话不入流、低俗的时候,会说那是黄色笑话,但是英语中用blue joke来表示,中文里的“眼红”在英文中,用green-eyed表示。
译者只有挖掘词汇的真正涵义,才能使读者正确理解源语所包涵的信息,否则,就导致了信息丢失以致影响翻译的忠实程度。
(三)图式翻译的内容和功能根据鲁梅哈特的图式理论,图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
语言图式指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知识;“语境图式”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在具体情况下,凡是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均可称为语境图式;“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类已经存在的关于先前经验的文化知识模式。
[5]这三种图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文字的基础,语境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文化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
(1)“语言图式”与翻译。
语言图式对翻译起了一个调整弥补的作用。
人们在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时,因为阅历和视野的影响,思维被限定在一定方向和范围内,由图式所提供得背景框架,能帮助人们补充那部分缺失值,有效地理解源语的意思。
这种作用在成语翻译当中最为常见。
a.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The heel of Achilles是这句话的点睛之笔,也是读者理解的障碍。
句子译为:缺乏刚毅的品质是他致命的弱点。
为什么the heel of Achilles译为致命的弱点呢?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
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
传说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
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
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致命的弱点”这个意思就这么被整理、总结出来了。
b.The Tempest was W.Shakespeare's swan song in 1612.Swan Song是个古老的成语,最后杰作、绝笔的意思。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Apollo)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他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之神,后世奉他为文艺的保护神。
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故常用来比喻文艺。
传说天鹅平素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高歌一曲,其歌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
这是它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唱歌。
因此,西方各国就用这个典故来比喻某诗人,作家,作曲家临终前的一部杰作,或者是某个演员,歌唱家的最后一次表演。
(2)“语境图式”与翻译。
语境图式在翻译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没有语境,就无从谈及意义,无论是源语还是目的语,译者都需要紧扣语境,反复琢磨,准确达意传神。
a.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就总体而言应该是基本对等的。
然而,“说到具体的词,如果是脱离上下文的孤立的词,两种语言之间却又很少有对等的关系”。
举个简单明显的例子:人人都知道hand是“手”的意思。
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I had a hand in drafting the contract.我参与了合同的起草。
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desk, will you?帮我搬一下这张桌子好吗?We need three more hands. 我们还需要三个人手。
My watch has only two hands.我的表只有两根指针。
He had a bad hand in the game.他拿了一手滥牌。
Many young men asked for her hand when she was only sixteen.她才16 岁就有很多青年人向她求婚。
He writes an extremely good hand.他写得一手好字。
以上七个句子,英文的hand均不可简单地用汉字“手”145来表述。
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hand就是“手”,“手”即是hand,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b.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