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万神庙建筑分析

合集下载

万神殿名词解释

万神殿名词解释

万神殿名词解释
万神殿是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属拱券建筑,它最初建于公元前27年,是一座希腊围柱式的长方形建筑。

公元2世纪,哈德良皇帝在原神庙的基础上彻底改建万神殿,把它建成罗马特有的穹隆顶圆形神庙。

公元3世纪,皇帝卡拉卡拉又在圆形神殿前建了一座长方形神庙与圆形神庙相连,长方形建筑作为整个神庙的人口,这样万神殿就成为一个罗马与希腊神庙相结合的综合式建筑。

万神殿的圆形大厅以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建筑结构而著称,巨大的圆顶仿佛轻悬于空中,像是张开在人们头顶上的又一重天穹。

大殿的墙面没有开窗户,屋顶的中央有一个直径9米的圆洞作采光用。

阳光通过这个圆洞照进神殿,顶光使圆顶内的凹形方格产生均匀而规律的变化,打破了圆顶的单调沉闷感。

天光与墙面产生一种恒定的、深邃的效果,室内的光线和气氛随着自然气候的阴睛而变化,仿佛与天体联在一起。

【原创】永恒罗马(之四):罗马奇观万神殿

【原创】永恒罗马(之四):罗马奇观万神殿

【原创】永恒罗马(之四):罗马奇观万神殿在遍地是上千年历史古迹、到处是壮观历史建筑的罗马,如果只能选一个或两个景点去参观,将如何选择?在圣天使城堡顶上往东南方向拍罗马是选古罗马文明象征的角斗场?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是浪漫迷情的西班牙台阶?还是气势磅礴的古罗马广场?夕阳下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黄昏的西班牙台阶但如果你毫不犹豫地选择罗马万神殿,一定会有无数的同道为此点赞鼓掌。

罗马万神殿(也叫万神庙)因为万神殿是举世公认的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杰作,被誉为'罗马奇观'。

游人如织的万神殿它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而且是至今完整保存并一直在使用的唯一的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年,重建于公元118年,距今已1900多年。

万神殿内部局部它距威尼斯广场600多米,是初到罗马的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万神殿的巅峰之处是它那直径为43.4米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巨大穹顶。

在圣天使城堡上拍万神殿那巨大的穹顶穹顶是古罗马人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个巨大的穹顶记录一直保持了1800多年,直到1960年才被打破。

从万神殿内部用广角镜头拍其巨大的穹顶在近2000年前,罗马人能用混凝土浇筑出如此巨大的、没有一根柱子支撑的穹顶,实在是一个建筑奇迹。

万神殿内部为这巨大穹顶而惊掉下巴的游人直径43.4米的穹顶底部的混凝土厚5.9米,逐渐向中间削薄,正中最薄处仍厚1.5米;穹顶的正中是直径为8.92米的采光圆孔,这既减轻了穹顶巨大的重量,同时又让光能够照进万神殿。

雄伟的穹顶中间照进一束光,仿佛神灵的光芒万神殿大厅的直径与高度均为43.4米,整个圆形的大厅中间没有一根立柱支撑;大厅四周墙壁厚达6.2 米,也用混凝土浇筑,墙壁上有凹进去的神龛,没有一扇窗户。

万神殿内正对大门的神龛意大利众多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是天然的水泥,使古罗马人很早就发明了混凝土,同时盛产大理石,这为古罗马建造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但类似万神殿这样的建筑,能在2000年前建造出来,还是让人由衷的惊叹。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大穹顶令人敬畏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大穹顶令人敬畏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大穹顶令人敬畏2017年7月26日意大利罗马城万神殿万神殿是一处免费的景点,免费不等于观赏价值低。

我们离开特莱维喷泉,步行几个街区找到万神殿,还没进殿,就已被它的恢弘雄伟的气势所征服。

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一处国宝级古迹竟然敞开大门,笑迎四海宾客,其中还包括我们这样的非基督教徒。

个人觉得,万神殿看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最古老。

万神殿原是一座矗立了2000年的古老神庙,神庙敬献的是古老神话中的诸神,但它在公元608年改为基督教教堂,如今它的正式名称是圣母与殉道者教堂。

多亏了这次改宗奉献,否则它很可能像罗马的许多古代建筑那样在中世纪遭到洗劫,沦落到几乎被遗弃的状态。

目前它是罗马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2.大穹顶。

万神殿的真正魅力在于它那庞大的规模以及令人心生敬畏的穹顶。

它被认为是罗马人最重要的建筑成就,直到15世纪,它都是全世界最大的穹顶,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不使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的穹顶。

3.和谐美。

穹顶的直径与万神殿的室内高度完全相同,都是43.3米。

在穹顶的中央,直径8.7米的圆形洞口象征着神殿同诸神之间的联系,这个洞口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结构性作用,它会吸引并重新分配穹顶巨大的张力。

雨水也会从洞口进入,但会通过倾斜的大理石地板上22个几乎看不到的小洞排走。

4.安葬地。

在文艺复兴时期,万神殿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佛罗伦萨穹顶的原型,并发展成为重要的墓室。

在大理石覆盖的洞穴内部,有画家拉斐尔的坟墓,和他作伴的还有两位意大利国王,这彰显艺术家的崇高地位。

山形墙下的铭文意思是“马库斯阿格里帕斯,卢修斯的儿子,第三次担当执政官,修建了此神庙”。

1万神庙 建筑特点

1万神庙 建筑特点

1万神庙建筑特点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万神庙平面式圆型的,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

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

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从洞进圆来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

穹顶的外面覆盖着一层镀金铜瓦。

2《建筑十书》主要内容
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

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

《建筑十书》的体系相当完备,分为十卷: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庙宇和柱式;第五卷,其他公共建筑物;第六卷,住宅;第七卷,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卷,供水工程;第九卷,天文学,日晷和水钟;第十卷,机械学和各种机械。

地大建筑艺术赏析 万神庙的设计

地大建筑艺术赏析 万神庙的设计

地大建筑艺术赏析万神庙的设计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地大建筑艺术,特别是那个超级有名的万神庙的设计。

你们知道吗?万神庙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它就像一个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大宝贝,静静地站在那里,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我觉得吧,万神庙的设计那叫一个绝!它的外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圆顶帽子扣在地上。

你想想,那么大一个圆顶,得多厉害的建筑师才能想得出来啊!也许在当时,大家看到这个设计都惊呆了,“哇塞,这是咋弄出来的?”
走进万神庙里面,哇哦!那种空间感,就好像自己一下子掉进了一个神秘的大洞穴。

抬头往上看,那个圆顶中间有个大洞,阳光就从那里洒下来。

我就在想,这难道是老天爷特意给万神庙开的一扇天窗?可能这就是古人跟老天爷交流的方式吧!
你说这万神庙的设计师是不是超级聪明?他咋就能想到这么牛的设计呢?我猜啊,他可能天天晚上不睡觉,就在那琢磨,“咋样才能让这个庙与众不同呢?”
万神庙的柱子也很有意思,又粗又壮,就像一个个大力士站在那里撑着屋顶,好像在说:“有我们在,别怕!” 这要是让我去设计,我估计得抓耳挠腮,“哎呀,这可咋整啊!”
还有啊,你们想想,在古代,没有那些高科技的工具,他们是咋把这万神庙建起来的呢?难道是一群人喊着号子,嘿哟嘿哟地搬石头?说不定还有人累得直叫苦,“这啥时候才能干完啊!”
万神庙的墙壁上也许刻着好多好多的故事,就像我们现在看的动画片一样精彩。

只是我们看不懂,这多可惜呀!
说起来,要是能穿越回古代,亲眼看看万神庙是怎么建起来的,那该多好!我是不是想得太美啦?
反正啊,万神庙的设计真的太牛啦!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是不是也觉得万神庙超级厉害?。

围绕帕特农神庙和万神庙的内容与形式之美进行鉴赏

围绕帕特农神庙和万神庙的内容与形式之美进行鉴赏

围绕帕特农神庙和万神庙的内容与形
式之美进行鉴赏
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其中包括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

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建筑结构为石质梁柱结构,主体构成为柱廊加内部矩形神庙,空间遵从单神供奉体系,供奉雅典娜女神。

万神庙是古罗马时期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建筑结构为混凝土(火山灰)拱券结构,主体构成为前厅链接主穹顶空间。

其中,三角门眉与柱廊,包括其中的柱式是明显继承古希腊的建筑语汇。

到了古罗马时期,很多希腊元素都被继承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古罗马时期从希腊的3种柱式发展成为5种,万神庙的柱式为科林斯柱,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柱式并没有流行,但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多偏爱更华贵繁琐的科林斯柱和简洁明快的塔斯干柱(其实就是去掉凹槽的多立克柱)。

万神殿的简介位置在哪里

万神殿的简介位置在哪里

万神殿的简介位置在哪里万神殿的简介位置在哪里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万神殿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万神殿的介绍万神殿,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

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的万神殿(pantheon),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

在罗马市中心,有一个中央竖立着高大的尖顶方碑的喷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罗马神话场景,这一喷水池所在地就是罗马万神殿的前庭。

万神殿上面的字样为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的字样,乃拉丁语,其中文含义为:“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tertivm表示三的意思,拉丁语本应为tertium,但是因为中世纪以前没有“u”,只有“v”。

至中世纪v变u。

万神殿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典范。

它是一个宽度与高度相等的巨大圆柱体,上面覆盖着半圆形的屋顶。

拉斐尔等许多著名艺术家就葬在这里,葬在这里的还有意大利君主专制时期的统治者。

对面是罗通达广场,广场中央建有美丽的喷泉。

万神殿是众神所在的神殿,这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万神殿的主要景点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作。

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非常牢固。

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

罗马万神庙赏析

罗马万神庙赏析
柱式:柱头和柱础则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 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 和板,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
墙体地基:
墙厚6.2米,也是混凝土
的。每浇筑1米左右,就砌1 层大块的砖。墙体内沿圆周 发8个大券,其中7个是壁龛 ,一个是大门。龛和大门也 减轻了基础的负担。
基础深4.5米,底厚7.3 米。基础和墙的混凝土用凝 灰岩和灰华石作骨料。
• 过往经历:公元80年被焚毁。后来最喜欢 做建筑设计的阿德良皇帝(117~138年 在位)把它重建(120~124年)。到3世 纪初,又由卢丘斯·塞蒂缪斯、塞韦鲁斯 和卡拉卡拉两个皇帝改建。公园655年被 拜占庭皇帝康斯坦士二世(Constants) 抢去。
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
圆形正殿部分建于 120---124年
世界纪录保持者:
直径为43.4米的万神庙大圆顶的世界纪录,直到1960年才被在罗马所建的 直径达100米的新体育馆大圆顶打破。
万神庙的其他建筑特色
万神庙门:
廊高大雄壮,也华丽浮艳,代表着罗马建筑 的典型风格。它面阔33米,正面有长方形柱 廊,柱廊宽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 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后排 各4 根。柱身高14.18米,底径1.43 米,用 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
罗马万神庙内部透视图
Return
万神庙内景: 直径与高度均为43.43米, 上覆穹隆,穹隆底部厚度与 墙体相同,为6.2米,向上 则渐薄,至中央处开设有一 直径为8.23米的园洞,供采 光之用。结构为混凝土浇筑 ,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 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 龛内放神像。
罗马万神庙内部
建筑实例2: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的地理历史信息
• 地理位置: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万神庙建筑分析罗马万神庙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建筑。

以其宽广阔大的容积、设计智巧高超的巨大圆拱而闻名于世。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艺大师米开朗基罗曾经赞叹它是“天使的设计”。

万神庙宏伟壮丽的风姿、雄伟端立的气势与和谐优美的古典气质,都堪称世界建筑的珍品,是西方建筑史上和谐与完美的典范之作。

功能为纪念早年的奥古斯都戴白安东尼和克委帕特拉,由他的副手阿格里巴主持,在罗马城内建造一座庙,献给所有的神,因而叫万神庙。

在古罗马时代,在柱廊里经常举办艺术展览。

万神庙献给所有天神,也曾供奉过古罗马最伟大的两位英雄铜像,但皇帝们也曾经在庙里举行过一些政治性的公共活动穹顶开天窗,这个天窗一方面用于建筑物内部采光,而且意味着透过这个天窗,地上的人与所祭祀的天上诸神才可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只有一扇门和一个天窗的万神庙中,人们不产生闭塞阴暗的感觉。

形式单一空间,集中构图,圆形平面,几何形状,尺度恰当,曲线饱满,构图连续,整体感强。

与传统的正方形矩形庙宇造型截然不同,平面图圆形,并用优美的希腊柱廊及各种雕塑装饰,即使罗马建筑中的雕塑艺术精品,也是罗马什么别具一格的庙宇建筑杰作。

具体形式如下:内部单一局部对称的空间,集中式的构图,平面圆形。

进入堂内,是一个圆厅,墙壁上布满了长方和半圆形的壁龛,内有罗马时代为遇刺的恺撒大帝复仇者的塑像,还有恺撒本人的雕像、战神雕像等其他的英雄神像。

壁龛旁伴以彩色大理石柱。

墙壁上方和地板,亦铺以彩色大理石,予人视觉上极深刻的印象。

在左侧第一间小堂内埋葬着佩林·德瓦卡画家的骨灰,他是拉斐尔的得意助手。

隔壁是大画家与建筑师巴尔达萨莱·佩鲁吉的坟墓。

穹顶直径可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天宇,寓意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无需支撑的穹顶,给建筑物提供了空前广阔的空间,使得建筑特有的庄严神圣,穹顶中央开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从圆洞进来柔和的漫射光,照亮内部,有一种静谧的气息。

穹顶外覆镀金铜瓦。

内由凹格瓜分。

穹顶内部凹格整齐分布,既减轻了穹顶的重量,而且增加了神殿内部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整体的修饰效果也很明显,使得整个高大的建筑浑然一体。

宏伟的高空间圆顶,一直影响到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甚至一直到近代的宫殿建筑都有它的影子。

这个大圆顶,过去一直认为是用砖和混凝土砌成的,并认为圆顶是搁在第二层上面的,通常来说,这样规模宏大的穹顶必须有一些支撑物。

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修复工作中发现,实际上,这个大圆顶里并无砖砌的骨架,圆顶也不是搁在第二层上,而是搁在第三层上,就像是一顶浅而扁的无檐帽,挺立在凹格的支撑上。

因为穹顶外表装修的极为细致,二、三层之间的构架十分严密,所以才给人以整个连在一起的错觉。

如此大胆的空间处理,在西方古代建筑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万神庙穹顶直径43 米的纪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

古罗马人凭借高超的拱形技术,建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圆顶。

圆拱形的内壁虽无窗户,却有彩色大理石以及镶铜等装饰,华丽炫目,富丽堂皇。

万神庙的内墙全部用赭红色大理石贴面,地面铺设着灰白色的大理石。

地面和穹顶呼应,也用格子图案,统一而和谐。

正面八根柱子,高14.18米,柱身用独块的埃及灰色花岗石,山花和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穹顶外的表面覆盖着包金的铜板。

内部墙面贴15厘米厚的大理石板,穹顶抹灰,每个凹格中央点缀一朵镀金的铜花。

尺度正常色调沉稳,地面铺彩色大理石板,中央略凸,向边缘逐渐低下,形成一个弧面,像肌体一样富有生命感。

内部空间无具体的大规模切割,除去支撑的柱子之外没有任何垂直要素,这使得整个空间开阔甚至可以说空荡,行人在其中自由活动接受召唤以及洗礼,这样一种宏大的氛围对于震慑灵魂荡涤尘埃所以具有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一种无交通线路的内部交通与外部回转曲折的条条通向罗马的道路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予枝桠错乱的心灵以真实简单的状态。

穹顶之下入口高大,万神庙入口处是两扇青铜大门,为遗存的原物,它高7米,又宽又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

靠门的两个壁龛内,昔日放置着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巴的雕像。

入口处正对圣像,因此开门进入时第一感觉就是阳光照耀下的圣台,以及从穹顶洞口射下来的暖暖阳光。

内部华丽的大理石,使得整座建筑给人庄严豪华之感。

外部圆形的整体形制集中、向心、内向,在整个场所的中心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外部层层上升的穹顶形态形成一种明显的螺旋运动感,天窗位于建筑中央,稳定而趋于中性。

外部使用混凝土。

设计过程罗马光辉的券拱技术,成熟的五柱式与券拱立面,完全充分的穹顶建筑的技术与技巧,让万神殿的设计放心而大胆,罗马坚持古典式的矩形造型,但并没有囿于传统,城内的几座圆形神庙建筑很能说明,而万神庙无疑是其中最辉煌的作品。

1万神殿采用圆形集中式的形式,设计出一个巨大的圆形的穹顶,继而和建筑物主体半圆形屋顶相等直径的底部墙体支撑着这个巨大的穹顶,正面归于传统采用长方形柱廊,使得神庙本身正面也呈长方形,神庙的整体形制设计完毕,恢弘雄伟。

2万神殿的材料问题,万神殿可以说是罗马人对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结晶,由于从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开始逐步推广使用混凝土,到万神殿建筑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技术以及纯熟,混凝土造价低廉,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不复杂,坚固耐用,适合大规模施工,因此理所应当的成为主体材料,同时也使用了砖,而墙体底部用大理石等比较坚硬的材料填充,穹顶则采用比较轻的火山浮灰石填充,使得穹顶重量大大减轻。

3技术和美感的结合,细节和装饰。

A为了墙体减轻重量,整座建筑物的墙体在浇灌时,并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下宽上窄,即底部较宽,越往上越窄,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防止混凝土下滑,也使建筑物墙体的稳定性增强,更加牢固,设计者把底部设计成5.1米,而上部只有1.5米。

B为了减轻了穹顶的重量,在神庙内部穹顶上镶有黄金的铜制装饰物凹格,凹格越往上越小,整齐分布,同时也增加了内部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为了豪华的庄严的氛围获得,神庙内部用了许多华丽的大理石进行镶嵌。

C另外外部,为了减少穹顶侧推力的影响,并把墙体加高使得提醒比较匀称,于是设计者把外墙面划分为三层,下层贴白色大理石,上两层抹灰,第三曾有薄壁柱做装饰,下两次是墙体,第三曾包住穹顶的下部,所以穹顶也没有完整的表现出来。

D用于供奉诸神的万神庙请神入殿,因此设计者安排大厅四壁神龛供奉着天主教圣人,厅中有多座祭台。

右面开始第一座上有圣母给圣尼各老显圣的画像。

第二座祭台上有圣母领报像,其左右还有两尊天使石像,等等,在左右墙上有耶稣圣诞与“三王”来朝壁画和圣若瑟梦游与逃往埃及的浮雕等。

建筑师的设计概念最早的万神殿是公元前后修建的,继承了希腊的宗教和建筑形制,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公园110年,因雷击起火,建筑物被毁,哈德良皇帝即位后,重新修建万神殿。

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万神殿,它的设计者就是这个钟情于建筑的哈的皇帝,一个皇帝无疑是会具有自己民族的烙印的,很多时候扮演着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于是这一批热情洋溢的建造者,在神庙上印刻了当时罗马的民族心理,以及当时的科技文化,人文因素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神庙用途的认知,这也便是模糊而别具特色的设计概念。

1虽然罗马征服了希腊,却成为希腊文化的俘虏,潜移默化的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甚至之后的凯尔特,埃及的艺术风格,幸而罗马人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去消化理解各种外来文化,建筑风格也包容吸纳各种风格,从而风格独到,另外忙于政治斗争和对外征讨的罗马人,质朴务实,讲究实用主义,在建筑实践中,设计师坚持坚固实用的原则,当坚固实用和美观修饰发生矛盾时,美观修饰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于坚固实用。

2万神庙必须体现的气质与价值,以及罗马人追求的宏大美感,让设计师把目光重点放在建筑的大型机制上,例如穹顶的设计,穹顶无需支撑,因此建筑物内部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使得建筑有了特有的庄严与神圣。

3罗马人重视世俗生活,也不会忘记给天上的神营造一个豪华的居住空间,立志让万神殿从内到外,从各个方面,各个建筑细节都显得精致同时蔚为壮观,罗马豪放,严整,壮观和充满力量的国家精神,使得建筑师立志创造举世无双的建筑,用砖,石,混凝土铸造一种罗马灵魂4在设计者及所有罗马人的心目中,天宇是与天空相关的神居住的地方,地上的人和神交往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天窗式的圆洞,是无法进行的,于是便有了大型的天窗。

5罗马人在建筑方面追求曲线美,其在万神庙的整体结构装潢装饰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内部地面的中央是凸起的,并用大理石铺成了修饰图案,形成了弧形地面。

综述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物,是继希腊神庙艺术的又一发展高峰,充分发挥了高超发达的拱券技术,加大了神庙的内部空间,营造出壮阔宏大的风格。

显示了古罗马人卓越的建筑工程技术,体现了古典建筑和谐、稳定和庄严高贵的特色。

万神庙实现了以一岩当天盖的大胆假设,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间建筑。

其高妙的技术令人惊叹!它简洁洗练,和谐大方、恢弘浩大的建筑样式,错落有致、和谐美观、别具韵意的建材排列,使万神庙产生一种崇高的美感。

你进入它的时候也许经过了长途的跋涉,也许带来了满身的疲惫,也许祈求一个神明的指引,也许需要宽恕,也许妄图顿悟,各种的期望于是它承载了太多。

无论如何它都在风雨中经受历史和人心的考验,成为一个典型一种不朽。

高大雄伟的穹顶,大气恢弘的建筑外观,精致贵气的内部装饰,那一条条朝圣路所指向的终点。

很遗憾由于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都太过久远,既无法亲历其中一睹风采,更无法亲眼所见它的铸造过程以及它鼎盛时期的满目恢弘,然而我们依然可以从如今的遗存中看到它的那不可思议的高大雄伟,依然可以去感受来自穹顶大型天窗透出的阳光雨露甚至神奇召唤,依然可以极尽想象,稀有的宝石,闪光的金银,名家的传世画作。

由于设计师并为完全从匠人中脱胎出来,加之年代久远,权威记载的缺乏,使得设计思路及设计师的设计过程都变得不可考,因此以上所述很遗憾的添加了个人的推理,也不能达到全面细致。

待学习深入再做考虑。

有所偏颇望得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