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周次教学内容总课时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12

2中国世界遗产之美22

3外国世界遗产之美12

4外国世界遗产之美22

5点与线的魅力1

6面与色的美感1

7花卉与纹样 12

8花卉与纹样 22

9肌理与应用 12 10肌理与应用 22

周次教学内容总课时11向画家学结构1 12我们的调色板1 13海风.海潮.渔歌 12 14海风.海潮.渔歌 22 15开发海洋.畅想未来 11 16美丽在你身边 12 17美丽在你身边 22 18化腐朽为神奇1 19期末测评1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 2.13授课时间:第1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中国

世界遗产之美1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艺术和历史价值,保

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

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人类共有的世界

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

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教材分析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所在地、艺术的美,保护的意义。通过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激发同学们的爱国

难点

热情。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教具视频、ppt

学具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课堂引导:

通过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

的文化艺术杰作,前人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

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

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

产。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今天我们就来

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发展阶段: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

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

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

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不同种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26 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

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

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

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

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

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

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

地之中古建筑群。

(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

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1、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中国南

方喀斯特3、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山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

(四)、世界文化景观(3处)

庐山、五台山、西湖

(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5处)

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侗族大歌。

三、视频播放——各种文化遗产风景欣赏

故宫、福建土楼、九寨沟等著名风景圣地。

学生对于详细介绍知名景观很感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名族自豪感,弘扬爱国情操。课后要求查询著名国内经典5个,感受不一样的美感。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2.20授课时间:第2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中国

世界遗产之美2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艺术和历史价值,保

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

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人类共有的世界

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

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教材分析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所在地、艺术的美,保护的意义。通过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激发同学们的爱国

难点

热情。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教具视频、ppt

学具

集体备课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对课后查询的旅游景点资料做

简单的概括。

二、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1、形象美2、色彩美3、动态美4、听觉美5、季节变化的美(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1、历史文化美

2、建筑外形、装饰的美

3、科学的美(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

2、自然的美

3、历史文化美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则

四、《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五、世界遗产的识别和申报程序

六、三清山“申遗”历程

七、世界遗产的保护

学后记

即使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欣赏态度和成人一致的,可以通过介绍美好的东西引导学生乐观的学习。

执笔人: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备课时间:20xx.2.27授课时间:第3

岭南页面

外国世界遗产之美1

周星期一

课型

第7课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

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能够就自己喜欢的某处外国世界遗产进行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教具视频、ppt

学具

集体备课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展示引导,天才知道!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转外国”——你猜我猜。(分享感受,

猜地名及景点再展示图片)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2、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出描述的遗产名称。(创设情

境,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音乐停,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派代表发言。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总结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外国世界遗产名称。

4、比较欣赏几例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

表陈述观点。

三、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世界遗产,

同时我们也一起探究了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那么我们对现在

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呢?

2、根据同学们陈述,教师总结。

让学生多多观察这些文化遗产之地,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3.6授课时间:第 4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外国

世界遗产之美2

课型

教学知识

目标

1、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意义;

2、如何手绘手抄报。

目标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能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绘画能力,制作一张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手抄报。

教材分析重点手抄报如何表现世界文化遗产之美

难点制作一张精美的宣传世界文化遗产之美的手抄报

教具视频、ppt、

学具纸、彩色笔

集体备课

一、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结合课后延伸的要求,对所学知识综

合处理。

二、动手创作

1、请大家设计一个手抄报,将世界遗产之美呈现出来。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2、教师示范手抄报模板。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三、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个别学生能较好的绘出遗产之美,但大部分学生对手抄报的排版还需要多多加强。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3.13授课时间:第 5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点

与线的魅力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文情

感。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答探究式的问题。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通过网路去激发创作灵感。

PPT、范画

教具

卡纸、剪刀、双面胶

学具

集体备课

一、图片对比,引出课题

1、浅析点与线的特征与体现

2、欣赏图片

播放ppt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动物、植物)等,让学生能够从图

片中感受到点线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小结:点和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无所不在

二、学习难点

(一)点、线的组合规律

常见的点、线的组合规律有:引入例子(图示)

———渐变———重复——————放射———旋转———-

(二)看图片,参对资料,找出以下图片中点线的规律(必答题,先讨

论再回答)

(三)优秀平面构成赏析(图示)

(四)小结:观看优秀点线面学生作品,用点、线设计的优秀作品是很

多的。引导到设计。

(五)学生练习通过听两首不同的音乐,根据音乐节奏,让学生运用点

线面创作。

评价学生作品,给出意见与建议。

(六)教师点评

(七)总结

个性备课

学后记

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教材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3.20授课时间:第 6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面

与色的美感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掌握对视觉的欣赏有很好的观赏性;面与色的和谐构成,色彩的调和方法。

研究范围加入了视觉因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艺术形态学等门类,

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产物。

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视觉感透视感和形式美感。

教材分析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难点准确地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PPT、视频

学具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导入

展示色彩构成作品和大师的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发展:

(向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面、色构成的知识要素。)

1,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其形状各异,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它们

给予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能说出有那些不同的感觉?

2,两种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那些不同的组合方法?

3,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

4,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

愉悦的感觉。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

(1),面积优势的调和(2),互补色互混的调和

(3),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4),色彩分割的调和

5,色彩的联想,如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热情、活力;绿色,可联想

到草地、树叶、禾苗、和平、生长。蓝色,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呢?紫色呢?

下面请同学们体验四季色彩联想的范例,并说说自己对四季色彩有什么感

受?(课本图示:四季色彩的联想)

6、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好升华到更科学、

更广泛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色彩美的境界,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终达到

能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达色彩与情感的目的。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在探究中得到满足,获得成功。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3.27授课时间:第 7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花

卉与纹样 1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纹样的特点,欣赏并感受花卉纹样的魅力

学生对花卉纹样的创新变化设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好习惯

学习花卉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运用变形与装饰的手法设计简单的花

卉纹样

教重点花卉纹样中装饰手法的合理运用

材分析难点学生对花卉纹样的创新变化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具视频、PPT、纸杯

学具骨式图、记号笔、尺子等

集体备课

1.从欣赏花卉到花卉纹样的过渡

(欣赏花卉,并过渡到人类留住美,创造美的花卉纹样设计)

2,欣赏视频,导出课题《花卉纹样》

1.花卉纹样欣赏(单独纹样)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1)欣赏花卉纹样,加强学生对花卉纹样的认识,并提点学生什么是

单独纹样

2)比一比:真实花卉与纹样花卉相比较,强调花卉纹样的特点,以

及对骨式的回顾

2.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民族花卉纹样欣赏

(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花卉纹样的欣赏与感受)

3.花卉纹样设计方法

1)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花卉特征)简化概括

2)变形:花瓣形状几何化

a.(在变形的方法中,主要讲解对花瓣的形状进行变形,并归纳为简

化概括和几何化两种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花瓣重

复排列?得出拷贝纸的信息,并演示拷贝纸的运用方法。)b.试一试:

根据以上讲到的变形方法,结合上一堂课的骨式图,试一试,将老

师提供的花卉中任选其一,进行花瓣形状的变形,绘制出一个花卉

骨式图。

3)装饰

(把学生设计的花卉骨式图与设计完整的花卉纹样图相比较,引导

学生得出点、线、面的装饰方法并作简单讲解)

结合生活中的花卉纹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的花卉纹样。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4.5授课时间:第 8 周星期三第6课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花

卉与纹样 2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纹样的特点,欣赏并感受剪纸花卉纹样的魅力

学生对花卉纹样的创新变化设计能力的培养

能剪出二方连续的花纹

教重点花卉纹样中装饰手法的合理运用

材分析难点学生对花卉纹样的创新变化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具视频、PPT、纸杯

学具剪刀,窗花纸

集体备课

一、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花瓣形状几何化

二、剪纸作品展示。

1.对折方式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2.中心线

2. 中心点

三、实际操作

教室进行简单的师范,用剪纸直接表示花卉剪纸,通过折叠的方式展现二方连续纹样

四。、创作

将简化的花卉图案融入剪纸中,注意怎样让图案重复展现

五、展示与评价

五、教师小结。

大部分学生还不会简化花卉纹样,需要老师在一旁指导,课后要求多加练习。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4.10授课时间:第 9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肌

理与应用 1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肌理的形式和特点,并能对肌理的形式美感做出简单的描述并能

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肌理美的形象和素材,学会运用材质表现情

感。

对人工和自然所形成的肌理做出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及特征。

教材分析重点对肌理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彩和质感等进行简单的描述。难点对肌理素材的了解并能做出审美判断,要有独到见解。

教具PPT、范画展示

学具纸、笔、树叶、硬币等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情景导入

出示几幅同学们经常见到的实物图片如:树皮、树叶、叶脉等

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纹理图形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引导观察、启示思考。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观察这些图片看

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总结出肌理的形式

特点,感受其形式美。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肌理。

问: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对哪能些内容最为深刻?为什么?

请学生演示表述一下你对“肌理”的感受。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肌理”作品,各抒己见,教师引导,

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展示收集到的作品时,要关注学生

对“肌理”的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三、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1、点评:刚才同学们展示的作品都很有创意,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自

然肌理的美感,体现了平静的、动态的、节奏的韵律美。这些作品

都体现出了肌理效果的表现力,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这些感

受受到线、面、纹理、方向、形状和力度等方面的引导。同样,我

们在生活中观察、寻找肌理作品时也要注意到这些方面。(比如我们

常见的,树的年轮、土墙、沙丘、贝壳等等)

2、提问:自然肌理与人造肌理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自然肌理的偶然性强、舒畅、自然、开怀,有种天然的

美感。

人造肌理没有自然肌理真实,但能表现出人的意愿和想法,能突出

主题。

3、学生分组讨论:五人为一组,组成八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你在生活中发现的肌理并做出想法、表述。

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与赞赏。强调对肌理作品的分析、研

究。着重对运用表现情感、乐趣进行探讨。

四、评价:由于每位同学的生活经历和爱好兴趣不同,决定了他们

对同一肌理的感受认识是多样性,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引导他们

大胆的表述新颖的想法。在增强好奇心和新鲜感的同时,开发学生

想象空间,展示他们独特的创新意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很多很美的肌理作品。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4.17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肌

理与应用 2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

创作的乐趣。

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肌理美的形象和素材,学会运用材质表现情

感。

能对肌理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着重是对作者如何运用材质表现情

感的探讨。

教材分析重点对肌理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彩和质感等进行简单的描述。难点对肌理素材的了解并能做出审美判断,要有独到见解。

教具PPT、范画展示

学具纸、笔、树叶、硬币等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展示肌理作品

二、课堂发展:

1、协助学生广泛了解肌理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2、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肌理美术作品的有关问题,着重探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要素。

3、示范介绍各种人造肌理的工艺制作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制作

就美术创作及把握肌理审美尺度的问题给予辅导。

5、对学生创作的肌理作品展示

三、评价

自评、互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处理肌理作品的具体方法。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4.24授课时间:第11周星期一第7课教学版本岭南页面课型

内容

教学目标课题

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向画家学构图

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形式与优点,在画面中学会聚散、空

间的构图处理,使画面均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构图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以游戏练习作为主线,贯穿三角形构图知识并层层递进,以达到掌握

三角形构图的方法和画面的均衡感处理的目标。

教材分析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及运用。难点:

难点将构图的形式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教具PPT、静物纸样、磁条、四开素描纸

学具静物纸样、双面胶、八开素描纸、课前查找与三角形构图

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1、课件展示名画家的静物画,吸引学生兴趣以便从中学习构图法则。

2、让学生对比黑板上展示的静物画和有构图缺陷的静物画,提高认

知和审美能力与构图能力。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3、讲述静物画的构图知识,

让学生认识三角形构图、四边

形构图、多边形构图的特点,了解三角形构图是静物画构图时常用的构图形式。

4、示范构图草图,讲述如何

构思一组好的构图,需注意的构图画则。

5、利用静物活动拼板,让学生玩静物拼板接力游戏,讲清游戏规则,指导完成。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由小组成员接力完成静物画拼板,达到人人参与,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游戏和竞争的满足。6、评出优胜的小组,皆大欢喜

学生较好理解和掌握,能根据构图法则,认真构思,组成多组的画面。

执笔人: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备课时间:20xx.5.3授课时间:第12

岭南页面

我们的调色板

周星期一

课型

第8课

教学知识

目标

了解色彩,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对比

目标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激发对色彩进行深入了解研究的兴趣。

能够大胆使用调色板调配颜色。2、能够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材分析重点色彩的三要素

难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范画、水粉颜料

教具

水粉颜料、调色盒、画笔、洗笔水杯、八开画纸等。

学具

集体备课

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1、问题导入:

①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色彩了会是怎么样?②一个人心里没有色彩

了会怎么样?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2、揭示出色彩的重要性,引入下一步,色彩的奥秘。

二、色彩产生的奥秘:揭示自然界光与色的物理现象。

1、光与色彩的关系:2.色彩发现的历史。

三、色彩基础知识的引入和介绍。

①、色相的概念。A.色轮的概念B.在色轮内找出三原色、对比

色和邻近色,并且讨论总结出各自的关系和特点。

②、明度的概念。A.色相的明度

B.游戏:3分钟明度色彩游戏:调饮料:游戏总结:a.明度高的

色彩的特征及其色彩语言。b.明度低的色彩的特征及其色彩语言。

③、纯度(饱和度)的概念。

四、欣赏作品,分析作品中所使用的色彩对比手法:

一、色相对比。

二、明度对比。

三、冷暖对比。

五、色彩表现练习:

1、给出范例,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作品展示,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总结和延伸

该课程要多鼓励学生尝试各种调色,才能呈现出色彩多样的绘画作品。

执笔人: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备课时间:20xx.5.8授课时间:第13

岭南页面

海风·海潮·渔歌1

周星期一

课型

第7课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初步学会对构图的理性分析,练习对事物的情感表达。

感受大海及其艺术作品的美感,拥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教材分析

能力

学会刻纸版画的创作方法。

目标

以大海为题材的刻纸版画的创作技法

重点

1、创作构思的把握,情感的表达。

难点

2、画面构图的思考、物体造型的创作精神。

PPT、范画

教具

学具刮画纸、笔

集体备课

一、课堂导入:《听……大海的声音》

我们听到了海浪声、海鸥的叫声,你脑海里面浮现了一个怎么样的

景象?是晚上的?白天的?有些怎么样的景象?

二、课堂发展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欣赏《我和大海有个约会》展示学生的卡纸雕刻作品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同时配以文字表达,勾起学生对于大海的情

感,激发学生对于大海的创作激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该画种的特点。2.让学生

自己总结出创作这画的方法与步骤。

(二))《大海连连看》——展示与大海有关的图片资源:

目的:1.为学生创作提供图片资源,激发灵感。

2.通过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领悟简笔画的趣味。让学生学会用最简练

的笔墨描绘出事物的特征。

3.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学会利用资源,学会构思,学会创作。

(三)《对比新发现》——展示两组刻纸雕刻作品

教学目的:对比画面的细微区别,领略创作的要素。

构图贴士:

·主角突出,配角点缀--有序·下面满,上面空--稳重·左右

两边拉拉手--均衡

三、学生制作

四、师生互评

学生创作太拘谨,需要教室在旁多加引导和鼓励,也许要课后多加练习。

执笔人:

教学

内容

版本

课题

备课时间:20xx.5.15授课时间:第14

岭南页面

海风·海潮·渔歌2

周星期一

课型

第7课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学习、探究版画的艺术语言

感受大海及其艺术作品的美感,拥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学会刻纸版画的创作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以大海为题材的刻纸版画的创作技法

难点做出以大海为题材的刻纸版画,画面构图的思考及纸版画拓印技巧

教具PPT、范画

学具刮画纸、笔

集体备课

一、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一、简易版画技法介绍:

用黑卡纸进行雕刻具有版画效果的作品

①将收集的黑卡纸雕刻作品供大家欣赏,启发学生——雕刻的步骤

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和要领。

②老师亲自示范,增强作品的直观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

热情。

③为学生创作提供图片资源,激发灵感。

④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学会利用资源,学会构思,学会创作。三、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参照现有作品临摹或自主进行纸版画创作。(2)

较高要求:在厚卡纸上进行刀刻,虽然学生不能体会版痕印迹的乐趣,但可做出木刻作品黑白互衬处理的效果。

四、展示与评价

1、版画作品成功与否

2、作品构图

部分学生作品稍显稚嫩,还需要多加练习与指导才能做出版画的效果。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5.22授课时间:第 15 周星期一第7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开发

海洋·畅想未来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以海洋为题材。从海洋相关资料的收集、欣赏到萌发创

作的激情,体会到创作的艰苦。

想象画表达了一种浪漫主义的美,具体是通过构图美、线条美、色彩

美等方面来体现的。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把现实的美和心中的美变为艺术的美的,同时

增强环保意识。

材重点启迪想象思维、探索未来海洋,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要有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

析难点如何使画面立意新颖、表现大胆。

教具PPT、范画

学具纸、笔、彩色工具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一、课堂引入:

设置疑问:“移居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目标,很多科学家正在设计描

绘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人造海岛”、“海上城市”、“海底世界”、“海

洋农场”等,这样人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多种资源。有些海洋工程已开始实施,这些宏伟的蓝图在不久的将

来就会实现。请同学们想一想,未来的海洋会是什么样的?

二、课堂发展:1、展示电脑课件

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创设一种超越时空的未来海世界奇妙景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人类在发展,因此对未来海洋的设想

没有穷尽,那么你是怎样想象的呢?)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

让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对未来海洋的畅想用语言描绘出来。在学生

描绘过程中,穿插不同形式的海洋科幻画作品欣赏,让学生思维的

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件展示:热情的海洋宝宝诚邀我们一起去畅游,看看它去过的地

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3、带着问题思考:

(1)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蓝色、有生命的星球,你知

道这是为什么吗?2)我们身边的大海如诗如梦、如此美丽富饶,我

们心目中的大海又如何去表现呢?(3)未来海世界一直是人类依

靠高科技向海要空间、向海要资源的理想目标,未来海底的人类新

家园与现在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4)尽管大家对未来的海洋世界想象的如此美丽,可是你们知道当

今的海洋状况吗?

(5)在广东,许多昔日曾是海洋生物摇篮、鸟禽栖息乐园的海湾、

河口、沿岸海域和内陆江段,不仅80%受到破坏,不少地方还成了

排污纳垢的超级垃圾场。污水横流、毫无生机的水域更是随处可见。

随着人类向海洋的进军,人类对海洋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

产建设措施已经和自然因素一起,成为影响和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

一个因素,最终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海洋的环境恶化,

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会随之变坏,保护海洋环境迫在眉睫,未来的海

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海洋现象等资料,

使学生在自主收集的过程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分小组讨论)请

大家设计一张未来海洋合理开发利用的宏伟蓝图。

4、作业布置:

大胆地在创作中尝试各种不同的构图和各种造型手法,全方位挖掘

创造潜能。力求每幅作品都能反映出内心世界的独白。让同学们完

全沉醉在海洋世界的科学幻想当中。

5、评价方法:

(1)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激发兴趣、促进合作与交流。(2)

找出几名同学谈谈创作体会,抛砖引玉、拓展思路。

课后继续关注开发海洋,围绕海洋的话题展开讨论时,各抒己见、浮想联翩。通过这节课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起到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胆量。

执笔人:备课时间:20xx.5.31授课时间:第 16 周星期三第8课

教学内容版本

课题

岭南页面美

术在你身边 1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情感

目标

能力

目标

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有关美术的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

会观察、学会感受、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

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

的广阔天地和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

难点对身边各种美术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教具PPT、范画

学具纸、笔、彩色工具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周《小伙伴》2课时 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 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教学反思】 1、《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2课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 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 广而告之 第二课---------- 盛情邀约 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画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 二、新授: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变形的手法) c.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 【作业布置】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我们的风采》教案

《我们的风米》教案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二)技能: 1通过欣赏、评述,启发学生关注校园服装,体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装。 2?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学生装练习。 (三)情感: 通过对学生装的设计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中的款式、色彩以及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学生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 (2 )请数名学生课前穿好大小合体、款式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的学生装。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学生装设计效果图、照片、图片等资料。 (2)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各色布头或彩纸、剪刀、双面胶、白纸等。 教学设想 美来源于生活,服装也是如此,从学生生活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自然而然地导入学生服设计这个主题。 这堂课容量很大,有很多服装款式设计知识必须让学生明白,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自学(课前复习)既可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的掌握争取了时间。 而教师如何让学生的自学“活”起来,这一点也极为重要,教学活动必须紧凑、自然、活泼又不能紊乱。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就以学生带着问题学,活动中遇到有关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同时辅助以某一活动或小游戏,使设计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加深和理解。 在模拟制作时,学生的构思由自己的着装展开,在感受不同的学生装的同时,学生更 能有针对性地评说,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模拟制作提供了雏形。教师的范作,又无意中给他们以制作的方法提示,加上剪贴的方法简单又易出效果,学生容易带着兴趣操作。合作学习是很必要的,教师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能互相影响,使构思更丰富,更精彩,同时能 培养其美术的综合、协调能力。 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的美的冲击范围更广,同时让自己的作品更成熟,也更完美。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新课导入 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学生装是我们身份的标志之一。穿上一身自己所喜欢的学生装,不仅能使学生们显得更精神,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大有帮助。试想,有谁愿意穿上连自己也不喜欢的衣服还高高兴兴的呢?让我们奉献出我们的智慧和热情,为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 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 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 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第二课时:(总课时:第6课时)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教学反思】 人物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概括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动态的一种绘画形式, 其任务是迅速捕捉人物的形象特征、运动姿态和生活情趣。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 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第三课我们的风采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生装的基本知识,学习学生装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装设计的了解、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装设计的款式及特点。 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及绘制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7课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整本

周次课题 1-2xx《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 3-4xx《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xx《小伙伴》2课时 7xx《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xx《我们的风采》1课时 9xx《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xx《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xx《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xx《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xx《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着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七年级美术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什么就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就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与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瞧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不?说说您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就是一种视觉艺术也就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与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就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就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第二课美术就是个大家族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七年级美术下册 教 学 教 案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 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品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三)赏析作品: 1、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牛、马、母亲、灯、举灯的人、跳楼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态,用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四)、总结赏析办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五)练习活动: 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 (六)、展示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 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 格尔尼卡 牛头:德国法西斯 马;西班牙无辜百姓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小伙伴美术教案

班级:授课日期: 课题:《多彩的学校生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型,头部的透视规律,知道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的规律分布,懂得由于人物头部的基本形以及五官的细微不同产生的人物相貌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脸型、表情,欣赏画家作品等,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并以线造型、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人物相貌特征和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分析不同生的脸型、表情和性格中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课的类型及教学法:单一课;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我们升入了新年级,走进了新校园,结识了新伙伴;本课我们将了解绘画的不同方式表现人物,通过以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我们的伙伴。 二、发展阶段:1观察不同人物脸部表情特征图片人物的基本特征:脸型、表情、发型每个人都要不同的特征,通过不同表情的图片来讲解脸型、表情、发型对人物特征的影响。欣赏相对应的素描头像描写。(配合课件)2、人物头部的几种基本型“八格”是我国民间画诀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

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头部的基本型。通过相对应的基本头型图片,进行讲解。(配合课件)3、欣赏著名头像素描作品分析画家是用哪些方法把握与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的?学生讨论,并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以线造型与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来描绘人物头部的形象特征。 三、组织教学: 提问: 1、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比值和比例,在生活中你观察过身边物 体的比例吗?(2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2、请观察你手中的教科收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宽为1)老师 给学生出示一些教具来进一步说明这个现象。(2分钟)举例其他比值的物品(练习本等)学生分组讨论,引发黄金比例的知识探索。这种被大家公认的,符合我们视觉美感的比例,我们就称之为黄金比例。也叫黄金分割,它的比值是1:1.618 。 3、现在我们知道了黄金比值,那么在我们脸上你能找到这样的比 例吗?从头顶发髻线到鼻底为一个单位,整张脸的比值就是1。 (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2分钟) 4、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和发型,咱班谁的发型给你的印 象最深刻他又是什么脸型呢?(提示:田、由、申、甲、用、国、目、风;结合课件讲解三庭五眼,并解析五官在三庭五眼比例中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单元总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 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 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 七年级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年级:七年级科目:美术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1课时3-4周《色彩的魅力》2课时 5-6周《春天的畅想》2课时 7周《凝练的视觉符号》2课时 8周《亲切的使者》1课时 9周《喜悦与收获》1课时 10-11周《招贴—广而告之》1课时 12-13周《盛情邀请》2课时 14-15周《独特的装扮》2课时 16周《平面设计的盛宴》2课时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

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品味感受春天,通过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感受,大胆想象,构思春天,表现春天,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 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教学策略 《春天的畅想》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 第一,主要通过让学生看、听、想等教学活动,对美术作品自 主欣赏学习,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既能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述,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表达能力。 第二,让学生在了解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后,运用 大胆的想象和联想进行构思创作,培养学生绘面创作的表现能力,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热爱,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畅想,同时也是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共 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的认识与体会。在这样的主题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如:过春节、迎新春、春游、植树等,在其它学科中也学过许多有关春的诗词、散文、春联、歌舞、乐曲等等,个别学生从这些经历中所获得的和要释放的是不同的感想与收获,对春天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领会与理解。但大多数学生知识形成了抽象思维,还不能把这些对春天的感受与文学、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春天的形式与手法也较为单一,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往往知识一翻而过,很少去思考、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传达的信息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课堂设计以师生双边活动和自我感悟、发现为主,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调动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

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规范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学习资料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 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 广而告之 第二课---------- 盛情邀约 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

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 二、新授: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 c.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怎样的影响? 三、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性美术的特点。 真实——再现性美术 抽象——表现性美术具有变形的特点 四、评述 请同学们谈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五、小结 任何美术创作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即使有一些作品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但它们都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和启发二次创作出来的。 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 【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初一上学期人教版美术全册教案)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人教版美术全册教案)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 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 》、《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